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述评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B51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11(2004)04-0019-10
    人们通常一谈到康德哲学,立刻就想起了康德那晦涩的文句和高度抽象的思辨概念。 康德的道德哲学在这方面也不例外。然而,康德曾明确表示,早年由于受到卢梭的影响 ,他对哲学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我学会了来尊重人,认为自己远不如寻常劳动 者有用,除非我相信我的哲学能替一切人恢复其为人的共同权利。”[1](P39)实际上, 如果我们不是为他那表面看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达方式所吓倒,而是认真且耐心地切 入他所表达的思想本身,我们就会发现他的确是处处在为普通老百姓考虑他们生存的根 据,他就像一个循循善诱的导师,立足于普通人的思维水平,但力图把他们的思想往上 提一提,以便能够合理地解决他们在人生旅途中所遇到的困惑。正如他在《道德形而上 学基础》中所说的:“在道德的事情中,人类理性甚至凭借最普通的知性也能够很容易 就被引向相当的正确和详尽”,“所以普通的人类理性不是出于任何一种思辨的需要( 这种需要,只要那理性还满足于只是健全知性,就永远也用不着它),而是本身由实践 的理由所推动,就从自己的范围走出来,迈出了进入到实践哲学领域的步伐”。[2](P6 、21)在《实践理性批判》的“方法论”中,他则请读者注意“由商人和家庭妇女所组 成的那些混杂的社交聚会中的交谈”,特别是说别人闲话(嚼舌头)的场合。他为这种不 好的习惯辩护说,这正表明了“理性的这种很乐意在被提出的实践问题中自己作出最精 细的鉴定的倾向”,并认为可以把这种倾向运用于对青年的道德教育中,因为它诉之于 理性而不是情感,所以反而比任何高尚的榜样或热忱的激励更能养成纯粹的道德素质。 [3](P207、209)因此,康德要做的只不过是把这些日常理性中已经包含着的道德法则单 纯地提取出来加以论证,以便在哲学的层次上对任何一件行动的纯粹道德内涵的判断进 行指导。
    正是出于这一目的,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注:“基础”一词的德文原为Grundlegung,意为“奠定基础”的动名词。该书名亦有中译作《道德形而上学奠基》 的,但易误解为“道德形而上学”是动作的主体;译作“为(对)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则 又不太像书名,所以我仍主张译作“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虽然在动名词的动态上有所 损失。)中将全部正文的内容分为三章:一、“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向哲学的道德理 性知识过渡”;二、“从通俗的道德哲学向道德形而上学过渡”;三、“从道德形而上 学向实践理性批判过渡”。在这里,康德的道德哲学明显表现出有三个不同的、从低级 到高级的层次,即“通俗的道德哲学”、“道德形而上学”和“实践理性批判”。下面 我们来分别考察这三个层次的区别。
        一、通俗的道德哲学
    康德指出,普通人类理性都会承认,一件事情的道德价值在于行为者的“善良意志” ,而不在于它的实用性。因而善良意志是我们在撇开一切感性的东西时单凭理性来设想 的一种意志,而理性(作为实践理性)则是一种“应当给意志以影响的能力”,“所以它 的真正的使命绝不是作为另外意图的手段,而是产生出自在地本身就是善良的意志来” 。[2](P11)大自然给人配备了理性不是为了满足人的感性欲求,因为在这种满足上人的 本能比理性要更有用;人的理性是为了更高的理想,也就是实现“义务”这一包含着善 良意志的概念。对于这一点,每个普通人单凭自己自然的健全知性即可领会,所以“不 需教导,只要解释就行”。[2](P12)但之所以需要解释,是因为义务和“爱好”经常混 杂在一起,因而一个行为是道德的还是仅仅是明智的,仅凭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还不足 以区分,而必须提升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即从日常混杂的行为中把“出于义务”( 而不仅仅是“合乎义务”)的成分区别出来。
