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深、港经济运行机制衔接的理论和内容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随着九七香港回归,深圳与香港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密,深、港衔接将产生一些新的机遇。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推动深圳的经济增长和二次创业是深圳市的一个重大课题。目前,深港衔接谈论最多的是两地间基础设施的衔接、产业衔接、基本服务的衔接,而且这些衔接已经开始,效果也非常明显。然而,在“一国两制”中深港之间的经济运行机制的衔接却是一个难点。本文重点探讨经济运行机制的衔接。
   一、对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解
  机制一词来自希腊文,用以表示生物有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它们各自的变化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特定的功能。由于机制反映了机体内部各部分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因此,它实际上体现为客观规律的作用及形式。经济学中使用机制这个概念,主要是受生物学的影响。经济机制是一个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生命机制的范畴,经济系统像一个大机器和生物机体一样,通过各部分的相互作用实现总体功能。生物学把生命体的机制划分为自组织机制和组织机制两种基本类型,经济机制也类似生物学的机制,可包括两个基本方面:经济有机体的自组织机制和组织机制。经济机制严格地说就是经济运行机制。它包括以下内容:(1)市场机制;(2)资源配置机制;(3)产品生产机制;(4)收入分配机制;(5)金融机制;(6)财政机制;(7)对外开放机制等。
   二、衔接的理论
  经济运行机制是一个有机整体,要使深港两个不同关税区的经济机制衔接,重要一点就是要把深港两地看成是一个经济区,即一个有机整体。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两地经济机制的衔接符合比较利益原则。
  在两国之间进行贸易,古典学派曾出现绝对利益论和比较利益论两种理论。亚当·斯密是绝对利益论的发现者,他认为:交换引起社会分工,自由贸易引起国际分工,各国都具有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无论是自然禀赋还是后天的有利条件,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有利地位,各国按照各自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绝对利益论,他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利益,而是比较利益。他认为虽然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地位,但两者的不利程度肯定有所不同,相比之下,总有一种商品的劣势要小些,即具有相对优势。如果一国利用这种相对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将其产品进行国际交换,贸易双方都能获得好处。我们认为,深港双方虽然不是两个国家的关系,但是,双方是属于不同关税区,双方衔接符合比较利益原则,各有优势,因此,深港衔接,从理论上可以说是双方利益的衔接。
   三、香港经济运行机制的特点
  从理论上讲,香港的经济运行机制是古典学派的自由经济思想,奉行“积极不干预主义”。60年代香港财政司郭伯伟提出不干预构想,采取自由放任政策。1978年财政司夏鼎基把不干预主义发展为积极的不干预主义。从经济实践看,积极不干预体现在三个层次上。第一,完全不干预:如有形、无形贸易、航运、航空、外汇等;第二,完全干预:如土地、机场、道路、铁路、邮政;第三,干预与不干预结合,主要是一些公用事业。香港的经济运行机制不同于国际惯例,它的特点就是四大自由:
  1.自由贸易
  香港乃一弹丸之地,生活和生产资料严重依赖进口,外国投资和转口贸易构成香港经济繁荣支柱。除毒品、爆炸品之类的违禁品和战略物资外,货物自由进出香港,没有任何限制,而且除烟、酒、甲醇、原油外,其余货物免征关税。自由港地位,使香港能充分利用世界经济资源和国际市场,参加国际分工,发展本地经济。
  2.自由汇兑
  香港在1973年和1974年先后取消了外汇和黄金管制,允许外汇自由汇兑,完全放开了外汇及黄金市场。在汇率上,70年代实行港元同英镑和美元挂钩浮动,1972年实行自由浮动,1983年则与美元联系浮动。无论何种汇率制度,本地资金和外国资金均可自由进出,自由流动,这样大大促进了香港金融业的发展。1969年底香港对外贷款仅为3400万美元,而1984年3月底增至177亿美元。1981年底境外存款达130亿美元,1983年从境外调入款项达1157.56亿美元。1978年香港黄金成交量达7500吨,超过了苏黎世,成为世界四大黄金市场之一,1980年进入世界黄金期货交易最大市场行列。
  3.自由经营
  在香港所有企业公司中,除了地铁及重要工业基础设施由当局举办外,其余都由私人经营,公用企事业公司受港英当局指导和监督,但是完全自由的私有企业公司构成了香港企业制度的基础。港英政府对所有公司均一视同仁,无优惠与不优惠之别,无上下级之分,不论本地还是外地公司均允许按1967年及1984年颁布的公司法注册登记,开业经营。
  4.自由调节
