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风暴: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挑动欧亚大陆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13世纪,一场来自蒙古帝国的风暴改变了亚洲和欧洲的政治边界,把这片大陆上的人连根拔起然后使其四处流散;它改变了很多地区的人种特点,并且持续改变着三大宗教——伊斯兰教、佛教和基督教的力量和影响;更重要的是,蒙古人连通了东方和西方,永远地击碎了西方看待世界的欧洲中心视角,形成了现代亚洲的政治构架,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首次在历史上建立了“同一个世界”的观念。
除了惊人的军事成就外,成吉思汗及他的继承者还建立了一套精巧复杂的帝国行政系统,为亚洲带来了稳定,他们鼓励宗教和民族宽容,并且使国际贸易空前繁荣。


下载.jpg


一般中国人对蒙古人在东亚大地上的所作所为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作为被征服民族对此看法基本是负面的。该书是西方人站在全球视角对蒙古人的伟业(残暴而伟大)进行描述,其态度是相对冷静和客观的。蒙古人对西方、对穆斯林世界影响中国同类书籍也有提及,但多语焉不详,且多是作为东方军事力量强于西方的论据,缺乏全景式的描述及客观的立场。该书可以补上这一环。


编辑推荐

1.作为BBC最受欢迎的纪录片,播出后,立即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本书就是根据记录片整理而来,文字通俗、图片精美。
2.《东方风暴》区别于以往任何一本蒙古史,注重细节,小中见大。比如每个蒙古士兵必须具备的丝绸内衣,是为了将射进身体的箭头轻易拔出不使创面变大。
3.《东方风暴》还涉及政治制度、经济贸易、文化风俗等诸多方面,有不少专业史家也不完全了解的细节。
本书翻译质量上乘。

媒体推荐

一部引人入胜的蒙古历史普及读物。采用独特的视角,讲述了成吉思汗如何率领他的部落从草原上崛起,并且最终征服了大半个世界。除历史叙事外,还涉及政治制度、经济贸易、文化风俗等诸多方面,有不少专业史学家也不完全了解的有趣细节。全书配有精彩的图片和地图,翻译质量上乘,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张帆

作者简介

罗伯特•马歇尔
BBC纪录片资深制片人。制作过:《时代观察》系列,包括:《维希法国和犹太人》、《所有的臣民》、《黑暗中的光》、《轰炸中的夏日》。出版过:《所有的臣民》,《制造阴影者》和《利沃夫的下水道里》。

目录

译前言 
第一章国家诞生 
鞑靼的怒火 
马上牧人 
早期游牧帝国 
秘史 
铁木真的崛起 
新蒙古 
第二章从中国到里海 
立法者 
军队的新生 
对外扩张 
征服金人 
神之惩罚 
蒙古怒火下的逃亡者 
最后复仇 
第三章承诺实现 
可怕的王者 
黄金家族 
窝阔台大汗 
广泛影响:耶律楚材 
游牧民的都城 
向西亚扩张 
进攻欧洲 
第四章进攻欧洲 
预备进攻 
两支军队,两种战争 
进入俄罗斯 
蒙古的对手 
横扫波兰和匈牙利 
欧洲骑士的毁灭 
进入大西洋的大门 
第五章从长老约翰到末日决战 
文明的外来者 
长老约翰的传说 
教皇与皇帝的斗争 
被忽视的讯息 
欧洲的惊恐和混乱 
蒙古继承权的争夺 
侦察西方战场 
大汗之死 
第六章出使鞑靼 
教皇的使者 
拔都汗的觐见者 
哈剌和林的新大汗 
一位方济各会士眼中的蒙古社会 
欧洲的乐观 
蒙古的谎言,欧洲的天真 
蒙古都城新的权力斗争 
第七章蒙古远征 
蒙古高原上的间谍和传教士 
计划中东战争 
鲁布鲁克返回欧洲 
穿过阿姆河进入波斯 
巴格达的毁灭 
远征叙利亚 
蒙古惩罚波兰 
不可想象的胜利联盟 
第八章忽必烈汗和中国 
中国影响 
汗位继承权之战 
改革创新 
新大都 
征服宋王朝的强大海军 
崭新大元的文化繁荣 
征日失败 
第九章衰落和灭亡 
巨大的贸易网 
向欧洲求助 
波斯的伊利汗国 
自然大灾难和叛乱 
金帐汗国 
黑死病:来自中亚的“礼物” 
莫卧儿帝国 
蒙古内部的逐步分裂 
大事纪年表 
译名对照表