    于是,康德接下来就举了四个例子来对什么是真正的道德行为加以解释。这四个例子 并不是随便举的,而是按照严格的逻辑关系排列的。这四个例子就是:1.做买卖童叟无 欺(对他人的消极义务);2.不放弃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消极义务);3.帮助他人(对他 人的积极义务);4.增进自己的幸福(对自己的积极义务)。康德指出,在这四个例子中 ,人们很容易看出这些行为要能够具有道德涵义必须是“出于义务”,而不仅仅是“合 乎义务”。合乎义务的事从普通的道德理性来看是值得嘉奖和鼓励的,因而属于“普通 的道德理性的知识”;但从哲学的道德理性来看却还不一定值得高度推崇,还要看它是 否真是“出于义务”而做的。有人做好事是出于长远利益的考虑,或是出于自己乐善好 施的性格,有人维持生命只是出于本能或爱好,追求幸福只是为了享受,在康德看来这 些都不能算作道德的。只有为义务而做好事,只有即使在生不如死的艰难处境中仍然不 自杀,这才上升到了哲学的道德理性的层次,其“知识”可归结为三条命题:1)只有意 志的出于义务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2)这种行为的道德价值不在于其结果,而只在于 其意志的准则(动机),因而这准则只能是意志的先天形式原则;3)“义务就是一个出自 对法则的敬重的行动的必然性”,[2](P15-16)这敬重所针对的法则是一种普遍的立法 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述的四个例子在后面第二章中于相应的三个地方被重述了三遍 。[2](P39~41、47~50)当然,这种重述并非毫无必要,而是对同一个问题的逐步加深 ,即从一般通俗的道德哲学上升到道德的形而上学来看待它。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就 在这里所提出的三条命题中,已经显示出了该书总体结构的三个层次了,即:哲学的道 德理性能够从普通的道德理性中把意志的“出于义务的行为”作为真正道德的行为分辨 出来;道德的形而上学则能够在哲学的道德理性或通俗的道德哲学中把出于义务的动机 归结为意志的先天形式法则,即绝对命令;这种绝对命令作为意志的先天的普遍立法原 则(“自律”)如何可能、即它的必然性根据,则是实践理性批判的课题,后者将这种可 能性归结为人的自由,这就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到了全部论证的起点即自由意志。本书在 康德的所有着作中似乎是惟一地在结构上显露出了这种“全息式”结构方式的,即每一 部分都体现了总体上“正、反、合”的三段式结构,这种方式后来在黑格尔那里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但其根源还是埋藏在康德以范畴关系为指导而制定的“建筑术”中 。
    不过,康德这一章的任务并不是概括全书,而只是展示其中的第一个层次,即“通俗 的道德哲学”层次,也就是从普通人最日常的道德意识入手。所以康德说:“因此为了 使我的意愿成为善的我必须做什么,对此我根本用不着任何超人的机敏。……我只是问 自己:你也能够愿意使你的准则成为一条普遍的法则吗?”虽然这时我们还看不出对这 一普遍立法原则的敬重的根据是什么,但“我们已经在普通人类理性的道德知识中获得 了它的原则,虽然这理性并未想到把这一原则以如此普遍的形式分离出来,但实际上总 是念兹在兹,将其用作自己评判的准绳。”所以一个普通人,“即使不教给他们任何新 东西,只须像苏格拉底所做的那样,使他们注意自己固有的原则,因而不需要任何科学 和哲学,人们就知道如何做才是诚实的和善良的,乃至于智慧的和有德的。”[2](P19) 但可惜的是,这种通俗的道德哲学若真地停留在朴素状态而失去了更高的哲学的指导, 就容易在实践理性自然产生的“辩证论”面前迷失方向而走上歧路,从而使自己的本性 遭到败坏,“这甚至使普通的实践理性本身最终毕竟不能称之为善的。”[2](P21)这就 促使我们不能不从通俗的道德哲学上升到道德的形而上学。
        二、道德形而上学
    通俗的道德哲学总是与经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即使要立足于行为的动机来考察其 道德意义,但实际上却仍然把这种动机看作一种经验的事实。于是,人们永远可以从这 种经验事实的后面再假定一种隐藏更深的不道德的动机,因而否定有任何真正的道德行 为;或是假定一种虚构的高尚动机,从而为一种抽象的道德假象而沾沾自喜;而由于这 两种情况下都没有什么可靠的经验事实来作最后的裁定,人们将陷入有无真正的道德行 为的辩证论(二律背反)。要摆脱这一困境,我们只有坚决把经验的事实排除在道德哲学 的考虑之外,不靠举任何例子或榜样来说明道德的原则。当然,这不是说道德哲学就完 全与经验的事实无关了,而是说,先要把道德哲学提升到形而上学的基础上,然后再从 那个高度下降到通俗的道德哲学,重新诠释它的那些例证,以指导人们的实践。否则, 我们即使有了通俗道德哲学的一些法则,也不可能在日常实践中分清哪些是纯粹的道德 因素。道德形而上学的法则比通俗道德哲学的法则更高,因为它不是从经验的甚至人类 学(Anthropologie)的知识中所抽出来的法则,而是直接由纯粹实践理性推演出来的法 则,因而不仅适用于人类,而且适用于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它是通俗的道德哲学 之所以可能的前提。因此康德说:“但为了在这一加工(Bearbeitung)过程中由各个自 然的阶段不仅从普通的道德评判(它在此很值得重视)前进到哲学的道德评判,而且从一 种超不出在摸索中用例子所能达到的东西之外的通俗哲学前进到形而上学……我们就必 须把理性的实践能力从其普遍规定的规则一直追踪到义务概念由之发源的地方,并对之 作出清晰的描述。”[2](P29-30)
