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科学蓬勃发展的趋势中,有两种格调鲜明而又互相对立、辩证地相互联系的发展倾向具有强烈的代表性。一是各门学科由深入分析被研究对象的任务而不断分化和专门化。二是由全面研究客观现实的必要性,促使相邻学科的知识相互充实而产生一些新兴的跨领域、跨部门的边缘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民族地理学产生和发展,正是在民族学、地理学等传统学科专业化程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日渐加深,以及相互间知识材料的丰富积累、研究内容、方法的互相渗透和借鉴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人文地理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的。它同其它任何一门学科一样,有着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丰富的科学内容。
一、民族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民族地理学是本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由民族学家提出的概念。但是,民族地理学这一术语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就被日本人小牧实繁采纳作为其专着的名称。可是小牧实繁笔下的民族地理学,只注重从种族学的角度考察民族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和我们现在所言的民族地理学有着原则性的区别。五十年代末期,苏联民族学界为了确定世界范围内某一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构成(民族的自然构成、社会历史构成、人口构成),正式提出了民族地理学这一科学概念,并把其研究对象表述为:“特定地区社会历史发展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各族人口和民族成份变动以及引起变动的原因。”〔1〕从此定义可以看出, 民族地理学最初的研究对象是不太明确的,它把民族人口学的一些课题都作为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故,同一时期的第七届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会议关于民族地理学小组讨论中,就列出了以下六点囊括了民族人口学研究内容的问题。一、民族因素在人口自然变动中的作用。二、迁徙过程及其对民族成分变化的影响。三、人口调查材料中民族指数的分析。四、民族分布图集的编绘方法。五、历史民族学集的编绘原则。六、都市化及其对民族发展过程的影响。从这一笼统而不太专一的问题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的学者们对民族地理学的理解和研究还是不够具体和深入的。
发展到后来,随着人们对民族学和地理学两门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专门化,特别是对学科内部密切联系的进一步揭示和其间交叉领域的深刻认识,民族地理学的研究才真正以“民族与环境”这一对特殊的矛盾为中介而展开。不同学科的学者都分别从自己的学科角度,对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人们共同体——民族,及其形成发展和衍变的过程中,赖以生存的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组成的无机与有机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地理环境进行专门性的研究,并注重分析地理环境所影响的民族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但是,由于民族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出乎异常的变化多端,所以,民族地理学在考察民族种种活动的分布情形、观察各历史民族区域的自然情形和社会情形不同所在和所以然,并对之进行环境根据解释的同时,又形成了诸多对民族地理学新的认识角度。譬如有人认为,民族地理学应着重加强对各民族区域分布,特别是对同族聚居区域和异族杂居区域的研究,对民族散居和迁徙同经济、自然条件等因素的联系的研究,亦即把研究民族的地域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及其规律性,作为民族地理学特定的研究对象。这里强调的是民族地域分布的特点,着重对民族地理发展过程中空间结构的分析。与此相似的提法是,民族地理学是从地域和空间的角度来探讨民族及其人口的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的科学。又有学者从民族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出,民族地理学是“研究民族的形成、演变和分布、特征及其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相互关系”〔2〕的科学, 或者说民族地理学是研究一定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历史条件下,民族历史发展、民族构成、民族分布、民族移动的地理空间差异、相互关系和特征。这种界定,着重考察民族集团的规模、地理分布、结构以及它们的变化和这些变化之间的关系。此外,亦有学者从更为广阔的角度,采用了普遍联系的方法,提出了民族地理学作为世界性的服务和应用科学,其研究对象应是世界各民族居住文化、生活方式与习惯的地理差异、居民点及国土体制、民族人口对环境的影响,等等。
