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过程的内在区别与统一    ——对思维现代性的现实分析与探讨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87(2004)03-0033-07
    思维活动是否就只是人的认识活动?而认识活动是人对世界所呈现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现 象的了解和把握的过程,是对现存事物(自然物和人工物)的反映与符合。认识与反映无 疑是人的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它的对象是事物的本然状态,所要解决的是“是什么” 和“为什么”的问题。但人的思维不是单纯的为了认识而思维,而是要使已经被认识或 反映的事物发生符合与满足人的需要的变化。已经被认识或反映的事物怎样才能发生这 一变化,朝什么方向变化?是顺其自身缓慢的变化,还是在人实际主动地借助于工具从 而使事物朝着符合与满足人的需要的方向变化?很显然,已经被认识的事物朝着有利于 人的方向变化的过程,是使事物的本然状态向着有利于人的应然状态的转化过程。而人 在付诸行动之前必须首先在观念里呈现本然状态的事物的应然状态。应然状态的呈现过 程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观念的建构过程,即人在观念上建构人自己的应然生活并使之最 终成为现实。而建构实践观念也是人的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与人的认识或反映活动相 比有着质上的不同。前者与后者虽说都属人的思维活动,但却是两个相对独立又不可割 裂的环节。把人的思维活动简单等同于认识活动,同时也把与人的认识活动相应的认识 性实践(注:认识性实践,是指探索自然和社会为获得科学正确的认识而进行的实践活 动,如科学实验和社会调查。)归结于和人的实践观念相应的改造性实践(注:改造性实 践,是指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如社会生产和变革不合理的 社会关系。),即用认识理念来遮蔽实践观念(注:实践观念,是指在认识的基础上所建 构的实际支配人的实践活动的观念的东西,它与把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认识对象所形 成的描述性的“实践观念”有着质上的不同。),用改造性实践来遮蔽认识性实践,这 种脱离实际的形而上习惯思维是到了该终结的时候了。
        一、思维过程中的认识及其特点
    不论是从现实的角度还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自从步入文明社会以来,人对自然 和社会的认识就已经超出了洛克“白板”说的范围。那种纯粹的对现实的事物从感性到 理性的认识过程除了留存在形而上的思维者的头脑中,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的认识活动 严格按照纯粹从感性到理性的所谓的认识上升运动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哪怕是在古代的 农业社会,人们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认识从一开始就是在经验参与下进行的,也就 是说,那时的人们虽然没有普遍受教育的机会,但是一触及到对任何现实事物的认识不 是凭借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就是凭借前人的经验或他人的经验从事认识活动。否则, 任何一个现实的个人每事都从零开始,那人类文明社会的发端和发展就是难以想像的。 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任何个人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都不可能是孤立地进行的,特别是 在人类社会有了文字之后,人类社会早期自发的以农业为前提的人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 动的分工就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证明。由此,可以肯定地说,是人类的生存活动以及由这 一活动所引发和承传的人与人的联系、人与社会的联系造就了人类社会的自发分工,也 造就了人的思维活动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成为促进人类文明生成和发展的重要一环, 这就是人类社会第一次体力与脑力自发分工的直接后果。人类社会由于交往的扩大与频 繁所促成的语言和文字的产生,既是人类社会步入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的认识活动由“ 白板”型的单纯地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式的终结之时。从这时起,人的认识活动 就是在经验的参与下从感性迅速(直接或间接)向知性转换的过程。这种经验型的生活以 及由此而生的经验性的认识性思维可说是贯穿在农业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 中,而这样的经验又是局限在对自然对社会表层现象的直观上,因而除了它所具有的朴 素性之外,还极易导致形而上学,可这种在现代社会看来存在明显局限性的思维方式却 仍然有意无意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