    于是,康德就从一般“有理性者”和自然物的区别出发来自上而下地展开论证。有理 性者的行动与自然作用不同就在于它有意志,即它不是按照法则运作,而是按照对法则 的表象来行动,这就是实践理性。但如果一种意志除了受实践理性的规定外,还受到经 验或感性的“爱好”的影响(如在人类那里),这种影响对意志来说就成为偏离法则表象 的、偶然的,而实践理性的规定就对它成了“命令”。命令分为有条件的(假言的)和无 条件的(定言的),前者只是为了达到某个具体目的的技术性的明智的劝告,后者才是道 德上的“绝对命令”,它惟一的原则只是实践理性本身,即理性的实践运用的逻辑一贯 性,它被表述为:“要只按照你同时也能够愿意它成为一条普遍法则的那个准则而行动 。”[2](P38~39)在这里,“意愿”的(主观)“准则”能够成为一条(客观的)“普遍法 则”,表明意志是按照逻辑上的“不矛盾律”而维持自身的始终一贯的,类似于孔子的 “有一言而能终身行之”的要求。不同的是,孔子的道德律(“恕道”,即“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不是立足于意志的逻辑一贯,而是强调始终不违背人心中固有的仁爱的情 感。所以,康德的实践理性法则和理论理性法则都是出于同一个理性(即“逻辑理性”) ,孔子的规则却是出于人的感性(同情感)。
    接下来,康德从这条惟一的绝对命令中推出了三条派生的命令形式,这是本章的主题 ,即在绝对命令的引导下从通俗的道德哲学进到道德形而上学,再进到实践理性批判, 也就是在上一章的基础上再次深入刻画三阶段的层次区别。最为奇怪的是,即使在本章 中,康德也重复三次对这三条派生命令轮番进行了讨论,而这三次重复也不是简单重复 。第一次主要是举例说明,即在每一条派生命令的解释中都以前述四个义务的例子作为 话题,[2](P39~54)相当于“通俗的道德哲学”层次;第二次则是列表说明,指出了每 一条派生命令的范畴归属,相当于“道德形而上学”层次;[2](P55~56)第三次是把一 切命令归结到“善良意志”和意志的“自律”,启开了“纯粹实践理性批判”的维度, [2](P56)也就是对意志自由进行一番批判的考察后,将之作为绝对命令(道德律)这一“ 先天综合判断”之所以可能的前提。以下试分别论之。
    1.第一条派生的命令形式是:“你要这样行动,就像你行动的准则应当通过你的意志 成为一条普遍的自然法则一样。”[2](P39)这条命令与它由之所派生的绝对命令只有一 点不同,这就是“普遍法则”变成了“普遍的自然法则”。为什么要强调“自然”法则 ?显然是为了普通理性能够得到具体理解;但由于这里不是指真正的自然法则,而只是 “好像”自然法则,所以只是借用了自然法则的“形式”,因而是从道德的形而上学层 次来说明的,而不再是通俗的道德哲学了。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也谈到过,实践 理性的对象(善与恶)不可能像认识对象那样有自己的“图型”(Scherna),但却可以有 自己的“模型”(Typus),“所以,也要把感官世界的自然用作一个理知自然的模型, 只要我们不将直观和依赖于直观的东西转移到理知自然上去,而只是把这个一般的合法 则性形式(其概念甚至发生在最普通的理性运用中,但仅仅只是为了理性的纯粹实践运 用这个意图才能够先天确定地被认识)与理知自然相联系。”[3](P96)所以,下面所列 举的四个例子就具有纯粹义务的“模型”的含义,康德将这四个例子按照“道德形而上 学”的层次重新整理为:对自己的完全的义务,对他人的完全的义务,对自己的不完全 的义务,对他人的不完全的义务。所谓“完全的义务”就是绝对没有例外的义务,例如 :(1)不要自杀;(2)不要骗人。所谓“不完全的义务”则允许有例外,例如:(3)要发 展自己的才能;(4)要帮助别人。显然,这里的前两条相当于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消极 的义务”,后两条则相当于前面的“积极的义务”;但前面是按先客观(他人)后主观( 自己)排列,而这里则是按先主观(自己)后客观(他人)排列。因为在“通俗的道德哲学 ”中,人们首先注意的是对他人的义务,而在“道德形而上学”中,人们更重视的是对 自己的义务。此外,完全的义务是违背了它就会陷入完全的自相矛盾和自我取消的,如 自杀一旦普遍化就没有人再可以自杀了,骗人一旦普遍化也就没有人再相信任何人、因 而也骗不成人了,因此这种义务更像是一种客观的“自然法则”;违背不完全的义务则 不一定是自我取消,如设想一个懒汉的世界和一个绝对冷漠的世界都是可能的,但没有 人能够真正“愿意”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中,他不遵守义务只不过是希望自己一个人“ 例外”而已。所以这只是类似于一种主观心理上的“自然法则”,违背了它只会导致自 己意愿中(而非客观上)的自相矛盾。
