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的适应性培养的社会心理分析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在中国社会的实际生活中,人的社会适应性往往被看作影响个人社会生活成败的主要个性特征,每一个社会成员终身都得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面对和学习“社会适应”,从不同情境获得“社会适应性”。
  人的适应性培养是个人认知、控制和调节其行为以适应一定社会情境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情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而是以个体的社会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性作为中介环节。而专门研究人(包括个体和群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为的社会心理学,也就责无旁贷地成为人的适应性培养的首要的指导理论和科学依据。
  一、适应性的社会心理观
  (一)适应与适应性
  适应这一概念原本是指生物在竞争中适合环境条件而形成一定性状的现象。人不仅是一个生物体,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成员,因此,人的适应主要指社会的适应,就是指个体在自身努力或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符合社会生活条件和满足个体需求的某种心理-行为模式的过程。人的适应性则是个体为完成某种社会生活适应过程,形成相应的心理-行为模式的能力。在人的培养上,社会适应性往往指某一种类心理-行为模式中个性特征所适应的社会生活环境范围大小。凡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技能及社会行为习惯等社会心理特征在多种情境里保持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称为一般社会适应性好,或者具有广泛的社会适应性。有的心理-行为模式仅能适应于某些特殊情境,则称为特殊社会适应性好。
  (二)社会化是适应性培养的出发点
  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学习和掌握该社会所明确规定的行为规则以及不成文的社会常模的过程,叫社会化。
  社会化是使社会和文化得以延续的有效手段,社会化诱使儿童和社会成员去做那些能使社会正常运转而必须做的事情。社会化包括这样一些影响:父母为教育子女而对他们进行指导与控制;人们通过语言学习和形成人格而实现相互作用;作为社会角色模式的示范和遵循;婚姻与生儿育女的准备;个人初次进入职业角色以及许多其他类型的训练;社会活动的参与等等。
  社会化也就是社会群体用来同化其成员的各种压力的总和,而这许多压力乃是用来使群体中的个人就范该群体的法则和常模的有效工具。社会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的根本保证就是通过政治社会化、民族社会化、法律社会化、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等过程使其社会成员适当地参与社会中的各项活动,从而为群体所接受。
  一个社会群体所奉行的法则或行为规范,对于群体中的个人具有相当的约束力。处于群体中的个人必须对群体所期待的行为准则有所认识并加以遵循,逐渐内化,即把群体规范内化到个人的价值观念系统中去,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种社会规范的内化是个体通过外部活动结构建立起来的内部心理结构,也即心理-行为模式。
  作为生物化的个人,一出生就被置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他必须通过其他个体及群体的相互作用来学习社会规范,满足其在一定社会情境下的个人需要。社会化的目的就在于使经历这一过程的个体能够适当地参与社会生活,为群体所接受。个体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由自然人变为适应社会的人。社会化也就是人的适应性培养的出发点。
  二、适应性的主要社会心理特质
  人的适应性主要决定于个体的社会心理特质。一些重要的社会心理特质从根本上影响和规定个人的社会化进程的速度和质量,影响和规定着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快慢以及适应性大小。
  (一)社会知觉与适应性
  所谓社会知觉是一个人用来整顿和组织社会性刺激的许多有关的思想和概念,包括对他人的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人际关系知觉、行为和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群体知觉等等。与人的适应性相关的社会知觉主要包括个人知觉与印象管理、社会图式和归因过程、控制错觉等。
  1.个人知觉和印象管理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行为。
  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一方面认识、把握对方的心理状态及特征,以便对他人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我们对他人的认识和期望最初完全决定于他形成的印象;另一方面,个体还要考察自己的心理特质、动机、态度和情感等,驾驭自己对人的印象,由于交往的需要人们常常根据情境、交往对象的特点创造出有利于自己的形象,这种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被称之为印象管理。恰当的印象管理是人际交往的辅助手段,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个人适应性的量尺。
