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非洲资源互补与合作前景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世纪之交的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其中,资源相对及绝对短缺所产生供给不足矛盾,是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的重大问题。为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选择和实施面向全球的资源战略,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具有丰富资源和潜在大市场的非洲,是中国全球资源战略不可忽视的巨大空间。中非资源互补合作具有良好的前景。
      一、利用两种资源是中国21 世纪资源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1.中国资源总体特征
  (1) 资源总量大,品种齐全,是世界资源大国,但人均占有量少。按地均计算,每平方公里资源赋存量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因人口多,人均拥有资源只有世界平均值20%~50%。
  (2)资源差别悬殊,低质量资源比重大,开发难度大。 土地资源约28%是荒漠高山等难以利用土地,耕地中低产田占60%左右,31%存在不同程度水土流失;重要矿产贫矿比重大,如铁矿贫矿占95%以上,磷矿贫矿占90%;共生伴生矿多,80%的有色金属矿、25%铁矿和相当一部分煤矿与其它矿产共生或伴生。
  (3) 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组合条件差,影响资源合理开发,如黄淮海地区耕地占40%,水资源不到10%;东南沿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但能矿资源短缺;相当部分矿产资源分布于地理、地质条件极恶劣环境,在目前生产技术和边际成本条件下,煤炭资源40%、铁矿35%、铜矿40%、铂族94%,及大量铬铁矿难以得到开发。
  (4) 部分资源开发强度已达极限,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如土地资源地均产值已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粮食高出2~3倍,棉花,油料高出3~4倍;宜农荒地仅10亿亩,其中可耕地2亿亩; 石油储采比为17:1,而世界平均为43:1,石油输出国组织为105:1; 关键矿种大多储量不足。
    2.中国21世纪的资源需求预测
  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九五”计划和2010 年规划。根据国民经济总体战略目标,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20万亿元(按1995年价,下同);2020年GDP达到50万亿元, 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GDP将达100万亿元。
  为保证上述目标实现,必须有充足的资源保障。从中、长期资源需求看,将呈现成倍增长的趋势。
  (1) 到本世纪末,全国人口总数将达到13亿,到下世纪20年代可能突破15亿,即使按现已达到的人均消费水平,粮食400公斤, 植物油5.9公斤,到2000和2020年粮油总需求将达到5200亿公斤、76.7 亿公斤、6200亿公斤和91.6亿公斤, 在目前粮油生产基础上分别需求增长 14.8%、7.3%、33.3%和28%。
  (2) 中国是缺林国家,目前可开发利用的成、 过熟林资源只有14~15亿立方米,按现时消费水平,最多只能维持7~8年;到2000年中国木材总需求量为2.30亿立方米,而木材供应量为1.86亿立方米,缺口0.47亿立方米。
  (3) 下世纪能源需求面临巨大的压力。2000年全国一次能源需求量14~17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将达14~16亿吨,2010年达18.5亿吨;其中,2000年国内原油需求量为1.8~2.0亿吨,天然气300~500亿立方米,2010年原油需求将达2.5~2.7亿吨,天然气600~1000 亿立方米(参见表1)。
  (4)2000年铁矿石需求3.8亿吨,2010年为4. 5 亿吨; 有色金属2000年500~560万吨,2010年为650万吨。如中国在21 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在1995年需求量的基础上,钢需求要增加1.5 倍,铝3.2倍,铜1.6倍,铅4倍,锌1.6倍(参见表1)。
      表1 我国重要矿产品需求预测
  名称    单位     1992年实  2000年消  1993- 2000             际消费量  费预测量  年增长率(%)一次性能源 标煤,亿吨    10.92    15.0    4.05  煤炭  原煤,亿吨    11.41    14.5    3.04  石油  原油,亿吨    1.33   1.8-2.0   3.8-5.2 天然气  亿立方米    158.8   300-500   8.3-15.5  钢材     亿吨     0.75    1.2     6.1 铁矿石  原矿,亿吨     2.8    3.8     6.1 有色金属  金属,万吨         500-560  铜   金属,万吨    99.3    130     3.42  铝   标矿,万吨    121.6    180     5.02  硫矿   标矿,万吨   1405.9   2250-2550   6.1-7.7  磷矿   标矿,万吨    2316   2760-3040   2.2-3.5  钾盐   K[2]O,万吨    250    475      8.3  水泥   亿吨       2.8    4.2      5.2  名称    单位     2010年消    2001-2010              费预测量    年增长率(%)一次性能源 标煤,亿吨    21.0      3.4  煤炭  原煤,亿吨    18.0      2.2  石油  原油,亿吨   2.5-2.7    3.0-3.3 天然气  亿立方米   600-1000      7.1  钢材    亿吨    1.5       2.3 铁矿石  原矿,亿吨    4.5       2.3 有色金属  金属,万吨    650       2.66  铜   金属,万吨    170       2.72  铝   标矿,万吨    280       4.52  硫矿   标矿,万吨   3200-3500    3.2-3.6  磷矿   标矿,万吨   3770-4040     2.3  钾盐   K[2]O,万吨   625       2.8  水泥     亿吨    8.0       4.8
