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要 本文以东汉王肃所撰《孔子家语》一书为研究对象,详细总结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思想和教育思想,论述了变革时代孔子思想的价值和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王肃;孔子家语;君子;仁人
《孔子家语》一书,着录于《汉书·艺文志》,凡二十七卷,孔子门人所撰,其书早佚。唐颜师古注《汉书》时,曾指出二十七卷本“非今所有家语”。颜氏所云今本《孔子家语》,乃王肃收集并伪撰的十卷本。王肃是东汉着名经学家,主张微言大意,综合治经,反对郑玄不谈思想内容的繁琐文字训诂。王肃杂取秦汉诸书所载孔子遗文逸事,综合成篇,又取《论语》、《左传》、《国语》、《荀子》、《小戴礼》、《大戴礼》、《礼记》、《说苑》等书中关于婚姻、丧葬、郊祀、庙祧等制度与郑玄所论之不同处,借孔子亡名加以阐发,用来驳难郑学。如该书卷六《五帝》之论,假为季康子与孔子问对,以驳郑玄“六天”之说;卷七《郊问》篇,假为定公与孔子问对,以驳郑玄“郊祀”之礼,便是例证。细察《孔子家语》,王肃带有明显的辑佚性质,它保存了大量古书的记载,对考证上古遗文和校勘先秦典籍,颇有助益。如卷八《问玉》篇,可考见《齐论》的遗文;卷一《王言解》,可校正《大戴礼》,等等。因此,一千多年来,《孔子家语》一书广为流传。《四库全书总目》曾精辟指出:“其书流传已久,且遗文佚事,往往多见于其中。故自唐以来,知其伪而不能废也。”知其书名伪而内容不能废,这就是此书的宝贵价值。
今传《孔子家语》,有清光绪崇文书局辑《百子全书》本,有中华书局辑《四部备要》本。此外,清人孙志祖有《家语疏证》;陈士轲有《孔子家语疏证》,均可资参考。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依明覆宋刊本将王肃《孔子家语》影印出版,列为“诸子百家系列丛书”之一,使该书得以更广泛地流传。
先秦、两汉、魏晋的诸子百家之书,是中华古代传统文化的巨大源头,各家展示的思想理论观点,对后代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高居“显学”的首席地位,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成为主宰几千年封建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正统思想。在海外,孔子儒家几乎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名词了。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言:“儒家文化是人类生命所当皈依、世界文明所当趋归的方向。”日本、新加坡、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等,均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思想,以儒家道德为人生之本,这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取得了东亚工业文明的兴盛,这表明儒家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能发挥积极作用。
王肃《孔子家语》一书,十卷,四十四篇,计八万余字。该书详细记叙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对各种社会问题的问对诘答,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这对我们系统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古为今用,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由于学术界对中国社会历史分期有不同认识,因而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评价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说他是春秋时期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也有人说他是春秋没落奴隶主阶级的代言人。其实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剧烈的大变革的时代。孔子居住的鲁国是当时东方各国的文化中心,孔子本人在社会政治生活和教育实践中有着丰富的阅历,这就决定着孔子必然是一位反映社会变革时代的思想文化的代表。他思想中必然反映出时代矛盾的特点,也必然代表着时代发展的趋势。孔子固然不是顺应历史潮流的革新派,但也不是顽固不化的保守派,我们不妨说他是旧社会的最后一位,也是新社会的最先一位思想家。几千年来,孔子思想在人们的不断毁誉之中,而逐渐深入人心,并不断发挥积极作用。
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士”的阶层,在旧贵族统治衰落而新兴地主统治尚未形成之际,“士”是和旧贵族对立的新生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孔子崇拜“久矣吾不复梦见”的周公,赞扬西周文化是“郁郁乎文哉!”并表示“吾从周”。(《论语》)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使社会长治久安,使国家安定团结,在《孔子家语·礼运》(下引只注篇名)中,孔子热情洋溢地描述了理想社会的美妙图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鳏寡孤疾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是以奸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谓之大同。”为了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孔子认为君主首先要正名,要德治,要博施济众,要尊五美去四恶。《大婚解》中孔子说:“人道政为大,夫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君主如何才能做到“正”呢?孔子认为:“国有大事则必起而治之,国无事则退而容贤。”(《贤君》)他认为治国与容贤,这是君正的两个主要标志。《致思》篇中,孔子进一步举例说明:“武王正其身以正其国,正其国以正天下,伐无道,刑有罪,一动而天下正,其事成矣。春秋致其时而万物皆及,王者致其道而万民皆治。”除君正之外,还有臣正问题,孔子认为贤臣正国有四:“恭则远于患,敬则人爱之,忠则和于众,信则人任之,勤此四者,可以正国。”(《贤君》)不仅如此,人臣还要善于谏诤,“为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人受谏则圣”。(《子路初见》)只有做到君正臣谏,上下相得,团结共进,才能治理好国家,否则就会失民乱国,正如《入官》中孔子所指出的,“君上者民之仪也,有司执政者民之表也。