    随着交往与交换活动的不断扩大以及与之相应的农业社会小手工业的不断发展,最终 为现代社会集约化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前身——工场手工业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为 由集约化的工场手工业生产所造成的影响及其不断发生的新问题所促发的近现代自然科 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与其说是这种从传统哲学中分离出来的自然科学,还不如确切地 说是从自发经验性的认识与改造活动浑然一体的以改造性实践为呈现形式的生产活动中 分离出来,也就是人类历史上以工业为前提的第二次脑力与体力劳动的社会大分工(第 一次是以农业为前提的脑力与体力劳动的社会大分工)造就了人类步入现代社会时代的 到来。这就为人的认识及思维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变革即由朴素的感性直观向实践科技性 认识及思维方式的转变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前提,同时也为哲学由传统的形而上学回归人 的现实生活带来了契机。马克思哲学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批判与改造传 统形而上哲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从而使人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建立在切合人的现实生活 的基础之上,实现了由农业社会朴素直观的哲学思维向现代社会具有科学性质的哲学辩 证思维的转变,真正在现实的意义上与人的社会生活,与人的社会发展,与人类社会的 未来紧紧地联系起来。所以说,马克思哲学开创了一个与现代社会相切合的哲学新时代 ,当之无愧地可以称之为现代社会世界精神之精华。
    然而,在固有的非科学的价值立场和传统习惯思维的强烈抵抗之下,马克思理论这一 人类解放的思想武器不是被实用主义化,就是被任意地歪曲和肢解。但是,人类已经存 有的历史和将来发生的历史已经证明并继续证明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它的产 生以及在思维方式上的变革就使得人认识自然和认识社会的活动,从只是关注形而上的 思想客体转向形而下的感性客体,转向思想客体与感性客体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相互转化的运动与联系过程,这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 合着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着深刻而透彻的阐述。而马克思哲学最为深刻之处就在 于:一是把人认识世界的活动与改造世界的活动之间的联系揭示出来;二是把世界(自 然和社会)的变化与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之间的联系揭示出来;三是把感性客 体与思想客体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揭示出来。这样就使得现代社会人的完整活动过程以及 这一过程所内涵的认识活动环节(含科学实验和社会调查的认识性实践)与改造活动环节 (含在正确认识基础上建构的实践观念)清晰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认识环节由感性的直 观和感性的认识性实践与人的认识性思维所构成,改造活动环节由改造活动实施之前所 建构的实践观念与感性的改造性实践和感性的直观所构成。两个环节之间构成既相对独 立又密不可分和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因为实践观念是建立在正确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基 础之上的,没有这一前提就不可能有现代工业的发展,更不可能有现实社会的人的物质 生活。而人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扩展又是建立在科学地改造自然及其成果 的物质条件之上的。没有这一前提,人的认识性实践就不可能有相应的实验和解析事物 的工具。没有相应的实践工具,人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就不可能深化和发展,反之改造 活动环节自身的发展也成为不可能。所以,马克思哲学作为名副其实的回归人的现实生 活的现代哲学其核心就是马克思哲学的唯物辩证法。
    从现实社会人的认识活动过程来看,无非由以下三大因素所构成:一,感性的现实状 态;二,从人一来到世界上就开始亲身感受到的并非与生俱来永恒不变的现实环境所造 成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三,先于人的现实生活经验,经过一般和专业教育所获 得的具有普遍性的自然和社会的科学知识和理论。第一项属于客体的方面,第二、三项 属于主体的方面。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人的感性直观和感性的认识性实践相统一 的人的感性活动形式来实现的。一旦人的感性直观与感性的认识性实践所构成的人的感 性活动获得来自客体方面的信息,就会即刻与经验的东西和先于经验的东西发生相互作 用,这样,人的认识性思维就开始启动,并即时的进行整合。而整合本身就是由感性到 知性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过程,也是人由初始的被动接受迅速向主动的整合转换。只有当 所获得的信息超出了经验和“先验”东西的范围,这一由被动向主动转换的过程才会减 缓下来。如果在这时急于求成,出错的可能性处于最大值。事实上对人的认识是否正确 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检验就是通过人的感性直观和感性的认识性实践使主体方面的东西( 经验和“先验”的东西)与感性的现实状态即客体方面的东西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 以完成的。主体方面的东西不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看,都是来自于感性 现实状态的东西。而感性现实状态的东西一经超出经验和先验的东西就预示着新知识新 理论产生的潜在可能性。所以,感性现实的东西(自然事物的运动和社会人的活动)对人 的认识的发生起着最终意义上的决定作用。这是马克思哲学关于人的认识性思维的唯物 辩证的认识与改造理论必然得出的正确结论。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思维是否具 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 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P55)但是, 人认识客观事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客观事物,而要获得有效的改造或改造的成功就 必须在行动之前建构具有科学性的实践观念。