    无论如何,上述四个例子都证明了,从纯粹“理性”的眼光看,我们的行为及行为的 意志不应自相矛盾,而是要成为普遍法则,才能够保持一贯性,这是评判一件行为是道 德还是不道德的标准或准绳。但康德并不满足于例子的证明,他还要从中挖掘出内在的 普遍联系。于是他问道:“对于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来说,将其行动任何时候都按照他 们本身能够愿意应当用作普遍法则的那样一个准则来评判,这难道是一条普遍法则吗? 如果它是这样一条法则,那么它必定已经(完全先天地)与一般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这 个概念结合起来了。但为了揭示这一联结,我们无论如何曲折都必须跨出一步,即达到 形而上学,虽然是进到与思辨哲学的形而上学不同的、亦即是道德形而上学的领域。” [2](P44~45)这就把人类道德行为的“意愿”(Wollen)提升到了一般有理性的存在者的 纯粹意志这一道德形而上学层次。康德在这一层次上进一步分析了意志(Wille)概念, 指出既然意志就是按照对法则的表象来行动,所以它跟直接的自然因果性(致动因)不同 ,是一种目的行为,因而有目的与手段之分,还有主观目的(质料的)与客观目的(形式 的)之分。康德认为,只有客观目的才是一切有理性者的普遍必然的目的,具有绝对价 值;主观目的只是一时的欲求,只有相对价值,因而随时可充作其他目的的手段。那么 什么是客观目的呢?只有设定目的的意志主体本身(而不是它所设定的任何目的对象),( 注:正如在其他一些地方一样,康德在这里的“主观”和“客观”的含义是颠倒的,通 常认为是主观(主体)的东西他却认为是“客观的”,通常归于客观对象的在他看来恰好 是“主观的”。)这种主体作为绝对的目的就叫做“人格”(Person)。这就引入了绝对 命令的第二种表达方式。
    2.第二条派生的命令形式是:“你要这样行动,永远都把你的人格中的人性以及每个 他人的人格中的人性同时用作目的,而决不只是用作手段。”[2](P47)在这里,康德再 次引述了上面那四个例子,但说法已有所不同,即不是从行为的逻辑一贯性和不自相矛 盾(不自我取消)的这种类似于“自然法则”(类似于“自然淘汰”)的形式规律来立论, 而是从行为的目的是否能成为绝对的最高目的来立论。实际上,作为意志行为,如果没 有一个最高目的,则一切目的行为都不会具有真正的目的性,而不过是一大堆互为手段 的行为,总体上仍属于机械因果性(弱肉强食或互利共生之类)。如我们常说某人的生活 “没有目的”,并不是说他的一切行为都是无目的的行为,而是说这一切行为都没有一 个最后目的。因而,要使意志行为不变质为机械因果作用,而始终是目的性行为(始终 保持为意志行为),就必须有一个最高的目的,这就是与一切物性不同的人性本身。所 以,四个例子的意义就在于:(1)不把自己的人性当手段;(2)不把他人的人性当手段; (3)以促进自己的人性为目的;(4)以促进他人的人性为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康德在上述第2个例子之后有一个注释:“不要以为,‘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这一俗语在此可以用作准绳或原则。因为这句话是从那个原则[指上述命令式]中 推导出来的,虽然带有各种限制;它绝不可能是普遍法则,因为它不包含针对自己的义 务的理由,不包含针对他人的爱的义务的理由……最后,也不包含相互之间应有的义务 的理由;因为否则的话,罪犯就会根据这一理由而与处罚他的法官争辩了。”[2](P68) 虽然,康德这段话并不是专门针对孔子的“恕道”而言的,而是针对西方和几乎所有人 类社会共同具有的“金规则”而言的,但我仍然愿意提醒进行中西文化、特别是康德和 儒家伦理比较的人:按照康德的看法,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只有在“人是目 的”这一前提下才能成为一条道德法则,否则虽然它表面上好像具有普遍法则的形式, 因而与前一条派生的绝对命令形式(使你的行为准则成为普遍的自然法则)难以区分,但 终究是没有真正的普遍性的,而会成为一种用来逃避处罚或达到其他有限目的的工具( 如说:为了你在这个集体中更好地与人相处,以免遭人唾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 明智的)。道德的“金规则”变成一条功利主义的、甚至“乡愿”式的规则,仅在转手 之间。[4]当然,反过来说,如果它建立在“人是目的”这条原则之上,没有任何别的 有限目的(哪怕是“治国平天下”之类),它也可以是道德的。这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人格和人性。
