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国经济区在中国经济区中的地位与作用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南中国经济区—中国经济区的重心
  海峡两岸与港澳原本是一个血肉相连的整体,因历史的原因而发展成为四个分立的经济实体。当因历史原因而分离的四个经济体被经贸往来紧密联系起来的时候,一支新兴的经济力量——中国经济区,就变成了21世纪最不可轻视的主力。
  1996年祖国大陆与港台三地全年的外贸总额为8,898亿美元, 在全球外贸排行榜上仍维特在第11、第8和第14位, 而三地外贸合计总额则稍逊于美、德两大经济体。因此,熟悉两岸经贸事务的学者专家及厂商一致认为,若大陆、港台三地的经济力量能够结合,进行多层次的合作交流,则两岸三地将是下一世纪带动世界经济成长的火车头。
  如果说内地与港台合作正使中国经济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的话,那么南中国增长三角则是中国经济区的重心所在。
表1      中国经济区的基本情况(1995年)         土地    人口    GNP     人均GNP         (km[2])        (亿美元)    (美元)指标地区 中国大陆    960(万)  12,1121  6937.42    572.67                     (57650)    (4760)  台湾     36000     2117    2636    12439  香港      1074    606.1    1470    21766  澳门     19.36    41.05    64.8    15795  (1994)               (518.4276) 华南四省区   57.27    15372  1148.42    757.68          (万)        (9543.31)   (6296.4) 中国经济区A   963.74    123885  11108.2    896.65          (万)南中国经济区B   61(万)    18136   5319.2   2932.95 B/A·100%     6.3%    14.6%   47.8%     329%         外贸总额   出口    进口    利用外资         (亿美元)              (亿美元)指标地区 中国大陆     2808    1487    1321    375.2(A)  台湾    1783.98   930.49   853.49     -  香港    3665.28   1737.54  1927.74     -  澳门       40    21.67   18.58     -  (1994)    (317.79)  (169.25)  (148.54) 华南四省区  1239.54   689.94   549.60    159.5(B) 中国经济区A    8297   4176.2   4120.8     -南中国经济区B  6728.54   3279.14  3349.40     - B/A·100%     81%     78%    81%    42.5%
  (注:1美元=7.732港元,1美元=8.31人民币,1美元=7.995 澳元;1995年澳门本地GDP71.94亿美元,人均GDP1.695万美元)
  资料来源:《1996年中国黄金海岸年鉴》,群言出版社1996年。
  以经济实力而论,1995年,台湾人均产值1.2万美元,人口2117 万,年产值已达2636亿美元。香港人均产值2.1万美元,人口606万,年产值已达1470亿美元。加上闽、粤、桂、琼人口1.5亿,人均产值747美元,年产值1148亿美元,合计约5319.2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大陆(12亿人口,人均产值572美元)年总产值6937.42亿美元的3/4,或中国经济区年总产值(达1.1万亿美元)的47.8%,其份量可谓举足轻重。 从对外贸易看,现在粤闽两省的出口已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0%以上,如加上香港的本地出口,即占全中国经济区出口的74%(如包括香港的再出口,这一比例更高达82.1%),这一比例足见华南增长三角在中国经济区出口发展中的巨大份额,其进口也占中国经济区全部进口的3/4左右。今天的华南增长三角是名付其实的中国经济重心所在。
  从其发展势头看,更为可观,1979—1995年中国实行政策开放的头16个年头中广东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14.2%,福建的年均增长率为13.7%,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长率;台港的经济年均增长率在1981—1990年间分别为8.5%和7.1%,1991—1995年分别为7%和5%,也高于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显然南中国增长三角是中国大陆和整个中国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亮点,是带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火车头。可以预期,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以及闽台三通的实现,华南地区将连为一片,必将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经济增长极、成为中国经济区的增长重心及带动中国走向富强的火车头。
      二、南中国经济区形成的历史背景
  南中国经济区的出现和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与时代背景。
  2·1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和中国资本主义首先在南中国地区发展。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明崛起于中西部的黄河流域,之后,开始向东南放射,一是沿汉江达到长江流域;二是经渭水出河洛到达今天的淮河流域,再扩展到东南沿海一带。从殷商到西汉,中国经济重心由西北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转移到东南部的江淮地区。从东汉到南北朝,中国经济重心又从江淮地区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从隋唐到明清,中国经济重心则从长江流域地区转移到长江以南地区。特别是唐宋时期,大批中原士民流入岭南地区成为今天客家人的祖先,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与文化,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开发,开始形成岭南区域经济。明清时,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也开始在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出现了广州、厦门、泉州等对外贸易中心。到了近代,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明首先从东南海路逼近,使中国经济文化中心进一步向东南沿海倾斜,东南沿海成为中国近代工商文明的能量发射中心。与历史上中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由西向东迁移方向相反,中国近代工商业是在东南沿海诸省兴起,然后以锐不可当之势向内地延伸、发展,形成由南而北,由东向西的运动方向。
