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百年(八):蒋氏父子的台湾岁月(3)——“反攻大陆”计划的破灭与蒋介石时代的结束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为了对中国大陆进行封锁和遏制,美国给予台湾大批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从1950年到1965年,累计军事援助达45亿美元,经济援助15亿美元。利用美国的这些援助,国府开始了台湾经济重建。从1949年到1952年,国府在台湾采取了一系列旨在稳定社会和恢复经济的政策与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外汇贸易管制,优先发展电力、肥料及纺织工业等。这些措施使50年代台湾的农业迅速发展,到1952年,台湾经济基本恢复到了二战前的最高水平。

从1952年到1960年,国府以稳定中求发展为指导思想,确定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方针。土地改革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总出口中的比重非常高,成为创汇主力。此外,国府还通过肥料换谷、强制收购等不等价交换方式,获取利润,把它转移到工业部门。在工业方面,国府将重心放在资金需求量不大、技术要求不高、建厂周期短的民生工业上,以岛内生产替代进口,以适应岛内的消费水准,并节省外汇开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

1960年以后,国府抓住当时国际分工变化的机遇,利用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大力发展加工出口工业带动经济发展,并陆续修正或制定旨在促进出口的政策与措施,通过与日本和美国合作使台湾的工业高速发展,实现了台湾在六七十年代的经济腾飞,与韩国、新加坡、香港并称“亚洲四小龙”。虽然美国对台湾的援助在1965年终止,但台湾的经济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并在80年代以后继续保持在亚洲的领先地位。对比80年代之前台海两岸的经济发展态势,我们不难看出,在东西方冷战最激烈的年代,意识形态的差异的确会拉大地区经济的发展差距,即使是在大陆改革开放以后,政治体制的缺陷仍然是其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1960年2月,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三次会议选举蒋介石连任中华民国总统,陈诚仍出任副总统。同年6月,美国总统艾森豪赴台湾访问,以此宣示中美友谊坚固不渝,并借此警告北京不要打台湾的主意。还是在这一年,在台湾岛内,蒋介石因违背宪法,第三次出任总统而遭到民主人士的讨伐,其中最活跃的就是1954年被开除国民党党籍的《自由中国》社长雷震。一向反对蒋介石独裁、主张台湾实行美国式两党政治的雷震在1960年2月和5月先后发表文章,鼓吹成立反对党参与选举以制衡执政党,并筹备组织“中国民主党”。9月1日,《自由中国》再次刊出社论《大江东流挡不住》,彻底击破了国府容忍的底线。9月4日,警备总部以涉嫌叛乱的罪名,将雷震与刘子英、马之骕、傅正等人逮捕,后来军事法庭以“为匪宣传”、“知匪不报”的罪名判处雷震十年徒刑,傅正和马之骕感化三年,刘子英则被判处十二年徒刑,《自由中国》被查封。这就是所谓“雷震事件”,或称“雷震案”,该事件在台湾民主运动历史上非常重要,至今仍对台湾政局产生着某种潜在影响。雷震于1970年9月4日刑满出狱,1979年因癌症病死,2002年获得平反。

整个20世纪60年代,退守台湾的蒋介石一直在策划光复大陆,并为此制定了旨在反攻大陆的“国光计划”。1960年,国府军方成立“国光作业室”,由朱元琮中将担任主任,正式展开拟定反攻大陆的作战计划。在此之前,国军虽曾进行过规模较小的“凯旋计划”、“中兴计划”,但都不如“国光计划”具体且范围广泛。1965年,蒋介石的“反攻大陆”达到高潮,6月17日,蒋介石在陆军官校召集军方基层以上干部,以官校历史检讨会为名义进行讲话,预备发动反攻,所有干部都已预留遗嘱,军方同时选择最适合登陆战发起的“D日”。6月24日,国军在左营桃子园外海实施模拟登陆演习时,5辆水陆装甲运输车被浪打翻,造成数十人死亡。8月6日,国军“剑门”、“章江”军舰执行“海啸一号”任务,运送特战人员侦测大陆沿海及实施“国光计划”所需情报,结果被大陆鱼雷艇击沉,死亡官兵近200人。11月14日,台湾海军“永字号”舰艇又在乌坵被解放军击沉。一次次的失败使蒋介石认识到,国军已经丧失制海优势,发动登陆作战至为困难,从此,“国光计划”规模逐年缩减。1970年后,国际局势发生巨变,中华民国被逐出联合国,使得反攻大陆更难获得国际认同,“国光作业室”遂于1972年7月20日裁撤并入国府“国防部作战次长室”,蒋介石的“反攻大陆”的计划宣告破产。

1966年2月,蒋介石连任民国第四任总统,副总统为严家淦。1970年1月15日,台湾独立联盟在美国新泽西州成立,该联盟利用当时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否认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主张以暴力手段推翻民国政府,建立“台湾共和国”。台湾独立联盟是海外台独组织中实力较强、影响最大的一个,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后,该团体又更名为“台湾独立建国联盟”。1970年4月,民国行政院副院长蒋经国应美国总统尼克松邀请赴美访问,4月23日蒋经国一行抵达华盛顿。当日早上,“台独联盟”约三四十人在白宫前进行示威抗议,高举标语、大声疾呼:“国民党下台!反对蒋经国访美!”。4月24日,蒋经国按计划要到纽约出席美东工商协会午餐会。当天早上10点多钟,“台独联盟”陆续朝皮尔饭店人行道聚集,加入抗议游行活动的人也渐渐增多。11点过后,蒋经国搭飞机抵达纽约,来到皮尔饭店房间稍事休息,准备参加在布拉萨大酒店举行的午餐会。随后,蒋经国一行直接乘车至布拉萨大酒店,但因交通堵塞,车队行进速度相当缓慢,短短的路程竟走了半刻钟之久,同时“台独联盟”抗议者早已围聚在布拉萨酒店大门两侧,当地警方仅以一条红绳拦阻。

