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中关于自我研究的基本理论概述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自我,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尤其是70年代以来,关于自我的研究更加繁荣,受到来自精神分析学派、文化人类学派和认知学派的普遍重视,甚至一向否认自我之研究价值的行为主义者,也开始有人使用自我这一概念来构建其理论。这极大地推动了自我研究在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拓展。本文仅就本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在自我研究方面较重要的理论进行综合性的概述,以资借鉴。根据这些理论所涉及的领域,可以归纳为五大类:
    一、研究自我发展的理论
  对自我发展进行论述的理论来自对自我发展源泉的探讨和对自我发展的阶段性的探讨两方面。
  1、关于自我发展的源泉
  这类理论一致认为,自我的发展主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但在对待具体的制约因素的确认或制约方式的看法上却不尽相同。库利(1902)提出了“镜中我”的概念。这个“镜中我”包括三个主要的元素:①关于他人对我们外表之看法的想象;②关于他人对那个外表之判断的想象;③自豪的或耻辱的自我感觉。库利认为,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镜中我”,形成了个体的自我概念。米德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只能在社会群体中发展。因为,自我只存在于与其他自我的关系中。沙利文则认为,在一个人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中,“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沙利文看来,这个“重要他人”通常是母亲或母亲的替代者,即“母亲般的人”,她或他往往扮演着文化传递者的角色。通过对儿童行为进行酬赏的方式来影响其自我概念的形成。“重要他人”肯定性的酬赏易于形成肯定的自我,相反,否定性的酬赏倾向于形成个体的否定的自我。与库利、米德和沙利文等人把自我作为一个整体,笼统地探讨自我不同,塞科达和贝克曼(1988)受认知失调论的影响,提出了一个人际和谐理论。该理论把人际关系的状态作为自我评价的源泉。确切地说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状态影响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最终定一个人的自尊以及与此有关的自我表现。他们以“受欢迎程度”作为衡量人际关系和谐状态的指标,而这个“受欢迎程度”最终是以个体理解到的情形和对这种情形的归因来影响个体的自我的,这样一个作用过程成为调整自我表现的主要动因。马库斯(1991)和他的同事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我图式的差异性的研究,提出了自我图式发展的理论。这个理论把个体在自我图式方面的差异,归结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他们通过对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自我图式的对比研究发现,东方文化造就了依赖型的自我,西方文化造就了独立型的自我。这项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是揭示了文化作为影响自我之因素的意义,但这一理论并未提供有关文化价值观对自我图式的更为具体的作用方式。
  2、关于自发展阶段
  这一类理论是从自我发展的阶段的区分和更替中寻找自我发展的规律。萨宾指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自我概念是不同的。他假设,在一个真正的自我发生以前,个体至少经历了三种自我发展的水平:①躯体的自我;②感受器—一效应器的自我;③简单地被解释的自我和吸收—一外部摄取的自我,这个阶段标志着一个真正的自我开始出现。此后不久(大约到两岁左右),社会的自我开始出现。萨宾的理论对各阶段的特征及发生、持续时间进行了较为具体地描述,但他没有涉及到阶段之间更替的根源问题。精神分析学派的大师弗洛伊德更注重早期经验对一个人自我的长期影响。他把个体自我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是在儿童期完成的。弗洛伊德对儿童自我发展阶段的划分主要围绕着性的自我意识,他的这一理论受到其学生埃里克森的批评。埃里克森认为弗洛伊德的看法过于狭隘。他认为,个体的自我并不完全是在儿童时期形成后就终生不变的。相反,个体的自我发展是持续终生的。因此,他把弗洛伊德的五个阶段扩展为八个阶段。埃里克森的理论与弗洛伊德理论的共同之处很多,首先,这两种理论都将生理因素作为阶段与阶段之间更替的原动力;此外,埃里克森的八个阶段实际上是将弗洛伊德的五个阶段在时间上的延长,他的前五个阶段基本上等同于弗洛伊德的五个阶段。