故仪不正则民失,表不端则百姓乱。”当然,这种仁德政治中有不少空想成分,但其中表明了孔子对人生价值的深刻认识,有着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充满着“重民”“民本主义”的思想光辉,这无疑是时代的巨大进步。在《五仪解》中,孔子深刻指出:“天不可畏,民可畏;欲得天下,先得民;欲得民,先得民心。”“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可知矣。”《六本》中又说:“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则没。君非民不治,民犯上则倾。”生动的比喻,深刻的见解,道出了人民群众巨大的历史作用。在具体治国措施上,孔子主张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德主刑辅、德本刑末。《好生》篇说:“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而恶杀,其任授贤而替不肖。”《贤君》篇说:“邻国相亲则长有国,君惠臣忠列都得之,不杀无辜无释罪人则民不惑。”《始诛》篇说:“言必教而后刑也,即陈道德以先服心。”《刑政》篇说:“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事导民,以刑禁之。”以上论述,充分表明孔子以德教化的政治主张。为了保证理想政治的实现,孔子还提出了反对聚敛、富民利民、节用济施、足食足兵的主张。《正论解》中,孔子义正词严地指出“敬政猛于虎”的现实;《贤君》篇中,孔子提出“政在节财”和“省力役、薄赋敛”的具体措施。为了达到富民利民的目的,各级官吏必须公正廉洁。《辩证》中说:“知为吏者,奉法以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民,此怨所由生也。治平莫若平,临财莫若廉,廉平之守不可改也。”以上这些天下为公、君正臣正、重民富民、清廉养德的观点,是极为宝贵的思想财富,它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政治向心力,树立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今天,我们要继续高举爱国主义的大旗,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为最大耻辱,真正做到服务于人民,奉献于社会。
孔子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周礼进行了较大的修正,把周礼下到庶民,对庶民实行“仁政”。他认为先有“仁”然后才能实行“礼”,“人而不仁,如礼何?”强调以仁的思想来充实礼的内容,仁是礼的灵魂,礼是仁的外表,以仁为核心,以礼为秩序,从而构成了孔子的伦理道德观。在《王言解》篇中,孔子提出了“内修七德”“外行三至”的主张,并指出:“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是故人君先立仁于己,然后大夫忠而士信,民敦俗朴,男懿而女贞。”在《弟子行》篇中,孔子提出了“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用以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齐之以礼,使君朝廷有礼,上下相亲,天下百姓皆君之民,将谁攻之?”(《王言解》)在孔子看来,礼和仁都是治国安邦的大事。“礼者,即事之治也。礼之所以兴,众之所以治也。礼之所以废,众之所以乱也。”(《论礼》)“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为礼而不本乎义,犹耕之而弗种;为义而不讲于学,犹种而弗耨;讲之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安之以乐而不大于顺,犹食而不肥。”(《礼运》)这一连串通俗而生动的比喻,道出了礼、义、学、仁、乐、顺六者之间的内在关系。《问礼》篇中,孔子认为“民之所以生者礼为大,非礼则无以节事天地之神,非礼则无以辩君臣上下长幼之位焉,非礼则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婚姻亲族疏数之交焉。”总的说来,“礼,人之干也,非礼明则无以立。”(《正论解》)“礼者,君之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列仁义、立政教、安君臣上下也。”(《礼运》)孔子这些“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来源于他对上古社会的留恋,他希望恢复到唐虞三代的社会。孔子认为尧、舜、禹、汤、文、武,都是古代的圣明天子,他们有万世垂范的伟大人格。孔子面对春秋后期诸候日寻干戈、礼崩乐坏的局面,希望统治者能修己、恤民、立德、礼让,以仁道和礼治来君临万民,并以此治理好国家。孔子的目光固然面向过去,但他把广大农奴当成“人”来对待,充分反映了春秋后期广大农奴要求解放的时代潮流,孔子的仁政和礼教的主张本身,也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孔子的这些思想,丰富了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内容,并形成了中华民族优良的品格和高贵的气质,成为造就士人学子的人生修养目标。重德向善、当仁不让、见利思义、见义勇为、廉洁节俭、自强奋发等,是我们的安身之命之本,铸成了中国人道德的万里长城,成为我们强大的精神支柱。“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口号,曾激励过多少仁人志士和民族英雄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任何异国异族都无法改变中华文化的统一体。显然,这同孔子倡导的以“仁”“礼”为中心的华夏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文明礼义的道德力量是分不开的。党的好干部孔繁森同志,是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时代典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他身上体现了对家人的爱与对人民的爱的高度统一,体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与党的宗旨的高度统一。”(1995年4月7日《人民日报》社论)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作风,共产党员要在全社会发挥表率作用,党的领导干部要在全党发挥表率作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孔子家语》一书中,除了大量记载孔子关于政治理想和伦理道德方面的言论外,还记载了不少孔子关于教育方面的言论。