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企业制度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国是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必然涉及一个问题,即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企业制度是什么关系,具体地讲,即中国文化传统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起何作用。对这一问题作深入考察和研究,有益于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转轨经济国家,中国的经济体制正向市场经济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国有企业,在经历了放权让利、经济责任制、两步利改税、承包责任制几个阶段的改革后,正寻找新的改革突破口。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并且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即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经过几年实践探索,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已较明确:首先,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都按《公司法》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其次,建立并完善企业法人制度。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依法享有财产权、民事权,承担民事责任,并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第三,明确企业的国有投资主体。第四,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第五,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企关系。
  大部分国有企业在上述框架下,实现了制度创新。实践证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决策是正确的。这种企业制度能够与整个经济体制的目标框架相互衔接,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制度能够提供可靠的体制基础,以逐步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现实体制矛盾;这种制度能够为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提供体制保证。然而,我国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即“所有者缺位”现象。在授权经营的条件下,国家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形同虚设,因而造成所有者缺位。企业经营者的自主权并未真正落实。由于政府机构改革的相对滞后,使其能够限制并直接插手、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导致企业经营者的自主权不能真正落实。还有“内部人控制”、企业家缺乏等问题。
  其实,改革中深层问题的最终解决,必然触及人的问题和文化传统问题。因为,人不仅是改革实践的主体,而且是文化传统的载体。中国文化传统,是对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映射,通过对人的塑造,进而又后作用于社会生产、改革实践。这样,就有必要研究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企业制度间的复杂关系。要想梳理这一关系,又必须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意蕴。
  二、中国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而成、在现实生活中始终起作用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人们的行为习惯、思想情感定势。文化传统既具有历史性、久远性,又具有现实性、当代性。黑格尔说:“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她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仍然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每个民族的变化传统,都是在与现实生活的互动中,展现自己、发展自己。
  就中国的文化传统而言,应该包括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部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依附于血缘人伦的观念形态和日用不察的民俗民风,通过本民族语言传递的文化脉络,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整体中,保持了深邃久远而又漫漶的基本文化特征。它主要包括:积极进取的乐观入世传统、修齐治平的个人责任感、重农抑商的思想意识、血缘宗亲的家庭中心论等。而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发端的文化思想,在近一个世纪的输入与发展中,已与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中国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主导性意识形态文化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几十年来深刻、全面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中国一代代知识分子和群众。它主要包括:社会进步观念、社会公正意识、理性制度传统、集体主义原则、崇尚科学观念、世界历史视野等方面。
  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积淀而成的,但它们并没有与现实生活相隔绝。相反,对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仍发挥着巨大作用。当然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实践,也发挥着巨大作用。
  三、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企业制度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传统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就积极作用而言,其一,社会进步观念和理性制度传统,大大削弱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理想的论述,包含着社会进步理念,即新事物创生的理念,契合了中国人迫切想摆脱落后贫穷、进入丰裕富足社会的心态,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探索,也属新生事物,这些都体现了社会进步理念的积极作用。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是建立在高度工业化基础上的崭新社会制度。这一理想主要是依靠政治、法律制度进行社会整合的理性制度。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各方面工作走向法制化、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是法律和法规逐步规范社会、企业、个人相互间责权利关系的过程。理性制度传统,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中国知识分子和群众,有助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其二,积极进取的乐观入世传统、修齐治平的个人责任感、集体主义原则,为转轨时期克服多种困难,提供了必要保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思想,表达了中国人积极进取的乐观入世传统。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无论儒、道,还是佛,都表现出对人生乐观旷达的情怀。如儒家崇尚积极进取、有所作为的“敢为天下先”,和“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入世的人生基本精神。同时,也提倡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它为创建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一种基本精神支撑和良好的人生态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理想抱负、价值取向及历史责任。这种强烈的个人责任感,辐射至社会的所有成员,使人们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人的多种潜能和创造活力,激发人们的竞争意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集体主义原则与企业发展所需的团队精神,具有一致性。企业是由许多人组成的一个集体、团队。企业的良性运作,必须遵循“团队思维”、“集体意志”等观念,才能使企业成员精诚协作,追求企业集体目标。集体主义原则在规范企业行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就消极作用而言,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众多成分,与现代企业制度有非融合性,对企业制度的规范,具有不利影响。首先,重农抑商的思想意识,抑制人们接受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农业一直是社会发展的首业,而商业则是末业。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使人们形成重农抑商的思想意识和“重义轻利”、“知足常乐”的价值观念。受其影响,人们形成了鄙视商业、歧视商人、因循守旧、不思改变、不敢冒险、惧怕竞争、随遇而安的思维定势。这些观念与市场经济极不相融,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相距甚远。其次,血缘宗亲的家族中心论,有悖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民主制。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血缘宗亲为基础的家国同构社会。家有家长、族有族长、村有村长,封建国家的统治者,如同最大的家长,中国人普遍认同“家长制”。这种传统植根于人的思维方式之中,表现在人们呼唤“青天”、崇拜权威,希望“家长式”的人物拯救社会,希望“能人救厂”、“权威治厂”。家族中心论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民主制,极其矛盾,对中国引进现代企业制度,起阻碍作用。再次,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人情大于法的社会,中国古代文化传统重遵从、重感情、重感性;少独立、少理性、少创新。加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条式、形式化的理解和应用等,使中国文化传统的消极作用增大。这些观念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都起消极、阻碍作用。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除吸收外国现代企业制度中合理有效的制度因素,进行制度创新外,还需要文化创新。使现代企业制度与中国文化传统,达到有机结合。或者说,使现代企业制度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土壤中,不断吸取其养分,成为具有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企业制度。从而使中国企业逐步走向规范,进而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太原6~7,14C3管理科学张文华20012001中国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即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问题。具体讲,即中国文化传统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起何种作用。对这一问题作深入研究,有益于确立和完善中国的现代企业制度。中国文化传统/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经济张文华 山西财经大学 马列思政部 太原 030006 作者:《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太原6~7,14C3管理科学张文华20012001中国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即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问题。具体讲,即中国文化传统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起何种作用。对这一问题作深入研究,有益于确立和完善中国的现代企业制度。中国文化传统/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经济

网载 2013-09-10 21:27:20

[新一篇] 中國文化傳統與現代人權觀念

[舊一篇] 中國文化演變中的三種形態及其人文意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