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人的存在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在对道德实现的条件作出分析前,人们总是逻辑地面临着如下问题:为何要有道德?从伦理学与本体论统一的视域看,道德既是人存在的方式,同时也为这种存在(人自身的存在)提供了某种担保。以此为出发点,则不难注意到,“道德何以必要”与“存在(人的存在)何以可能”两重提问之间很难截然分离。
  一
  人本质上是一种关系中的存在,马克思曾从人与动物的比较中强调了这一点。为了具体地从存在何以可能的角度考察善或道德何以必要的问题,我们不妨从分析人自身存在的关系本性入手。作为人难以摆脱的存在境遇,关系无疑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当代的一些哲学家便着重从形而上的层面,对存在的关系之维作了多方面的考察。
  二
  对人的存在及作为存在形态的关系的真实理解,在于回到历史本身。人首先是一种生命的存在,作为生命的存在,生命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存在过程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正是在生命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形成了最初的人伦形式之一:以配偶、亲子等为内容的社会关系。从这种最原始的、奠基于自然血缘之上的人伦中,逐渐衍生了宽泛意义上的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的进一步展开,则是家族及或近或疏的亲属网络(kinship);与之相关的尚有邻里间的交往等等。邻里关系尽管并非以血缘为纽带,但却以家庭为其中介: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邻里之间并非仅仅呈现为空间位置上的彼此并存,作为一种社会联系的形式,邻里关系乃是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而建立起来的,它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家庭关系的外在延伸;而邻里与家庭、家族、亲属等等相互交融,又构成了生活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里,广义的家庭关系在人的存在中无疑具有某种本源的意义:作为人的生命生产与再生产借以实现的基本形式,它从本体论的层面将人规定为关系中的存在。
  当然,生命的生产与再生产并没有穷尽人的存在过程的全部内容。与生命生产与再生产相辅相成的,是物质资料(包括生活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从早期的农耕经济到近代以来的大工业乃至现代的所谓信息产业,广义的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伴随着人存在的整个历史过程。
  可以看到,生命的生产与再生产及物质的生产与再生产,一开始便在终极的、本源的层面上,将人规定为一种关系中的存在。
  三
  从另一方面看,生命的生产与再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再生产在将人规定为关系中的存在的同时,也相应地导致了存在本身的分化。当生命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衍生出亲子、兄弟等等社会关系时,它同时也将人定位在某种存在状态中;同样,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在形成劳动者之间的联系的同时,也使人成为分工系统中彼此相异的特定一员。随着两重生产的展开,社会关系也愈来愈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作为关系中的存在,人也往往相应地被定格在这种逐渐分化的关系项中,成为承担某种固定功能的角色。不难看到,存在的这种分化,同时亦意味着存在的分裂,它在逻辑与历史两重维度上都使人的存在蕴含了导向片面化的可能。在此,走向真实的存在与扬弃存在的片面性、回归存在的具体形态构成了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在此,重建存在的统一与回归具体的存在形态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道德的特点在于,作为存在的一重规定,它同时又参与了存在本身的实现和完善。在生活实践的历史过程中,通过共同的伦理理想、价值原则、行为规范、评价准则等等,道德从一个侧面提供了将社会成员凝聚起来的内在力量:这里,道德的作用不仅仅表现为使人在自然层面的生物规定及社会层面的经济、政治等等规定之外,另外获得伦理的规定,它的更深刻的本体论意义在于:从一个方面为分化的存在走向统一提供根据和担保。就个体而言,“伦理地”生活使人既超越了食色等片面的天性(自然性或生物性),也扬弃了特定社会角色所赋予的单向度性,而在这一过程中,道德同时也为个体走向具体存在提供了某种前提。
  可以看到,道德何以必要并不仅仅是一个狭义的伦理学问题,惟有从人的存在这一本体论的角度入手,才能理解这一问题的真正内涵并给予理论上的阐释。作为人存在的方式及生活实践过程中的本体论规定,道德同时也为存在所以可能及回归具体、真实的存在提供了担保,正是在这里,道德获得了自身存在的根据。
《中州学刊》郑州C8新思路杨国荣20012001 作者:《中州学刊》郑州C8新思路杨国荣20012001

网载 2013-09-10 21:39:42

[新一篇] 逃離意識與女性宿命——徐小斌九十年代的小說創作

[舊一篇] 道德信仰及其當代意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