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72,“序言”第1页。)。当他在1967年出版他对“经济学哲学”(注:Theo Suranyi-Unger,Economic Philosoph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M],North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72,“序言”第1页。)的新的思考而试图作为上述着作的第三卷时,书名却是《20世纪的经济哲学》(1967年德文版:Wirtshaftsphilosophie des 20 Jahrhunderts;1972年英文版:Economic Philosoph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在此书中,他同时使用经济哲学与经济学哲学,没有对二者进行区分,这表明在他的心目中二者实质上没有区别。另外,在1964年,英国的罗滨逊(Joan Robinson)出版了一部叫做《经济哲学》(Economic Philosophy)的短小着作,其副标题却是“关于经济思想进展的一篇论文”(An Essay on the Progress of Economic Thought),内容主要是对经济学的伦理价值基础的探讨和对西方经济学从古典主义的价值观到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哲学分析(注:Joan Robinson,Economic Philosophy——An Essay on the Progress of Economic Thought[M],New York,Doubleday & Company,Inc,1964.)。这同样表明,在Joan Robinson看来,经济哲学与经济学哲学是一回事,经济学哲学——对经济学的哲学分析,就是经济哲学。
从目前西方的研究文献来看,国外的许多学者至今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经济学哲学”等同于“经济哲学”。在他们看来,经济哲学就是研究经济学中已经存在的或与经济学相关的哲学问题,如经济学已经发现的伦理学问题、经济学的一般方法论问题等,并由此不断追踪经济学的进展过程,因此,“经济哲学”就是“经济学哲学”。
显然,这样的观点非常需要进一步讨论,因为对“经济学”的哲学思考并不直接等于对“经济”的哲学思考。这种有待澄清的状况表明,国外经济哲学在学科上仍然处于形成阶段。与之相比,国内的经济哲学研究更是才刚刚起步,甚至还没有真正进入清理“基地”的工作。
概而言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经济哲学作为一门学科还在形成之中,尽管如此,从哲学史的角度却可以断定它的学科性质;经济哲学是对构成世界的一个领域即经济这一领域的哲学研究,因此,经济哲学是一门部门哲学,经济哲学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经济哲学所研究的问题,是经济学和其他具体科学不去研究或不去深入研究的问题。
2
经济哲学作为部门哲学,它的研究对象应是经济活动领域中存在的需要哲学去研究的事实,从上述对部门哲学所研究的问题的分析进行类推,这种事实应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经济领域中所包含的整个世界的普遍性方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普遍性,经济领域也是如此。中西哲学史上所发现的那些普遍性,特别是西方哲学史上由黑格尔以绝对理念的形式第一次系统论证、经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主义形式进行了理论转换的那些普遍性,如时空性质、运行变化性质等,以及当代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提升出来的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等,在经济领域中同样存在。需要深入研究的是,经济活动以怎样的方式包含着这些普遍性。
第二个方面是一切历时性和共时性经济活动所共有、并且只有哲学才能给予终极性回答的关系。这主要有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关系,经济分工与经济合作的关系、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的关系等。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关系的终极层面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双方规律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经济分工与经济合作之间关系的终极层面的一个内容是人的需要、能力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之间关系的终极层面则有经济尺度与人道尺度的关系。
第三个方面是经济活动与人存在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关系。首先,经济活动与人的本质的关系。经济活动作为人的各种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它对人的本质的变化生成具有什么作用?其次,经济活动与人的发展的一般必然性之间的关系。人的发展,无论是个体的发展还是人类的发展,都存在着一些一般的必然性(如个体成长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互作用的必然过程、人类历史的物质与精神相互作用的必然过程等),经济活动与人的发展的这些一般必然性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果经济活动有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如经济活动的分工规律、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等),那么它们对人存在发展的一般必然性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在对上述这三类问题的研究中,无疑应包括对人类经济发展史的哲学考察,因为经济生活本身就是动态的历史过程。必须指出,这种考察不同于经济学对经济史的考察。经济学的考察主要从经济变量的角度去揭示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哲学的考察则或者是揭示经济发展史中包含的与其他事物所共有的普遍性,或者是揭示经济活动一般关系的终极意义,或者是从人类生存发展的角度去揭示经济发展和人类发展的关系。从最后一个角度,就会把经济发展史理解为人类生存发展方式的历史,把经济发展史的革命理解为人类生存发展方式的革命。这样的革命应该主要包括: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的革命,从体力经济到智力经济的革命,从地域经济到全球经济的革命。知识经济的产生,属于从体力经济到智力经济的革命,意味着人类将以智力劳动取代体力劳动的主导地位,以智力生存方式取代体力生存方式的主导地位。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属于从地域经济到全球经济的革命,意味着人类正在开始从分立的区域性发展向整体的全球性发展的飞跃,从分立的民族发展向整体的人类发展的飞跃。
总之,经济哲学在学科性质上应属于部门哲学。如果这一点是确定的,它所需研究的问题也就能够随之相应确定。
哲学动态京28~30B1哲学原理刘敬鲁2002200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北京 100872 作者:哲学动态京28~30B1哲学原理刘敬鲁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1: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