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区域研究中的若干新概念的讨论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区域问题的研究背景
  (一)发达国家的研究背景 8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区域研究中,对传统的“自上而下”建立增长中心的政策进行了反思。经验表明:长期的经济增长来源于知识创新能力,然而单纯依赖外力(外来资本以及本地自然资源禀赋等)将造成脆弱的国民经济。很多国家都在探寻和实践依靠内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道路(endogenous regional development),寻求以知识和技术为本的区域发展战略。(注:Bergman E M,MaierG & Todtling F: "Reconsidering regions", In: E M Bergman, G Maier and F Todtling, eds., Regions Reconsidered: Economic Networks, Innovation, and Local Development in IndustrializedCountries, New York:Mansell, 1991, pp283—299.)
  这种认识是技术进步和组织变革的反映。二十多年以来,发达国家内的资金积累方式已经从所谓福特制转向后福特制。19世纪福特在底特律倡导的生产方式所形成的传统工业区域,其特点是使用不灵活的、落后的机器,狭窄地定义职业种类,利用低技能的劳动力,大规模地生产标准化的产品。其典型组织模式是所谓“增长中心”模式,以垂直一体化的主导工厂为主,后向联系(与原料供应地的联系)十分广泛。在传统的工业区域衰退的同时,标准化产品日常装配的制造业分支工厂越来越多地建立在其边缘区域或第三世界的生产地点。
  7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的柔性生产方式使用程序控制的机器和可灵活调度的劳动力,大公司垂直分离,并利用企业之间转包、战略联盟等关系,使产品开发、生产和营销一体化。相应地,出现了一组新的机构,它们能够处理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力培训、竞争法规和金融市场等问题。这些紧密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上集聚在一起,创造了新的产业空间。因此,大量文献对这些具有活力的新产业空间的发展机制进行了研究。
  (二)我国的研究背景 在我国,“烟囱鳞次栉比”、“沸腾的矿山”式的工业蓬勃发展局面也已成过去,传统的工业区衰退,耗费自然资源而大规模生产的产品出现了积压,“傻、大、黑、粗”的机械大量闲置,利用单一技能工人的刚性流水线停滞下来,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几百万劳动人口失业,而且失业率呈上升趋势。从生产技术来看,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刚性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的福特制类同,它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另外,实践将证明,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土地、基础设施来吸引外来资本,也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三维空间中,受到至少这三个变迁大浪的冲击。变迁之浪造成的激流,使得过去的很多理论都无所适从。虽然科教兴国的大政方针已定,但是在区域发展战略中还存在很多认识误区,一些思维定式亟待更新。
  80年代初期,我国区域发展的含义是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增长,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曾经实行所谓“赶超型”战略,增长极、增长轴等概念在各地屡见不鲜。但是,现代工业集中在少数相对发达的核心地区,地区差异不断加大。近些年来,由于“诸侯割据”和缺乏科学决策等诸多原因,各地不顾条件“筑巢引凤”,并大量重复投资于机场、港口建设,而且屡禁不止,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注:〔美〕梭罗:《谈谈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人民日报》1997年3月3日,第10版。)
  企业是区域的行为主体。90年代中期出现了盲目组建大集团的又一股“风”。一些地方出现了由于政府部门“拉郎配”而造成子体未救活、母体先拖垮的现象。(注:陈颂清、黄嵘:《培育重量级选手》,《人民日报(海外版)》1996年3月16日,第3版。)中小企业的培育问题至今仍未明确提到区域发展的高度来认识。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1997年2 月公布的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我国“一些新兴产业,如石油化工、电子及通讯设备等的比重有所上升,一些传统产业,如纺织、橡胶等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产业结构的总体格局变化仍不明显”。
  当前,我国改革进程进入了攻坚阶段。繁荣的国家是由繁荣的区域构成的,区域发展问题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开放政策的实施,信息技术的发展,既极大地拓展了人的视野,又猛烈地冲击着当代中国社会。作为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而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未来征途上,挑战多于机遇。本文的目的,是对我国区域研究中可以借鉴的若干重要的新概念进行讨论。限于篇幅,本文对概念的描述进行了适当的化简。
      二、关于区域研究的若干重要概念的讨论