总之,在民族地理学发展的几十年历史中,无论是地理学家还是民族学家,都分别从自己学科的角度,对民族地理学这一新鲜事物以极大的关注和一定的投入,都分别注重民族人口的特点、强调民族地域分布的特点、考察民族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强调民族地区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等特殊的视角或侧面,对民族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作出了某一方面的回答,反映了问题的一个个侧面。今天,我们把各个侧面合理部分集中起来,进行综合性的思考与归纳,就不难对民族地理学特殊的研究对象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我们认为,民族地理学在具体运用地理学的方法,通过民族这一种特殊的区域地理现象去研究地理的特点和过程之时,至少应反映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民族的位置和空间差异。二是人地关系上的民族生态观点,亦即各民族及其环境之间关系的生态分析。三是在民族的空间位置与生态关系融合中的区域分析,即从区域地理研究的角度出发,着重考察一个历史民族区域内每个要素的空间尺度,以及由于某一特定的地区内环境与民族特征的特殊联系所构成的明显副区。同时,由于民族地理学的研究和民族的方方面面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民族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范畴,在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诸多属性、特征、形态,都不同程度地受制于各种自然的或人文的地理环境。所以,民族地理学不仅要考察民族的形成、分布、演变与环境的关系,还要注重分析与民族的地域分布规律及空间差异的形成至为紧密的各种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环境要素和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人文环境要素,以及对特定地区的人口、经济、历史、聚落、文化等发展变化规律寻求环境的解释。明乎此,我们才可以把民族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明确表述为:民族地理学是从地理学的角度,运用民族生态的观点,研究民族的形成、构成、移动、分布特征及其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相互关系,揭示民族地区各种历史、经济、人口、聚落、文化等要素的地理背景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当然,民族地理学作为一门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朝阳”学科,除了确定带有普遍意义的研究客体之外,还必须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实践任务。譬如,中国民族地理学应偏重分析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较落后的非城市化民族地区的人文组织与活动的地理因素,系统研究我国各民族地理聚集的形式、分布、结构和比例关系,考察民族地区各种人文和自然资源状况,以便有利于各民族经济的共同高涨,或对民族地区进行资源开发和经济投资的要求。
二、民族地理学的学科内容
特定的研究对象决定具体的研究内容。民族地理学作为一门介乎民族学与地理学之间的交叉性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学科内容和研究任务,除了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不断健全和完善学科体系、加强基础理论问题和应用问题的研究外,还具有如下丰富的学科内容。
(一)民族分布与区域民族构成的历史地理背景
民族分布是一个涵盖面极广的概念,它不仅是指民族的地域分布,还包括民族的行政分布、生态分布、族际分布和地缘分布等几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就民族地理学所注重的民族分布来说,主要是强调世界范围之内的民族地理分布。然而,任何事务的地理分布都包括地区差异和地区关联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和环节。所谓地区关联,即指任何两个地区之间各种联系的总和。地区差异,则是不同地区特点的对比。由民族地区关联和地区差异各为矛盾的一个方面所组成的民族地理结构,具有特定的运动规律和分布规律。民族作为一种复杂的区域地理现象,其地理分布是指世界上已聚居的民族空间分布形态和民族人口在地理上分布的过程,亦即民族(人口)现象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且这种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异性,既表现于各大洲、各国之间,也表现为某国内各地区之间。综合地分析民族人口空间分布形态及其地区差异的特征,揭示民族人口地理分布规律,是民族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所以,民族人口地理是民族地理学的重要内容。同时,由于民族地理学在客观地考察历史上形成的各种人们共同体——民族及其形成和演变的地理背景时,对各历史时期民族分布、变迁及其所显示出来的地区差异的历史原因,都要进行追溯性的研究和探讨。所以,民族历史地理也是民族地理学最基本的学科内容之一。
1. 民族人口地理
民族人口地理研究,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及其变化规律,是探讨民族地理分布的一个主要切入点。因为,一定时间与一定空间范围民族人口的多少及其地理分布,往往是衡量一个民族大小及地理分布的重要标志,准确地把握各个民族的人口数量,是研究人口地域分布的出发点。