    3.国内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利用两种资源是大势所趋
  资源特征和需求预测表明,中国21世纪国内资源供需矛盾将愈来愈突出。
  (1)目前,经济作物棉花、糖料、茶叶、 桑蚕等在开发农业生产潜力的前提下,基本上可满足下世纪发展的需求,但粮食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下世纪通过开发种植业潜力,口粮可基本立足于国内,饲料粮必将需要国际市场补充。
  (2)森林资源为我国一大劣势, 国内资源将面临耗竭的严重威胁,为保证国内经济的发展,下世纪大规模进口木材已是必然趋势。
  (3)按现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水平,到2000年, 可满足需求矿种30种,不能满足需求的15种,其中石油、天然气、铁、锰、铜、镍等对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要的矿产不能满足需要;到2010年,可满足需求的矿种有22种,不能满足需求的有23种,其中,除石油、天然气、铁、锰、铜、镍外,还有铀、铝土矿、铅、锑、金、硫等,均不能满足需要;到2020年,可满足需求的矿种只有5种,不能满足需求的高达40种;此外,铬、铂族元素、钴、硼、钾盐和金刚石目前和将来都难以满足需要。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资源配置国际化是一个趋势。各国资源均有优劣和余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全靠自己的资源发展经济,供不应求的资源必须去国外寻求,供大于求的资源也必须到国际上寻找市场,才能扬长避短,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中国要实现下世纪的战略目标,解决21世纪发展进程中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就必须走向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开发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种市场是大势所趋。
  在中国21世纪资源战略的国际市场选择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非洲、南亚、东南亚和南美等,其中,非洲是实现中国21世纪资源战略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非洲大陆既古老,又年轻,既富饶而又贫困,它虽有悠久的历史,但绝大多数国家是二战后才获得独立的。它虽有丰富的资源,尤其是若干种战略资源,但开发程度低,经济落后,是目前世界上最贫穷,而又最富发展潜力的大陆。我国利用国外资源和国外市场,非洲应作为首选之地。
      二、非洲是中国利用国外资源最具潜力的地区
    1.非洲资源丰富,分布相对集中,但开发利用程度低
  非洲面积3030万Km[2],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5,人口近7亿,素有“世界资源宝库”之称,是世界上资源十分丰富的大陆,除丰富的能矿资源和具有全球优势的热带生物资源外,林业、水和水能资源也十分丰富。
  非洲矿产资源丰富,世界上最主要的50多种矿产,非洲都有,非洲的很多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7种矿产的储量居各洲第一,铬、钴、钻石和锰探明储量占世界的比例超过80%。黄金、铂、磷酸盐的储量超过50%, 铀和铝矾土的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3。
  非洲水能资源丰富,拥有世界第二长的尼罗河以及刚果河、赞比西河等。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蕴藏量为4.5亿千瓦, 约占世界可开发利用量的1/3。
  非洲的森林、草场资源较丰富,森林面积637万Km[2],占全洲面积的23%,草原面积约占全洲面积的27%, 已认定的植物有4 万多种,100多种动物和400多种禽类,盛产乌木、红木、檀木和花梨木等贵重木材。非洲盛产棕榈油、可可咖啡和花生等,在世界上具有优势,主要面向出口,在世界出口总量中的比重要高于其产量的比重。
  非洲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在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油棕、橡胶、可可主要分布于几内亚湾狭窄的沿海平原;尼罗河下游灌溉区,主要是棉花和甘蔗;咖啡则主要分布于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和喀麦隆等国;石油主要分布在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突尼斯等国和西非几内亚湾沿岸国家;非洲占优势的几种主要矿产也集中分布在少数国家,如锰、铬、金、铂主要分布于南非,铝土矿主要分布于几内亚,磷酸盐主要分布于摩洛哥,铜和钴则主要分布于赞比亚和扎伊尔。
  尽管非洲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矿产、森林、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都很低。如非洲锰矿和钻石的资源储量分别占全世界的90%,但锰和钻石的产量只分别占世界产量的26.1%和45.6%,与储量相比所占比例很不相称;其中它有优势的资源其开发程度也都很低,如水能开发利用率还不到5%,非洲现有1.9亿公顷耕地, 垦殖指数仅6%,显着低于世界平均数。
    2.非洲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初级产品出口地
  非洲矿产品生产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市场上最重要的矿物原料供应基地, 除南非外, 初级产品在全洲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仍高达80%以上;发达国家所需的许多重要原料,主要从非洲进口,如法国,铀和钴的全部,锰的94%,铝钒土的76%和铬的52%都从非洲进口(参见表2、图1);主要农产品在世界贸易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参见表3)。
