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创造要把握“度”  ——由教学循环小数引发的思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一位教师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引导学生探究:你能否想个办法,把循环小数1.33333……写得更简单些?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创造发明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写作1.33…,有的写作G39R628.JPG,有的写作1.(3),有的写作1.3(3循环),有的写作1.3,教师给这些“发明创造”进行了一一肯定……
  评课时,教者所在教研组的同行,也一致认为这节课对“循环小数的简写”实施创造性教学很成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这一幕引发了我的思考:诚然,数学课程标准主张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要少一些说教,多一些自主探究,但是上面这节课的创造,是不可取的。类似的很多数学课,在课堂上实施的“创造性教学”,不是跑了题,就是过了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但没提升,反而受压抑。笔者认为,课堂中实施创造性教学,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严格把握创造的度。
  一、已知的和唯一的不能作创造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接受新知不再局限于课堂内,课外的各种媒体都在给人们传递新知,在课堂上也更常出现“未学先知的尴尬”。对于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应该充分让学生说,对于确切唯一的数学结论,应该由教师直接给学生介绍,没有必要再让学生去创造。有位教师在课堂上曾经让学生去“创造乘号”。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50个2相加,在50和2之间写“+”、写“-”都不行,写个什么符号呢?
  生:“在50和2之间写个乘号”。教师不高兴地说:“这位同学看过书的,有不同意见吗?”又一个学生说“在50和2之间打个叉。”老师更不高兴地说:“这位同学也是看过书的,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冷场时刻,终于有位学生猜测到了老师的心思,小心说:“可以在50和2之间画个小圈儿。”老师兴奋起来:“这位同学真棒,她很有创造力!你们呢?”马上就有很多同学站起来:画个三角、画个五星、打个点儿、……
  调查显示:70%的学生对“乘号”都有“未学先知”的功能。因为现实中的学生在学完加、减后,总会关注新的运算,于是会从父母、哥姐、校友或电视、电脑和计算器中提取新运算——“乘法”。“乘号”作为二年级上学期的新知内容,学生早已耳闻目睹,教师把“乘号”作为创造源让二年级学生去创造,属于多此一举。乘号作为一种运算符号,是数学发展至今形成的一种规定,学生不管怎么创造,都不会超越数学中的乘号——“×”,因此这种创造是高成本,低效益的,是不科学的。本节课如在学生回答“乘号”后就直接让这位学生告诉大家“乘号”的知识,教学将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效果也会更加明显。相反,这多余的创造会让学生初识乘法就认为“乘号这样写也行,那样写也行”,这显然不是乘法初识者的学习任务。
  由此可见,数学课堂上的“创造”,不是每个教学内容和时段都能用的,应该把握好创造的广度。创造应做好“三不要”:学生已知的不要创造,结论唯一的不要创造,非重点的内容不要创造。
  二、对固有的和规定好了的只能适可而止
  数学课堂是学生创造的天地,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主战场。教师在课堂上要以知识为载体,挖掘教材内容,寻求创造时机,有效地实施创造性教学。对于一些固有的和规定好了的数学“新知”,创造与否?一直是一些教师争论不休的话题。但笔者认为,这类问题只要找准创源,把握“度”,做到“适可而止”,是一样可以实施创造性教学的。比如文章开头谈到的“循环小数”,其简便写法在教材中早有规定,教师就不应该再让学生创造简写符号“.”,这节课如果教师在“寻简”上实施创造性教学,倒是可行的,比如:
  先让学生比赛算2÷15,学生发现商为0.133333333333……永远也写不完。
  鼓励学生探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写这个数?学生小组讨论后,通常会创造出0.1333、0.133、0.13或0.1333……、0.133……、0.13……
  集体点评,逐次排除:前三种不是准确值,在这里做答案是不对的。后三种中的最后一种因为只有一个“3”,无法判断省略的是哪些数字。剩下的0.1333……和0.133……同学们通过观察、比较,会发现“0.133……”简便些。
  激活再探究:你还能写得更简单些吗?让学生先用语言描述出0.133……表示的意思——“零点一三‘三’的循环”,教师把这句话,转化成另一种书写形式——“0.13”,并直接告诉学生,这就是循环小数的简单写法……
  在教学循环小数的简写时,如果让学生来创造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显得徒劳无益,但若一上课就直接告诉学生循环小数的简写,也显简单,学生留下的“简写”记忆会不深刻。这时,教师就要把“寻简”作为创造的起点,在寻简过程中适度创造,把创造的终点放在简写号“.”之前,让学生经历“想简写——探简写——说简写”的过程,然后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简写的方法。这种方式,不但会加深学生对循环小数的进一步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因此,对待一些约定俗成的数学符号或规定,应该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处理好传承与创造的关系,既不应由教师全盘托出,也不应由学生满盘创造,应找准创造的收盘点,把握好学生创造的热度,适可而止。
  三、未知的和开放的要创出智慧
  数学是创造的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素材,数学中学生未知的,结论开放的,有创造价值的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的最佳题材。下面是一位教师让学生“创造用x表示未知数”的课例。
  出示:课件出示某校一年级三个班购校服的统计表。
  G39R629.JPG
  其中三班的人数被墨水遮住了,让学生表示出三班的总价。学生先猜人数37、38、39……,后又自我否定了。教师建议大家分组议议,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
  A组发言:三班的人数不知道,我们组就用“三班人数×40”来表示总价。
  教师先作了肯定,又问:有没有设法把文字用其他的符号来代替的?
  B组发言:我们组用括号代替文字,列式为“( )×40”。
  C组发言:我们用三角形代替文字,列式为“△×40”!也有的组用圆、正方形等图形来表示的,但大家认为用图形表示也容易混乱。
  教师进一步鼓励大家再次探究方便的表示方法。
  有一组同学发言了:“我们原来也是用的文字,但借助刚才同学们用图形表示的思路,我们想到了用字母x代替文字,它比括号和图形都简单!”同学们听了都自发地鼓起了掌……
  这位教师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明确了一个未知数可以开放地表示,但用“字母表示”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中,教者让学生自我经历遇到未知数“假设成实际数不准确——用一个词语、画一个图形不方便——写一个字母最合理”的探究过程。学生印象深刻:当一个数未知时,可用文字、图形、括号来代替,但最方便使用的是用一个字母来代替,这样不但读写方便,而且符合惯例。这种创造既恰到好处地突出了教学重点,又让学生学到了“代替、论证、筛选、确定”的数学探究方法。
  因此,数学课应把创造源搭建在学生的“未知区”,新知的重点区。应把握好创造的深度,做好“三要”:一要在重点新知处激励学生去创造,有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扎实基础。二要在开放的数学结论处激活学生去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习信心。三要在合作探究时鼓励学生去创造,有利于形。成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智慧。一线教师在课堂实践中要多一些思考,只有把握好创造的广度与深度,培养好创造的精神,才能让“创造性课堂”健康成长。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京7~9G39小学各科教与学张宏书20072007
张宏书 重庆市云阳县教育科学研究所,404500
作者:中小学数学:小学版京7~9G39小学各科教与学张宏书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0:53:54

[新一篇] 課堂“淺閱讀”教學的反思

[舊一篇] 課堂教學與素質教育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