民族人口地理分布,从时间特性方面来看,包括静态和动态的两种分布形式。静态分布指的是民族人口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某一特定时刻的聚集状况;动态分布则是指民族人口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某一时刻系列的集聚状况。从空间角度来看,包括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垂直分布是指某时点同一地区不同地形高度的人口集聚状况,具有带状特征;水平分布则是指一某一时点同一地域不同平面上人口的集聚状况,具有面状特点。而无论民族人口反映在时间特性方面的静态分布和动态分布,还是反映在时间空间上的垂直与水平分布,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制于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都和民族人口的地域构成极为密切。所以,民族地理学在研究民族人口地理时,应偏重于民族人口的地域构成。
世界各民族人口的地域构成是经过各民族几千年的经济、文化交往,多次的民族迁徙、融合、同化所造成的各民族人口的分布再分布而最终形成的分布格局,是根据民族居住空间来划分的。它包括民族人口的行政构成、城乡构成、自然区域构成、聚居地区或杂散地区构成。而无论是行政的、城乡的、还是自然区域、聚居地区的构成,都与民族的行政、地缘、生态、族际分布紧密相联,或者说民族人口的地域构成是影响民族地理分布的一个变量。所以,民族地域分布的差异性,和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人口地域分布所显示出来的差异性是相通的。认识到这一点,民族地理学在对民族地区的人口进行区域规则和区划的同时,就必须通过绘制人口密度图、分布图,研究民族人口的行业构成分布、职业构成分布、性别、年龄结构分布、人口城市化状况、人口流动情况等诸多方面,才能正确揭示民族人口地域分布的差异性与环境的关系,为判定民族地区合理的人口政策和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2. 民族历史地理
民族是历史的产物。现今世界上六大洲及其附近岛屿2000多个大小民族的分布也是长期历史发展、演变的结果。我们知道,共同地域是民族的显着特征之一,而历史上由于政治、军事、经济及自然条件诸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民族分布地域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这种民族分布地域的实际扩展和收缩过程,又往往导致不同民族间的交错分布,加强着不同民族的地域联系,反映特定地域的民族构成。所以,我们如果能够追溯性地运用历史学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利用文献资料、地图资料,绘制反映民族历史地理面貌,显示民族的地区差异及其具体分布位置的民族分布地域变迁图,揭示民族地域分布变化的历史过程及其原因,探讨某一历史民族区内民族聚居、杂居、散居特点,迁徙、融合、流动情况,并对民族地区行政建置沿革进行不同程序的复原,那将大大地丰富民族地理学研究的科学内容。
(二)民族的经济地理
从某种意义来说,民族的生产活动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所反映出来的关系——人地关系,是作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民族地理学的灵魂和研究的核心。诚然,生产活动是不同民族谋求生存,获取吃、穿、住、用等物质资料最基本的活动,而提供物质资料的环境,作为一种劳动对象和广义的劳动手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特定的民族总是以其独特的生产活动或经济生活方式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千变万化的地理环境,总归是由水、气、土、矿和生物等要素提供大量的生活资料,即可再生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每个民族的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总是不断扩大和加深改造及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民族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
然而,人类的生产活动或经济生产方式,无论采集渔猎、游牧兼畜、种植饲养、兽驮舟行,一刻都离不开地理环境,不同的经济生活,都是对各异的地理环境改造和适应的结果。在人类活动的原始阶段,生产活动主要是狩猎、采集和捕鱼,对自然环境有着直接的依赖关系。那时,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常常提供给人们丰厚的猎物、植物的块茎、果实,或者说“过于丰饶的自然,‘使人离不开自然的手,像儿童离不开引绳一样’,那不会使人类本身的发展成为一个自然的必然。”〔3 〕具体到现在,如生活在亚、非、南美等洲热带、亚热带森林地区、热带草原地区的俾格米人、布须曼人、库布人、普楠人等民族共同体,其生境可源源不断地向他们提供各种能量,故这些民族很难一下子摆脱传统的生活方式,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也是微不足道的,或者说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然地理环境。
