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编方志的人文价值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地方志记述着各个地区历史与现状的社会文化现象,即一般所谓的“地情”记述。它既不是自然科学性质的,也不完全单纯是社会科学的,而是有机地结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知识精髓,体现出人类社会各种文化活动,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依据。中国历代方志学者无不为方志确立其“资治、教化、存史”的重要意义。这正指明了方志旨在推动人类发展,保存和汇集人类文化成果的人文价值。近年来,随着新编地方志的大量成书,其浓厚的人文色彩引起了世人的注目,但从笔者对其论述体例与内容所作的初步考察,也尚难越出资政、教化与存史的概括。
   1
  地方志书的资治价值是中国地方志事业的优良传统。宋儒朱熹莅任南康索读志书的故事,早已啧啧人口。清代官颁的《吏治悬镜》第23条即有莅官读志的规定。旧志若干名序也多以资治为言,新志映现之资料可供资治之需者颇多。所谓治者,治国也。资者,借助也。资治者,言治国者可借以为助也。
  政策为治国之所据,新志载例甚多,摭拾二三,以见一般:
  (1)四川《营山县志》因其为各方面领导提供第一手真实可信的资料,以备研究县情,决策工作之需而深受欢迎。该县搞“撤区并乡”即以县志《政区篇》及《人大政府篇》为主要依据,本着立足现实,照顾历史的原则,综合考虑建置沿革,经济流向,地理位置,群众习惯等诸因素后,才决定撤消10个区,将原来的68个乡(镇)并为31个乡(镇),使各乡镇都基本具备市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现实条件的发展潜力。
  (2)广西容县为广西着名侨乡,它不仅人数多,活动内容亦丰富多彩。《容县志》记华侨出国原因颇具典型,编纂者既立足于容县,又远远超出于容县;既立足于当代,又远远超出于当代。编纂者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甚至结合中外近代史仰视俯瞰,归纳分析,才论据十足地写出华侨出国的政治原因、经济原因以及远见卓识之士,放眼世界,欲展鸿图等多种因素。
  (3)河南南阳市于1987年编制1988—2000年的《南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时,参考了《南阳市志》所提供的确切而宏博的历史资料和现实信息,乃使其规划建立在比较科学的基础上,对现状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提出可能的发展途径和对策,使人们能明确地捕捉到和把握住本世纪的未来。
  经济建设为治国之本,工农业建设尤为核心。新编县志去旧志轻经济之弊,而有较多经济资料可备采择,如:
  (1)广西上林盛产煤炭,为发展工业,谋建1.2千瓦火力电厂,选址于王马庄山谷,一切条件都较好,但对大用水量的水源无把握,经查新编《上林县志》载称:“(汇水河)全长36.3公里,河面平均宽窄17米,流域面积蓄599.5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16.2立方/秒,据此,汇水河水源完全能满足1.2千瓦火电厂的用水需要,于是决定在王马庄附近建厂,投资2000万元,这将对各项生产起很大的促进作用。湖北老河口市的锦纶丝厂扩建选址时,颇有争议,影响了进度,后据市志资料,充分论证,很快便确定了厂址。
  (2)安徽《马鞍山市志》农业篇第五章蔬菜生产第四节分析种植面积与产量对蔬菜生产供不应求的矛盾说:“除菜地持续不断地减少等原因之外,与蔬菜基地设置不够科学有关。已形成的蔬菜生产基地,除慈湖、雨山、冯桥等乡土壤适宜种植蔬菜之外,霍里、杜塘等地,土质粘重通透性能差,灌溉不便,种植蔬菜费工费力,产量不高,而小黄洲江心洲及沿江冲积地带,土质肥沃,通透性能好,灌溉方便,适宜蔬菜生长。如能调整蔬菜产地布局,开辟新的蔬菜基地,将会大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缓解城市居民吃菜难的矛盾。”
  旅游是一种无烟工业,在国民经济总收入中占有相当比重。我国有若干旅游重点省县,如陕西是历史上十三个王朝建都之地,人文古迹,星罗棋布,自然景观,别具风姿。名山有华岳、终南、太白、骊山和桥山;名水有泾渭汉洛;名城有全国唯一完整保存至今的古城西安;名陵有黄陵、周陵、秦陵、汉陵以及唐十八陵;名寺有法门寺;名塔有大雁塔;名碑有大小碑林;均见记于各地志书。四川乐山、峨眉江油、都江堰等地都是旅游资源丰富之所。《峨眉县志》记峨眉十景中“圣积晚钟”之钟声说:“铮铮然回响于山林之间”,使巴蜀钟王之雄姿,得形神俱见之妙。万方游客当争来一游,而财源亦随之滚滚而来。