        二、思维过程中实践观念的建构及其特点
    认识了事物才可能去改造事物,对事物的认识达到什么程度,对事物的改造就只能达 到什么程度或深度,这已经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所充分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 识经济,信息社会等等对现实社会发展态势的客观描述就明确而肯定地揭示了这一现代 社会的运动与个人活动的规律,同时也揭示了建构实践观念的思维活动与认识事物的思 维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这是现代社会普遍联系条件下的客观规律。谁违反了 这一客观规律,谁就将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遭受挫折和失败。
    如果说在认识活动的环节上人的认识性思维是对事物原生状态的反映,即与事物原生 状态的符合,那么实践观念的建构则是要使事物的原生状态发生符合人的需要的变化, 也就是要使事物发生在自然条件下无可发生的变化,这一变化首先是在实践观念的建构 中完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它在 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2](P9 6)由事物的原生状态向着人的需要的人工状态的变化是人的最具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因 为这是由“无”到有的一个呈现过程。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由“无”到有的根据从何而 来?是人生而固有的,还是宗教的上帝或神所赐予的?客观地说,两者都不是。那么根据 出自哪里?肯定而确切地回答是,出自人的认识活动过程。没有实践观念建构前的人的 认识活动过程,没有在这一过程中人对不同事物及其彼此联系或关系的认识,没有人在 认识过程中对这些不同事物的比较与分析,没有从比较与分析中得出有用与无用、善与 恶的判断,没有不同事物从外形到结构对人的启发,没有不同事物从外形到结构到功能 到光合作用下不同事物所呈现的斑斓色彩给人带来的愉快情绪或沉闷的情绪,没有对这 众多的不同事物的不同属性的取舍与综合,就不可能有人在建构实践观念过程中创造性 思维的发生,更不可能有人的联想与幻想、想像乃至理想的产生,而理想与幻想不过是 使现成事物在符合人的更高要求意义上的完善化完美化而已。也就是说,没有这样的理 想目标,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不可能有现实意义上的真正发展,看看现实社会所呈现 的大量的过去在农业社会不曾有过的人工物品的产生过程,不正是沿着这条逻辑之路一 步一步变成现实的吗?!也正如马克思所说,“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 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的幼子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 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 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 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 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 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 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2](P97)这其中“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 正就是人的认识性思维活动的结果,而“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正就是人在正 确认识的基础上所建构的实践观念所呈现的人的需要。所以,现代意义的社会生产即改 造自然的活动是认识与改造的统一,也就是人的尺度符合自然尺度的统一。任何把人的 尺度放在第一位的做法即把人的改造活动环节提到认识活动之前的做法都将导致人与自 然的统一关系处在彼此外在的状态,进而也会使人与人工自然(人改造自然的结果)的关 系发生错位或颠倒。为此,人建构改造自然的实践观念的同时必然就会引发出人与社会 关系层面改造社会的实践观念如何建构的问题,也就是说,建构科学的实践观念的思维 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两大社会关系之间 的关系问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的社会尺度必须符合自然的尺度。不仅要符合自然 事物的个别与特殊尺度,而且还要符合自然界的大尺度即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态尺度。因 为这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尺度,破坏或超越这个尺度也就意味着毁坏人的社会自身,生活 于其中的个人就更是概莫能外。因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 不能创造。”[1](P42)“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那样,决不是像站在 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 在于自然之中的。”