当然,地理环境对历史上各种人们共同体的影响,是一个可变的量。每个民族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生活中每一次大的进步,都会对周围地理环境发出新的要求。如从事采集、狩猎、经济的民族与游牧民族相比,后者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改造就比前者深刻、广泛。就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定居的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较广,从热带的赤道森林到北冰洋沿岸和北方边区的冻土带,几乎都有他们的足迹。故我们在根据自然状况对其经济生活进行民族地理学的考察,亦即对游牧民族的经济地理进行研究时,就要考虑到与之相关的生物地理群落分布和地貌生态结构;同时还要看到,即使都是游牧民族,情况差异也很显着。如在热带和温带草原上从事游牧的索马里人、贝都因人、贝加人和西南亚干燥的山阳坡的俾路支人、巴赫蒂克人,生活在温带沙漠和草原上的蒙古、哥萨克人,与活动在中亚高原地区的藏人、吉尔吉斯人等民族,虽然都在其游牧生计中,巧妙地把畜群放在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出口——青草地上,都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向自然生态系统索取能量,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改造、游牧的方式、畜群的种类、利用牧场的程度、时间和季节却不尽相同。这种同一经济类型所显示出来的地域特征和地区差异,也是民族地理学在研究民族经济地理时不容忽视的环节。
在当今世界各民族主要的生计类型中,除了渔猎、游牧生计方式外,还有农耕生计。农耕经济是一种内容最为丰富和亚型特别多的生计方式,它把各民族人们的智力、体力直接注入生态系统,或者说,人们的生存要求已经从自然生态系统中直接攫取能量,转变为依靠有序的人工植被(稻、玉米、块茎等植物)取代自然植被阶段,各个民族的人们可以通过强化劳动和改进技术来改变其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放大或增加生态系统的输出功率,以期最大限度地增加自然界流向人类一方的能量。这种经济活动方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改造是十分深刻和广泛的,所获取的生活资料也是异常丰富的。然而,当我们从农业生产与经济生活的细微处,去探讨“农耕民族”的经济地理时,除了考虑“刀耕火种”等特殊亚型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区域差异及演变过程外,还要从总体上对“农耕民族”生活地区的各种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以及开发利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潜力,作出详细的调查与预测,以便寻求改造利用自然环境的途径及治理措施,合理地进行经济开发、生产力布局,协调好民族的生产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民族聚落地理
每个民族在对周围自然地理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过程中,在自己特定的生产、活动和民族人口的生产过程中,创造了带有民族特征的既有时间系列的区别又有地域上差异的聚落环境。聚落是从事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是人口居住点和人口分布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民族,由于生产活动的内容不一,居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不同,居住的方式、特点以及由此所形成的聚落类型、聚落分布的地理位置、房屋的建筑形式、聚落中具有民族的公共建筑都不尽相同。如生活在农区的民族,由于农耕经济的一大特点是在“静”中创造,故定居亦或相对地定居某处,对他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游牧民族由于需随季节变换牧场,故逐水草而居或游牧帐幕式的居住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海滨水上居家之民族,追逐鱼群,以舟为室不足为奇。又具体如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住平坝,布朗族居山头,也是与傣族种植水稻,布朗族从事山地农业这种特定的生产生活内容相一致的。
此外,民族地区的气候、自然条件也是决定聚落形式的重要因素。如上古之世“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和现今我国南方地区傣、景颇、佤、侗等民族所采用的“干栏”式建筑,就是为了适应我国南方地势低下、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藏族农区的石砌平顶碉房,就是为高原山地多大风、少雨特点和为防御需要而建筑的;北方圆形穹顶、低矮的蒙古包,对北方的风雪气候亦很适合。又如公共建筑中,新疆少数民族聚落中的一些公共建筑物多取象征帐篷模样的圆形屋顶,侗族聚居地区颇具特色的鼓楼、“风雨桥”,宁夏回民分布地区大大小小的清真寺等等,都分别与这些民族的历史、风俗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研究一个民族聚落的聚散状态,即集中与分散的形态,聚落的位置、类型及其建筑物的形式、结构、建筑材料,对于了解民族人口的静态分布、民族的地域特点、民族通过聚落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及适应,就应是民族聚落地理首先要研究的内容。
基于以上的认识,民族聚落地理在研究民族聚落的形成、发展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研究民族聚落分布规律与特点的同时,还应根据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聚落和建筑两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和方面,确定如下的研究内容:
——民族地区乡村聚落类型或乡村聚落区。根据民族地区乡村聚落整治和村镇规划的具体要求,探究乡村聚落的地域差异,分析不同的乡村聚落类型或乡村聚落区的起源、形式、特点分界线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民族地区集镇和村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乡村聚落体系、聚落规模,以及乡村聚落的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发展方针、发展前景。