    然而,康德的所谓“人性”(Menschheit),并不单指地球上的人类的性质,而是任何 有理性者的一般本性,因而它并不是主观上作为人的目的,即作为人现实地当作自己的 目的的对象,“而是被表象为客观目的,即‘我们能够拥有我们所愿意的目的’这一法 则,它应当构成一切主观目的的最高限制性条件,因而,它必须出自于纯粹理性。”[2 ](P49)这样理解的“客观目的”就不是某个具体的目的了,而是一般地“能够拥有目的 ”这一“法则”,也就是意志的“自己立法”。所以接下来,康德就从这一新达到的高 度回顾说:“就是说,一切实践的立法客观上的根据就在于使得它能够成为一条法则( 但顶多是自然法则)的那种规则和普遍性形式(按照第一条原则),主观上的根据则在于 目的;但一切目的的主体却是作为自在的目的本身的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按照第二条 原则):于是由此就得出了意志的第三条实践原则,作为它与普遍的实践理性相协调的 最高条件。”[2](P49)这就是作为前两条原则的综合的第三条派生的命令形式。
    3.第三条派生的命令形式是这样一个“理念”:“作为普遍立法意志的每个有理性的 存在者的意志”。[2](P49)这就是一般意志的自我立法或“自律”(Autonomie)的原则 。康德指出,前面两条命令形式尽管也“假定”(annehmen)自己是定言命令,因而是绝 对优先于其他一切法则和目的的,但在这两个命令式自身中并没有直接表明这一优先地 位的根据何在,所以需要上述理念来提供这一根据。严格说来,这一理念并没有采取“ 命令”的形式(“你要……”),而是直接指陈一个事实,即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 都是普遍立法的意志。但有了这一理念,它就可以从前面的命令形式中排除各种利益( 注:“利益”原文为Interesse,亦可译作“兴趣”、“利害”。苗译本作“关切”。 我以为应根据上下文来译,不必强求一律。)的考虑,而将之变形为它自己的命令形式 。如康德说:“如果有某种定言命令(即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对一切意志而立的法则), 那它就只能命令说:去做一切出自他意志的准则的事,就像这意志可以同时把它自己当 作普遍立法的对象那样”[2](P51)(对第一条派生的命令的变形)。他又说:“有理性的 存在者任何时候都必须把自己看作在一个通过意志自由而可能的目的王国中的立法者” [2](P52)(对第二条派生命令的变形)。可见,前面两个命令形式中已经暗中包含着这第 三个命令原则了,因此康德在这里不再逐条讨论前述四个例子,只注明上述例子在这里 也适用。[2](P68)所以,按你愿其成为普遍法则的准则行事也好,把人看作目的也好, 这些命令之所以必须遵守就有了最牢固的根据。“所以意志并不是简单地服从法则,而 是这样来服从法则,以至于它必须也被视为是自己立法的,正因此才是服从法则的(它 能够把自己看作这法则的创造者)。”[2](P50)前面的命令表达了道德法则,但并没有 表明这些法则就是立法的意志自己为自己制定的,所以很容易拿另外的某种理由来说明 为什么要遵守这些法则(如“治国平天下”,或上帝的诫命)。但普遍的意志立法这一原 则就使每个意志作为自律的意志挺身而出,成为了义务的最终承担者,同时又把前面两 条派生的命令包含在自身中了。所以只有第三条派生的命令形式(自律)才使得行动的主 体具有了人格的尊严,并激发起“敬重”的道德情感。
    于是康德总结道:“上述三种表现道德原则的方式根本说来却只不过是同一个法则的 多种公式,它们每一个把另外两个结合在自身之中。然而它们之中毕竟有一种差别,这 种差别与其说是客观实践上的,不如说是主观的,即为的是使理性的理念(按照某种类 比)更接近直观、并由此更接近情感。”[2](P55)接着康德就从已经达到的道德形而上 学层次对这三种命令形式以排列对照的方式作了一种形而上学的再次(第二轮)阐明。他 表明,一切准则都具有一个普遍形式、一个目的质料和一个包括形式和质料在内的完备 规定,所以才有上述三种道德命令的公式,它们依次经过了意志形式的单一性、多数性 和全体性三个范畴。如果我们想在道德评判中总是按照严格的方法行事并以定言命令的 普遍公式为基础,那我们只需遵行绝对命令的经典表达方式(即“要按照同时能够成为 一条普遍法则的那条准则去行动”)就行了;但如果我们同时还想获得理解这条道德法 则的“入口”,“那么引导同一个行为经过上述三个概念,并由此而使它尽可能多地贴 近于直观,这是很有用的。”[2](P56)这就是对这三条派生的命令形式的第二轮阐明, 它摆脱一切例子而突出了三条原则的形而上学实质。其实不难看出,这三条原则全都是 通过从绝对命令——“你要使你行动的准则成为一条普遍法则”所包含的三个环节中强 调某一个环节而引出来的,即第一条形式法则强调“普遍法则”这一自然客观效果,第 二条质料法则强调“行动的准则”这一主观目的,第三条法则强调“你要”这一自己立 法的自由意志,正是它使得主观准则(目的、动机)推行成为一条普遍法则(效果)。