[3]由此,在社会尺度即社会的人的需要符合自然界普遍尺度的前 提下,人类社会内部也存在着社会的个人的尺度与社会的尺度的统一性问题。这个问题 解决得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到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能否顺畅与和谐。如果个人尺度与社 会尺度长期处在外在统一的失衡状态必然也会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和谐,这已经 为人类社会的现代发展史所证实,时至今日人类还在为此而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建 构改造自然的实践观念必须与建构改造社会的实践观念联系起来,而改造社会的实践观 念又必须是建立在正确认识人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结果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之上,从而使 之相互协调相互一致共同发展,并在此前提下使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的人化真正的内在地 统一起来。
    改造自然的实践观念的建构就是在正确认识自然事物的前提下制定改造自然事物的计 划、方案、产品的设计(模型或图纸)以及相应的操作程序等,而改造社会的实践观念的 建构则是在正确认识人的社会活动及其由不同的社会活动所呈现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 上制定改造社会关系中不合理因素即不合理的交往和交换方式的计划、方案、措施、社 会合理关系的模型、健康、公平的交换方式以及相应的操作程序和实施细则等,具体说 来就是科学的道德、伦理、法治观念及其行为规范。然而,不论是改造自然的实践观念 ,还是改造社会的实践观念,由于其前提是对自然对社会正确而科学的认识,因此,建 构实践观念的思维活动的出发地是从普遍开始,进而逐步向特殊向个别即感性的现实具 体的转化过程。所以,实际建构的方案和计划或者实际的操作程序都不可能是一套方案 、计划和操作程序,而可以是两套或三套甚至更多,因为具体的被改造对象本身就其属 性而言都是多种属性的统一体,为了避免由于外在条件的差异与变化而可能导致的被动 ,多套方案与操作程序的建构是必须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这样的实践观念的建构,才 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改造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实现。所以,实践观念建构的创造性 与复杂性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也应看到在建构科学的实践观念的同时,也是一个改造建构者自身已经落后了 的实践观念或不合理不科学的实践观念的过程,这与在认识活动中适时地放弃错误的认 识是一致的。没有这一前提,改造已有的不科学不合理的实践观念就没有可靠的依据。 由此,再次证明建构科学的改造性实践观念的思维活动与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性思维 活动之间所存在的既相对独立又密不可分的相互辩证关系。改造社会关系中不合理因素 的实践活动,首先就应该从改造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的落后的非科学的实践观念开始。 而实践观念的实质就是人的价值观念,实践观念不过是价值观念的承载者和实现者。因 此,改造落后非科学的实践观念就是改造落后的非科学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的是否科 学与合理是直接导致社会是否患病的病源所在,也是社会风气好坏的直接根据。一个人 的良好的行为方式取决于他的实践观念及价值观念的是否科学,而实践观念或价值观念 的是否科学又取决于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是否正确是否科学。肯定地说,现实的人类社 会的人的实践观念或价值观念的科学化与合理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 保证。
        三、差异基础上的统一思维过程
    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单纯的认识自然与社会的思维活动,也不是单纯 的建构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观念的思维活动,而是认识性思维与改造或创造性思维的 统一,正是这一统一构成了人的完整的思维过程。所以,把人的思维完全归结于人的认 识的做法既不符合人的现实思维过程,也有意无意地遮蔽了人的思维的本来面目,更造 成了对现实问题理解上的错位或混乱。因此,从现实的人的完整活动过程出发,澄清人 的认识与人的思维的本然关系,纠正把认识等同于思维本身的错觉已经是势在必行。
    从社会的整体活动过程来看,人的认识性思维与建构实践观念的思维,以及与认识性 思维相应的感性的认识性实践,和与建构实践观念的思维相应的感性的改造性实践,是 连成一体而不可分割的完整过程。这一完整过程中的感性直观和感性的认识性实践与认 识性思维所构成的认识活动环节,和由建构实践观念的思维与感性的改造性实践和感性 直观所构成的改造活动环节清晰可见地呈现在人的面前。这两个环节既相互独立又密不 可分并互为因果的关系及其运动态势构成了现代社会历史前进的车轮和运动留下的历史 轨迹。它的整个运动过程由社会的分工与协作来完成,每一种社会分工都处在这一完整 过程的一个小阶段上。正是这种分工与协作的关系才使人类社会形成了认识自然与改造 自然、认识社会与改造社会的整体力量,也就是成为自然界主体的力量。也正是在这一 前提下才构成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即“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1]( P61)因此,人类对自然的关系和对自身的关系以及在这两重社会关系层面上任何现实的 个人活动,不论是认识活动还是改造活动都不可能是纯粹或绝对意义上孤立的个人的活 动,而只能是社会化了的个人活动。