  2.社会图式和归因过程是个人认识社会情境和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认知媒介。
  社会图式意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社会认知的现象,包括对认知对象的知识、有关该对象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特殊事例,每个人都有关于他人、自己、团体、角色以及事件的图式。当面对新的社会情境时,个体便调动自己已有的类似情境中处理问题的知识、经验、技能去帮助认识、解决问题。图式也将我们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的预期加以结构化,以便对将来有心理准备。在不同的情境下,个人调动不同的图式来形成判断、作出决策,并进而指导自己与他人的交往。让个体尽可能多地并且正确地建构社会图式是人的适应性培养的必要训练变项。
  归因就是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通过归因过程,个体能预测评价人们的行为,以求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因此,对行为起因的解释是决定个体如何反应社会情境的重要媒介。人的适应性培养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最大程度上消除归因偏差,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
  3.控制错觉是一种适应性的意识。
  人不仅有强烈的动机希望去解释周围的事件,而且还具有控制我们周围环境的强烈需求,这就导致人们认为自己对周围环境或命运有很大的控制力量的信念,有时个人会产生一种对任何事都能控制的意识,即一种控制错觉。譬如“人定胜天”的口号,“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公正信念,战胜癌症的信心等等,都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人们能控制自己行为的后果。
  当这种对事物有控制力量的意识受到威胁时,个人便会产生情绪困扰。各种研究显示:假如一个失去控制意识或控制错觉,就会感到痛苦,对压力的反应会增加,工作成就降低,愤怒或敌意增加,或者觉得无助及冷谈,但还有一种最主要的反应是,试图恢复原来的控制意识。即使当人们患了癌症——一种最难控制并且起因尚未明了的疾病时,他们也试图以各种不同方式重新恢复这种支配的意识。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对自身行为和自己生命具有一份强烈的控制意识,在生活中具有极大的适应价值——即使它可能部分基于错觉。控制错觉不但不会阻碍适应,它反而可以帮助人们适当地面对问题。
  (二)社会互动与适应性
  人的社会适应性,是通过互动而形成的。人际互动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人际间沟通的能力、人际关系状况以及人际互动的协调模式。
  1.人际沟通能力与人际关系状况是个体适应性的两大重要指标。
  人类的亲和倾向即希望与别人在一起的欲望相当强烈,这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种种联系。人的亲和倾向有二个显着特点:
  第一,与他人交往所要获得的回报是多样化的。罗伯特·魏斯(Robert Welss)(1974)曾分析了人类的亲和需求,证明有六条基本的“社会关系律”,即人际关系提供给个体的重要收益:(1)依附感,就是由最亲密的人际关系提供给我们的安全感和舒适感;(2)团体归属感,与朋友同事、同学、队友等共享相同的兴趣与态度;(3)价值的保证,由于别人的支持而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有价值的;(4)可靠的同盟感,当我们需要帮助时,必定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的意识;(5)获得指导,要求提供给我们忠告或信息;(6)爱育的机会,当必需对他人的福利负责或照顾某个人时使我们感觉到被需要被重视。第二,没有任何一种单独的人际关系能满足我们所有的亲和倾向。例如,与他人相爱的关系可以提供给我们依附感,但无法提供我们对某一团体的归属感。一个多姿多采及健全的社会生活必需有很完整的社会关系网络,才能满足所有的社会需求,如果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无法满足必须的社会需求时,个人便感受到寂寞的痛苦。每个人都会由于搬家、求学、开始新的工作、出差、生病住院、结婚、离婚等等生活上的改变而产生一种情境寂寞。能否尽快从情境性寂寞里恢复过来,并重新建立一种满意的社会生活,是衡量个人适应性的主要指标之一。
  然而,生活的丰富、事业的成功、与他人关系的建立和持续,都离不开人际沟通。个人的沟通能力不仅表现在语言沟通,同时也表现在非语言沟通方面,即身体(指脸部表情、手势、姿势、外观等行为)和超语言(指将谈话内容除去后的所有信号,如频率、振幅、速度、音质等)。评价一个人沟通能力主要通过三个维度,即沟通的准确性、主动性和注意水平。准确表述事物的能力是沟通成功的前提;主动沟通者比被动沟通者容易建立并维持广泛的人际关系,与他人的沟通也较为充分、及时和有效;沟通注意水平高的沟通者能较好地根据反馈调节自己的沟通过程,对对方的沟通形成良好支持,使沟通始终保持较好的彼此对应性而得以顺利持续。
  因此,一个人与他人的沟通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状况就成为个人社会的适应性的两个主要指标。
  2.人际关系的协调模式是人的适应性的基本表现形态。
  人际关系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互动的双方在评估人际关系的结果时,一个人的结果与其同伴的结果互相关联,当两个个体间有不同的偏好及价值时,他们之间就有“不一致的结果”,因此也较容易发生兴趣上或利益上的冲突及协调问题,即使最亲密的关系也难免有此类冲突发生。当冲突发生时,互动的双方必须磋商出解决之道,最普遍的解决方式就是选择另一种二人都能接受但较不喜欢的第三种抉择,或者二人彼此交换条件轮流完成各自的意图。