  在香港,一切商品价格,劳动力供应,资源分配都依赖于市场价格调节机制,即完全受供求规律的制约,当局一般不对市场的价格进行干预,这就是香港自由市场经济运行调节机制。在这种制度下,各个企业公司,各种商品展开充分的自由竞争,优胜劣败,适者生存,弱肉强食,倒闭、破产构成这种调节功能的一个必要制制。如1979年内,香港成立10284家公司,同时有872家公司破产清算。自由调节企业运行机制,使香港能够高度适应国际市场上的变化,对市场保持灵敏的反映,及时自动调整自己的产销策略及发展方向,以求得出口导向经济的发展。
   四、经济运行机制衔接的内容
  深港经济运行机制的衔接其实早已开始,深圳的很多政策、法律、法规都参照香港有关成功经验制定,但是,这只是一种初步的衔接,现在是需要进一步在高级领域的衔接,深圳市经历了十年的改革开放,为这种高级衔接打下了良好基础。
  1.深圳市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十多年来,按照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要求,从建立和完善各类市场入手,逐步引入竞争机制,确立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探索制定多种市场法规,严格按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初步形成了商品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保险市场。
  2.深港基础设施衔接已成共识,运行机制衔接势在必行。随着近年深圳市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深港两地大型基础设施的衔接已成共识,成立了大型项目协调委员会,深圳河的治理,西部通道问题等大项目进展迅速,这些基础设施衔接的加速,需要两地经济机制加快衔接,如两地口岸的管理如何协调,使通关快捷、高效、经济?香港居民在深圳购置不动产业,如何制定不动产方面的法规,使香港居民安心置业?
  3.深港两地经济联系的紧密。深圳自成立特区以来,历年利用外资额中,港资占80%,深圳的对外贸易也主要是通过香港转口走向国际市场,香港的鲜活农副产品等大部分来自深圳,事实上,深港两地的经济已是一个有机整体,香港经济保持5%的增长速度有深圳及内地因素,深圳经济发展也得益于香港的资金,深港两地在经济交往过程中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4.深圳市政府愿意充当深港经济运行机制衔接的主体。两种经济运行机制的衔接,从理论上看衔接的主体应是双方政府,但是深港两地的经济制度及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悬殊,衔接的主体自然向深圳市政府一方倾斜,因为深圳还仅仅是初步的市场经济,香港可以说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是深圳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借鉴的对象。
  深港经济运行机制是发展深圳市场经济的软件,能否做好深港经济衔接,关系到深圳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的实施。深港经济衔接内容较复杂,而且有些东西不可能完全与香港经济运行机制衔接,如金融,香港是一个独立关税区,货币自由汇兑,实行美元联系汇率制度,深圳就不可能。那么深港经济那些方面可以衔接,或者说深圳要为衔接作些什么呢?
   从宏观上讲
  1.市政府参照香港管理经验,制定相应政策,如发展私营经济,因为私人经济的风险由个人承担,政府不承担风险,政府只制定一个相应的政策对国有经济实行间接管理。
  2.加快立法工作。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无非就是一系列政策和法规的集合,没有一整套的经济法规,就无所谓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从微观上讲
   1.资金市场
  (1)扩大外资银行的外汇结算业务;(2)放开外资银行的人民币存款贷款业务、结算业务、人民币票据贴现业务;(3)实现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相等的所得税税率;(4)放开国内证券市场,允许外国证券公司进入,实现A、B股合并。
   2.产品市场
  (1)在外资企业所得税与国内企业所得税相等前提下,对外商企业产品不做内销限制;(2)取消外资企业原料采购的国产化比率限制;(3)对外资企业进口原料、设备减免税的优惠。
   3.服务市场
  (1)流通领域:允许信誉良好的外资商社、进出口商在深圳设立分支机构或独资公司,从事商业批发、零售,允许外资运输公司在深圳设立公司,从事运输服务。
  (2)旅游业:允许外资旅行社在深圳设立分支机构,从事国内、国际旅游业务。在国内旅游方面允许外资开展价格、航空、旅馆等有关信息服务;在国际旅游方面,允许外资旅行社办理中国公民的国际旅游业务。深圳市应按国际惯例,对本市区所有旅游景点包括公共服务场所的住、行、购物等方面,让外宾享受与中国公民同等的待遇。
  (3)信息及中介行业:允许外商在深圳设立信息咨询服务公司;允许外资保险公司在深圳设立公司并经营国家允许的保险业务;允许外资在深圳开展中介服务活动并享受国民待遇,对外开放律师事务所,评估事务所,会计及审计事务所。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本文责编:晓洋*
  
  
  
国际社会与经济京27-29F14特区与开发区经济裴雪梅19971997 作者:国际社会与经济京27-29F14特区与开发区经济裴雪梅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1:38:45

[新一篇] 論消費社會性與科學消費

[舊一篇] 論清代小說批評中史學意識的蛻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