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 簡體 傳統 |
《收复老山战役“牺牲”旗手31年后被发现仍健在》一文的配图,经核实并非现场照片,系后人演绎。 3月16日,一则《收复老山战役“牺牲”旗手31年后被发现仍健在》的文章在互联网上被各大新闻网站竞相转载。文章中写道:“在31年前收复老山的战斗中,一位负伤的战士冲上制高点——老山主峰后,用身体把旗杆撑起,使军旗在他失去知觉的情况下依然高高飘扬……跟随主攻部队的一位新闻干事远距离抓拍了这一场景(上图)。之后,多位画家以这幅照片为题材,创作了《八一军旗永向前》的画作,生动展示了勇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并注上‘插旗的战士,在那一刻其实已经牺牲’的话语。” 3月19日,澎湃新闻网刊发后续报道《收复老山战役“旗手”:不在意“被牺牲”,活着就是最幸福的》,文中专访了“第一个冲上主峰,用负伤之躯撑住旗杆”的老山主攻团七连五班班长罗仕忠,并称他是收复老山战役的“旗手”。 然而,事实是,“那样一面大红旗根本不存在”。 在记者第一时间向亲历老山战役并任前线指挥官之一的黄宏求证时,他表示:“我不想说,却不得不说,这不是事实。老山战斗英雄受到关注,这是好事,但插红旗这个事情必须澄清。如果不说清楚,就成了主攻团集体造假。当时根本就没有这张照片,后来部队方面也没有安排过摆拍,可能是一些媒体好事者干的。” 对于当年战斗的情景,年近古稀的黄宏记得非常清楚。他说,当时确实有战士提出,要不要带红旗上主峰,但这是完全违背军事规律的。“我还记得当时40师的师长刘昌友在战前动员会上说,‘又不是演戏,带什么红旗?暴露目标!’” 1984年4月,主攻团对老山主峰群发起总攻前,在各营驻训山寨分散做战前动员。资料图 1984年4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占领老山主峰。图为黄宏(左一)在刚刚收复的主峰坑道中与战士交谈。资料图 就此事,记者还电话采访了老山作战主攻团三营营长臧雷,他讲述了当时战斗的情况。“老山地区属于亚热带丛林地区,在这个地方作战,尤其是在敌人防御、我们进攻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信号,像红旗、军号、哨音、反光物体、烟雾的管制相当严格,因为这对于一个部队来讲攸关生死。插红旗,尤其是像照片里面那么大一面旗帜,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这个图片上,肯定不是当时收复老山时部队插上主峰的红旗,这件事子虚乌有。” 当年的战斗场景,臧雷也是历历在目。老山主攻团有三个营,分别担负不同的任务,但同时都要“向心突击”也就是朝着海拔1422.2米的主峰群发起攻击,占领1422号高地。 据臧雷回忆,占领老山主峰标高点的是七连二排五班的两名战士,何天华班长和罗仕忠副班长。“二排是突击排,五班是尖刀班,所以战斗计划中他们的任务就是冲上主峰。冲上去有两个含义,第一,顶端是敌人的指观所(指挥所兼观察所),要把它炸掉;第二个意义是个政治意义,这表示着我们夺点成功。按照军委和军区各级的命令,我们完成了夺占老山主峰、消灭该地区之敌的任务。” “两名战士冲上主峰后,用一枚改装过的反坦克地雷炸掉了指观所。然后,按照既定命令,他们向连长所在的位置,按照预先的约定,举起了一面小红旗,大小为成年男人两个手巴掌那么大。后方用高倍望远镜看到这面小红旗,就意味着主峰被夺占了。之后连长就用电台向我报告了,我就立即向团首长报告了。”臧雷说。 作为信号指示的红旗,实际上只有“两个成年男子巴掌大小”,却被演绎成“战士用身体支撑的巨大旗帜”,黄宏和臧雷均表示,无论从军事常识还是历史事实上都不存在。“这只是大家对英雄的心愿和想象吧。” 采访中黄宏特地对记者强调,当时打上老山主峰的除118团五连副连长、中央军委一级战斗英维张大权烈士外,还有两位立一等功的英雄排长李为民、曹杰及他们率领的英雄战士们。三营是从西侧攻下54号高地后直扑主峰的,七连这两位战士也是攻占老山主峰的英雄。 这张照片名叫《硫磺岛升起星条旗》,拍摄于二战中一场美军与日军的惨烈战役中,战役发生在太平洋上一个不大的火山岛。最终美军成功在岛上制高点插上了星条旗,日军被击毙2.2万,美军却也付出了2.8万人伤亡的惨痛代价。正如这张异常艰辛的插旗照片所表达的:经受如此重大伤亡后,陆战队的身体就像硫磺岛的废墟焦土,而陆战队的战斗意志却像照片中挺拔的星条旗。这张照片后来毫无争议的成为了二战中最经典的照片之一。 这张照片,拍摄于苏军攻占德国帝国议会大厦的那一瞬间。付出10万人阵亡代价的苏军,最终将胜利的红旗插入纳粹心脏,这一幕对于苏联来说,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媒体关注老山,关注在人们视线中己经淡出的英雄,反映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向往崇高的回归,是对徐才厚之流对军队战斗力破坏的有力批判,我深感欣慰。插旗的事,苏军攻克柏林、美军攻占琉磺岛似乎都有过类似的照片,也都是后来的补拍。所以我主张不要更多议论这张照片本身如何,而要关注被忽视、被淡忘,甚至被排斥出社会主流,连生活都十分拮据、窘迫的英雄们。我们实在亏待他们太多,至今麻栗坡烈士陵园,还有三分之一的烈士家属迄今因为家庭生活困难没有去扫过墓。他们已经等了30年,希望他们不会等更久!”黄宏说。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吴楚、魏孝庭(实习)
《国家人文历史》 吴楚 2015-08-23 08:47:1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