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几个问题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早在20年前,吕叔湘先生就指出:“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学论文选》,原载《人民日报》1978年3月16日。 )20年过去了,语文教学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无庸讳言,“不过关”的学生依然存在,且数量还不在少数,语文教学效率仍难令人满意。原因何在呢?本文试就这方面的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要强化教学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是一个立体的多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就大目标而言,初高中有两个层次。初中的教学目标,浙江省编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第二部分“教学目标”作了明确规定,即“在小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扩大识字量(常用字达到3000个以上)和常用词汇量;了解、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切实提高听话、说话、阅读、写作等基本能力;热爱祖国语文,养成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打好语文基础,使学生在语文的各项训练 和活动中开拓视野,发展智力。”这里字、词、语文知识、基本能力、良好习惯等是三年的总目标总要求,这是一个大层面。第二个层面,这个总目标是通过三个年级共六册语文课本来分解实现的,那么总目标如何化解呢?《指导纲要》也规定了每个学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第三个层面,每册课本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根据大纲对各年级的规定,正确把握各册的教学目标。
  教材编写的依据是教学指导纲要,教学指导纲要的目标意图要通过教材这个载体来实现,因此,首先要很好地学习理解把握纲要的意图,这是指导性的“纲”,其次要深入钻研教材,教材是“目”,通过深研教材来加深对纲要的理解和把握,真正做到纲举目张。
  每套教材都有它自己的结构体系,如浙江省编义务教材六本书即是一个总—分—总的体系:第一册是总,“美好的思想感情”,“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文字”,“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观察反映生活人和事”,“景和物”等,意图是给初一的新生各方面打一个基础;二、三、四册则分别侧重于记叙、说明、议论文的学和写;而五、六册则又是综合的。这个大结构体系老师必须了然于胸。第四个层面,在明了了每册书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要求教师进一步把握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每篇课文的不同教学目标。
  整套教材是一个大系统,每一册书是一个子系统,每个单元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系统,每篇课文又是一个独立的更小的系统。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宏观整体上,从中观局部上,从微观细节上对教材有个立体的、系统的把握。
  在平时教学中,要努力钻研教学大纲,增强教学目标意识,要系统地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还是两句老话,即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但仅止于此还不够,还要增强考纲意识,因为目前衡量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考试,而考纲又是教学大纲要求的具体化。初中的考纲是省编中考《考试纲要》,高考考纲是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编写的《考试说明》。大而言之,平时教学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复习考试阶段以考纲为指导,这样大目标明确了,可以少走弯路,克服教学中目标把握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教学目标的达成关键在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前有单元教学的重点,每篇课文前有学习重点的提示,这对教师把握教学目标提供了方便。而现省编初中教材虽没有这样现成的提示,但单元教学说明和课文前的提示也起了同样的作用。例如初二第四册说明文单元,单元教学说明中要求:了解几种常见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掌握它们的特点并初步学会。该单元课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前提示中有:沙漠里那些光怪陆离的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课文是怎样用科学道理把这些现象解释清楚的?这就提示师生:课文先介绍现象,再用科学道理解释。说明的顺序是从现象到本质,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目标明确后,接下来是如何达成,即如何处理教材,安排好教学过程。试举该文为例,全段共5个自然段,第一部分提出说明的对象; 第二部分通过古今对比,从经济条件和心理因素两方面对古人认为沙漠有“恶鬼”的说法作出初步的解释;第三部分则进一步用科学原理加以解释。这是文章的写作思路,自然也可作为教学的思路,但从本文实际出发,为了突出“说明顺序,从现象到本质”这个教学重点,同时更突破这个重点和难点,分析可从第4自然段切入,并作为典型个例作重点研究。 通过解剖这只“麻雀”,让学生理解什么叫从现象到本质,为什么要用从现象到本质这样的顺序来说明,从而明确: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说明事理的顺序。一篇课文,尤其是一节课,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再加上合理的教材处理,就能做到一课一得,切忌面面俱到,每堂课至少有一得,教学效率也就高了。