  (一)基本生产要素和高等生产要素  根据美国哈佛商学院波特教授的分析,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等要素。前者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初级劳工等;后者包括高技术人才及其创造力、科教机构和领先学科、现代化的电讯网络等。基本要素状况如石油储量、人口、土地面积等,是“遗传”的或先天条件;高等要素需要长期的投资,是“人造”的,后天开发的。(注:梁能:《跨国经营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由于交通通讯和贸易的迅速发展、可替代原料的增多等,基本生产要素对于发展的重要性正在下降,同时高等生产要素重要性上升。这不仅因为高等要素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必要条件,而且因为其稀缺性——它难以在公开市场上获得,也难以通过建立国外分公司的办法获得。高等要素的开发不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且需要相应的社会、经济、政法环境,需要相应的机构体系,以促进科研和产业等各部门及其人员的紧密配合。
  区域和国家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建立在其高等要素的基础之上的,而对于国家和区域来说,头等重要的是营建高等要素所需要的创新环境。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仍然习惯于如数家珍地罗列本地的自然资源,或者津津有味地介绍本地的地理位置,而未能以长远眼光致力于高等要素的培育和保护。
  (二)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我国区域研究的学者已经熟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不同的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和文化提供不同的利益,产生了资源成本方面的差异。除了资源成本差异以外,在约束成本上也有变化。例如,环境法规约束的成本在世界各地是不同的;某些公司把对环境不利的生产过程放到环境法规薄弱的国家和地区。
  波特等人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概念不仅对国家的发展,而且对区域的发展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国家(或区域)竞争优势的问题,说到底是若干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问题。国家(或区域)应当创造条件(一种经济、社会和政法环境)来影响特色产业的竞争力。波特教授1990年告诫说,臆想培养出一两个“国家冠军”企业来参加国际竞争而获得优势,是错误的,因为国家竞争优势产业是由在区域内成组产生的企业促成的。它们获得成功的原因,是由于具备最有生气的、最富有挑战性的国内环境。特色产业持续创新与升级,从而获得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该国在以下四方面的条件:(1)生产要素条件,(2)需求条件, (3)相关支撑产业,(4)厂商结构、战略与竞争。 这四个决定因素形成一个“菱形构架”的系统。(注:Porter M: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68,No.2,1990, pp73—93.参见拙作“别树一帜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管理世界》总40期,1992年,第213—214页。)1990年以来,国家竞争优势的理论在一些国家区域和城市的战略规划中得到了大量运用。
  我国目前很多区域研究文献仍然延续比较优势的思维,离竞争优势的分析相差甚远。
  (三)价值链  区域的成功在于构筑价值链,而不是把产业作为不可分的整体来看待。价值链,即创造价值的一系列不同而又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包括基本增值活动(从购入原材料开始,经过生产活动,直到售后服务的生产经营环节)和支撑增值活动(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开发和管理环节)。(注:参见拙作《现代工业地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91—93页。)这些价值活动可以在大企业内部进行,也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外部能力(其它企业的能力)来进行(正如方正集团所认识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可以在本地区进行,也可以跨地区甚至跨国进行。
  在全球化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需要的重要资源越来越多,合作战略变得与竞争战略同等重要。为此,从企业来说,要分析所需物资或信息是生产还是购买,选择本企业在价值链上应处的战略环节,与其他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政府应当建立解决纠纷的良好机制,并为公司提供联系渠道。这就是说,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是推进联系的建立,具体合作伙伴的选择由企业自主决策。
  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应是从附加价值低的活动(如简单装配业)向附加价值高的活动(如研究与开发和营销等)升级的过程。马来西亚最近实行的“制造业++”战略,就是这样一种发展。(注:Lim I.& Nesadurai H:"Managing the Malaysian industrial economy: thepolicy and reform process for industrialization",In:SeiichiMasuyama, D. van den Brink & Chia Siow Yue, eds.,Industrial Policies in East Asia, pp185—215.Singapore & Tokyo:  ISEASand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1997.)
