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个缺乏天然资源及耕地的城市,所有农产品、食米及其他日用品等,均需由外地输入。香港最大的资产,除了拥有一个设备完善的深水港外,还有305万辛勤而有效率的劳动人口,使香港成为全球重要的工商贸易及金融中心之一。为了维持本港的优势,政府、非牟利团体及一些民办的单位都积极地推广职业教育,借以培养所需的人力。本文拟就香港职业教育的现况、劳动力与教育水平的分布及另一类型职业的发展等三个问题作简要阐述。
一、教育体系的现况
1971年香港已实施六年免费及强迫小学教育。至1978年香港政府更把普及教育提高至中三。目前,市民接受教育的机会比80年代初期大为增加,政府提供的中小学额基本上已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香港的常规教育(Eonnal Rducation)体系包括幼稚园(2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2年)、大学预科(2年)、大学和大专(3—5年)。初中、高中或大学预科毕业生,除了依循常规教育的途径升学外,更可据个人的兴趣或需要去选择不同的升学方向(见下表),详情可参阅表一及以下的介绍。
附表:1995及1996年一月份劳动人口教育水平一览表
(附图
)
(资料来源:香港统计处)
香港法例规定,父母有责任把6至15岁的子女送到学校接受半日或全日制的小学及初中课程。虽然香港所有官立及资助小学均是完全免费的,但有些家长认为私立小学的名气及其办学团体的背景,无论在品德或学业上均有助其子女获得更佳的成绩,并可顺利考入他们视为名校的中学就读,所以仍有约10%适龄学童的家长选择将子女送到收费的私立小学。在1993年,全港有920所小学,共有485,061名小学生;1994年则有884所小学及476,847名小学生。
学童完成6年制小学课程后,政府便依据各学童的校内评分、中央学能测验的成绩及家长的意愿等为其分配初中学位。在1993年,87.58%(1994:87.8%)的小学毕业生被派往官立或资助文法中学,5.58%(1994:5.6%)派往职业先修中学,其余则派往买位私立中学。学童完成初中三课程后,政府亦根据各学生在校之评估成绩及家长的选择,决定他们能否继续在文法中学、工业中学和职业先修中学就读,或参加职业技术训练。1994年,全港有410所文法中学,学生人数415,430人;工业中学20所,学生共21,330人;职业先修中学25所,有学生21,439人。
高中毕业后,学生可按其学业成绩和兴趣选择升读大学预科、工业学院、教育学院,或参加一些由非牟利办学团体所办的全日制专业训练,为未来升学或就业作准备。顾名思义,教育学院是培训老师的大本营,在1994年内,共有2,721名学员参加该校提供之中、小学职前脱产培训,参加在职培训课程的老师则有1,226名。十年前,在17—20岁的在学青年中,只有少于5%有机会接受专上及大学教育。但在1994/95的学年中,在学青年的升学率已增至18%,约有14,500名青年修读大学一年级的各类课程。
职业训练局属下的19个训练中心及7所工业学院,为中三或以上程度的毕业生和工商及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多项脱产、半脱产及业余进修的技工及技术员课程。这些训练中心也为各大企业单位属下的员工提供所需的岗位培训。一些非牟利办学机构,以及私人办学机构也为中学毕业生提供了不少脱产及业余进修的职业技术训练课程。中五或以上程度的青年人,也可报读科技学院提供的文凭课程,为期2—3年。至于中学毕业或完成大学预科课程但未能入读大学的青年人,除了可接受工商职业技术训练外,还可报读职前脱产的师资训练,毕业后便可成为合格的注册教师,在中、小学任教。现时,香港教育学院其中的一所分校是专为培训各级工、商学科的老师而设的。
二、劳动力与教育水平
由于小、中学及职业教育已在港推行多年,提高了香港劳动人口的教育水平。据1995年统计,全港有劳动人口约29万人,其中约167万(占57.6%)人已完成中学或中学预科课程;具有专科或大学程度的劳动人口达55万,占全港劳动力的19%(见42页附表)。
1996年1月香港的劳动人口为305万人,其中177万人(58%)已完成中学或中学预科课程,更有60多万人已修毕专科或大学本科课程,占整体劳动人口的18%。表二显示1996年1月份香港劳动人口的教育水平比1995年同期提高,这趋势在文职、行政及专业人员中较为显着。在1995年,具大专或大学及以上教育水平的行政、经理级及专业人员约占总劳动人口的14.6%,至1996年同期已增至15.2%;在1995年1月任职文员的劳动人口中,完成大专或大学及以上教育者占劳动人口的2.1%,1996年同期增至2.5%。从事其他行业的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在这段期间依然保持或有轻微的提高。香港劳动人员的教育水平甚高,这对高科技职业教育的推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三、如何推行职业教育
