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百年(二):晚清乱局(10)——第二次鸦片战争(下)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9月6日
 
天津谈判破裂后,英法联军于1860年9月自天津向通州方向前进,进犯北京。看到英法联军来真格的了,咸丰皇帝“决战”的决心开始动摇,急派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取代桂良为钦差大臣,前往天津与英法继续和谈。在得到载垣、穆荫的和谈照会后,额尔金考虑到进攻北京仍需补充大量物资,于是答应了清政府的要求,暂时停战,在通州进行会谈。
 
接着,联军一方面筹措物资备战,一方面派出巴夏礼等39人到达通州谈判。谈判中,巴夏礼坚持原先提出的条件,清政府对此接受;随后,巴夏礼又提出“互换和约时须面见皇帝亲递国书”。在“面见皇帝”的问题上,载恒坚持“见皇帝必须跪拜”,巴夏礼则以“不是中国之臣”为理由拒绝;清政府方面寸步不让,巴夏礼也不服软,最后扬长而去。通州谈判宣告破裂。
 
通州谈判破裂后,咸丰皇帝再次下诏与英法决战,命令正规军与民团“痛加剿洗”。同时,咸丰接受肃顺、载垣、穆荫等的建议,命僧格林沁将英使巴夏礼等39人扣押,并送至北京。
 
中国历来就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惯例,然而在面对联军时,咸丰及臣子居然耍弄把戏,做出了“扣押使者”的行径,在道义上输了一招,也最终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再无法收拾了。
 
9月18日,联军击败张家湾守军,随即攻占通州。接着,联军向八里桥推进,与守军激烈交战,后由于清军胜保部败逃,僧格林沁孤掌难鸣,不得已也撤走,清军军心动摇,全线向北京撤退。
 
从天津陷落到八里桥之战,咸丰帝忽战忽和,朝令夕改,使得前线将领无所适从,严重影响了抗战的决心和战备。同时,在联军由海口孤军深入,战线拉长,兵力相对分散,粮弹供应困难,人地生疏,且失去了舰炮优势的情况下,清军没能扬长避短,利用通州的平原地形以骑兵冲杀,输掉了本来具有优势的战斗。再加上一系列的作战指挥失误,清军最终丢掉了北京东面的咽喉要道,在输掉了张家湾、八里桥之战后,北京已经门户大开。
 
京东门户大开的消息传到北京,清廷上下一片哗然,咸丰皇帝也慌了阵脚,他撤掉了载垣、穆荫钦差大臣的职务,让其六弟恭亲王奕欣全权处理北京事务。这其实是把这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推给了奕欣。我在过去的文章中提到过,咸丰和奕欣在做皇子时,就曾为皇储之位而激烈竞争;后来,咸丰登基,奕欣也被道光指定封为恭亲王,二人之间虽也算手足情深,但在政治生活上却是矛盾不断。身为洋务运动激进派的奕欣和外国人、外国事物打得火热,被人称为“鬼子六”,相对保守的咸丰在政治上自然对奕欣也没什么好感。可是如今洋人兵临城下了,还真就得靠熟悉洋务、与洋人有“交情”的恭亲王主持大局,再加上奕欣不是咸丰的“亲信”,所以咸丰便把北京事务全权交给了恭亲王奕欣。
 
面对联军的进犯,咸丰皇帝没有下达动员令,号召各地军队入京勤王;他自己也没能“身守社稷”,而是以木兰秋狝为名,携后宫妃嫔、亲信军机大臣、王公贵族等逃奔热河,下榻于承德避暑山庄。
 
所谓“木兰秋狝”就是去木兰围场“巡狩”,清朝入关后历代皇帝均有此举,其目的除打猎消遣外,还在于联络、接见蒙古王公贵族(清初,蒙古人担心到中原被传染上天花,不敢来北京朝见清朝皇帝,于是清朝皇帝便定期到位于热河的中原与蒙古草原交界一带打猎,顺便接受朝见)。嘉庆25年,公元1820年,嘉庆皇帝到塞外木兰秋狝,下榻避暑山庄,谁知第二天就在那里死去了,继位的道光皇帝因此不太喜欢再去那里,加之道光时期中国南方局势不稳,道光就更没心思巡狩了。于是,避暑山庄一空就是几十年,一直到咸丰皇帝逃难至此。
 
咸丰皇帝弃社稷出逃的做法,历来为世人所不耻。当初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之一就是“天子守国门”;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在闯军逼近北京时,既没有迁都,也没有逃跑,而是一直留在北京督战,最后与社稷共亡;康熙皇帝在三藩造反、中原危急时,也没有选择迁都盛京。相比之下,咸丰皇帝既难比创业之君,又不及亡国之主,实在悲哀。
 
咸丰出逃后,恭亲王奕欣向英法提出谈判要求;英法方面因在张家湾、八里桥战斗中伤亡很大,人困马乏,需要休整并补充弹药,所以同意谈判。谈判进行近半个月,毫无结果,于是英法联军在经过休整后,向北京城发起了进攻。当时,北京城内尚有十几万守军,且火器、弹药、粮草均充足,然而守城官员已成惊弓之鸟,面对联军的进攻竟望风而逃,坐镇圆明园的奕欣也被迫撤退。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接着又出城进攻圆明园,并大肆劫掠园中珍宝文物。
民国百年
 
北京沦陷后,在强大的压力下,奕欣释放了通州谈判中被僧格林沁扣押的英使巴夏礼等人。然而,39名人质生还的仅有18人,其余都是尸骸,其中英国泰晤士报记者的尸体是七至八块。 英国公使额尔金和英军司令格兰特见到人质和尸体后,认为只有毁掉“中国皇帝的私有财产和住处”圆明园才能给中国皇帝以最大的打击。于是,有“万园之园”美称的圆明园便被英法联军一把火烧掉了,我们今天在清华西门外看到的只是本来比颐和园、故宫恢宏千万倍的圆明园的残骸。同时被洗劫甚至焚毁的还有万寿山、玉泉山、香山等处。
 
1860年10月底,恭亲王奕欣代表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和中法《北京条约》,与英法的《天津条约》批准书亦同时互换。《北京条约》中不但承认了《天津条约》的有效性,还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割让九龙给英国,其余赔款、准许传教等更是不必多说。逃到承德的咸丰皇帝在看到《北京条约》的文本后,虽然心中一万个不愿意,但在当时的形势下,他也“只有用玺的义务,没有审批的权力”,于是批准了这屈辱的城下之盟。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于当年11月陆续撤出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俄国趁火打劫,以“调停”为幌子,也威逼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中俄《天津条约》外,还有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这部分内容我们后边会介绍。美国在联军第一次北犯得手时,和清政府签订了中美《天津条约》;但在1860年联军进攻北京的时候,美国因废奴问题而引发的南北战争已经箭在弦上,其公使也在联军北塘登陆时被召回国内,因此这次没能趁火打劫。
 
第一次鸦片战争因“鸦片贸易”而起,列强趁机在华攫取了大量利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因为列强对既得利益的不满足,因此它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这也是为什么称这次战争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三鉴斋 2010-07-20 14:57:50

[新一篇] 民國百年(二):晚清亂局(9)——第二次鴉片戰爭(中)

[舊一篇] 民國百年(二):晚清亂局(11)——“辛酉政變”和“兩宮垂簾”(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