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价值与可持续发展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陈家骥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我想着重结合基本建设的实践,就土地价值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讲几个理论观点,希望得到抛砖引玉的反响。
      一
  土地有没有价值?传统观念早有定论。认为土地是自然物,本身没有价值,因而也就没有以货币形态表现出来的土地价值——土地价格。但为什么自从土地私有制以来,在土地买卖中都实际存在着土地价格呢?那是因为土地有地租、地租资本化的表现,就形成土地价格。土地价格的来源是农业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在70年代,曾经有过一段否定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存在地租的思潮,后来特别是确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后,承认了地租存在的必然性,也就为土地有偿使用和有价转让提供了理论依据。这当是观念上的飞跃和政策的突破。
  现实的紧迫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重新认识土地的价值,这不仅涉及到劳动价值论的探索发展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认为要从以下新的角度确立根据:
  1.土地有没有价值的基本依据是劳动价值论。除此以外,还有没有其它相关的依据?有,那就是生态价值。这是一个新的范畴,但它原本就是包含在劳动价值之中的一个因素,所以并非什么新论至多是对劳动价值论的一点探索和补充吧。
  2.依据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土地也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所谓价值,就是凝结在土地商品中的人类劳动。例如作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的土地,就是具有价值的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因为不论是最优土地还是最劣土地,都是经过一个开垦、熟化、整理、改良的人类劳动过程,都相当地凝结着一定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即价值量。它在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中,多次的逐渐转移到农业产品之中。经过市场交换而最终得到。这难道不是有用土地的价值吗?其它非农用地也是如此。只要是被人利用的土地,起码要修开一条人走的路,那条路就凝结修路的社会劳动。当然不包括人足迹罕见的无用土地或处女地,那确实是没有价值的自然物。
  3.依据生态学的观点,无污染的清洁土地,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同等级差地租的甲乙两块农业用地,由于工业和其它污染源的原因,甲地比乙地的污染程度低,甲地的生态系数>1,乙地的生态系数<1,则甲地的生态价值高于乙地,乙地的生态价值可能是0,甚至是负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土地价值中的生态含量越来越多。其理论根据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价值是不存在的,对人和环境有害的土地,其使用价值怎么能高呢!例如由于煤炭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和断裂,原来的良田变成了很难利用的荒地甚至有害环境的沟壑,这也是一种土地生态的破坏性污染。结果,那块土地的生态系数,由原来的>1,变成了现在的<1,它的生态价值也由正值变成为负值。
  4.从现代人类的生活消费趋势看,能够满足有益于人的身体和智力发展享受的土地,也具有一定的价值。现代消费呈现出的明显特点是:消费结构的急剧变化。采用国际公认的恩格尔系数评价方法,当今发达国家的家庭消费结构中,维持资料不足20%,发展和享受资料占到80%以上,而发展和享受资料又以文化、体育和旅游的开支比重最大。这个趋势表明,人类对清洁空气、绿色生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向往追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强烈。例如城市绿地、园林湖泊、奇山险峰、原始森林、清凉高原等等,它们的地价不是与日俱增吗?或许会说,这类休闲和旅游资源的价格高低,是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不是由这类资源的价值决定的。试问:这类资源的市场价格大幅度直线上升的趋势,能用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的理论解释清楚吗!?
      二
  土地能不能永续利用?传统观念认为,土地是一种能永续利用的农业生产资料,与其他生产资料相比,如机器设备等在生产过程中会逐渐被磨损、消耗以至报废,而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土地,只要合理使用,就能成为永久性的生产资料。形成这个观念的前提,是指农业生产领域的土地。如果把视野放大到非农业生产领域,作为非农业生产资料的土地,也是能永续利用的生产资料吗?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表明,随着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的进程,特别是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进程,工农业交换关系和城乡依存关系正在或者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土地的永续利用问题,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给予理论的解释和回答。
  1.从农业生产用地看,存在着不同效率的永续利用。过去认为农用土地的永续利用,就是土地肥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正确认识土壤及肥力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注意保护和培育地力,便能够加速人工肥力的形成,促使自然肥力和工人肥力转化为农作物可以直接利用的有效肥力,提高土地生产率。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看,应该确立这一观念。我们把反映这一趋势的土地观念称为高效的永续利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又大量的、普遍的出现农用土地肥力不断下降的趋势。例如由于农业生产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的大量增加,地下水资源的过量超采,特别是煤炭工业对地下水源的破坏,不少水地变成了旱地;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造成的污染,把优等地变成了劣等地等等。这个趋势在山西省一些地区表现得十分突出。据粗略测算,1980—1990年能源基地开发建设造成了1452.4万亩土地质量下降,其中除12.4%万亩退化为岩石裸露而无法利用的以外,土地自然生产力下降50%的为66.5万亩,下降20%的为494.4万亩,下降10%的为859.6万亩。对于这个趋势怎样认识?我认为,它还没有超出农用土地永续利用的界限。因为,即使由水地变成旱地,由好地变成劣地,总还没有变成不能种植农作物的非农业用地;只要在这个范围内,就可以把它称为低效的永续利用。
