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极化
对于现今世界格局能否称得上多极化,学术界有以下几种不同看法。1.过渡论。认为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标志着两极格局终结,但多极局面并未形成,现在正向多极化过渡。估计下世纪前10年可形成多极化局面。有的认为,“多极化”本身就意味着一个过程。2.定型论。认为世界格局不可能有真空。两极格局结束后,尽管美国一霸主宰,但美、日、欧鼎立局面明显,中国已崛起,俄仍不失为大国。3.一极论。认为只有美称得上“极”。也有的认为,尽管多极,但其他极只是不同的声音,充其量只不过算是“弱极”,无法与美相比,可称为“一超多强”或“一超多极”。4.双重多极论。认为世界政治和世界经济均存在多极化,这是由世界经济政治化、世界政治经济化这一时代特征所决定的。世界经济多极化已经形成,世界政治多极化正在形成。
对现今格局不同的界定,往往出于对“极”的定义和“极”的标准存在不同的理解。1.“极”即“端”,最高和顶尖的意思。在国际政治中使用“极”的概念,有两个含义。第一,顶尖力量,如冷战时的美苏,各自构成了本阵营的顶尖;第二,在国际关系中代表一股独立的力量,称雄一方,但未必是顶尖的。2.“极”不同于列强,称得上极的,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意识形态;第二,有明确的势力范围;第三,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方面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第四,对国际关系具有巨大的支配力或影响力。3.衡量“极”的标准是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在国际角逐中的表现。如果具备前者而不愿介入、干预国际事务,则不能算一“极”。4.“极”的标准分为硬、软两类。硬标准是指可以具体量化的东西,如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软标准是指文化力、政治决策力、国际影响力等。
有人认为在经济领域不宜使用“极”的概念,因为全球化已使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也有的认为,国际政治领域也不宜使用“极”的概念,因为“极”具有排斥和对立的意思,可用“多元”、“多中心”等概念。
关于当前多极化的特点,有人归纳为三点:1.不是势均力敌的多极化,而是其中一极(美国)的优势远远超过其他各极;2.不是力量组合的多极化,而是多种力量相互交织的多极化;3.不是若干力量界限分明、彼此对立的多极化,而是既竞争又合作、既对抗又依赖的多极化。也有的把当前多极化特征归纳为五条:1.五大力量日趋均衡,彼此之间既有矛盾、斗争,又能合作、协调;2.处理国际事务时,国家利益优先;3.经济、科技是角逐的主要领域;4.谈判是主要协调机制;5.建立新的国际秩序是角逐的焦点。
有人认为,美国作为“一极”或“一超”,其地位相对下降不可避免:一是由于它本身的衰落,二是由于其他力量的崛起。任何一霸不受挑战的状态不能维持长久。美国维持原有的地位、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越来越高,日感力不从心。尽管它的军事预算大于其次10个军事强国之和,但它还够不上单独的“全球警察”,而只是一队警察中的队长。也有人认为,从政治上看,美国还是一个霸主(尽管权威已大不如前),从经济上看,美国的霸主地位已明显动摇。还有人认为,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地位并没有下降,因为欧、日都还不具备与美抗衡的经济实力。
二、全球化
全球化及其相关概念提法很多,如经济全球化,经济、科技全球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等等。1.认为全球化带有全局性,超国界、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动,全球性问题在蔓延,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2.认为一体化带有制度趋同的意思,实际上永远不会出现一个单质世界,所以可提全球化,不可提全球一体化;3.不加定语的全球化是不准确的,因为只有经济与科技全球化是一种现实趋势,其他如文化、宗教、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等虽有相互影响和吸收,但不可能实现全球化;4.经济全球化是国际分工的深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贸易国际化大发展的同时所出现的生产国际化、金融和服务业国际化,是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和配置;5.从本质上说,全球化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全球经济,其标志是各国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这是全球化的真正尺度。据此来看,目前全球化并未成为现实。
由于对全球化概念理解不同,关于全球化从何时起始,自然有一些不同看法。1.从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全球化过程即已开始。至1989年,全球化还只是局部的。1989年柏林墙倒塌,1991年苏联解体,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形成,1994年信息高速公路的倡议纷纷出台,标志着人类真正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和一个一体化世界。2.以1945年为界:之前为经济活动国际化阶段,之后为经济活动全球化阶段。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形成,即表明经济全球化已经开始;20世纪80年代随着生产国际化的大规模发展,才提出经济全球化概念;之后,金融和服务业迅速国际化,使经济全球化遂成为处处可被感知的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必然要求加强对全球经济运行的协调。除国际市场本身的协调机制外,还有许多国际机构的协调。这些国际机构的协调机制分为软约束机制和硬约束机制两类。前者指联大、联大特别会议、联大下属机构、国际会议等,这些机构只是使有关国家达成共识,没有法律约束力;后者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这些机构的规则,对其成员国具有制度约束力。
国际协调的超国家性质,往往构成对有关方面经济主权的约束,甚至要求它们让渡部分经济主权。核心主权(实质性主权),如领土主权、国防主权、外交主权等不能让渡,但非核心主权(非实质性主权),如关税税率的确定,外国飞机过境等可以部分让渡。一国部分经济主权受到约束或予以让渡,会从对别国部分经济主权的约束或让渡中得到补偿,这可以说是一种主权共享。
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充满着冒险和创业精神,是一个不断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过程。资本主义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历史多面体:既有“羊吃人”、人剥削人的一面;也有独特的发展路径和方式,以及可资借鉴的一面。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有着趋同的趋势,其中包括单向趋同,即社会主义单方面趋近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和双向趋同,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互吸收对方的优点,克服各自的缺点,最后融为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新社会”。有的学者不同意趋同论,认为这样就否定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也不符合现实。