   表2  非洲主要矿产品生产占世界比重(1994年)
      占全球产量比重(%)     主要生产国 钻石     45.6      扎伊尔、博茨瓦纳、南非 黄金     30.4       南非、加纳、津巴布韦  锰      26.1       南非、加篷、加纳  铀      23.1      尼日尔、纳米比亚、南非 铝土矿     14.8          几内亚原油及天然   10.5      尼日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 气液体              、埃及、安哥拉  铜      7.6          赞比亚、南非
   表3  非洲几种主要农产品占世界出口额的比重
 农产品     占世界出口额的比重(%) 可可豆        65.8  棕仁         65.1 华尼拉(香料)      56.1  剑麻         49.8  咖啡         18.0 花生和产品       16.6  棉花         14.6
  附图F108k01.JPG
    3.非洲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
  二战后殖民主义统治非洲的体制崩溃,非洲国家纷纷独立,为非洲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但由于殖民地的遗迹需要清除,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加之持续不断的自然灾害,新旧体制转变过程中引发的政治冲突和动荡,使非洲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80年代非洲经济陷入社会经济大危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市场不断萎缩。
  近年来,随着非洲政局渐趋稳定,经济已步出谷底,逐步走上稳定增长的道路,经济形势好转,加上原有资源优势,使非洲成为全球新兴大市场。非洲国家正在积极进行经济建设,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渴望引进外资开发它们具有优势的资源,以振兴非洲经济。同时,由于种族隔离制度的消除和新南非的诞生,南部非洲国家由对抗变为合作,南非成为国际资本投资的重要对象,成为带动南部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从1994年起,非洲经济开始复苏,并保持增长势头。经济增长率由1994年的1.9%,提高到1995年的3%,1996年的5%左右; 通货膨胀率由1994年的42.2%降为1995年的26.6%,1996年的25.5%;进出口贸易额也由1994年的1876亿美元增长到1995年的2102亿美元,增长了12%;外汇储备从1994年的330亿美元增至1995年的380亿美元。若按目前7 %的年增长率计算,到2025年非洲进出口贸易额将扩大4倍,达到4800 亿美元。
  目前,西方国家仍然控制着非洲市场70%以上份额,西方国家所需的重要工业原料和稀有金属,相当一部分从非洲进口。
  非洲大陆历来与我国有着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近年来又有了新的发展。据统计,中非贸易额1994年为26.4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了1 倍多,1995年增为39.2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48%。尤其是中国与南非贸易迅速增长,从90年代初的1000多万美元增长到1994年的8.97亿美元,1995年为13亿美元。但是中非贸易无论在我国对外贸易中,还是在非洲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均不足2%,这说明中非贸易发展潜力很大。
      三、中国与非洲资源互补和合作具有广阔前景
    1.中国与非洲具有良好的互利合作基础
  非洲有53个国家,占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半数,拥有联合国1/3的席位,是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改变不公正、不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生力军。
  西方大国着眼于下世纪综合国力竞赛,愈来愈关心其在非洲的利益,纷纷调整政策,巩固和扩大同非洲国家的关系。我国加强与非洲各国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壮大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加快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非洲与中国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1)非洲有我国所缺少的生物资源。 非洲大陆在东半球的西部,赤道横穿整个大陆,其气候以热带、亚热带为主,与我国以北温带和北亚热带为主的气候有很大差异,其多种热带、亚热带动、植物,是我国少有或没有的,如棕榈、可可、咖啡。多年来中国从非洲进口的主要产品是木材、棉花、热带水果等农产品。
  (2)非洲有中国所缺少的矿产资源。非洲矿产资源丰富, 开发利用程度较底,由于大多数国家工业不发达,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前期,对能源、原材料消耗较少,因此,石油、天然气、铁矿、铬铁矿、铝土矿、铜、铅、锌、磷酸盐、金刚石等矿产品为重要出口产品,这些产品有些是我国短缺的,还有的是我国品位低,质量较差的。多年来中国从非洲进口的主要矿产品有原油、铁矿砂、锰、铬铁矿、铜精矿、磷酸盐。