  在我国,区域发展至今停留在用“支柱产业”来带动其它产业发展这一概念上,例如,各省、区、市“九五”计划中,将汽车列为支柱产业的有22个,将机械列为支柱产业的有16个;将电子列为支柱产业的有24个。(注:新华社:《早调整早主动》,《文汇报》1997年3月17 日,第1版。)而各地“支柱产业”的发展, 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企业集团,这是一个认识误区。
    (四)生产系统  费里克森和林德马克(Fredriksson andLindmark,1979)提出了生产系统的概念,即生产某种最终产品的一个或多个企业所发生的一系列联系,包括发生在物质、服务和信息等方面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注:Fredriksson C G & Lindmark L G:"Fromfirms to systems of firms:a study of interregional      interdependence in a dynamic society",In: FEI Hamilton and GJRLinge(eds)Spatial analysis,industry and industrial environment1, New York:Wiley, 1979,pp155—186.)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历史中,企业为了控制供应链,采取了通过收购或吞并进行垂直一体化的方法。例如亨利·福特拥有一座为汽车坐垫的生产供应羊毛的牧羊农场等。但20多年以来,生产系统的垂直一体化(即全部价值链环节组织在大企业内部)的趋势正在削弱。
  现在,国际经验说明,公司正在越来越多地采用外购而非自己制造的战略,承包出去的组织形式越来越普遍,这种现象称为垂直分离。可以看到,由于发展技术的愿望而渐趋流行的合作关系,使得专业化企业在地理上集聚的要求日趋强烈,在区域内发展了高度的社会劳动分工。
  从我国目前来看,只有少数发达区域,例如珠江三角洲的东莞市域内,生产系统垂直分离的专业化企业在地理上靠近,而技术落后、不正当竞争等是中小企业过分分散的主要原因。区域研究中,重要的是分析区内企业的联系(本地联系)和区内外的联系(非本地联系)。区内联系的增强和交易费用的降低可以促进区域生产综合体形成。(注:参见Wang Jici & Wang Jixian: "An  analysis  of  new- techagglomeration in Beijing:A new industrial district in Beijing?",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Vol.30, 1998, pp681—701.)
  (五)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对于区域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需要认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概念。“规模”是指生产系统的大小,由固定资产、职工人数、产量或生产能力的大小或多少来衡量。“范围”是指生产系统的集合分离程度。指产品、工艺过程、市场及其地理区域的不同程度。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不同角度来观察,这两种概念可以组成四种情况:(1)把不可任意分割的生产活动放到企业内部进行, 产生内部规模经济;(2)这类生产活动由于企业数增加而成本降低, 就是外部规模经济;(3)企业内追求多样化产品、 或规模经济不明显的生产活动由于特殊需求而放到企业内部进行,获得成本节约,即产生内部范围经济;(4)当社会分工高度发达时, 在产品或设备整体性不明确的生产中,以及由于受到技术限制而不能达到内部范围经济的某些生产中,生产系统被肢解为许多较小的企业,通过外部交易结成网络,获得外部范围经济。(注:参见拙作《关于企业规模科学性的思考》,《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第7期,第27—30页。)
  在当今世界中,由于产品多样化的要求和竞争加剧等原因,在企业和区域发展的某些战略中,主导的逻辑应当是范围经济,而不是规模经济。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使不同的企业进行合作,并通过专业化产业集聚的地理手段来实现外部范围经济。在意大利中部和北部地区等发达国家的新产业区中,既合作又竞争的小企业组成网络,成为高效的柔性生产综合体,集体参与国际竞争,其经验十分值得注意。
  目前,在我国很多企业集团都把进入《幸福》杂志500 强作为奋斗目标。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往往机械地把它们看作必须被“吞并”、“收购”之列,未能加强培训和促进合作,缺乏网络思维而是停留于等级思维定式。
  (六)增长极和孵化器 增长极是由帕鲁(Perroux,1955,1987)提出(注:Perroux F: A New Concept of Development, London, Croom Helm, 1983.),并由保德威尔(Bouderville,1966)等人引申(注:Boudeville J R: Problems of regional economic planning,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66.)的概念,增长极理论表明了在区域内投资建立(或嵌入)推动型的产业之后,会通过乘数效应而带动区域内其它产业的发展,从而促使周围其它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机理。这个理论在世界各国区域发展中曾经广泛地采用。由于其过于简单化和理想化,20世纪70年代后期受到过国际上有关研究者各种非议,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在分析科学园政策时又重新得到了某些青睐。(注:参见拙作《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构架》,《中国工业经济》,1998(3),第54—57页。)