  杰丽·休和布赖恩·米勒通过对人一生社会比较的阶段性变化的分析,建立了自我评价发展的模式。这一模式的前提是:自我评价是建立在社会比较的基础之上的。他们把人一生的社会比较的变化分为四个阶段,即:儿童期,青春期前后,成年期和老年期,在不同的阶段,社会比较的类型不同。儿童期主要是一种时序比较;青春期前后很少进行比较,而是注重追求自我的独特性;成年期主要与和自己在各方面比较相似的人进行比较;老年后,不仅与和自己比较相似的人进行比较,也与和自己不相似的人进行比较,同时也进行时序比较。个体的自我评价就建立在这种与他人的比较之上。
  自我的发展究竟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还是在人生较早的时期就已经完成了呢?这是研究自我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自我发展的理论家共同关注而尚未达成共识的问题。关于自我发展的阶段性的理论基本上将注意的焦点放在对自我发展的阶段的区分以及对各阶段之特征的描述上,然而未能对阶段之间的更替进行深入地研究。而这一点正是阶段论与源泉论沟通的必由之道。因此,前述关于自我发展的两大类理论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陈营。
  自我的发展是受单因素的影响,还是受多因素的影响呢?上述有关自我发展的源泉的理论多是对单因素的论证。对这些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就会发现,制约自我发展的因素远远不止一个,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现象学家的理论
  现象学家对自我的兴趣,主要在于论证自我的“认知者”的角色。这些理论认为,自我是个概念化的系统,这个概念化系统不是认知的对象(客体),而是一种认知的组织,它主动地影响个体搜索选择经验,并且决定着个体怎样解释这些经验。罗杰斯(1959)断言,每一个体生活在一个“以他为中心的不断变化的经验世界”中,这个经验世界由个体在那一刻的全部的意识和无意识领域所组成,并决业个体的行为。兰凯(1969)指出,个体关于自己的观点通常被组织成一个概念化系统。这个概念化系统决定着个体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使个体的周围世界秩序化,离开这种秩序化的作用,个体就会产生混乱。因此,保护这个概念化系统的内在的一致,是个体压倒一切的需要。个体通过不断地同化一些信息,抛弃另外一些信息来维持概念化系统内在的一致,这使个体的概念化系统处于连续不断地变化过程中,由此可以看出,兰凯把自我作为个体主动影响周围世界的组织。受格式塔派影响,斯奈格和康伯斯(1949)假设,每个个体存在一个“现象场”,(PHENOMENAL FIELD)。“现象场”决定着人们对现实的解释。“现象场”由一个不断变化的图像和背景所组成。“场”中处于背景的部分是模糊的、不清晰的,可视为无意识,“场”中的图像部分是清晰的,区别的,相当于意识。“现象场”的一部分被区分成一个现象的自我。现象的自我是一个广延的自我,包括个体所有能用“我”及“我的”提到的东西,它是“现象场”的核心。现象的自我组织了个体的目标和需要,反过来又影响个体的知觉,甚至他的全部的“现象场”。上述现象学的观念包含着两层意思:①自我是一个用来同化经验资料的有组织的概念化系统;②行为只能借助于对某个人正在做的动作的观察来理解。
    三、认知学派的理论
  与“主体”论者不同,“客体”论更倾向于把自我当作客体来研究。希尔加德(1949)提出了“推论的自我”;(INFERRED SELF),是指个体的被保护的非物质的方面。他认为,“推论的自我”有两个方面能够借助于自我观察被确认:①个体有一种连续性的感觉,即一种与他的过去和未来联系在一起的感觉。②人们能够轻易地意识到自己的评价倾向。我们判断自己行为的好坏时,不仅判断具体的行为举动,而且也评价我们的全部的自我的好坏。这两个方面是“推论的自我”的前提。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自我有三个基本的特征必须被推论;①动机模式的连续性;②动机的基因型的模式;③重要的人类动机既是人际的起源又是人际的表达方式,因为,这些方面不能通过观察而得到。
  达赖尔·贝姆提出了一种自我知觉的理论,认为我们是通过观察自己做了什么来理解自我的。“个人部分地是通过观察自己公开的行为以及自己行为发生的环境来了解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其它内在性格的。”他指出,正像一个外部观察者所要做的那样,人们观察自己在做什么,并为这种行为推论出一个原因来。观察自己的行为将会导致推论自我。