  吸引外资亦为经济建设之要务,投资者多不信人言,而往往钟情于方志,设志书载投资环境则一览可得,事将促成。欧洲共同体拟来华投资,特往荷兰一汉学中心查阅中国的新编地方志了解投资环境,确定投资项目,因为他们认为地方志是可靠的。《马鞍山志·大事记》记“八五”期间,“马钢将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形成年产值400万吨铁,320万吨钢的生产规模,同时形成线材、车轮轮箍、板材、型钢、五氧化二钒煤焦化工等六大系列的名优产品结构”,寥寥百余字,对投资者将产生何等重大的吸引力,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难估量。台商郑氏因读《渭南县志》,获得了全面了解,遂向渭南投资5000万元,建设“世界奇观”景点。
   2
  教化是历来编志的主要目的之一,晋人应璩在其所撰《华阳国志》序中标举出着书的“五善”要求,即达道义、章法戒、通古今、表功勋、旌贤能,基本上是要求发挥教化职能。元修一统志,其目的是为了“垂之万世,知祖宗创业之艰难;播之臣庶,知生长一统之世”,教育臣民,“各尽其力”,以求“上下相维,以持一统”。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说:“史志之书,有裨风教者,原因传述忠孝节义,懔懔烈烈,有声有色,使百世而下,怯者勇生,贪者廉立。”当然,他们限于封建立场和道德规范,只能适用于他们所处的时代。新编地方志同样具有教化的价值,只是教化的内容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而已。新方志承担着对干部和人民进行国情教育的社会职能。国情包括社会与环境,历史与现状各方面。在地方志之外也还有便览、手册、年鉴、大全和百科等方式,但他们不是失之于简,便是失之于杂,或局限于年代,只有新方志才是提供国情及省、市、县情的最重要的手段。所以,有人认为:(1)新方志较为详尽地记述了各地的经济建设的情况;(2)新方志详尽记述一地一域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各项事业发展的情况;(3)新方志融天地人事物于一体;(4)一部近现代的发展史在志书中均有所记述与表现。这四个方面与国情教育的要求正相吻合。
  但是,新方志的篇幅一般偏大,动辄百余万字,要求人人通读,势所难能。所以有些地方为了进行教化而以志书为依据,另编教材。浙江青田县在《青田县志》出版后,在志书的基础上,编写了《青田乡土教材》,把近百万字的县志浓缩成一本18000字的教材,包括插图与作业,现已经浙江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由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从1991年开始使用。这部教材共有22课五单元,完全取材于县志,题目也非常吸引人,如《九山半水半分田》、《人才辈出》、《明天更美好》等等。陈桥驿教授曾将此教材与县志作过一番对照,认为“材料都出自县志”,但他认为“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必须下一番很大的功夫”,而肯定了青田县志办所获得的成就。其他有些地方也有类似办法,如吉林农安县志办根据新编《农安县志》,编写了《农安历史》、《农安地理》,受到干部群众和学校师生的欢迎。河北省丰南县志办利用新编《丰南县志》的资料编写出一套县情知识讲稿,先后在8所中学进行了讲授,听讲师生达4800多人。当县广播电台广播此讲稿内容时,全县收听者达20余万次,既传播了知识,又进行了教育。安徽萧县也据县志编写了多种乡土教材,达80余万字,对全县进行了宣传、教育。其中《爱我萧县》一书已定为中学生教材,每年印发两万余册。
   3
  方志以资料为基础,所以储存史料亦为其要务之一。章学诚曾论志对史的作用是可以“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往往今日信志,即可备他日信史之需,新编地方志于创编之始即注重资料搜集,数量之巨,前所未有,如1984年吉林省搜集资料已达6.4亿多字,全国县一级亦在千万字左右,成为新编县志的坚实基础。新编方志以一当十地选用,增高了志书存史的价值。
  (1)北宋以后,浙江为全国刻书重点地区,但旧志或失载,或语焉不详,致使此文化史实有所缺憾。《大藏经》是人类文化史上极为罕见的巍峨丰碑,自北宋以来刻有十余部,而余杭一地就刻过两部。余杭县志办将元明时代两部《大藏经》的刊刻情况详记入志,提高了志书的存史价值。《径山藏》是我国所刻十余部《大藏经》中的重要一种,传统的说法是《径山藏》明万历十七年(1589)初刻于山西五台山清凉寺,后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迁余杭径山寂照庵续刻。余杭县志办人员经过考证,万历七年(1579)紫柏禅师真可初倡缘刊刻时,其地即在径山,即以此入志,纠正了旧志的谬误,提高了新志的学术价值。
  (2)历来史志多不注重艺文着述,仅列其人名书目而已。宋施宿所撰《嘉泰会稽志》卷16即有藏书专篇,《四库提要》誉之“为他志所弗详”,清庞鸿文撰《常昭合志稿》卷32即录藏书家32人。新编方志以重经济而轻人文,能为藏书立专篇者很少。江苏《常熟市志》特立第22篇“藏书·着述”,下分四章:(一)《历代藏书》,为常熟私家藏书史,记清至民国143人(清占据101人),除记其字号生卒外,尚立简况一栏记其藏书特点,立室名一栏记其室名以明藏书处所,旁行斜上,一览可得。(二)《藏书家简介》,自百余家中择其荦荦大者15家,详其始末。(三)《今存善本书目》,按四部分类着录常熟市现藏善本书。(四)《邑人着作书目》着录乡人着述,为乡邦储文献之目。有此一编,足补中国藏书文化史之缺。
