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译文]  清明世界细雨纷纷扬扬,路上行人愁苦得失魂落魄。

     [出典]   杜牧《清明》

     注:

     1、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注释:

         1、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杜牧写景抒情的小诗,文词清丽生动,意境简明爽朗。其诗在晚唐成就较高。与晚唐诗人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
        2、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左右。 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历代有踏青扫墓垢风俗。
        3、欲断魂:指心里忧郁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样。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4、借问:请问。遥指:指向远处。
        5、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3、古诗今译 

        清明时候偏赶上细雨蒙蒙,路上的行人心情更加愁闷。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小村。

 

     4、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祖居长安南郊樊川,又称杜樊川。大和二年 (828)年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 历参沈傅师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及牛僧孺淮南节度使幕府。入为监察御史。 武宗时,出为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宣宗时,为司勋员外郎,终中书舍人。 世称杜司勋。工诗、赋、古文。诗学杜甫而有独创,骨气豪宕,风神俊朗,尤擅七律七绝,为晚唐大家。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有《樊川文集》, 《全唐诗》存诗八卷。

     5、“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 借问酒家何处有”。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着写行人这时涌上心头的一个想法: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然而这里不可拘守此义。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诗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的闻讯而喜,怎样的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的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的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付与读者的想象,为读者开拓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吧!  (周汝昌)

 

      6、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泼火 雨”的特征(清明前两天是寒日节,旧俗要禁火三天,这时候下雨称为“泼火雨”)。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行路人的心境。“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 并不外露的感情。这位行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 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如何排遣愁绪呢?行人自然想:最好在附近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于是他问路了:“借问酒 家何处有?”问谁,没有点明。末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他 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标帜)。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 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 

           本诗描写清明时节的景象,更重要的,它还表现行人心中的抑闷和挫折。从这个观点来看,诗中的每一个成分都是必要的,不可删减的。前半部为了表现连绵恼人的梅雨和行人抑闷的心情,原来所有的字句都该保留(不该象谢榛及黄永武所提议的那样把“清明”及“路上”去掉),这样才能造成一种急速及连续的节奏。后半部为了表现行人的挫折,原诗的口头询问和手势回答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在这个问答里,问者企图就近找个酒店振奋精神,然而答者却说酒店在那遥远而且象征蒙蒙烟雨的杏花村里。这个问答显示了问者焦急的心情以及对于回答的失望。如果我们依照谢、黄两位的意见,把“清明”“路上”四字以及整个问答都去掉,我们前面所说的那些特殊效果就会全部消失,而原来的主题也就无法表现了。另一方面,我们如果接受谢、黄所改换的句子(“日斜人策马”等),这首诗就可能变成一串勉强堆砌起来的词句,而与杜牧原来所要表现的主题无关了。  

 

       7、这首小诗,运用白描的手法,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真切的春景图。首句用“ 清明”点出时令,用“雨”写出环境和气氛。“纷纷”二字既描绘了春雨的意境,又写出了雨中行 人的烦郁心情。“雨纷纷”,境界迷茫,令人惆怅。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 手法。第二句的“欲断魂”传神地描绘出此时此刻行人触景伤情的内心活动,在蒙蒙细雨中又增添 了一层愁绪。何以消愁?于是第三句一转,提出“酒家何处有”。在第四句里,牧童以动作代回话 ,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真乃“此时无声胜有声”。“遥指”二字,用得十分精妙,妙就妙在这不远不近之间。  
  这首诗意境优美,清新自然,不事雕琢,耐人寻味,富有感染力,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

 

     8、 清明时节,虽然是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时候,但天气却往往是变化无常。尤其是在江南一带,清明时节下雨的日子是经常可以碰到的。杜牧的诗写的就是这个多变的清明时节,孤独的离乡在外的行人,独自走在绵绵细雨里,行走在他乡的旅途上。诗中记述的雨用“纷纷”来形容,也是写得很有艺术的。“雨纷纷”,表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美的境界。本来,就这么一点小雨,是断没有那种飘忽迷离的断魂之感的。那么,诗中的主人公“欲断魂”就肯定有他难于述说的原因了。清明时节,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携手踏青,或结伴扫墓之时。但他现在却是孤身一人,原本就心情凄楚,再加上纷纷扬扬的细雨下个不停,更添几分烦躁和愁绪。妙就妙在绝句的第三句,起、承、转、合的“转”,一个“借问”转出了一片新的天地:随着结尾处牧童手指的轻轻一点,诗人的心情就一下子变得明朗起来。这就象陆游诗所说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人顿觉精神起来,感觉到了希望所在。我很欣赏有人对杜牧写景诗作这样的评介,说杜牧的诗“通常不描绘单纯的一种景色,而诗将欢乐与伤感,轻盈与沉重同写,明丽与凄迷,妩媚与阴郁交融,所以他的这类诗总能达到意境深远,神韵独高的美境。”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见,杜牧的《清明》这首诗虽然很短,但内涵却是很深的,而且带给我们的感情起伏也很大。我们可以从杜牧笔下的如烟细雨、牛背牧童、山郭酒旗看到一幅意境深远而又空旷寂寞的淡淡的水墨画。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1:42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