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近年来,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我们强调四句话,即教师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要把每一所学校办成帮助教师成长提高的基地;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我们要求校长要把教师队伍的建设,列为学校首要的最基本的建设。目前全区已形成了具有33名特级教师,110名学科带头人,近300名区级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已成为我们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一、开展“名师工程”的系列活动,以高层次骨干带动师资队伍建设
  1997年初,我们正式启动了名师工程,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总结经验,发掘名师;搭建舞台,树立典型;组织干群,传播先进”的做法,至今已推出了14个(组)名师的典范。其中,有老教育家赵宪初;有高质量、轻负担,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张培荣;有把少先队工作寓于德智体美等各育中的洪雨露;有培养既有文化基础又有职业技能的旅游职校领导班子等。现在,“名师工程”已经成为徐汇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机制,帮助优秀教师成才成名,为全区源源不断地造就培养高层次的骨干和拔尖人才。
  各基层学校也配合“名师工程”活动促队伍建设,开展“校有名师”、“地区有名师”活动,表现出相当的积极性。一个“以校有‘名师’为荣”、“以参与‘名师工程’为荣”的氛围已在全区形成。如田林三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学校“名师工程”,以张培荣老师的教育思想、课堂教学艺术为榜样,在全校开展好教师评选,推出了“田林三中一节好课”的标准,形成了骨干教师开课的展示制度。又如少年宫开展了系列活动,宣传有特长教师的自培经验。小教学区组织起学区性的“名师工程”系列活动,推出和传播了学区内多位教师的先进事迹。淮海中学、凯旋中学等普通学校,也积极推出本校的“名师”,使教师们感到“名师”、榜样就在身边,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师资质量的提高。
      二、抓紧教学、行政骨干队伍的组建,发挥中坚力量的带教作用
  骨干是队伍的中坚,队伍建设的重点就是要抓好一支骨干队伍。为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梯队结构,我们分别把教学骨干和行政骨干都分成两个层面,有序选拔,分层培养,组建骨干队伍。
  教学骨干的一部分是中青年骨干。我们从全区200 多个单位中选拔了800多名校级骨干,并把其中近300名列为区级培养骨干, 确定了六个培训模块,即从思想政治素质、学历进修、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对他们有计划地进行培训,以提高整体素质。
  教学骨干的另一部分是100多名学科带头人。 这支队伍的形成是动态的,每三年选拔一次,对他们的要求较高:应有良好的师德、强烈的事业心、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并有开拓新专业、建设新课程的能力。在与他们签定的任务书上,明确规定,要有专题的研究项目和研究示范课;要担任一门继续教育课程的建设或教学;还要带教两名以上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主要的任务是“带头”和“带教”。
  对行政骨干,校长书记这部分,我们组织教育思想论坛活动,让部分积累了一定经验的校长走上论坛,谈自己的办学思想,促进各级领导学习、思考和实践。在交流和总结中,让大家既取长补短,又展示个性和才华。校长论坛提供的经验和思考,已在校长中间引起广泛共鸣和启迪。
  后备干部的培养更是徐汇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我们主要的工作是:其一,举办“青训班”、行政管理研修班,选拔和培养年轻干部。至今已有800多名青年参加。其二,通过高学历进修、 名导师带教和异地挂职锻炼等多种渠道,促使年轻后备干部迅速成长,至今,区内有23位老校长带教94名青年后备干部。其三,创设助理制、试用制、培训制等多种机制,为干部正式上岗作准备。今年,我们试行干部竞聘制,促进了干部的合理流动和合理配置。
      三、强调学校自培作用,让教师在岗位上成长提高
  我们提出,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成长的场所,而且也应该是培养教师成长的场所。多年的办学实践,使校长们感受到,岗位成长,岗位育才,是培养教师成长提高的最有效途径。围绕这个主题,基层学校广泛探索自培的办法和措施,我们及时组织人员对有创意、有实效的做法予以总结,并向面上学校推广。这些经验主要有:1.建立目标导向机制,开展定位定向培训,使培养对象能尽快到位,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要求。2.构建激励机制,营造群体氛围,满足教师的基本心理需求,增强其前进的内在动力。3.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有岗位实践培训,在学校教学、科研中,以互帮互学的方式,综合提高教师的实践素质;有校内课程培训,根据学校实际,开设实用性较强的“240”课程,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培训课程,让教师边学边用,对提高教学水平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还有各类活动培训,通过举办活动,为教师搭建舞台,提供锻炼和实践机会。
  去年,我们召开学校自培经验专题交流会,推出了如:上海中学高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华东理工附中运用微格教研,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乌南幼儿园在幼儿的反馈中,调节教师行为;二中心小学营造真心赏识氛围,激发教师潜能,培养青年教师较快地成熟成才;上师大附中在课改中提高教师素质,激活课堂教学;田林三中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性格特征的教师进行定位培养、定位使用等等,这些经验源于实践,学以致用,深受教师欢迎,效果很好,给面上学校以极大的启示和帮助。
      四、按照教师发展需求,组织有效的全员培训
  根据市教委提出的“全面开放、按需施教、分级负责、科学管理、讲求实效”的继续教育工作方针,总结八五期间师干训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全员培训要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加强依法施训的管理,重视按需施训的课程开发,并坚持因地制宜的安排。
    (一)组织领导到位,管理体制完善,规章制度严格。