  三、教师的教法应服务于学生的学法,使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从而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易懂易学易接受,增强学法指导意识,要努力改变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而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叶老认为,学习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学习的主体是自己,千古不易,自己努力,才有进步。教师与朋友无论如何高明,总之只能从旁启发,尽切磋的责任,代替学习是不可能的。因此,自学实在无可怀疑。”“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要学习,在任何环境里都能够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不仅要学会自学的本领,还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叶老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于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目的还是养成习惯,增强能力。”因此,学会自学,养成自学习惯应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则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是教与学的组织者实施者,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自学习惯的养成要靠教师来指导,并且应把能否重视学生的学法并养成习惯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换句话说,高水平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掌握了自学的本领并养成了自学的习惯。这样的教与学才是高效率的。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如按学习过程可分:预习之法,听课之法,作业之法,复习之法,考试之法等;另外如,笔记之法,作文之法,课外阅读之法等。省编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编写的匠心也在于此。
  四、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1.首先要重视学生的思路训练,思路训练要凭借课文。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路,思路是关于文章结构的最根本的东西,因此,要理清一篇文章的思路,也就必须先理清这篇文章的结构。结构把握了,文章的思路也就清楚了。叶老教人读文章一向重视思路,所谓“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2.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所谓思维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部编教材每篇课文后面都有“思考与练习”,可见思考的重要性。
  五、要重视语言文字教学。字、词、句、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永恒任务,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的最根本最具体的体现。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都要重视语言文字教学。目前不少中学生识字量不达标,词汇贫乏,作文语句不流畅,缺乏应有的逻辑知识,课外文艺科技书看得少,从而导致学生语言文字素养偏低。张志公先生说:“文章的构成有三个方面:一是思想内容,一是结构组织,一是遣词造句。这三个方面不能互相代替,然而密切相关,文章就是这三个方面的统一体。”(《语文教学论集》)这里思想内容即我们常说的主题或中心,结构组织即是思路,这两者在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讲得太多,但效率不高,而作为构成文章的基础材料——语言文字的教学则显得很不够,在课堂上这方面花的时间太少。要真正提高遣词造句等语言文字的素养,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循文——明象——悟道,这是语文认知的客观规律。对照张志公先生的说法,循文指遣词造句,明象指结构组织,悟道指思想内容。要明象再悟道的前提条件是循文,这是基础。只有在遵循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才能明象悟道。而目前不少教师的教学,循文工作基本不做或少做,而用更多的时间去明象悟道。这就是架空分析,得出的自然是无本之木似的结论,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学只重视结论(其然),而不重视结论得出的过程(所以然),这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应当克服的现象。通过语言文字、遣词造句的分析,弄懂所要表达的内容,领悟其思想感情,再回过头来看文章的思想内容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组织表达的,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如此一个来回,才能产生认识上的飞跃,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六、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目前的中学生在“考分”压力下,阅读面狭窄单一,无法有效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在一项“您最希望孩子买的书”的调查中,90%的家长都选择了课程“辅导读物”。而且中学生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里,读得最多的是漫画卡通,言情武侠等“休闲”作品。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和家长应形成共识,即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第一,适当必要的课外阅读非但不影响考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这一观点一定要确立。第二,要扩大课外阅读面,除兴趣爱好外,应广泛涉猎政治、经济、科技、文学、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要博览,知识面越宽越好。第三,要提高课外阅读的品位。对中学生来说,漫画卡通、言情武侠等“休闲”类作品偶尔阅读,纯属正常;而仅止于此,则显得小儿科了。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开出古今中外必读书目参考单,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并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有人说,语文水平的提高功夫在课外,指的就是丰富广阔的课外阅读对提高语文水平的帮助。
  综上,从教学目标意识的确立,到教学目标的达成方法,从教法服务于学法,到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最后落实在语言文字的教学上,再加上适当必要的课外阅读,这几个方面如能切实做到,那么,语文教学的效率庶几可以得到大大提高了。
  
  
  
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杭州5~7G31中学语文教学杨建秋19981998浙江省桐乡市教委中学教研室 作者: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杭州5~7G31中学语文教学杨建秋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0:54:04

[新一篇] 談延時評價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

[舊一篇] 談目標教學與素質教育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