正当蒋经国走上布拉萨酒店正门台阶,准备进入大厅旋转门之际,台湾留学生郑自财突然从侧旁石柱窜出,散发传单,结果遭保安制止。这时,另一名留学生黄文雄突然自蒋经国左后侧直冲上前,快速从风衣内亮出手枪指着蒋经国,嘴里大声喊着:“杀!”并准备扣下板机。关键时刻,美国便衣警察迅速冲向黄文雄,将他举枪的手往上托高,其他安全人员也跟着涌上,于是射出的子弹掠过蒋经国耳朵,打在旋转门上。这便是着名的“四二四刺蒋案”。事后,蒋经国十分大度,他表示:“这些怀有异见的人,他们如果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向我陈述,我一定接见。至于这两个被逮捕的无知青年,我希望美国把他们释放。”,最后美国成全了蒋经国的仁爱之心,释放了刺客,理由是未伤及刺客所要刺之人。

1971年,国际形势风云突变,为在冷战中对抗苏联,美国开始秘密的与同样对苏联不满的中共进行联系,并为此打算牺牲台湾的利益。中华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国府退守台湾后,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便受到北京的挑战。从1950年起,苏联等亲中共国家几乎在每届联大常会中都会提出“中国代表权问题”,意图以中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替台湾国府。50年代,国府利用与美国的密切关系在联合国与苏联对抗,争取到联合国暂时不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此即“缓议案”;60年代,大陆的亚非外交政策取得显着成果,赞成北京重返联合国的国家越来越多,国府遂于1961年改提“重要问题”案,指出“任何改变中国代表权之提案都为一重要问题……大会对于重要问题之决议,应以到会及投票之会员国三分之二多数表决之”。1971年,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秘密造访大陆,北京与华盛顿关系升温,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备受挑战。

在经过12年的代表权保卫战后,国府终于在1971年败下阵来。当年,由阿尔巴尼亚等23国在联大上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之合法权利案”(也称“阿案”)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广泛响应,美国则以“双重代表权”作为回应,建议在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权并取代台湾安理会常任理事席位的同时,让中华民国继续享有代表权席位。对于美国的提案,中共表示强烈反对,不允许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坚持“台北不出,北京不入”、“驱逐蒋帮”,蒋介石也表示“汉贼不两立”,不接受美国的提议。10月25日,联大就“阿案”表决前,国府出席联大代表团团长、外交部长周书楷宣布: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

1971年,蒋介石在阳明山遭遇一场车祸,身体状况自此大为衰退。1972年2月,蒋介石再次成为民国第五任总统,并以严家淦为副总统,同年5月蒋经国出任行政院长。1975年,蒋介石于病中手书“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置个人死生于度外”,3月29日口述遗嘱。4月5日清明节深夜,蒋介石在雷电交加之际,逝世于台北市士林官邸。

蒋介石去世后,其遗体被置于台湾桃园县慈湖蒋家陵寝,其子蒋经国死后也将遗体陈放在那里,父子二人至今尚未下葬,以期大陆光复后能回奉化老家入土为安。1997年,蒋宋美龄与蒋经国遗孀蒋方良以遗族身分,同意将两蒋先葬于台湾,于两岸统一之后再返回中国大陆安葬,蒋方良后曾要求将蒋介石父子二人葬于台北县汐止的五指山军人公墓。

蒋介石一生毁誉参半。他早年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忠心耿耿追随先生左右,在“陈炯明之变”时,更是只身南下赴难,终于取得孙中山的信任。广州国民政府时期,蒋介石执掌黄埔军校,为后来的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能征善战的猛将,更使后来国府诸多将领成为其门生。孙中山逝世后,素来对共产主义深怀芥蒂的蒋介石与共产党渐行渐远,并借“刺廖案”巩固了其在党内的地位。在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后,身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在南京与中共决裂,并另立中央。20年代末30年代初,蒋介石率领国民革命军消灭了盘踞中国北方的北洋军阀,说服东北张学良改旗易帜,又通过中原大战削弱了当时中国地方军阀的力量,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不过,蒋介石在随后“独裁野心”的日益膨胀及其在对日政策上的暧昧,使他在党内外饱受怀疑和争议;对中共武装连续六年的围剿更是逼得自己的义弟张汉卿在西安举事。

对日战争全面打响后,蒋介石顾全大局,容纳中共,领导了中国八年的艰苦抗战,国军在中国和印缅战场上的前赴后继终于为中国赢得了“五大国”的国际地位,蒋介石也因此得以中国最高领袖的身份与斯大林、丘吉尔和罗斯福并座。抗战结束后,一心排挤要共产党的蒋介石拒绝联合政府,挑起国共内战,终致玩火自焚,短短三年内,数百万国军为共军蚕食,政府被迫迁台,大陆疆土拱手让与中共。退居台湾期间,蒋介石虽进行独裁的家族统治,但六七十年代台湾经济上的腾飞仍是人所共见,蒋介石对台湾在战后的发展仍是功不可没。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两岸关系的缓和,大陆方面也越来越客观的对待历史、评价蒋介石本人。过去“阶级敌人”似的宣传已经不见,蒋介石生平,尤其是晚年的情况逐渐见于大陆主流媒体,他们不再曲解、隐瞒蒋介石在维护“一个中国”和促进台湾经济发展方面卓越功绩。


三鉴斋 2011-04-18 08:12:31

[新一篇] 民國百年(八):蔣氏父子的臺灣歲月(2)——臺海對峙僵局的形成

[舊一篇] 民國百年(八):蔣氏父子的臺灣歲月(4)——走向民主法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