东欧经济学派认为,市场经济只是对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方式所作的概括,它既不是社会经济制度,也不是具体经济运行模式;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可以兼容的;市场经济并不排斥国有制,国有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某种独特的功能;市场经济没有统一的运行模式,各国模式也将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英国工党对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也进行了反思。提出建立市场主导的市场社会主义。工党改变了把国有化作为社会主义目标的传统观点,放弃了无条件实行国有化的政策,只把国有化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一种手段,认为国有和私有企业可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工党还认为,市场是一种特定的经济组织形式,“各种经济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都运用市场也运作计划”。有中国学者认为,英国工党的这些主张,正是它在1997年大选中获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的学者提出,我国在对西方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有一种不良倾向,就是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奉若神明,顶礼膜拜。
关于西方经济学流派和思潮不断更迭和多样化,有的学者指出这不是某些人所说的西方经济学繁荣发达的表现,恰恰相反,正是西方经济学危机的反映。有人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中矛盾日多,特别是分配不均造成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西方的经济理论出现了三个动向:1.重新认识市场经济,强调发展经济不能仅仅靠市场,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2.重新认识收入不均问题,认为贫富过于悬殊会阻碍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3.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再度活跃起来,对垄断资本主义进行批判。
四、东亚模式和东亚金融危机
相当一部分学者们认为,克鲁格曼的东亚经济奇迹虚幻论是站不住脚的。第一,克鲁格曼最主要的是忽略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劳动投入增加、技术进步费用和资本积累等方面的差异。发展中国家劳动就业的增加和工资收入的增长,是发展的内容之一,也是进入高科技型增长之前的必经阶段。第二,克氏所依据的是收益递减论,完全忽略了收益递增理论的存在。分工演进可以抵消“收益递减”而使经济持续增长;资本投入的“收益递减”可以被知识投入所抵消,使生产表现为“收益递增”。有人认为,克氏的观点固然缺乏说服力,但东亚国家也不妨从中筛选出具有警示价值的部分。
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对东亚模式各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即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有人认为是一种“制度模式”;有人认为是一种社会政治发展模式;也有人认为是一种文化模式。关于东亚各经济体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东亚经济成功是政府干预的结果”,东亚经济是“温和极权主义与市场原则相结合的政府主导型经济”。1997年有的学者提出了与此不同的看法,认为:“尽管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曾实行过政府主导型的经济管理体制,但实施的时间比较短,对经济的影响有限;相反,它们的主要经济成就恰恰是在对政府主导型经济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革,并积极全面地推行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过程中取得的”。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源头,多数人认为是泰国,但也有人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日本是这次金融地震的确切震中”。这次危机的外因有: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外国投机资本的冲击;西方价值观在亚洲运用不当;美国经济持续多年好转引起国际经济关系加速调整,等等。内因包括:经济结构调整滞后;“问题出在金融上,根子却在产业上”,即非物质生产部门过度扩张;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实行金融自由化,过早开放资本市场;外资结构不合理;外资的部门投向和地区流向不合理;当局对预警信号未给予充分重视;银行呆账、坏账过多等等。
东亚金融危机,引发了学者们对国际金融问题的认真思考。1.随着经济国际化的发展,70年代之后国际金融出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展,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金融体系相互渗透,向着一体化方向发展。2.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投机资本加速跨国转移,形成了独立于各主权国家金融监管范围之外的新的国际金融运行体系,这种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对国家主权构成严重挑战。3.金融创新成为各金融机构逃避政府管制的最佳选择,它可以躲过现有路障,又具有技术上的优势。4.金融投机具备两重性,禁止一切投机性金融活动无异于因噎废食。在价格上升时买而在价格下降时卖,会扩大失衡,从而引起金融市场动荡,这是不稳定的投机。目前金融市场上不稳定性投机在起主导作用。再一种是稳定的投机,即在价格上升时卖而在价格下降时买,它最终能消除失衡,并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从这点讲,投机不是造成国际金融动荡的原因,而是使国际金融市场恢复均衡的重要手段。投机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之一,投机的冲击可以是对政府不适当的经济政策的纠正。5.在当代,价格的独立化表现形式—货币—已经被彻底虚拟化了。虚拟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日益社会化的产物,货币和证券的虚拟性也就是它们的社会属性。进入90年代后,国际货币本身的虚拟性和国际证券业的迅速膨胀结合在一起,使国际货币体系崩溃的潜在威胁越来越大。6.国际游资成功冲击某一种汇率制度是有先决条件的,一般都是经过长期准备,特别是对目标国经济状况进行过深入研究和计量的。7.东亚金融危机是世界范围内持续的金融动荡的一个组成部分。只要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不被遏制,那么就不仅会有美国股市大暴跌,墨西哥及泰国金融危机发生,还必将在未来掀起更大的金融动荡和危机。
世界经济京24~26F8国际经济柯提19981998冷战结束之后,国际经济中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作者以多极化、全球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东亚模式和东亚金融危机等几个方面评述了学术界对这些新现象和新问题的不同看法。 作者:世界经济京24~26F8国际经济柯提19981998冷战结束之后,国际经济中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作者以多极化、全球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东亚模式和东亚金融危机等几个方面评述了学术界对这些新现象和新问题的不同看法。
网载 2013-09-10 21: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