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百年(二):晚清乱局(11)——“辛酉政变”和“两宫垂帘”(上)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9月13日

辛酉政变,又称“祺祥政变”、“北京政变”,是晚清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这一事件不仅使后来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走向了政治前台,而且改变了清朝高层的权力分配,让洋务派领袖恭亲王奕欣掌握了实权,中国由此开始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由中央政府主导的、向近代化迈进的第一次尝试。
 
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咸丰皇帝决定出逃热河。当时,朝中有大臣提出:皇帝一旦北走热河,京城必然大乱;外国人可能趁机扶植傀儡政权,留守北京的王公大臣也可能造反自立或拥立他人;这样一来,唐肃宗、明代宗、张邦昌、刘豫那样的事件就会重演。对此,咸丰皇帝心知肚明,所以在承德时就多次督促奕欣抓紧议和,以便早日回銮。《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再次命令奕欣催促英法尽快撤兵,以让自己尽快返京。
 
但当联军撤走,奕欣奏请皇帝回銮时,咸丰在回銮问题上的态度却改变了。当时,咸丰认为洋人反复无常,虽然眼下是撤走了,但等我回京后,他们难免又跑回北京提出“觐见”和“面呈国书”这样的无理要求,到时候若再以武力要挟,那我就还得再次出逃,如此一来大清帝国就颜面无存了。考虑到英法尚未表示放弃亲递国书以及皇帝的强硬态度,奕欣等便不再奏请回銮之事。再加上当时已至深冬,天寒地冻,不利长途跋涉,于是咸丰就在避暑山庄住了下来,并在那里度过了1861年的春节。
 
咸丰11年,公元1861年初春,咸丰皇帝降旨回銮,并且确定了具体日期。但此时咸丰皇帝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每日咳嗽不止,甚至咳血,于是回銮之事便搁置了下来。此后数月中,咸丰的病情越来越重,至当年8月,咸丰自知大限将至,便开始着手安排后事。首先咸丰册立自己唯一的儿子、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所生年仅6岁的载淳为皇太子;然后,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肃顺、御前大臣六额驸景寿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共八人为参赞政务王大臣(即顾命大臣),辅助幼主;同时,为了平衡权力、制约八大臣,咸丰还将“御赏”和“同道堂”两枚御印,分别赐给皇后钮祜禄氏和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并规定今后新皇帝所颁一切诏书,必须有加盖这两枚印章才有效。
 
不久,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病逝,皇太子载淳继位,定新年号为祺祥,尊皇太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尊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后来,大学士桂良和协办大学士肃顺等又为两宫皇太后加以“慈安”和“慈禧”的徽号。
民国百年
民国百年
 
顾命八大臣以载垣、端华、肃顺为首,俗称肃顺集团;他们虽有革弊振衰,重整朝纲之志,但对外国事物却采取排斥态度,因此在政治上同主张洋务的恭亲王奕欣是死敌。同时,肃顺又素来厌恶叶赫那拉氏,曾在咸丰弥留之际奏请“效汉朝钩弋故事”,“杀母立子”,赐死慈禧(参见“一生为奴:奕欣和奕詝的皇位之争”)。所以,在当时,顾命八大臣和恭亲王以及慈禧之间都存在很深的矛盾。
 
本来就忌恨八大臣的慈禧太后偏偏又是个权力欲很强的女人,她利用慈安对顾命大臣的不满,联合慈安共同对抗肃顺集团。后来,有地方官上书奏请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并从亲王和大臣中选一两个有能力的辅佐;两宫太后将奏疏给八大臣看,并要求批准,但载垣等以“本朝未有皇太后垂帘之先例”为由予以拒绝,双方因此僵持起来。当天,两宫太后就此事再次召见八大臣,肃顺等八人强烈反对,双方言辞激烈,场面非常紧张:顾命大臣大声叫嚣,慈安慈禧气得双手发抖,而小皇帝则吓得哇哇大哭,还尿了裤子。
 
闹僵之后,八大臣开始以消极怠工相要挟,而两宫太后虽然手中握有两枚御印,但在政治上却是与顾命八大臣势均力敌,况且当时整个热河行宫全都是肃顺一伙的势力。因此,慈禧决定暂时忍让,虚与委蛇,向八大臣妥协。两宫太后的妥协也换来了八大臣的一些让步,在一次召见时,慈禧以郑亲王端华公务过于繁忙而向其表示慰问,并劝他要注意身体,端华便顺势辞去了步军统领一职,将北京城内卫戍部队的控制权交给了奕譞,这最终导致了八大臣回京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接下来,慈禧暗地里秘密策划派心腹返回北京联络同样与八大臣不对付的恭亲王奕欣。
 
当时的热河行宫完全被肃顺集团控制,两宫太后的所有行动都受到监视。于是,慈禧使出苦肉计,故意找茬对其心腹太监安德海大发雷霆,还打了他一顿板子,然后说他违反宫禁,将其赶回了北京。安德海因此得以逃出八大臣的势力范围,携两宫太后的印章和密函回到北京,见到了恭亲王奕欣。
 
咸丰去世后,肃顺等一直拒绝恭亲王奕欣到热河奔丧,因此奕欣对热河的情况完全摸不着底,但当他看到两宫太后的密函后,便立刻意识到在热河行宫内还有同样对肃顺等不满的实力派人物可能成为自己的盟友和内应。于是,奕欣上书正式要求赴热河叩拜皇兄的灵柩,而且态度十分坚决。奏章送到热河后,两宫太后自然是应允,而八大臣亦觉得不让弟弟来给哥哥吊丧也确实说不过去,再说两宫太后都已服软了,就算让奕欣来热河,也出不了什么状况。就这样,奕欣终于获准前来热河。
 
恭亲王奕欣赶到热河后,先在大行皇帝灵前吊唁,随后便接到两宫太后召见的懿旨。顾命八大臣不愿让这叔嫂三人见面,其它大臣也说“叔嫂应避嫌,且太后热孝中不宜召见亲王”,于是奕欣将计就计提出让端华陪自己一起觐见以避嫌。因为八大臣不敢公开摆出监视模样得罪在京城还颇有势力的恭亲王,所以奕欣的单独觐见最终被批准。
 
在觐见两宫太后时,奕欣和慈安、慈禧经过商量,决定趁咸丰梓宫回京时发动政变,奕欣还担保外国人对“两宫垂帘,亲王秉政”无异议,打消了慈禧对“洋人可能干预”的疑虑。为掩人耳目,奕欣又继续在热河逗留了几天,然后立刻返京,为发动政变进行准备。
民国百年
民国百年

三鉴斋 2010-07-20 14:57:54

[新一篇] 民國百年(二):晚清亂局(10)——第二次鴉片戰爭(下)

[舊一篇] 民國百年(二):晚清亂局(12)——“辛酉政變”和“兩宮垂簾”(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