  然而借磋商的方式来平息互动双方的利益冲突是一种费时费力的举动,因为磋商极可能引起争论以及产生不好的感觉。为了避免采取此下策,互动的双方常常发展出一套规范或规则来协调彼此的行为。有了共同的规范便不需要经常借磋商来达成和谐的行为模式。
  社会文化规范早已对许多种人际关系订下了某些协调模式,譬如有社会角色规范、社会责任规范、相互性规范、社会公平规范等等,这些规范对互动双方各自应有的举动提供了非常特殊的指导原则,其含意包括已经建立好的一些关于互动双方可能遭遇到并且需要磋商的问题的解决方式。文化规范构成了人际关系协调行为的基本模式,因此“规范遵循”也就是人的适应性的基本表现形态。
  对于文化规范并未给予特别规定的某些人际关系,譬如同性伙伴关系,或者当社会的指导原则变得模糊不清的时候,譬如传统性别角色规范已开始动摇,互动双方各自的行为会有较大自由,但必需费更多的努力使得双方的互动能成功地达到协调。于是,互动的双方常会通过改进传统的指导原则或社会常模,创造出自己的对于互动关系中的问题的解决方式。这是一种“规范创造”的过程,也是人际关系协调模式变化和更新的过程,体现了人的适应性的创造品质和灵活性的特点。
  三、适应性培养的社会心理机制
  (一)气质特性
  气质是个人在进行心理活动或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动态的心理特征。既表现在情绪产生的快慢、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及情绪变化的幅度上,也表现在行为动作和语言的速度以及灵活性上。气质可以决定个人的刺激需求,表现在对环境有一定的选择或逃避活动;气质可以调节或矫正环境刺激对个人的作用,从而决定个体反应性水平的强弱。
  气质规定着个人的适应性特点并对个人的适应活动表现起着动力作用,不同的活动对气质诸种特性的要求各不相同,具有不同气质特性的个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活动也表现着其差异。因此,人的适应性培养必须针对每个人的气质类型特性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对待方式和训练方法,科学的制定针对不同气质特性的个人适应性评估指标,形成适宜于不同气质特性个人的多样化的社会适应模式。
  (二)认知自我控制
  认知自我控制是指在社会认知中,个体能够控制自身认知体验的表现,使个人的认知体验不被他人所觉察,从而使个体与外界保持平衡,这是自我意识作用的结果。社会心理学中有关认知自我控制的实验证明,凡是能激发个人产生焦虑的社会刺激,或者将要带来不愉快的刺激,在其生理反应上以及情绪反应上均非常敏感,但认知倾向却不积极,个体在认知反应上把这些刺激带来的体验压抑下来,从而减少焦虑,适应社会。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常常对自己的认知反应加以控制,常常将自己对某些人或行为或事件的真实感受和情绪压抑下去,竭力使自己在外显行为(包括表情、姿势等)上不表现出来,借助自我意识来对自身的认知活动进行控制调节,以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环境保持一致。
  (三)一致性趋力
  在社会心理学里,认知论的主要观点是,个人的行为决定于他对社会情境的知觉。不论社会情境是如何杂乱无章,人们都会很自然地把对某一社会情境的知觉、想法和信仰组织成一种简单而有意义的形式,使之变得更有规律可循。这种对环境的知觉、组织和解释影响着一个人对社会情境的反应。因此,人们具有强烈的欲望希望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具有一致性并赋予意义。如果不一致,人们就会改变或者重新安排对环境的看法,使之达到协调一致,缓解或者排除不一致带来的情绪压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多种多样的社会环境。
  在一已知的情境下,改变或重新安排对环境看法的方式有很多,平衡理论采用“最少努力原则”(least effort principle)来预测人们决定采用何种方式解决不一致,即在最终平衡的目的下,人们以改变最少知觉关系的方式为之。而认知失调论在预测人们如何处理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时,特别指出,假如行为无法取消或改变,解决不一致的主要方式就是改变自己的态度,使其与已发生的行为保持一致。一致性趋力是个人社会态度的一种适应机能。
  (四)自尊防御
  个人的自尊感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它有助于个人克服困难和本身的弱点,以便达到社会期望他们达到的那种成果,同时它还能够促使个人随时调动自尊防御功能去合理地维护自己的尊严。个人的自尊防御功能可能表现为无意识防御,也可能表现为有意识防御。
  无意识的自尊防御功能主要有压抑作用、投射作用、摄入作用、自居作用、合理化作用、升华作用、解脱作用、转换作用、退行作用、补偿作用、幻想作用和曲解作用等。无意识的自尊防御功能是处在挫折与冲突的紧张情境中的个人,为保持自身情绪的稳定和平衡的一种多为不自觉的适应性倾向。
  有意识的自尊防御功能主要是自利归因,专指那些能显耀自我,或防御自尊的归因,即个人倾向于将自己的成就归于内部因素,譬如自己的能力、工作的努力或是一般的优点,而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譬如运气的不佳、工作有难、气候不好、环境的压制等等。自利归因是归因过程中最普遍的动机性偏误,是个人为保持自尊以及保持自己免于自尊受损的需求,它有自我表现和印象整饰的作用,以使别人给自己较高的评价。
《教育研究与实验》武汉36~40B4心理学许峰20012001许峰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邮编:430079 作者:《教育研究与实验》武汉36~40B4心理学许峰20012001

网载 2013-09-10 21:33:48

[新一篇] 關于人文科學現狀的思考

[舊一篇] 關于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若干問題與對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