  地区文化的研究是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但其资料比较散落,而地方志中往往保存一些足资参考的史料,如:
  (1)云南《陆良县志》在《概述》和《文化》编中记述了蜀汉cuàn@①民人迁陆良与当地民族文化相结合而开创的“cuàn@①文化”,并收录有关碑文和考跋,为研究“cuàn@①文化”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使人们对“cuàn@①文化”有较清楚的了解。
  (2)安徽《马鞍山市志》记1984年在基建施工中偶然发现三国东吴左大司马右军师朱然墓,是八十年代中国考古的十大发现之一。它所记有发掘、墓制和出土文物的资料,在新志中是少有的最新考古全录。又所记1985年发掘的邓家山商周古遗址具有三千年前湖熟吴文化特征。志书还设有“湮没文物”专章,不仅记历代毁弃的古建筑,亦记有民国时曾存在于安徽图书馆或民间的已佚的珍贵文物藏品,使志书成为研究我国江南文化,特别是吴文化的一部重要参考书。另外,有的志书还保存着一些原始文献和珍贵照片,如《青田县志》附录中就全文辑存了宋郑汝谐的《易瓦记》、清吴楚椿的《畲民考》和民初叶正度的《查灾日记》等。志书收录了占全志照片三分之一的124帧历史照片,其中如“古县道”、“抗日时期碉堡遗迹”等,都有存史价值。
   4
  地方志虽然有上述资治、教化、存史等重要的人文价值,但是要想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和发挥应有的作用,还需要方志界人士认真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如何发挥地方志的两种效益,变被动提供为主动参与。
  首先,应当改变地方志的静态存在,不能只等待别人来使用,原封不动地提供,任人采录;而是要使地方志资料变成信息化的动态。认真研究和参与各地区的地情研究,把志书中的资料结合现实,适时地发布各类信息,引起领导关注,诱发群众兴趣。
  其次,要改变志书完成即大功告成的思想。志书完成至多是大功的80%,还需要面向经济大潮,使志书这一典籍商品化,向社会市场推销自己,用典型效果大力开展宣传工作,组织各种以志书内容为依据的知识竞赛、演讲会和展览会,使志书立体化,全方位地普及于群众,使其从懂得读志书到用志书,则志书自可不胫而走。
  第三,要积极开展志书二次文献的编纂工作。各地志书一般篇幅偏大,动辄百数十万,不可能人人通读,而且志书本是一种备参翻检之书。所以急需编制一些检索工具和参考用书,即象整理旧志那样,以新志为依据,以地区为单位,汇集所属各县、各行业部门的志书资料编制各种专题汇编和索引目录等,则手此一编,设有所需,即可按图索骥,翻检而得,并能引起人们了解志书和进一步的求读与利用。
  第四,编写志书所搜集的史料不可能全部采用,但余料不等于废料,有的是我们限于认识水平,尚未能了解其真实价值,有的是目前尚不需要,而难定日后是否需要。据悉有的县已在考虑修续志的问题,那么对储料备征的问题亦应有所注意,而力求增强我们对余料价值的认识。要积极整理余料,并向社会提供应用,使其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用。
  如能作上述的努力,则志书的价值可能会被更好地认识。
  从对新志利用的探讨中,也认识到今后续编志书时应注意的问题,特识于文末,以备后来者借鉴。
  (1)严格选用入志资料,认真进行校订、考证,尽可能系统、完整,具有可征性。做到事事有来源,字字有出处。
  (2)特别注意数字文献,一是要全志数字无矛盾;二是不要出现离奇的数字,如有部志书相连两年的人口数有几万字的出入使人难以置信;三是不要迷信文献记载中已有的数字,天津汉沽区得到一份地震伤亡人数的文字记载而不盲目信任,又组织专人作实地调查,结果伤亡人数多出几万人,大大地提高了志书的可信度。湖南沅陵县曾编《沅陵县方志数据集》达10万字,为编写志书提供了一致而可信的基本数据,给后人留下了信而可征的依据。
  (3)认真编好附录:附录不是蛇尾而是凤尾。有许多有价值的史料和文献,但是,本文一时难以写入,那就应把一些比较系统、完整的资料保存在附录中,尤其要注意金石碑刻文字和遗物的照片。
   (作者系南开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 田卫平〕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兴的大写下加冖下林下大下火
  
  
  
河北学刊石家庄100-103K91中国地理来新夏19971997 作者:河北学刊石家庄100-103K91中国地理来新夏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1:31:44

[新一篇] 論新世紀之初我國的對外開放新階段

[舊一篇] 論林語堂筆調改革的主張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