    接下来就是第三轮阐明,即通过第三条原则(意志自律)来从头引导全部三条原则。如 把第一条派生的命令形式归结为“一个绝对善良意志的公式”,把第二条派生的命令形 式中的“目的”归结为“不是一个起作用的目的,而是一个独立的目的……它只能是一 切可能的目的本身的主体,因为这主体同时就是一个可能的绝对善良的意志的主体。” [2](P56~57)至于第三条派生的命令形式,也就是第三条原则自身,在这一轮阐明中也 被引向了自然王国和目的王国的“悖论”(Paradoxon),表明正由于人性中的这一对立 ,人必须努力克服自然王国的干扰,自律才成为了人的一种“义务”,并在感性世界( 直观)中获得了令人敬重的尊严。
    本章最后的几段文字列了三个小标题:“作为道德最高原则的意志自律”、“作为道 德的一切不真的原则之根源的意志他律”、“由他律所假定的基本概念而来的一切可能 的道德原则之划分”。第一个小标题表明意志自律作为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个先天综合命 题,其可能性必须到下一章即纯粹实践理性批判中去解决,在本章中则仅满足于通过分 析道德概念而把它揭示出来。第二个小标题表明凡是不从意志自律出发而仅从意志的他 律出发的行为都无道德价值。第三个小标题则展示了经验派的幸福主义和理性派的完善 主义在道德问题上所表现的二律背反,指出它们都是以他律为基础,因而是违背道德的 。但经分析而找到的这个意志自律既然是一个综合命题,它如何可能的问题就必须通过 对纯粹实践理性本身的批判才能说明,这就过渡到下一章。
        三、实践理性批判
    严格说来,按照康德后来在《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的说法,“纯粹实践理性批判” 这一术语是不确切的,因为这个批判“应当阐明的只是有纯粹实践理性,并为此而批判 理性的全部实践能力。如果它在这一点上成功了,那么它就不需要批判这个纯粹能力本 身……因为,如果理性作为纯粹理性现实地是实践的,那么它就通过这个事实而证明了 它及其概念的实在性,而反对它存在的可能性的一切玄想就都是白费力气了。”[3](P1 )其实,在本章的最后,康德实际上也说到了这一层,即只可能有(一般的)实践理性的 批判,而不可能有纯粹实践理性的批判,“纯粹理性如何可能是实践的,要解释这一点 一切人类理性是完全无能为力的”,“这正如我想要去证明自由本身作为某种意志的原 因性是如何可能的一样”,“这里就是一切道德研究的最高限度”。[2](P86~87)实践 理性批判其实就是要立足于纯粹实践理性的实践能力即自由意志这一不再能寻求其更高 根据、但却是实在的事实,并以之作标准,去批判和评价不纯粹的实践理性的种种表现 。因此,第三章所采用的方法不再是前两章的分析法,而是综合法。因为道德律要使意 志的准则成为一条普遍法则,虽然内容上是指要做到逻辑上一贯(合乎不矛盾律,因而 是分析的),但形式上这只能是一个综合命题,“通过对绝对善良意志概念的分析并不 能发现准则的那种属性”,而必须通过“自由”这一“第三者”的概念才能把双方综合 起来,[2](P70)因为自由的“积极概念”正是意志的自己立法,也就是把个别意志建立 为普遍意志的法则。
    但自由本身是不可知的,即“我们不能证明自由哪怕在我们自身中和在人的本性中是 某种现实的东西;我们只知道我们如果要把一个存在者设想为有理性的、在其行动中赋 有自己的原因性意识即赋有意志的,就必须以它为前提”。[2](P72)就是说,由于承认 了意志的规律即道德法则,所以才有了设定自由的理由。但反过来,承认道德法则的理 由首先却必须由自由来设定,这就形成了一个表面上的“循环论证”。[2](P73)康德的 解决办法是把这两种设定分别归于从现象去设定后面的自在之物,和从自在之物直接进 行实践规律的设定。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这一点说得更清楚:“自由固然是道德律的 存在理由,但道德律却是自由的认识理由。因为如果不是道德律在我们的理性中早就被 清楚地想到了,则我们是决不会认为自己有理由去假定有像自由这样一种东西的(尽管 它也并不自相矛盾)。但假如没有自由,则道德律也就根本不会在我们心中被找到了。 ”[3](P2)自由仍保持为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存在理由”),但已有了设定它的“认 识理由”。