序言

以前也翻译过一些文章,不过翻译一整本书这还是第一次。生平第一本书,选择了easy模式,就是这本科普读物,Storm nom East。虽然也考虑过《东风压倒西风》这种活泼类译名,但最后还是很忠实也很没有创造力地翻译为《东方风暴》——因为原书名其实实在已经很贴切了。
作者是BBC的一位编剧,额,这样会不会让你们一下子不想看这书了。但说实话,这是让我一气呵成翻译下去的最重要原因。一边翻译一边不由地感慨,不愧是BBC的编剧,写得真好。语言流畅,词句生动简洁,让我翻得欲罢不能,跟以前译那些晦涩的论文绝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是编剧的手笔,但从序言来看,这位名叫罗伯特·马歇尔(Roberlt Marshall)的编剧咨询了很多蒙元史大家,包括David:Morgan以及Peter Jackson等等,从内容来看,还是相当详细有趣的。而且这部书从欧洲人的视角出发,亚洲部分写得很多别的名称,譬如燕京、北平、大兴、顺天府等等,作为专业的历史学者,在翻译书籍时,最好应该能使用文中那个时代所使用的名称,以便于其他学者在利用这部书的时候能够和相关史料联系。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如果翻译的是一部科普书籍,所对应的读者是普通历史爱好者,那么使用这些过去的地名是否还有必要?会不会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困难?譬如叙利亚在元朝的时候其实被称为“苫”,如果把叙利亚地区全都翻译成“苫”的话,普通读者大概会一头雾水吧。还有一些地名,古名和今名翻译差不太远,只是用字不同,譬如Tabriz在元朝翻译成帖必力思,在今天翻译成大不里士;Khorasan在元朝翻译成呼罗珊,在今天翻译成霍拉桑;Maragheh在元朝翻译成蔑剌合,在今天翻译成马拉盖。还有人名也有类似的问题,着名的Mohammad,在元朝全都翻译成摩诃末,在今天则译为穆罕默德。有时候如果全部译为现代地名,那么读者看其他历史读物的时候,也会出现无法把相同地名相对应的问题。而且整本书的风格也会有点怪怪的(也可能是历史学者看惯了历史地名的职业病)。
面对这个复杂问题,译者的处理原则,嗯,基本就是,看心情……总的来说会用一些大家比较熟的地名,因为是科普读物,所以就不太考虑当时的地名用字了,有一些跟今天相差太远的就弃之不用了,譬如苫(叙利亚)、毛夕里(摩苏尔)、乌浒水(阿姆河)。有些我觉得发音其实跟现代译名还比较相近的,也会看心情用当时发音,譬如蔑剌合,因为我想译成马拉盖的话也是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Ⅱ巴(其实按说还挺有名的,就在伊朗的阿塞拜疆省,在元代有一个很着名的天文台)。还有一些很好看的发音就忍不住用下去,譬如有一位修士名叫安德鲁,他的出生地是Longjumeau,已有的翻译各种各样,但其中有一个实在很好听,于是忍不住选了它:龙如美。 龙如美的安德鲁,是不是很好听呢?
虽然译名的选用没有特别统一的原则,但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都给出了英文,在最后也有对照表,所以不至于给希望知道原名的读者造成困难。
翻译的时候尽量在流畅的基础上遵从原文的文风,但毕竟是第一次译这样整本的书,肯定也有拿捏不好或者过于哕嗦的地方。幸而原作者写得很好,内容非常有趣,起承转合又相当老道,对我这样的翻译新手而言,就好像有一位球技非常高超的老手在给我喂球,因此往返回合似乎也不难看。
最后感谢汉唐阳光的李占芾编辑给我提供了这样一本很适合翻译、很有趣味性,又很适合历史爱好者和学者阅读的书。希望这样的好书能够越来越多的被译成中文,献给读者。



网载 2015-09-07 19:09:29

[新一篇] 無法掩埋:險些改變歷史的人與事(全彩圖文版)

[舊一篇] 天命之爭:中國歷史上的統一與分裂 朱磊(作者)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