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人民教育出版社 崔峦)
   一、素质教育——具有时代精神的教育思想
  “素质”原本是一个心理学名词。近10年来,“提高素质”、“进行素质教育”已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教育学词汇,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努力追求的目标。在这里,“素质”已不仅是先天拥有的发生性概念,而且是可以在教育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的发展性概念。“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体现开发性、具有时代精神的教育思想,得到教育界人士的普遍认同。用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的话说,“素质教育的提法比较符合我们多年来对中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愿望和要求”。他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谈到,60年代和80年代中期,在全国曾两度批判片面追求升学率,但收效不大。究其原因,一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既是教育问题,又是社会问题,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要靠综合治理;二是就教育本身来说,只破不立,难以奏效。这一次边破边立,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
  最初提出“素质教育”,是在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当时没有用“素质教育”的概念,而是讲教育的任务是“提高民族素质”。此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重要文件中反复强调这一任务,“素质教育”这个概念逐渐形成并被广泛应用。可见,素质教育的思想不是哪个人提出来的,它是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渐形成的共识。
  “素质教育”是在批判“应试教育”的过程中逐渐确立的。它同应试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素质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
  学生处于主动发展状态;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素质,主动发展。
  应试教育:
  面向少数升学有希望的学生;
  偏重智育,着眼分数;
  学生处于被动、应付考试的地位。
  可见,素质教育绝不仅是一个口号,而且是一场有着丰富内涵的教育思想的变革,它将为我们指引和完善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使教育适应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跨世纪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必须落实素质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二、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
  据一些人的研究,素质教育的内涵指思想道德、文化科学、体质体能、个性心理、审美、其他(劳动技术、特殊才能),还包括习惯。
  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如何,不仅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语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甚至凭借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和其他素质。
  拨开片面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云雾,我们看到的语文教学本来的面目就应当是为全体学生打好思想道德和听说读写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语文教学应做的全部工作。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
  (一)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要充分认识应试教育这样一种异化了的教育现象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把考试的成功等同于教育的成功,成就了少数尖子生,丢掉了大多数学生;抓了智育(死知识、高分数),丢掉了其他(全面发展、个性特长),甚至以损害身心健康为代价。
  提出素质教育,其目的是使教育的本质回归。提高素质教育,是力求实现教育发展人的功能,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以期为国家不断地大量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
  我们要以历史的使命感和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去战胜旧的教育观念,坚决摒弃片面追求高分数的短视行为,不断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二)采取一系列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措施
  素质教育的意识要加强,许多理论问题要研究,但当前最紧迫的是要实践,“通过实践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思想、教改思路,无疑是正确的。当前最需要的是通过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拿出切实有效的落实素质教育的办法。从这次研讨会可以看出,一些地方在一些方面已经作了探索,取得了初步的经验。今后的工作,一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进一步完善做法,并上升到理论;二是开展系列化的研究,在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上拿出一系列的成龙配套的做法。今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研究:
  1.要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
  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为指导,以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为依据,把小学阶段教学目的要求和各年级教学要求具体化。目标要适度、具体、操作性强、网络化(小学阶段目标、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目标体系的建立可以减少教学的随意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2.要凭借教材,在教学内容上落实素质教育。
  要挖掘教材(包括课文、练习、训练体系)中的素质教育因素,通过教学充分体现。并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内容扬长避短,使教学内容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
  3.要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
  其中有认识问题,更有实践的问题。要发现和总结这方面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一些体现教学规律、在教学各个环节加强训练、便于操作、易于推广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
  4.要研究语文教学的评估标准。
  如果实施的是素质教育,但评估教学仍然把语文知识的分数作为首要的或唯一的标准,就难以形成一种相应的运行机制,难以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5.要大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新的课程计划已将活动课纳入课程。语文课外活动是同课堂教学同等重要、彼此相辅相成的语文课程。要将课外活动经常化,要面向全体,讲求实效。语文课外活动展开得好,必将促进课堂教学,必将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语文素质、培养和发展语文方面的才能起到促进作用。
  (三)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语文教学加强素质教育,要通过教学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切不可误认为提高素质教育即提高语文素质,即加强语文训练,把素质教育窄化了,浅化了。要避免出现以下偏向:
  1.强化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淡化思想性。
  且不说语文学科有很强的思想性,单说工具性,掌握语言文字工具干什么?听说读写。听说读写为了什么?一为交际,满足自身生活的需要;二为服务社会、服务国家。而服务国家、社会,促进社会进步是最终目的。语文工具掌握得再纯熟,没有好的思想,难以服务国家、社会,甚至走向反面,用语文工具反对国家,反对人民,对抗社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强调“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今天中小学生的精神面貌对21世纪党和国家的命运将产生重大影响。我们不愿看到一方面是物质的丰富,一方面是精神的匮乏;一方面是生活的富足,一方面是人生目标的迷失。语文是具有很强思想性的学科,不仅是文以载道,而且是在教学中“披文以入情”,产生震撼人心的教育力量。要认识语文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语文教学育人的作用。在强调语文工具性的时候,要防止出现淡化思想性、削弱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的偏向。
  2.加强语言文字的单项训练,忽视课文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只抓课文的情节、内容,搞繁琐的串讲、串问,既消磨了大量的时间,又未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是不足取的。要大力改进阅读教学,但是仍要十分重视课文的教学。课文是语文教学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凭借,通过课文教学,要取得训练思想和训练语言的两个效益。如果把语言训练不落实归咎于学习一篇篇课文,主张语文教材取消课文,严格按照语法系统编教材,专注语言文字的单项训练,这恐怕是不妥当的。语文不读课文,犹如数学不讲例题、物理不学定理一样不可思议。好的课文文质兼美,体现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高度统一,完全能够担负起陶冶思想和训练语言的任务。以往阅读教学效果不理想,问题不是出在课文上,而是出在凭借课文训练什么和怎样训练上。
  3.有意无意地将学法和教法对立起来。
  近10年来,不仅重视研究教法,而且重视研究学法,这是教学研究的一大进步。因为教学规律,可以从教与学两个角度去认识,去探索。由于以往的语文教学忽视学生的学,因此在一个阶段内加强学法研究,也是应当的,问题的关键是教与学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是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充分体现。教与学、教法与学法,严格地说是分不开的,我们的实践和研究应当把教法和学法统一起来。如果只注重研究学生的学,忽视教师的教,如果把学法看成一种知识,以为把“法”教给学生,学生就有自学的能力,这种认识和做法是不全面的。
  4.重训练形式的花样翻新,轻能力、习惯的培养。
  多种多样的训练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训练质量。但形式要为目的服务,不是为了形式而形式。能有效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发展思维,发展语言,有效地培养学习习惯的训练形式,是我们追求和提倡的。再者,习惯的培养和能力的培养同等重要,良好的习惯对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学习有积极的影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培养语文能力、全面提高素质有重要作用。要重视在语文教学中经常、持久地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涉及到教学思想、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综合性的改革。我们的态度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特别是在思想上不要急于求成,恨不能在一个早上解决多年来积淀下来的所有问题。改革来不得半点浮躁,要扎扎实实,老老实实。特别是教学改革,牵涉的面广,周期长,影响深远,更应慎之又慎。
   (责编 田志耘)*
  
  
  
小学语文教学太原3-5G39小学各科教学崔峦19971997 作者:小学语文教学太原3-5G39小学各科教学崔峦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0:51:15

[新一篇] 小學語文教學中想像力的培養

[舊一篇] 小學語文教學中自學能力的培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