    那么,定言命令(即作为先天综合判断的道德法则)如何可能呢?康德的回答是:“于是 定言命令之所以可能,就是由于自由的理念使我成为了一个理知世界的成员”,但由于 我同时又是一个感官世界的成员,我的一切行为就不是合乎、而是“应当”合乎意志自 律,“所以这种定言的应当就表现为一个先天综合判断,这样,在我的由感官欲求刺激 起来的意志之上,又加上了同一个意志的理念,但这个意志却隶属于知性世界而是纯粹 的、独立实践的”。[2](P78)就是说,自由使我具有了一个“理知世界”之成员的资格 ,并以这种资格面对感官世界的种种诱惑而凌驾于其上,构成了“我应当……”这一定 言的先天综合命令。至于自由本身是如何可能的,康德认为这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因 为我们是出于意志(并非出于认识)而把自己看作是自由的,但自由却不是一个经验概念 ,不能形成知识。由此康德又回到了《纯粹理性批判》中的第三个二律背反,即自由和 必然的矛盾,再次指出只要我们严格分清这两者分属于自在之物和现象世界,则即使我 们永远也不知道自由是如何可能的,我们也能够从这种矛盾中摆脱出来。所以,与《纯 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强调认识的界限相对,在这里他强调的是实践的界限:“实践理性 根本不会由于它把自己放进一个知性世界中来思考而超越自己的界限,但当它想要在其 中直观自己、感觉自己时,它就超越自己的界限了。……假如它还从知性世界中取得一 个意志的客体,即一个动因,那它就会超越自己的界限而自以为认识了某种它一无所知 的东西。”[2](P83)
    但是,如果自由的知性世界与自然的感性世界完全不相谋,那么道德律的定言命令就 会永远只是一个空洞的教条而不会发生任何实际的作用了。然而,康德又认为道德律的 作用还是看得出来的,这就是人们对道德律所感到的“关切”(Interesse,在这里不能 译作“利益”)。这种关切在人们心中的基础是道德情感,即“敬重”,它不是道德评 判的准绳,而只是“道德法则对意志造成的主观效果”;但他又认为,“关切就是那理 性借以成为实践的、即成为一个规定意志的原因的东西。”[2](P88)理性只有在道德实 践中才有对行为的纯粹关切或直接的关切,而在其他功利行为和认识活动中只有对行为 的间接关切。那么,敬重究竟是“道德法则对意志造成的主观效果”,还是使理性“成 为一个规定意志的原因的东西”呢?康德的意思是,从理知世界的角度看,敬重只是道 德律在感官世界中造成的效果;但从感官世界的角度看,敬重恰好成为规定意志的动机 ,它代表道德律在感官世界中作用于意志,使意志排除一切其他感性关切和爱好而为道 德律扫清障碍,它是取消一切其他情感的情感,即“谦卑”。[3](P101~110)这就彻底 解释了在日常生活中由普通的道德理性所直观地了解到但并未深究的道德律和义务概念 的根源及运作机制。
    康德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们不理解道德命令的实践的无条件的必然性,但我们 却理解它的不可理解性,而这就是对一个努力追求人类理性诸原则的界限的哲学所能合 理要求的东西。”[2](P89~90)实践理性批判所导致的是一个极其低调的结论。
        四、几点评论
    康德伦理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形式主义,这也是从康德以来直到今天人们对他 责难最多的一点。然而我以为,虽然形式主义在我们现实地理解和实行道德原则方面的 确是一个明显的缺点,但形式化却是一切道德原则本身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道德从根 本上说的确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如何做。更重要的是,道德不是一次性的个别行为, 而是具有普遍可能性和社会赞同性的行为(哪怕它只在个别人身上体现出来),没有形式 化,这种行为的普遍意义就不能得到揭示。把道德原则提升为纯粹的形式(定言命令)是 康德对伦理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它使道德生活中的伪善无法藏身。“出于道德律”、“ 为义务而义务”的确很抽象,但至少能使一切试图把道德利用来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工 具性做法不再理直气壮。不可否认,单纯停留于形式主义同样是对道德本质的偏见,形 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的。我以为,从日常的普通道德知识提升到道德的形而上学并不仅仅 是理论上的进步,而且应当理解为现实历史的进步。例如康德“绝对命令”的三种变形 的表达其实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最初人类道德的状况的确像是“自然法则” ,那些不能成为普遍法则的准则如骗人、自杀等等正是在历史中被淘汰出道德法则的; “人是目的”则是近代以来西方社会逐步形成的共识,直到今天还支配着西方国家民众的道德意识,甚至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所公认的“道德底线”;而“每个意志都是普遍立法的意志”的一个“目的国”,则是人类至今尚未实现的道德理想,它也表达在《共产党宣言》里有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的“自由人的联合 体”这一理想中。