  2.从城市和非农业生产用地看,也存在不同效率的永续利用。过去,把城市的生产用地,看得比非生产用地重要,认为生产用地或把非生产用地变成生产用地,就是土地的永续利用,这个观念已被现代化建设所突破。例如城市生活和生产垃圾的堆放处理场地,是不是永续利用?把生产用地变成城市绿地,算不算永续利用?太原钢铁集团公司李双良治理渣山的成功案例,被国际环保最高权威机构列为500佳之一,就是非农业用地的高效的永续利用典范。另一种现象,就是把历史的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变成城市其它用地,就发展趋势而论,那就不能认为是高效的永续利用,而只能是低效的永续利用。可见,区别城市用地高效与低效的两类永续利用,是有利于把握土地管理政策的导向重点和克制重点。
  3.从工农业用地的变换关系看,存在着能永续利用与不能永续利用的界限。过去认为,把农业用地变为工业用地就不是土地的永续利用。这种观念的实质是把土地仅仅看作是农业生产资料,而不看作是工业的生产资料,所以把由农——工的变换不看作是土地的永续利用。现代化建设首先是一个工业化过程,工业用地绝对量和相对量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一般进程。至于尽可能不占或少占农用地,尤其是优等农田,那是政策导向问题。这里要的新观念是:土地也是工业的生产资料。它作为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加入劳动生产过程,构成总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它的使用周期,大体相当于其地面建筑和设施的使用寿命;在开始第二个合作周期时,应按当时市场地价折算为固定资产投资,同时向国家土地管理部门交纳土地使用费(税),增加国土收益。这样既可以有效的遏制乱占多占农用地,又可以促进企业经营的集约化。
      三
  土地是不是可再生资源?传统观念认为,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针对土地面积总量的有限性,这无疑是正确的;这时要珍惜每一寸土地的国策和观念,也无疑是必要的。但是,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只有可再生资源才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作为人类社会的“财富之母”的土地,还究竟是不是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呢?必须坚持科技进步的观念,因答这个涉及广泛的问题。
  1.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类可用土地的数量是在变动中增加的。这里指的是,实际利用土地总面积在不断地增加。地球总面积是绝对存在的,但在这个总量范围内哪些是可用面积,哪些是不可用面积,两者是在变换中相对存在的。一个国家、一个省区的国土面积也是这样,我国的荒地资源约为16亿亩,其中在现代技术水平下可开垦为耕地的约为5.3亿亩。山西省也有700余万亩可垦滩涂和盐碱下湿荒地,相当于全省现有耕地的10%以上。劈山造地,填海围田的物质技术基础不断加强。随着人口的增加,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可用土地面积的不断增加是一个发展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讲,土地总量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但可用土地资源是可以再生的。这样提出和认识问题,目的在于坚定人们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的行为,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
  2.从科技进步的角度看,人类可用土地的质量也是在变动中提高的。所谓土地的质量,用现代科技的概念表述,就是把太阳能量转换为人类所需的生存能量的效率。这主要是指农业用地的效率,其中包括环境资源(土、气、水等)、生物资源(物种等)、技术资源(肥、药、机管等)和能源资源(煤、油、核等)恰当配合的综合效率。综合效率的核心是土地的肥力。如前所述,从科技进步的全部进程看,土地肥力不断提高是个发展趋势。当然,在这个进程中时高时低、或此高彼低地曲折上升,是难免的正常现象。就山西省来说,虽然普遍存在土地肥力下降现象,也主要是在煤炭采掘业强度开发的那些地区。纵观全省土地肥力,建国初期只有亩产粮食几十公斤,现在达到几百公斤,总体上还是大大提高了。所谓能源开发造成的地力下降,也是相对总体而言。由此可见,土地质量的不断提高,也是一种更高形式的资源再生性。在土地数量不变的前提下,土地转换太阳能量的效率提高了1倍,就等于可用土地面积增加了1倍,也就是可用土地资源又再生了1倍。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人类可用土地永远是社会“财富之母”。“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是一百多年以前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观点,现代的实践证明,它仍然是符合客观真理的论断。迄今为止,人类所需生存能量几乎都是利用地球上的耕地、牧场和其他可用土地生长植物,对太阳能量进行转换而获得的。地球上的植物生产力决定着地球对生物的赡养能力。充分利用太阳能,使其尽可能多地转换为生存能量,是提高地球赡养人类能力的关键。形象地说“万物生长靠太阳”,而万物生存靠什么?靠土地。土地是万物生存的不可替代的物质载体和空间条件。任何生物,不是枉息在土地上,就是扎根在土地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但使我们这一代人能够从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中获取我们所需,也为我们的后代留下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大自然赐予了人类什么呢?绿色植物,把太阳能量转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能量,这就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而绿色植物生存发育的基础条件是土地肥力,只有土地的自然生产力与人类的劳动生产力相结合,才是人类社会财富的源泉。所以,土地是一切物质财富积累的唯一源泉,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的可再生资源的基础。由此可见,土地作为可再生资源基础的社会价值,要比其经济价值高得多、珍贵得多。从人类的未来出发,是否应该强调“保护每粒土壤”的观念,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主要行动依据。
                        (责任编辑:易木)*
  
  
  
中州学刊郑州4-7F10国民经济管理与计划陈家骥19961996 作者:中州学刊郑州4-7F10国民经济管理与计划陈家骥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1:29:29

[新一篇] 國際經濟研究中幾個熱點問題的爭論

[舊一篇] 在倫理與政治之間——儒家忠誠倫理的分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