  特别是战后,港澳台地区经济利用世界经济长期繁荣的外部环境,实现了长达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成为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经济实力大为增强。所以当中国国门打开,其经济能量迅速向北面的广东、福建扩散。于是,当前中国的大开放及经济振兴,便首先发端于东南沿海的闽粤一带。然后自南向北,由东向西扩展。经济的迅速发展及相互融合为南中国区域经济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2世界经济区域化或集团化所形成的压力和挑战。其一是欧共体于1992年底完成了欧洲内部大市场计划,并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组成欧洲联盟,加上欧洲两极体制崩溃和东欧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促使其他国家作为正式或非正式成员加入欧共体,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欧洲经济集团。其二,北美自由贸易区已经于1989年开始启动,从而实现了当年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美洲倡议”的第一步,今后很可能把其他拉丁美洲国家包括进去,从而形成一个美洲经济区。
  在欧、美两大集团的压力下,亚太地区国家也不得不作出反应。不仅提出了种种有关区域合作或贸易集团的设想,合作发展的历程也从民间讨论发展到半官方协商进而到官方的协商,协调阶段。亚太经合组织在促进亚太区域一体化方面扮演了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从APEC《茂物宣言》到《大阪行动议程》,亚太地区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进程已从憧憬走向行动阶段。
  更重要的是,亚太地区次区域的经济一体化日益兴起,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各种经济增长三角等新形式层出不穷,正有力地推动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
  这种区域化的趋向,对大陆及港台自然构成了压力和挑战。亚太地区区域化的倾向及特点,为我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机会与动力,陆港台经济合作构想就应运而生。
  2·3港澳台因素。
  早在70年代末,香港、台湾在出口导向工业化的政策指导下,经济高速发展,在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后,迎来经济转型期。对内因经济高速发展,工资和地价上升,环境恶化,导致出口加工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对外与最大的出口市场发生严重的贸易摩擦,使得市场多元化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如何摆脱这些困难,出路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即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过渡。但是在这方面港澳台面临自身基础科技力量不足、人才短缺,加上大部分中小企业虽有经营适应性强,灵活的特点,却无力发展投资巨大的高技术产业,对大型科技工程项目所需承担的风险更难以承受。因此,港澳台经济发展须向外寻求合作,以弥补经济结构的失衡。而在有着相似的语言、习俗和地缘关系的华南地区进行合作,自然可以大大降低合作的交易成本。再加上港台地区与大陆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日渐缓和,使华南地区与港台间的经济往来和合作有了良好的基础。
  2·4改革开放与“一国两制”政策的实施。进入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首先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扩大对外经济交流。为了促进与港澳的合作,在华南地区先后设立了五个经济特区,以用集美、杏林、海沧与马尾台商投资区使闽粤两省成为全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使港澳地区与华南地区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为促进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合作,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鼓励台胞投资的暂行规定》22条,对台商投资大陆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使得1987年自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两岸透过香港的经贸关系也迅速发展,为南中国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大陆与港台的经济合作最先集中于闽粤两省,90年代以来迅速向广西、海南扩展,促成了南中国经济区的快速形成。
  其次,中央在对待台港问题的立场上,经历了从70年代末“等待时机成熟”向80年代“促进时机成熟”的转换。以叶剑英和平统一祖国九条方针及邓小平发表“一国两制”讲话为标志,中央政府明确了处理台港问题上的大政方针政策,促成了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和“中英联合声明”的签订。香港基本法的制定又使“一国两制”得到了法律上的保证,不仅为香港主权回归后继续繁荣发展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使香港商人从等待、观望变为积极寻求发展和合作。显然,“一国两制”政策为海峡两岸及港澳合作扫除了政治障碍,促成了“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等构想的浮现。