  我们建立了区师资工作领导小组,每个月召开例会研究全区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各校确定分管校长和教务专管员,与区教育学院形成上下对应的工作体系。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操作性的管理工作文件,如《徐汇区基础教育1996~2000年师资培训工作发展规划》、《徐汇区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工作条例》、《徐汇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暂行规定》、《徐汇区中小学幼儿园自培基地建设要求》等。在工作中区教育局和教育学院还加强了计算机全过程管理力度,开通了《徐汇教育信息网络》,提高了培训管理的透明度和动态统计效率。
    (二)采取措施,缓解工学矛盾,确保继续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随着培训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参加培训人员的不断增多,工学矛盾开始突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坚持业余进修原则,妥善处理教师的教学工作和业务进修之间的关系。
  主要措施:一是学历培训以全业余进修方式进行,安排在双休日或下班以后。二是充分利用假期,集中进行学历和职务培训。从1997年开始,我们坚持每年暑期集中培训十天。采用这种方法,空间上相对集中不分散,时间上相对紧凑不间断,便于管理,而且各种优质课程和优良教法集中荟萃,教学效率高,多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神圣的职责。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优化队伍的首要工作。我们要求在教师队伍中大力倡导严谨治学,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的精神,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我们的师德教育是贴近教师,丰富多彩的:组织学习《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读本》,总结身边的师德典范,举办师德教育报告会,组织师德教育巡回讲演团。教育工会和教工团委开展“寻找身边的师德闪光点”,“寻找名师成长轨迹”的征文活动,各学校普遍开展“展师风、颂师德、铸师魂”系列活动。有的学校紧密联系学校师德建设的实际,把体现学校师德风范的事例,通过个案专访的方式,将它集录成册,供全体教师学习借鉴。
  我们还结合区里开展的名师工程活动,编成《树名师榜样,促队伍建设》教材,并申报作为全员培训的课程,在全体教师中普及名教师的师德风范。还将这些名教师的先进事迹,制成流动的宣传展览版面,送到各校巡回展示。
    (四)结合实际,花大力气建设课程,形成适用对路的本土化的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的内容主要考虑贴近本区,贴近课堂,贴近教师。如反映我区名校长、名教师风采的综合课程《徐汇区名师工程》;作为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特色课程《中小学实施科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学用密切结合的专业课程《数学教学中的语言问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等等。两年来,区教育学院组织教师自编培训教材讲义共69门,其中许多课程,从内容到教学形式,都有新的突破。
    (五)采取多种渠道综合施教的方式,帮助教师提高学历,岗位成才。
  根据对象的多层次和需求的多样性,教育局因地制宜,多管齐下,各取所需,采取多种渠道并行的方式,帮助学校提高师资培训的实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渠道有:对需要提高学历层次的教师,形成系统的学历提高的进修渠道;对面上在职教师,实行全员的“240”、“540”课程培训渠道; 对拔尖人才和高层次的骨干采取以“名师工程”为核心的骨干培训渠道,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树立形象,传播先进;对成熟的改革成果通过课程化渠道进行推广和转化;对于常规层面和基本功的薄弱环节通过长桥教育工程渠道来帮助完善;对有些需要创设外部条件的,如外语教师,则开辟与国外定向交流培养的渠道来进行培养。
    (六)采取措施,帮助教师成为自觉接受继续教育的终身学习者。
  我们兴办了以陶冶情操为目的、提高自我修养为主的教师业余活动,组织足球赛、乒乓球赛、合唱歌舞比赛,以琴棋书画、拳操舞蹈培养教师的闲情逸志,帮助教师愉悦身心,增加社交机会,以适应现代生活。
  同时,继续改善教师继续教育的条件,为有志自我提高的教师,提供较好的学习研究、实验操作和交流考察的条件。继续对骨干教师实行购置电脑的奖励津贴,加大外语教师出国研修的力度,组建有特长教师的专用工作室等。
  还开展系列化的优秀教学课的征集、展示和研讨活动,总结一批充分体现素质教育,体现教学策略的优秀教学课,采用交待构思,示范上课,专家评点方式形成资料,作为校际和校本基地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五、推进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
  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核心是:优化队伍,优胜劣汰,使教育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预期目标是:骨干相对稳定,面上有序流动;专职兼职结合,人力资源共享。
  我们的工作,首先是建立引得进骨干、留得住人才的机制。为了构建我区教育人才高地,我们已把深入市场要人才,不拘一格选人才,事业福利留人才作为固定做法。
  二是形成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改进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实行人才双向流动制度和依法合理的流动机制,让队伍活起来,在流动中提高。具体的做法是组织教育人才交流洽谈会。今年,参加人才交流洽谈会的单位共有65所,参加双向交流的达370人次左右。 大中专生交流成功率80%左右,拆并学校交流成功率达90%以上。对一时无法安排工作的富余人员和转岗人员,通过再培训,提供合适的岗位。
  三是形成适度竞争的机制,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和全员聘用合同制度,推进校长负责制和职级制,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将竞争机制引入人事制度的改革,使每位教职工都树立竞争上岗、好中选优的意识和岗位忧患意识。对于不适合当教师的人员,我们也要求学校果断下决心将其调离教师岗位,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不能进入教师队伍。还要完善编制制度,提高用人效益;控制人员总量,经济高效用人。
      六、建设教育学院,形成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母机
  加大力度建设好教育学院基地。我们要求教育学院新建三个中心,即开放的有多媒体阅读设施的教师资料阅读中心,现代教育技术指导、培训和制作中心,网络管理中心,健全为教师继续教育服务的功能。
  
  
  
教育发展研究沪40~42G1教育学徐汇区教育局20002000 作者:教育发展研究沪40~42G1教育学徐汇区教育局20002000

网载 2013-09-10 21:35:58

[新一篇] 教育政策、教育管理與文化分析    ——社會學傳統的重要性

[舊一篇] 敞亮人的存在狀態  ——論《德意志意識形態》對人的存在之揭秘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