  由于单纯的增长极可能出现过分依赖外力并致使区域差异加大等问题,在新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常常用孵化器理论,强调小企业繁衍对生成区域活力的作用。(注:Malecki E: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ynamics of Loc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Change, Essex: Longman Scientific & Technical,1991,pp343—349.)区域需要创造良好的孵化环境,促使新企业不断地繁衍和集聚,区内的供应商、制造商和客商日益频繁地相互作用,减少交易费用,产生协同效应,从而促进整个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的产业结构转换。
  新企业的衍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企业家的成长和产业文化的变迁应是判断区域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但是在缺乏风险资本、交通和通讯不发达的地方,本地支持新企业启动的条件不足,企业家成功的历史很短,因此吸引大型成功公司的分厂,以保证基本的设施建设,可以为孵化小企业提供资金条件。但是,同时需要加强对本地企业家和创新企业的培育。
  我国对于自上而下的增长极战略是不陌生的。而在当前再就业工程中,认真研究孵化器的概念和发达国家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的经验,搞好创业指导和培训,是区域发展的重要问题。
  (七)根植性(embeddedness)、结网和本地化 根植性,是企业扎根于本地的性质。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国家环境,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它所在的区域和地方环境。公司—供应商—客商三位一体,在地理上尽可能接近,有利于使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的信息及时反馈,减少交易费用。为了加快新产品开发和减少成本,需要靠近市场。无论是依赖当地资源的小企业,还是多区位的跨国公司,都需要扎根于当地的社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密切接近目标用户,考虑当地原有技术的基础和联系的界面,适应当地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建立标准和规范。(注:Granovetter M S:"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1985, pp481—510.)
  结网的含义,是在激烈竞争的同时,企业跨越边界,选择性地与其他企业和机构结成长期的、稳定的、互惠的关系。(注:参见拙作《网络环境:产业组织的崭新形式—兼评企业‘上规模’的认识误区》,《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3期,第109—114页。)这种网络关系, 既包括正式的、纸面上的合同关系,例如合资企业和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又包括非正式的信息交流,例如在座谈会上、餐桌上、球队中频繁地面对面接触等。在美国硅谷等新产业区中,企业间是平等互惠的,而不是支配与依存的联系。大企业和小企业并存,国际联系与区内联系并存,贸易的联系与非贸易的联系并存。
  本地化,是与全球化相辅相成的概念。企业本地化对于区域发展十分重要。根据本人的理解,本地化有两方面含义:第一,跨国公司当地化。例如,菲利浦要在中国发展,就要办成具有中国特性的公司。从中国的“立场”出发,向中国用户提供他们所喜好和接受的产品;由当地供应零部件;在当地招聘录用技术人员。第二,我国公司本土化。任何企业,如果只与它国企业结网而不与本地企业联系,完全依赖全球战略,将会腐蚀母国本土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造成对外国的严重依赖,这是很危险的。(注:参见拙作《关于北京中关村新技术区域发展问题的深层思考》,北京市社科院、北京市计委、 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1997年经济蓝皮书》,景体华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第106—125页。)
  (八)新产业区 1890年马歇尔研究发现,创新是存在于一种“空气”之中的。在一种小企业集聚的产业区中,某企业有一种新工艺,很快会传播出去,通过人们的交流,新思想也会很快地被接受。(注:参见M·卡斯特尔和P·霍尔着,李鹏飞等译,王缉慈译审:《世界高技术园区:21世纪的产业综合体》,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第282页。)1988年,美国地理学者斯哥特在一项对美国南加利福尼亚的宇航综合体的研究中发现,那里和历史上马歇尔所描述过的产业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称之为新产业区。(注:Asheim B T, "Industrial districts ,inter-firm cooperation and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development: the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In: G Garofoli, A Vazquez-Barquero, eds.,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rritory: Local Models of Development, Pavia: Gianni  Inculano Editore, 1994, pp117—166.)在新产业区中的企业不仅有技术密集型,还有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很多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共同完成生产过程。意大利东北部以及美国硅谷等少数经济增长地区是马歇尔式的新产业区。后来有些学者提出,广义的新产业区还包容当今绝大多数新兴的、以专业化生产为特点的就业增长的地区。(注:Park S O,Ma-rkusen A,"Generalizing new industrial districts: a theoreticalagenda and an application from a non-Western econom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7 1995, pp84—104.)