  2·5大陆华南地区与港台地区的地缘、人缘、物缘关系。从上述90年代经济发展趋势来看,要适应这种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向和挑战,正在谋求经济起飞的中国大陆和已经起飞的港澳台地区要摆脱对大国的依附,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组成相对紧密合作的准经济集团。由于中国大陆范围甚广,不易尽快形成“中国经济区”。而地缘和人缘上的因素恰使华南四省区和港澳台紧紧连在一起而具有天然的共生条件:一方面这个“天然经济区”内的四省区和港澳台之间空间跨度小,且具有更好的交通条件,水路相通,陆地相连。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各经济实体之间各自有自身的优势,同时又有各自的不足,如港澳台地区丰富的资金和密切的国际经济联系,制造、营销和服务方面的能力,加上华南四省劳力、土地资源的组合,则可以互补而产生发展优势;另一方面“天然经济区”实际为同种同文”的炎黄子孙;三地同胞血脉相连、语言相通、文化背景相近、经济结合的社会与文化条件充分具备;正是华南四省区与港澳台地区之间存在着这种十分密切的地缘、人缘、物缘关系,有可能在人为分离的不同地区进行经济交流,在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经济发生交往,有力地促进南中国区域经济的形成,推动中国经济一体化。
  综上所述,在港澳台地区沦为外国殖民统治以前,南中国区域经济就已具雏型。此后这些地方因外国的殖民统治而与祖国大陆尤其是华南四省区的经济关系出现断层,战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暂时分离,使南中国区域经济的形成停止不前。只是到了七十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受国际区域集团化压力的影响两岸三地之间的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逐步扩大,大陆华南四省区与港澳台地区的经济交流迅速恢复发展,使原已有基础的南中国区域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期,正在形成现代区域经济。
      三、陆港台经济合作与南中国经济区发展过程
  3·1合作空间的扩展
  中国大陆地域辽阔,各地尤其是沿海与内地之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市场发展程度方面,在沿海地区由于地缘接壤状况的差别,不同省区与港台合作交流的状况也有很大差异。因此、陆港台三地之间的协作与融合在空间上有一个逐步拓展与重心所在的问题。它将经历:粤港闽台、港台各自双边合作,同时并进阶段;华南四省区与港台形成华南中国经济协作区阶段;陆港台全面协作与合作阶段。
  尽管九十年代,陆港台合作逐渐向大陆北部沿海省区乃至向中西部地区延伸,但南中国地区仍然是三地合作的重心所在。据港英当局有关部门1996年对香港制造业进行的抽样调查,1996年港商在外地拥有生产设施的工厂中,96.1%集中在中国的内地,在东南亚各国的只占3.9 %。而设在中国内地的工厂又主要集中在广东省的深圳、东莞和广州等地,占到总数的90.4%。因地缘关系、加上台湾当局的政策限制,华南地区成为台商经香港投资大陆最近的一站,据统计,其对大陆累计投资额由1987年末的1亿美元,增至1996年的300多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集中在闽粤两省。
  3·2投资、贸易与生产三位一体的经济循环机制
  由于陆港台三方在投资、贸易和技术领域的合作,从而在以闽、粤、港、台为主干的南中国地区形成了投资、贸易和生产合作三位一体内外循环相互衔接的互动良性循环机制。典型的例子是,以珠江三角洲开放区为基地展开的香港企业的委托加工和合作经营活动。港商为该地区带来了加工订单,原料、设备和销售渠道等,而后者则向前者提供价格相对低廉劳动力和土地,这种合作方式还见之于台商在闽南三角开放区的经营,其不同之处是由此引发的两岸贸易以及部分投资目前还需经香港进行。在南中国地区,以投资带动贸易和生产技术合作的方式带有普遍性。同时,香港作为融资,主要转口市场以及华南轻型加工业的主要营销中心而成为南中国地区举足轻重的经济枢纽,这更加重了南中国地区经济循环机制的整体性色彩。
  3·3港澳台对华南市场的倚重。由于陆港台三方加速合作,其结合使南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断加强,从大陆方面看,1979—1995年,广东和福建的外贸出口以年均增长22.5%和26.3%的较高速度超过大陆同期的出口增长率16%;同时,它们对香港转口市场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增强,仅广东一省,即已由1980年的51%上升到1989年的80 %、 福建也从1979年的33.7%上升到1995年的50.5%。在香港方面,近年来其对外出口的地区构成以及其对大陆出口的地区构成均有较大变化,其中香港对大陆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6.2%猛增到1995年的27.42%,使大陆取代美国成为香港最大的出口市场。尤其是香港的贸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转口贸易正取代本地产品的出口成为最大的贸易来源。1981年香港本地产品占出口总额的2/3,转口货物占1/3。10年之后这一比例关系正好倒过来,本地产品占香港出口总额的比例降至30 %、 转口货物70%。而这当中主要与港台商人对华南地区的外发加工相关。据统计,1989—1992年间,香港在中国内地进行的外发加工业务有94%是在广东,仅在深圳和东莞两地就占到60%(分别为43%和17%)。港台双边贸易的迅速增长也与此有很大关系,1996年港台双边贸易额高达256 亿美元,其中225亿美元是两岸转口贸易产品,并且两岸转口产品中60 %以上是原材料和零部件。从而反映出香港、台湾在转向大陆市场的同时尤为倚重华南轻型加工业方面的合作这一特点。
      四、南中国经济区在中国经济区中的地位与作用
  南中国经济区以其在中国经济区中雄厚的经济实力、骄人的经济成长速度、对外贸易、利用外资以及广泛的海外联系在中国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4·1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及经济振兴,首先发端于东南沿海的闽粤一带。然后自南向北,由东向西扩展。1979年中国首先在闽粤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最先设立了五个经济特区,港台与大陆的经济合作从经济特区起步,随后向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地区等沿海开放区推进。经济特区不仅在吸收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起了带头作用,而且在试行市场经济,促进全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起了示范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港台与华南地区的经济合作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华南四省区是中国与海外交通最早的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早成功的地区,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地区,也是海外和中国腹地的重要结合部,是从海外通向整个中华大地及中国内地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此外,粤闽两省实行外引内联的作法,还直接带动和促进了周边省区及内地的发展。以珠三角和闽东南为例,港台企业在当地雇佣的几百万职工中、至少有200 万是来自邻近的江西、湖南、广西甚至远及四川等西南省区的“外来妹”及“打工仔”。既解决了其他省区的就业问题,也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所有这些表明,华南增长三角在中国大陆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区经济发展中起了火车头作用。