香港的职业教育在工业中学和职业先修中学的初中一开始推行,两类中学的职业技术性课程和课时均比一般文法中学为多;在职业先修中学初中一至三的课程中,文化课程占60%,职业技术课程则占40%,但在高中期间,职业技术课程则减至30%,文化课程占70%。这样的安排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升学的选择。
除了在常规教育的体制内升学外,初三毕业生也可选择不同行业的学徒训练计划。香港政府在1976实施职业技术学徒法例,监管42个指定行业的技工和技术员的训练。法例规定所有14至18岁的青年,如参加条例指定的任何一项职业学徒训练,均需与其雇主签订学徒合约,并将合约送交学徒事务专员,即职业训练局执行干事登记。学徒需接受3—4年职业技术训练,在训练期间,雇主需保送属下学徒到职业训练局辖下的工业学院或工业训练中心修读指定的半脱产课程。
香港也为中学毕业的青年人提供了不少职业技术训练的机会,他们可以选择报读2所科技学院、7所工业学院和24间各类职业中心提供的职业训练课程,课程内容包罗万象。1994/95年,香港的教育公共经常开支是269.21亿元,其中不少于5%是用于提供职业及工业技术教育课程,当然与小学教育(占22.4%)及中学教育(占33.4%)相比,职业教育获分配的资源还是较少。从就读人数而言,在1994/95年间已有11万青年及成人参加脱产、半脱产或工余进修等职业培训课程。除了职业训练局提供的课程外,市民也可按个人的需求和兴趣参加民办的脱产或业余进修的职业培训。
专上程度的职业教育则由本地7所大学及专上院校提供,其中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城市大学担当较重要的角色。从1994/95年度以学科范围划分的学生人数分布来看,香港理工大学全年的学生注册总人数共21008人,其中87%是选读职业教育的。同年香港城市大学的学生注册总人数是15,515人,其中修读各类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生占83%。
四、另一类型职业教育
香港经济主要依靠国际贸易,虽然香港每年的贸易总值不断递增,但本地生产品的出口值却朝相反的方向改变。造成香港产品出口连年递减的原因颇多,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中国在1979年开始实施市场经济体制,积极鼓励港商及外商在国内设厂投资,由于国内的工资及其他生产成本较香港低廉,所以不少港商把其在港的生产线迁到国内,致使香港大量任职于制造业的人士失去了工作。香港的转口贸易在这段期间不断增长,需要大量从事服务性行业(即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作支援,但原来从事制造业的失业人士欲因缺乏所需的技术,不能直接转入服务性行业,导致本港的人力供求失去平衡,出现了“有人无工做,有工无人做”的怪现象。在投资者的强烈要求下,香港政府决定从外地输入劳工,以应付某些行业出现的劳工短缺。外地劳工多来自国内大陆、菲律宾及一些发展中国家,港商可用较低廉的工资来聘用他们,这可减低厂商的成本、增加利润,所以本港大量的工作空缺也被外劳填补了。
由于工厂北移,制造业在港息微,不少服务性行业的职位也被外劳填补了,所以本港近年失业或就业不足的工人不断增加。从图表四中可见,香港的失业率和就业不足率从1990年的1.3%及0.9%上升至1994年的3.1%和2.1%。为了解决因经济结构转型及劳动市场的变化所产生的失业及就业不足问题,香港政府在1992年成立了雇员再培训局,为失业及就业不足的雇员提供培训,帮助他们转业。
雇员再培训局乃一独立的法定团体,由政府注资三亿港元作为培训基金,自1992年11月开始推出各类培训计划,雇员再培训局每年的经常收益,则根据一般输入外地劳工计划及新机场输入外劳计划向有关雇主收取再培训征款,雇主每聘用一名外劳须每月缴付400港元。
雇员再培训局透过55间认可的职业技术训练或成人教育机构,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多种职业培训课程。这些课程可分为五大类,包括转业技巧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基本技术课程、技术提升课程及为特殊人士,如伤残、弱能及50岁以上的人士提供的课程等。除技术提升课程外,所有再培训课程均是免费的,完成全日制课程的学员更可获培训津贴,每周约有1000港元;至于少于一星期的全日制课程,每名学员每周可获津贴933港元。根据雇员再培训局的统计,至1996年6月为止,已有12.5万人次曾参加该局资助的各项培训课程。在庞大的财力及人力的投入下,雇员再培训局为香港失业及就业不足的人士提供了另类的职业教育。(本文作者系香港明爱及成人教育中心校长)*
教育与职业4京40-42G53职业技术教育廖炳祥19971997香港明爱专业及成人教育中心 廖炳祥 作者:教育与职业4京40-42G53职业技术教育廖炳祥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1:3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