他的活动及其结果也不可能是纯粹或绝对意义上的 属于他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而只能是也必须是社会整体活动及其结果的组成部分。任 何个人、任何集体的现实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点都只能是人类社会和社会化了的人类。 也就是说,任何现实的个人现实的集体的(认识和改造)活动在付诸实施前都应自觉地与 他人与别的集体的活动联系起来即意识到他人或别的集体的存在,而不能把自己的活动 看成孤立的绝对与他人和社会无关的活动。因为是你或你们所选择的学习专业即将来你 或你们将参加的社会分工,或你、你们现实所从事的工作即现实的社会分工现实地规定 了你、你们的活动是社会整体活动的组成部分。只有在这一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协作关系 中才可求得个人的存在与发展,才可求得集体的共同生存与发展,才可构成全社会的存 在与发展,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有其他社会活动的存在与发展。具有了这样的认知 意识和实践意识,人类社会的存在和持续发展才是有保障的,进而现实的人的社会生活 才可能是协调而稳定的。这一意识并不是到了未来理想社会才应具有的意识,而是现实 的社会生活就要求必须如此必须这样的意识,这是由现代社会的生产社会化的大生产方 式所决定的。不论你、我、他或他们是否情愿,都必须在自发与自觉的意义上这样做, 而自觉的效果一定比自发的效果好。自发竞争的背后离不开自发的协作,而自觉竞争的 背后更离不开自觉的协作,这已经是现实社会生活所呈现的客观事实。而完全意义上的 自觉只有通过对现存社会关系中不合理因素的改造后才有可能做到。由此而把马克思的 共产主义理论以及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与现实的社会发展割裂开来,并视其为乌托邦的 幻想是十分错误的。
    社会层面上人的思维活动即认识性思维与改造性思维(建构实践观念)是由社会整体的 大分工与协作来完成的,而集体层面的思维活动也一样是由分工与协作来完成的。与社 会层面的相比只不过规模和活动范围相对缩小了而已,但却是社会层面分工与协作过程 的组成部分。这就构成了社会关系层面普遍(社会分工和协作)与特殊(集体的分工和协 作)的统一,同时也构成了集体层面特殊与普遍的统一。这种状况与局面是由现代社会 已经社会化了的大生产方式所造就的。然而,个人的思维活动却是由个人“独立”完成 的。他不需要分工,也没有必要分工,这一思维过程在个人自身的呈现是连贯而不停顿 的进行。凡属个人范畴内的活动,从认识到实践观念的建构再到付诸实施即从思维成果 向现实成果的转换相对而言是最快的。原因在于没有中介环节,而在社会与集体层面之 所以相对“较慢”则是社会分工与协作的结果。如果出现了超常的慢,那就意味着在协 作方面产生了堵塞,这是毫无疑问的。要使社会生活正常地运行和发展,确立现代社会 的整体意识至为重要。但是,个人的思维活动的自己完成并不意味着是一种绝对属于个 人而与他人与社会没有关系的。也就是说,这种属个人的活动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因为 没有社会没有集体也意味着没有社会的个人,如果离开了集体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他人, 你凭什么说他是一个人呢?一个从小在森林里长大的“狼孩”,连人的意识、语言与感 情都没有,只有一个“人”的外形,你能判断它是一个现实的“人”吗?所以马克思说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 类存在物。”[1](P46)而“意识”与“类”正是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的产物,不能把个 人的活动(思维活动与感性活动)绝对化抽象化,现实的感性的具体的个人只有在社会联 系或关系当中才能呈现出来,个人的个性、个人的成就、个人的价值的呈现无不如此无 人例外。由此可见,个人有与个人之间的活动,个人有与集体之间的活动,个人还有与 社会之间的活动,这就表明任何现实的个人都是个别与特殊与普遍三者关系的统一体, 而集体、社会同样也是个别与特殊与普遍三者关系的统一体,因为集体与社会是由个人 构成的,也就是个人、集体、社会互为中介。所以,个人是集体是社会的现实前提,尊 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是彻底解决社会矛盾的基础。现实社会中之所以会不时的发生社 会的大小矛盾,原因就在于个别与特殊与普遍三者的统一关系在个人身上发生了失衡或 断裂,即由原来的内在统一(平衡)转向了外在统一(失衡),这就是不论以集体形式或以 国家形式所承载的社会问题最终都要落实到现实具体的个人身上的根源所在。发生了问 题也就意味着发生了社会联系或关系的堵塞,消除了堵塞就意味着通畅。有了通畅才可 能有和谐,有了通畅才可能有正常的社会生活的运转,有了通畅才可能有社会的稳定, 有了通畅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所以,一切的社会活动最终都要归结到现实的个 人身上,归结到由个人所组成的集体与社会身上。因此,个人的思维的科学化与合理化 是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也是集体、社会层面思维活动科学化与合理化的现实依 据。为此,在社会层面上加强和大力发展社会教育,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就显得尤为重 要。任何把个别、特殊、普遍三者割裂开来,并使其长期处于外在统一状态的做法都是 违背社会化即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发展规律的。它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危害是有目共 睹的,所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作用着社会存在,这就决定了人的思维 科学化的重要性,即越具有科学性的思维越有助于社会的发展,越有助于自觉形成科学 的认识理念和实践观念。