——民族城市聚落的分布特点职能、类型、布局形式、影响因素、地域差异及地域体系。
——气候、地形、水源、植被等自然环境和农业用地、工商业布局、交通条件以及政治、行政力量、社会习惯等生产和社会文化环境与聚落之间的特殊关系。
——按经济活动的性质、聚落的形态和规模、聚落的地域差异来综合地对民族地区乡村与城市聚落进行分类研究。
(四)民族文化地理系统
在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中,于本世界初曾出现一种以文化领域理论的发展为中心,以摩尔根·博厄斯、马森、威斯勒、克罗伯、索尔、斯图尔德为代表人物的流派。他们都几乎倾向于分析各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故而提出了文化领域、“时代领域”、“文化景观”、文化要素、文化区等诸多术语,企盼从“地域”的角度来把握民族这种特殊的人们共同体,在感知、“刻画”的改造居住环境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烙有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印痕和表现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地理系统。
民族文化是民族存在的一种形式和显着标志。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由特定的一个或几个民族所创造、保持和发展,每一个民族都在自己长期的居住环境中,创造了烙有区域自然地理特点并通过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的区域文化。而在一个环境行为一致性的区域内发生的行为一致性的结构,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和自然区域有着共同边界的“文化区”。因此,我们在对广阔历史民族区内各种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时,常常可以根据文化区内的自然地理特点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文化类型的研究。如依据土壤、气候、植被等自然要素,可将文化划分为“草原游牧文化”、“丛林文化”、“温带文化”、“寒带文化”、“流域文化”、“极地文化”、“纬度文化’;依据资源条件,可划分为“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业文化”等。这是从总体上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侧面对民族文化所作出的分类。然而,民族文化同民族的整个历史运动一样,是“自然的历史”,必然和它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相互依存、互为关联,才能形成不断变异、不断进化的有机的民族文化地理系统,且在这个有机系统中,每个民族都按其文化的传统标准,对其天然环境中的自然和生物现象施加影响,使文化景依附在自然景之上。同时,环境又通过一定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作用于民族文化地理系统。
由上看来,虽然环境和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决定文化发展,铸就文化特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即使是同一环境,由文化不同的民族占据,定然会产生很不相同的文化景观;同样的地域,在历史上也会有很多不同的文化发展脉胳;渔猎民族生存的空间,只要气候、土壤、地势等合宜,尽可以有农耕文化的产生。所以,民族地理学在全面地考察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其地域差异、地区特点的同时,还必须根据各种文化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具体研究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操持不同的生计方式的民族,凭藉相异的生计工具去获取生存必需的物质资料时,对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以及区域性的动植物依赖速度的基础上所创造的各种文化类型。
第二,具体研究由某种特殊技术手段开发特定地域所涉及的行为型式及其对文化其它方面的影响程度。如爱斯基摩人在其生计工具中,虽然使用弓箭、梭标、陷阱、容器等广泛的技术手段,但因人口稀小,协作打猎又相对地无所收获,故其社会分散为适当独立的家庭群体,社会文化一体化的趋势不太明显。又如在农耕民族那里,由于众多人群聚居一地同生活成为可能,故产生了相应的属于制度文化方面的政治组织,社会文化的一体化也相对较为明显。总之,如何在进一步揭示民族文化地理系统的特点、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各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民族文化影响的深度、广度,协调好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将是民族地理学始终要研究的内容。*
注释:
〔1〕王恩庆、李一夫编:《国外民族学概况(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印,1980年7月。
〔2〕《人口学辞典》,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555页。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
〔责任编辑:杜松〕
云南社会科学昆明52-58K91中国地理管彦波19961996 作者:云南社会科学昆明52-58K91中国地理管彦波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1: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