  (3)中国应积极参与非洲资源开发。 中国应积极利用非洲各国经济转型的有利时机,利用中国与非洲传统友谊,积极参与非洲资源开发,特别是把注意力放在我国短缺而非洲具有相对优势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铬、铜、磷酸盐、铂族元素等。我国应利用对非援助的同时,有目的地利用非洲资源,来弥补我国资源不足,使对非援助既帮助他们开发资源,发展本国经济,同时也为我国利用国外资源提供机会,使我国的援外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3.非洲与我国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1)中非具有农业合作潜力。整个非洲粮食短缺, 每年需大批进口粮食。1994—1995年度为3250万吨,1995—1996年度为3330万吨。中国虽然不可能出口粮食到非洲,但可利用具有精耕细作的农业优良传统耕作技术、良种选育技术、农田水利技术和大批成熟适用的新兴农业科技成果,向非洲输出,特别是中国可以利用海南省、云南省南部在热带作物种植方面的研究和技术,与非洲有关国家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中国还可以利用已具有的资金实力,去非洲开办农工商一体化的农业企业。
  (2)中非具有工业合作潜力。中国在石油勘探, 开采方面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可以在非洲大陆施展才能;中国的轻纺、食品和机电产品,尤其是中低档轻纺产品,物美价廉,很适合非洲的水平,深受非洲人民欢迎,可以在非洲拓展市场;除与非洲有关国家合作开发矿业外,还可以在轻纺、机电等制造业方面探索企业合作之路。非洲还有少数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业发达的国家,南非是其中之最,它拥有独立的工业体系;南非的采矿业、煤化工等工业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值得我国学习、借鉴和引进。南非的金属矿产品、钢材、汽车零配件、钻石、铂及其它贵金属、化工产品、采矿设备、纸浆和羊毛是我国需要进口的产品,我国的粮油食品、纺织产品、机电设备、家用电器,化工产品和小型机床等在南非有良好市场。
  (3)中非具有技术和管理合作交流的潜力。 由于长期殖民统治,造成非洲大陆许多国家文化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技术人才缺乏,许多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技术和项目不适合非洲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常常造成项目建成后无法正常运转,甚至不能开工,而中国技术和管理可能更适合非洲多数国家国情,因此,技术与管理合作潜力很大。中国应充分发挥过去由中国援建的老项目的作用,采取双方企业合作经营方式,与有关国家充分合作交流。
    4.中国有能力参与非洲的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规划研究
  在经济建设方面,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具有较强的实力,中国同时具有帮助非洲进行资源开发规划研究方面的能力。
  (1)中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 非洲大陆只有沿海和重要城市地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发达,广大内陆地区,城乡之间,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交通运输落后,特别是中部非洲交通极端落后。目前非洲仍无一条贯穿全大陆的铁路,即使有铁路的国家,轨距又存在较大差异(多达11种);公路质量普遍较差,全天候公路只占1/3,运输车辆不足,维修保养差。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建筑施工队伍庞大,在非洲城市建设、交通、通信、能源、水利、及其它公用设施建设方面与非洲合作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中国60~70年代援建的坦赞铁路在东南非洲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因此,中非在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业的建设、改造、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合作前景。
  (2)中国可以开展与非洲资源与环境的科学技术合作。 非洲是当今世界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大陆,大约有1/5的土地被沙漠化,30多年来非洲森林减少一半,草地损失7亿多亩, 人均耕地减少一半以上。非洲各国政治上独立后急需经济上独立,大都面临发展民族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历史任务,需要摸清本国资源,制定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方面,我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近20年来我国开展了全国、各省市以至地县的国土资源调查和国土规划,有一支强有力的资源考察研究和国土规划力量,可以在非洲开展资源调查、资源开发前期研究、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项研究工作,为非洲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软科学1京16~20F10国民经济管理与计划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中国21世纪全球资源战略研究》课题组19981998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重点项目(KZ952—S[,1]—235)资助。执笔人:郎一环/赵建安/王礼茂/李岱/郑燕伟 作者:中国软科学1京16~20F10国民经济管理与计划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中国21世纪全球资源战略研究》课题组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1:25:57

[新一篇] 中國與澳大利亞公共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比較

[舊一篇] 中國世界民族學會第六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理論觀點述要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