    四、关于自我之结构的理论
  许多心理学家一致认为,自我是一种既联系、又区别的结构。但在对待自我这一结构包含哪些元素方面却不尽相同。威廉·詹姆斯曾经提出了一个“扩大的自我”,这个扩大的自我,包括所有能用“我的”来称呼的事物,如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家庭等。这样一个自我还可以区分为物质的我、精神的我、社会的我和纯粹的我四个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组成部分。G·奥尔波特(1955)提出了一个叫做“统我”的概念,用来表示自我的这种结构性特征。他认为,“统我”有七个特征:①躯体感觉,②自我认定或超越时限的连续性,③自我提高,④自我延伸,⑤理性的过程,⑥自我想象,⑦力求自我统一。奥尔波特这里的“自我延伸”相当于威廉·詹姆斯的“扩大的自我”。虽然,奥尔波特对自我结构的组成元素的辨认不同于詹姆斯,但他对这些元素之间辩证关系的看法与詹姆斯相当一致。另外一些心理学家,也对自我进行了结构分析。如,罗杰斯将自我区分为:实际的我,理想的我和社会的我,并且认为这三者之间应当保持一致,更少应该接近。因为,三者之间差距太大的话,个体的自我就会因适应不良而面临分裂的危险。对自我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的理论还有许多,但以上述几种观点最为典型。这些理论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论证了自我是一种具有多重属性的心理结构,既相联系,又相区别是各构成元素间关系的特点。
    “折衷”论
  爱泼斯坦认为,以往的自我理论来自对自我某一个方面的研究,因此,有失偏颇。这种片面的观点不仅无助于形成一个较为客观的科学的自我概念,而且使自我研究更加混乱。他在对以往各种理论进行了经验水平的研究后,提出了一个自认为能够使各种理论和谐共存的综合的理论。这一理论对以往的自我理论采取了折衷的态度。该理论假设,每个人都有一个不言明的自我理论,即“自我概念”。这个自我理论由较重要和较次要的假设的等级排列所组成,这些假设从最低水平到最高水平,其概括程度逐渐提高。其中,最重要的假设对个体怎样搜索和解释经验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最重要的假设倾向于作为一个自验成真的预言而起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个体的自我理论是个体无意识地构建的。它仅仅是一个概念化的工具,用来完成下列假设:①同化经验资料;②在可预见的未来方面找出愉快与痛苦之比的最高值;③乐观地对待自尊。因此,这种概念化的对工具个体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这样认为:没有这样一个自我理论,个体就失去了功能。
  关于自我概念的发展,爱泼斯坦认为,主要受童年期父母态度的影响。他的自我发展的理论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模式:儿童行为—一父母态度—一儿童行为的调整。即受到父母态度正强化的行为,儿童乐于重复;受到父母态度负强化的行为,儿童倾向于避免重复。这种反射过程是儿童自我概念形成的基础。他强调,在这个反射过程中,父母承担着文化传递者的角色,由此可以看出,爱波斯坦的自我发展理论更加倾向于多因素论。但他将儿童自我的发展视为简单的反射过程,带有明显的行为主义色彩。
  从对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中关自我研究的基本理论的概述中,可以归纳出这样一个关于自我的综合的认识:①自我概念是在个体发展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不是与有机体同时伴生的;②自我发展的主要源泉在外部因素,但内在的生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自我的形成;③自我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结构,具有多重属性和特征,结构内部各元素间既是区别的,又是联系的。④自我既是被认识的客体,同时也扮演着认知者的角色;⑤自我的发展受文化背景、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责任编辑:泾丰
  
  
  
甘肃社会科学兰州025-027B4心理学晓洲19951995 作者:甘肃社会科学兰州025-027B4心理学晓洲19951995

网载 2013-09-10 20:43:36

[新一篇] 現代西方哲學的超越之路

[舊一篇] 現代詩歌鑒賞解題方略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