  4·2粤港经济一体化的示范作用。粤港经济一体化表明中国社会主义的广东与资本主义的香港不仅可以和平共处,还可相互利用,促进共同发展。今天很难设想没有香港的广东和没有广东的香港会是什么样。粤港形成的互补互利、共存共荣的跨地分工体系,既使香港经济持续繁荣和经济结构成功转型,又使广东迅速崛起成为内地沿海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它向世人表明,“一国两制”不仅是解决中国和平统一的模式,也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有效途径。由于香港在广东的成功,使得台湾及国外投资者纷纷仿效,大规模进入中国,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起飞。同时,粤港经济合作的经验也为中国内地其地省区所借鉴,有力地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4·3华南地区的崛起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示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华南四省区在整个大陆经济中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其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据份额逐步增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极。华南四省的崛起,使其经济发展的自主性逐渐增强,目前广东在改善其境内基础设施及工业发展方向越来越摆脱对国家的依赖、自我发展能力大为增强。这种发展地方经济的积极性,正是我国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希望实现的目标之一。而华南通过参与港澳台合作获得发展的事实则表明,大陆方面发展区域经济的努力有可能在国际市场要素的介入下获得较快进展。
  4·4因此,南中国经济区的成功范例,给我国全方位地开拓和亚太地区及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提供新思路。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沿海已形成若干经济板块,这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自南而北依次是:以珠江三角为中心东南沿海经济区(闽粤琼三省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京、津、唐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以及以珲春为中心的图们江增长三角,而这些经济板块都与周边国家或地区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东南沿海经济区因引入港台因素而获得迅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则通过与日美的经济合作而将再度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环渤海经济区将与韩国构成环黄海经济圈,我国倡导的图们江经济开发区得到周边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并得到联合国的支持。此外还有湄公河流域开发设想,以及沿边境省区与周边国家以边贸为开端、合作范围和力度不断深化的沿边境开发区等。因此,通过参与以国家主导的亚太地区官方的或半官方的合作组织(如APEC)及周边地区小范围的多边合作,有可能使我国区域经济获得更快的发展,形成我国经济千帆齐发,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4·5粤港经济一体化表明“一国两制”框架下两种经济体系可以相互融合,而且其经济一体化是政治统一的基础。粤港经济一体化有利于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和顺利回归,从而实现政治统一。如果把1997年视为政治上回归,则陆港经济联合可视为香港经济上的回归,其在90年代上半期业已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讲,粤港经济一体化将对两岸经济一体化与政治统一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两岸经济一体化将是两岸政治统一的基础,而政治统一也要靠经济一体化来保证。
  4·6华南增长三角开始对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产生影响。受华南增长三角的启示,为克服新加坡“浅碟型”经济的局限,1989年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倡议,由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及印尼的巴坦岛组成东盟增长三角,以便利用各自的优势,谋求经济增长。新加坡总理的倡议开始受到马、印两国的抵制,但事隔一年之后,马、印转变态度,开始积极地参与增长三角规划;1992年5 月在日本北海道千岁市由联合国贸发会召开的南南经济合作会议的有关文件在谈到世界各地的增长三角时,将华南增长三角列于首位,1993年3月, 亚洲开发银行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讨论亚洲增长三角的会议上也对华南增长三角给予充分肯定。在许多场合,南中国增长三角被视为现有的各经济增长三角中具有最佳经济效益和良好发展前景的一种模式。
亚太经济福州33~38F107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全毅19981998(全毅 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福州 350001) 作者:亚太经济福州33~38F107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全毅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1:56:08

[新一篇] 單向律民現象芻議

[舊一篇] 南京民國建筑的價值及其保護利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