孔子是历史上第一位进行公开教学的伟大教育家,他首创私学,解放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动摇了世卿世禄的官制,冲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把为贵族所专用的礼仪制度和各种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的起步和发展,对教育体系、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有着无与伦比的贡献,因此他被尊称为“平民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对学习极为重视,《致思》篇中他对儿子伯鱼说:“鲤乎!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惟学焉。”“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愈明者学也。”《三恕》篇中说:“幼而不能强学,老而无以教,吾耻之。”在教学方法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一致、言行一致,提倡启发式教学。《三恕》篇又说:“君之知之曰知,言之要也;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智,行至则仁,既人且智,恶不足哉!”强调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在教学目的上,孔子既教知识又教做人,他要培养更多的“完人”,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好生》中说:“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不得闻,既得闻之患弗得学,既得学之患弗得行。”主张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弟子行》中记载:“文子问于子贡曰:‘吾闻孔子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又见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由此可知,这位孔老夫子,风尘仆仆,孜孜不倦,呕心沥血,大办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养理想的人才——君子。“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思虑聪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丑仪解》)孔子是想通过办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君子仁人,来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这些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仍然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王肃在《孔子家语》中,全面记录了孔子一生的言谈行事,生动塑适了孔子的人格形象。他虚心好学,独立思考,博闻强记,学识颇丰;他恬淡简朴,与人为善,淳厚严肃,忠信谨慎;他对学生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启发劝导,诲人不倦。孔子在教书育人中培养出弟子三千,其中登堂入室者有七十二人,《孔子家语》第三十八篇附有这七十二人的小传资料。这些儒者博学多才,诚实可信,忧国忧民,主持正义,经世致用,乐观进取,疾恶如仇,抗争图强。《儒行解》云:儒者“言必诚信,行必中正,道途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而仁义以为土地,不求多积而多文以为富。”“儒有委之以货财不贪,而淹之以乐好而不淫,劫之以众而不惧,阻之以兵而不慑,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可亲而不可劫,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程力积事,不求厚禄,推贤达能,不望其极,君得其民,民赖其德,不求富贵。”这种浩然正气,“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崇高气节。”(1991年9月25日《人民日报》载江泽民讲话)孔子所论的儒者形象,既是他自己光辉俊杰人格的写照,也是他倾注终生心血培养人才的标准。孔子在《哀公问政》中说:“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则能成天下国家矣。”孔子把教书育人同国家的兴盛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所谓修身、立业、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兼济天下的儒家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感染、教育、鼓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民族精英……从司马迁“常欲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陈子昂“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到杜甫“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到何香凝“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得中华史上名”……这种光照古今的极为宝贵的爱国主义传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生命,而孔子的仁学伦理道德思想,则是它光辉灿烂的源头。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且介亭杂文》)这一宝贵的中华伦理道德观,使我们不断地繁衍生存和兴旺发达,使我们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责任编辑 贾世传〕*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大连54-57B5中国哲学王连生19971997 作者: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大连54-57B5中国哲学王连生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1: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