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呼唤杰作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作为一名出版儿童文学读物的编辑,在这几年的编书出书的过程中,有过欣喜,也有教训。总结几年来对儿童文学读物出版后市场反映的喜忧,我发现,自己正在逐渐改变对儿童文学这一概念的认识,更多地从读者和市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而更深一层理解了儿童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即从儿童自身出发感受他们的需要和理想,引导他们进入深层的心灵世界,或许是儿童文学发展的一个方向。
  由笔者编辑出版的秦文君的《女生贾梅全传》和郑春华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全集》两书,在近年来不断被重印,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其中一定深藏着一些奥秘和规律。本文就是想从编辑的角度,谈谈这一现象背后可能的内在逻辑,谈谈这两本儿童文学创作读物得以畅销的内在因素,并由此呼唤儿童文学的杰作!
  秦文君的《女生贾梅全传》和《女生贾梅新传》,从1998年出版至今,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每本的累计印数已经超过了10万,而“贾里贾梅”系列的累计印数已经超过了50万册!这个数目在当今文学类图书的印数常常不能过万的状况下,是相当可观的。同样,郑春华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全集》,去年4月推向市场后,也即刻受到孩子们的认可,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印数已经超过5万,成为低幼类儿童文学创作读物中的佼佼者。
  两本书所面对的读者对象在年龄层次上有较大的不同,但都一样获得了成功。这当然有许多的因素,如读者对作品的认可与接受,图书本身已经有的品牌效应,作家个人写作技巧的日益成熟,电视媒体的参与与影响力,系列故事所产生的连动效果等等,而我想,在这众多的因素中,最主要的仍然应该是小读者对作品的认可程度。
  我们先来看秦文君笔下的贾梅。她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中学女生,相貌平平,成绩一般,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和宏伟的蓝图;但她天真单纯、热情善良、乐于助人,经常异想天开却又常常能意想不到地获得成功。而贾梅的吸引力也许正在这里!贾梅使我想起了电视里正在走红的日本卡通片《樱桃小丸子》中的小丸子。两者在人物造型上似乎有着些许的相似之处。在看惯了以标准的好学生为主要的人物的儿童文学作品之后,大多数一切平平的孩子,自然会将阅读指向与自己很像的贾梅。看这个似乎就生活在她们周围的邻家女生如何获取成功。于是,不经意中,贾里和贾梅便成了中学生心目中的明星。
  大头儿子是郑春华笔下一个讨人喜欢的捣蛋鬼,他机智、聪明,常常会耍一点小花样,在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的精心呵护与温馨关照下,他愉快地生活、快乐地成长着。从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近乎平等的宽容氛围,以及作者经常从孩子心灵出发的那些亲切委婉的表述中,我们不难想象出倾听和阅读这些故事时孩子们心中的欣喜。
  两个看来平淡的人物的成长故事,却构成了两道独特的风景,撑起了儿童文学的一面旗帜。两本年龄层次相差甚多的儿童读物如此被大量的读者需求着,似乎总会有一些内在的逻辑和理由的。
  纵看以往的儿童文学,总是负载着太多的东西,要追求深刻的教育内涵,背负厚重的历史责任,要有深度,还要有忧患意识!而这些近乎沉思和凝重的努力却不被当代的小读者所认可。相反,贾梅和大头儿子的走红告诉我们,他们渴望看到的是那些关注他们生活的,走入他们的精神世界的温馨优美而又明快幽默的故事,主人公无疑就生活在他们身边,却又拥有现实生活中他们所无法满足的一些美丽的幻想和意想不到的获取。这些是他们非常熟悉的生活,而更重要的是,这些更是他们非常向往的生活。
  回望我们曾经的孩提时代,许多的记忆也许会渐渐淡忘,但曾经对未来的梦想和对成长岁月的感情,却会始终保留下来,有形无形地影响我们成年后的人生选择,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秘密。一个成长中的儿童,同样会为自己的未来,设定和幻想一些美好的理想状态。那么,他在阅读的时候,常常会不经意地在书中找寻他们熟悉的影子,会带着他自身的人生理想,与书中与之相象的人物相比较,在与那些人物的神交和对自我人生理想的不断修正中,完成阅读的体验。
  那么,研究和倾听孩子的心声,对于是否能创作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作品,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来看一份调查。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曾对全国五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郑州和成都)的小学生和中学生做过一个抽样调查和访谈,调查显示,不少中学生对“描写青春的书感兴趣”,他们呼吁要“多写真实的我们”,“写出一些我们这个时期同学心中所想”,他们写道:“请把书写得风趣些”,“请多出一些带有幽默或比较哲理的书”,要“有想象力”,要“有趣”、“有神秘感”,在这个调查中,秦文君的《女生贾梅》就被列在儿童喜欢的书目中。
  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自我的生存状态非常在意,在目前学校的升学竞争相当激烈的情况下,他们渴望了解校园生活表象下面更深一层的人生感悟。而同时,他们也希望儿童文学摈弃曾经严肃的面孔,不要用说教与深沉来包装,而代之以敏快与轻松,幽默与哲理!这也许与当下儿童所处的信息时代不无关系。
  作为成长在21世纪的少年儿童,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和信息量都要比以前的儿童来得多得多,他们在还没有踏入成人社会之前,就已经全方位地窥探到了成人社会的种种羁绊和藩篱,他们甚至还来不及有所准备,来不及一步步地将成年人的人生经验慢慢融进自我的心灵中时,就已经措手不及地开始了许多在成人社会中才应有的规则和方式。正因为如此,在懂事和早熟的背后,作为一个正在渐渐长大的儿童,他的内心中一定希望尽可能长地保留一段童年记忆,在这份记忆中不要再有严肃与沉重。他必定会为自我营造一个纯美的心灵世界,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望在他自己梦想和营造的这个世界中感受自由和美丽,感受身心的愉悦和心灵的净化。他们总是不约而同地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带着对人生和世界的美好幻想,在自己所想象和营造的梦幻世界中展望未来。
  于是他们希望能在阅读中遭遇一些快乐和美丽的同龄人,和他们一样,却又比他们更富于幻想、更理想、更幸福。贾梅和大头儿子的出现,便是给予了他们这样一种希望。
  这当然就要求儿童文学的作家能够从儿童自身的需求出发,来编织他们的梦想。
  所幸的是,从秦文君和郑春华的创作态度上,我们也可以找寻到他们从儿童本位出发来开始他们的创作历程的事实。秦文君曾经说过,她在写作期间,“几乎每周都要去学校,有时并不是去寻找素材,而是去感受校园的气息”;而郑春华的作品被认为是当代幼儿心灵和生活的独白。她说:“孩子是很美的,他们对成人世界有自己的理解和向往,但他们不能表达自己,所以我帮他们表达,这就是我写作的目的。”
  从读者和作者两方面,似乎都可以印证一点,即从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出发,是创作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一个基础。
  由此可见,儿童文学要进一步的繁荣,儿童文学编辑要编辑出版符合儿童阅读心理的好书,对编辑来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一个新的课题。
编辑学刊沪3~19Z1出版工作周晴20022002周晴 少年儿童出版社 邮编:200052 作者:编辑学刊沪3~19Z1出版工作周晴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1:41:47

[新一篇] 兒童文學創作規律論略

[舊一篇] 兒童文學的人性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