    此外,康德的另一重大贡献是把道德完全建立在自由意志的基础上。在他看来,只有 自由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道德本身不是自足的教条,而是要由自由来建立、并由自 由的规律来判断的法则。道德本身不是自明的,自由才是自明的。自由也有可能导致不 道德,但自由本身的规律(自律)则必定是道德的。而且在康德看来,真正的自由只能是 有规律的自由,即自律,自由不仅仅是一个点,或一个又一个毫无联系的点(任意、“ 为所欲为”),而是一条无限延伸的线,一个保持自身同一的过程(人格的同一性),所 以它是自己为自己立法,自己为自己负责,它是“义务”。所以,这样理解的自由就不 是非理性,而正是理性的本质。同一个理性在认识上是按照法则去把握自然界(“人为 自然界立法”),在实践上则是按照法则去行动(“人为自己立法”),而后者才是更根 本的。
    当然,康德把“积极的自由”限制在单纯理知世界对意志发出的“命令”的范围,而 把感官世界的一切活动都当作不纯粹和受限制的意志行为排除在自由之外,这就使这种 “积极的自由”又带上了消极的意义,不能成为真正改造世界的实践力量。尽管如此, 康德把自由限制在“自在之物”上而禁止其在经验中作认识上的理解,这仍然有其不可 忽视的意义。日常理性和科学主义力图把自由还原为自然或必然,还原为可由认识固定 下来的对象,这种倾向将导致人成为非人。自由其实正在于努力突破这种禁锢而向未知 的领域超升,凡成为已知的,就有成为自由的束缚的可能。自由就是不断扬弃过去认为 是自由的、而今已成为自由的“异化”的东西而作新的创造,这就是人性或人的本质, 它在历史中得到实现和完善。
    收稿日期:200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昆明19~28B6外国哲学邓晓芒20042004本文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一书的三个层次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指 出康德立足于普通人的道德意识而抽象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即“定言命令”的道德法 则,这法则所派生的三种表达形式把道德意识逐步引向自由意志的自己立法,树立起道 德主体的尊严,而由实践理性批判确定了自由意志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本文最后对康德 的道德哲学进行了简要的评论。康德/道德形而上学/自由意志/定言命令/自律/敬重/实践理性基金项目:是教育部“十五”规划博士点基金项目“18—19世纪德国宗教哲学的发展 ”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1JB720008。曹明德/邵方/王The Open-endedness of Kantianism and Some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the Research of Philosophical History
   ZHANG Zhi-wei武汉大学 武汉 430072
    邓晓芒,男,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作者: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昆明19~28B6外国哲学邓晓芒20042004本文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一书的三个层次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指 出康德立足于普通人的道德意识而抽象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即“定言命令”的道德法 则,这法则所派生的三种表达形式把道德意识逐步引向自由意志的自己立法,树立起道 德主体的尊严,而由实践理性批判确定了自由意志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本文最后对康德 的道德哲学进行了简要的评论。康德/道德形而上学/自由意志/定言命令/自律/敬重/实践理性基金项目:是教育部“十五”规划博士点基金项目“18—19世纪德国宗教哲学的发展 ”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1JB720008。

网载 2013-09-10 21:35:22

[新一篇] 康德與孔子道德形而上學的比較

[舊一篇] 建立中國特色的存款保險制度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蘇寧接受《中國金融家》雜志獨家專訪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