人的认识性思维与人在正确认识基础上建构实践观念思维的统 一构成社会的人的现实思维活动的完整过程,这一活动构成人的活动的理性(含知性)层 面,与之相应的认识性实践与改造性实践的统一构成人的活动的感性层面。人类的历史 、社会的发展、现实的人的活动都是在认识与改造两个活动环节,感性与理性两个层面 相互作用、互为前提、相互转化、互为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运动中得以展现的。社会的发 展离不开正确而科学的思维,正确而科学的思维更离不开社会的变化。所以,倡导人的 思维活动的科学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项艰巨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而马克 思哲学的唯物辩证法为人的思维的科学化提供了现代思维方法论的科学前提。
    收稿日期:20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石家庄33~39B1哲学原理刘国章20042004哲学的习惯思维只是把人的思维活动简单地等同于人的认识活动,因而把更为重要的 建构实际支配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观念的思维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混为一谈。 在马克思哲学唯物辩证的思维观看来,人的思维活动是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思维与建构改 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观念思维的内在统一,即既要解释世界也要改造世界的内在统一。 任何把人的思维所内在的这种区别和统一关系割裂开来或重合起来的做法,不是导致形 而上学的旧唯物主义,就是导致形而上学的实用唯心主义。思维/认识性思维/改造性思维/thinking/cognitive thinking/transformative thinking本文为作者所独立承担的国家“十·五”社科规划课题《求解思维逻辑研究》(课题 编号:01BZX034)的阶段性成果。霍桂桓






李红霞 女,1978年生,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究实习员,1007Inner difference and unity of the human thinking activity
  LIU Guo-zhang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Nanjing Meteorology College,Nanjing,Jia ngsu 210044,ChinaHabitual thinking of philosophy is only to regard people's thinking activity simply as knowing activity.This has rendered the more important thinking activity of constructing practical concept that actually dominates the human transforming nature and society with the knowing activity.Marxist philosophical view,however,is that the human thinking activity is the inner unity in knowing nature,society and in constructing the practical concept of transforming nature,and society.Any practice that leads to the separation or overlapping of this inner difference and unity of the human thinking activity is either due to the old metaphysical materialism or to pragmatic idealism.南京气象学院 公共管理系,江苏 南京 210044
    刘国章(1965-),男,哲学博士,讲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作者: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石家庄33~39B1哲学原理刘国章20042004哲学的习惯思维只是把人的思维活动简单地等同于人的认识活动,因而把更为重要的 建构实际支配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观念的思维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混为一谈。 在马克思哲学唯物辩证的思维观看来,人的思维活动是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思维与建构改 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观念思维的内在统一,即既要解释世界也要改造世界的内在统一。 任何把人的思维所内在的这种区别和统一关系割裂开来或重合起来的做法,不是导致形 而上学的旧唯物主义,就是导致形而上学的实用唯心主义。思维/认识性思维/改造性思维/thinking/cognitive thinking/transformative thinking本文为作者所独立承担的国家“十·五”社科规划课题《求解思维逻辑研究》(课题 编号:01BZX034)的阶段性成果。霍桂桓







网载 2013-09-10 20:43:05

[新一篇] 德里達與“后現代主義”  后現代主義與當代哲學的走向(筆談)

[舊一篇] 情感主義及其當代意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