  尽管新产业区最初源于欧洲与北美,但由于它经济效率高和吸收就业能力强,博得了国际学者以及区域决策者们的青睐。新产业区成功的法宝是促使企业不断创新,以及技术、经济、社会三者协调并持续发展。1996年底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所作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曾经建议我国学习新产业区的经验。(注:Roepstorff T M,“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工业的影响”(译文草稿),UNIDO和EIU联合发布,工业发展回顾研讨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996年,第1—4页。)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新产业区存在的创新环境是区域发展的文化力,在这种文化力的推动下,供—产—销企业在地理上接近,各类信息及时反馈,交易费用得以降低。新企业不断繁衍,区内企业频繁接触,协同作用,呈现既竞争又合作的动态均衡局面,共同获得成功。
  通过企业在本地的扎根和结网所形成的地方集聚,可以使企业构筑起交流和合作的桥梁,因此增强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区域创新环境,又称创新网络,是地方行为主体(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等机构及其个人)之间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注:Braczyk H J & Heidenreich M:"Regional governance structures in a globalized world",in H. J.Braczyk, P. Cooke, M. Heidenreich, ed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London:UCL Press,1996.)企业间非贸易的相互依赖是建立在人间相互信赖的社会资本之上的(注:Fukuyama F: 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5,pp69—95.),这是新的精神文明。 发达国家的政府把结网看作一种新的制度性的手段,从本区域企业的共同兴趣点出发,为它们提供信息交流的场所和机会,活化本区域的物质和信息资源,增加企业的灵活性,减少不确定性,因而使企业和区域的创新能力得到持续发展。
  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了中小企业集聚区域(主要是高新技术企业区域和专业化的乡镇企业区域),以及由于招商引资而出现的各类工业开发区。这些新的产业空间虽然从发展阶段来看与西方新产业区有较大不同,但是从技术进步的观点来研究这些区域的发展战略可能是有利的。有些区域(例如中关村区域)可以比作新产业区的胚胎状态,从而进行深入研究。(注:参见拙作《简评新产业区的国际学术讨论》,《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第3期。)
  新产业区理论是分析新的企业集聚现象的重要工具。国外文献研究指出,在存在不正当竞争和过度竞争而缺少合作交流的区域,将发生大量问题。(注:Scott A J, Storper M: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Pathways to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M Storper, A J Scott, eds., London: Routl-edge,1992,pp8—16.)很多问题在我国各类新区域中已经或者正在暴露出来。根据最近对东莞、惠州等城市的调查,数千个与电子产业有关的中小企业,在地理上星群般地集聚在一起,它们虽然规模小,但活力很大。借助上述区域发展的新概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可以促使这些区域获得健康的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讨论了区域研究前沿领域中的若干新概念,重新解释了生产要素、区域优势、生产系统、地理集聚等问题。在21世纪即将到来的今天,深入探讨这些新概念,科学决策,处理好硬环境(基础设施等)和软环境(创新环境等)、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等级制和网络化等与区域发展相关的各类关系,对于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14~120K91中国地理王缉慈19991999市场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三个变迁大浪使得过去区域研究的很多理论都无所适从,然而目前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中还存在很多旧的思维定式。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讨论了区域研究前沿领域中的若干新概念,对生产要素、区域优势、生产系统、地理集聚等问题进行了重新解释。文章指出,加强区域研究,根据科学规律,处理好硬环境和软环境、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等级制和网络化等区域发展的有关问题,对于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区域研究/竞争优势/新产业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71027)资助课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 作者: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14~120K91中国地理王缉慈19991999市场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三个变迁大浪使得过去区域研究的很多理论都无所适从,然而目前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中还存在很多旧的思维定式。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讨论了区域研究前沿领域中的若干新概念,对生产要素、区域优势、生产系统、地理集聚等问题进行了重新解释。文章指出,加强区域研究,根据科学规律,处理好硬环境和软环境、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等级制和网络化等区域发展的有关问题,对于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区域研究/竞争优势/新产业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71027)资助课题

网载 2013-09-10 21:29:08

[新一篇] 關于建立年薪制企業指標考核體系的思考

[舊一篇] 關于改善我國保險市場監管的若干政策建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