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十四)反思败因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三年内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纪律败坏,党部组织崩溃,政治制度未能建立,国家纪纲废弛,社会紊乱,民心涣散,革命基础与精神完全毁灭”。面对军事政治经济的全面失败,蒋介石也不得不开始反思原因,虽然还是归罪于共产党,归罪于“人民之愚弱,学者之糊涂,政客之鼓荡,奸商之作恶,加之美国之侮华”,但也无法否认国民党自身存在诸多问题。

      194512月,蒋介石在反省录中哀叹:“敌国投降以后,反演成最大之耻辱,无上之苦痛。有人援助,而我无能力接受其援助;有机复兴,而我无人才,致失此千载一时之良机。无组织,无干部,为共匪所诬陷,为反动所挟制,而尤为外人所讥刺与轻侮,此为最难堪之事,而又不能不为之忍受。”29日,蒋介石巡视南京和北京,再次发出感慨:“干部不力与腐败之现象,最使人对国家前途发生无穷之感也”,说明蒋介石已经认识到国民党无人才、无组织、无干部、无知识、无能力、贪污腐败等问题,对前途感到担忧。

      国民党军事上接连失利,蒋介石认识到国民党军“纪律废弛,内部腐化,外表枯竭”,“各军师之间,只图自保,而毫无合作之精神,其次为将领只知防守,而不敢进攻,可谓毫无斗志,不知廉耻,此为失败最大之原因”。此外,政治、社会、教育等也“均告动摇”,尤其是经济危殆,民生艰困,致使“社会人心,益惶惶不可终日”。蒋介石认为这一切皆因“亲近左右之干部,不知自强自立,而一意推诿塞责,以求自全,……只怪他人,互忌抱疑,而不肯为国家,为其职责,减损丝毫之权益与名利”。

      认识归认识,蒋介石并无决心和能力解决这些问题。19476月,蒋介石已经感觉到危局难以挽回,犹如“大厦之倾,独木难支”。尽管如此,蒋介石还是力图采取措施挽救危局。194779,他提出政治工作的四个方向:

      “(一)‘党’‘团’工作应集中在农村、军队与匪区。

     (二)应征收财产税与土地税。

     (三)应厉行消费节约运动与监察。

     (四)应以‘平均地权’与‘调节贫富’为政治建设之方向。”

       830,蒋又考虑自力更生之道,拟订十项办法:

      “一曰社会革新,二曰为民众服务与解除民众痛苦,三曰勤俭报国,四曰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五曰扫除贪污,六曰扫除文盲,七曰卫生清洁与医药,八曰自反自责,互敬互爱,九曰不排外,不报复,爱人如己,十曰不借债,自重自立。”

       蒋介石深知这些都不是局部技术问题,“乃为全般大原则之确立与重生问题”。如果只是“枝节补救,在目前形势下,将利未见而害先覩,反疑一切改革为不可能”。31日,他再三考虑之后,确定了整治和改革的重点:

      “(一)祛除感情,惩治贪污;

     (二)提倡民主法治,加强群众监督力量,涤荡官僚习气;

     (三)建立组织与制度;

     (四)建立干部制度,促进新陈代谢机能。”

       能提出惩治贪污、民主法治、平均地权等,说明蒋介石对国民党失败之症结所在,认识还是比较清醒的,所提改革方案也还是比较全面的。但是,这些方案只是停留在蒋介石的日记中,并未得到实施,当然不能改变国民党失败的局面。

      194825,蒋介石与夫人到燕子矶游玩,途中仍在“检讨抗战期间与胜利后,外交、经济失败之原因与责任结果散心未成,反倒“不胜抑郁”。反复思考之后,蒋介石在22日的反省录中得出结论:“今日政治、军事、外交之失败与耻辱,皆因用人不当,以致今日经济崩溃,对内、对外,皆蒙受奇耻大辱。此种痛苦无法申诉,深觉文武干部不能成材之苦,然此皆余不识之过,于人何尤。”325,蒋介石又感叹道:“自愧不知组织,以致今日党务、军事、政治、经济、教育皆无干部,一经危困,所有基础,完全动摇。”“文武之忠勇干部,丧失殆尽,几无能用之人,悲痛极矣!”

      国民党“人才缺乏”,党政人员“老朽昏庸与幼稚自私”,党中干部醉生梦死”,“无胆无识,无能无智,不知责任与耻辱”,蒋介石对这样一个“颓废、衰老与散漫之党”,除了哀怨,基本上束手无策。更加严重的还在于军政腐败情形,这一点,蒋介石心知肚明。194856月,他在日记中痛斥国民党官员浪费金钞的恶劣风气以及“中央军队高级将领之贪污”,批评他们“几乎莫不以金钱是视,耗费公帑,吸尽人民脂膏,不以为意。人欲横流,道德沦亡,廉耻荡然无存,此实亡国之劣性,灭种之恶习,不知如何挽救矣”。但是,蒋介石没有惩治贪腐的好办法,194512月审核的肃清贪污运动纲领及改革党务方案也没见效,他在和长公子蒋经国谈时局时说,“党政军干部之自私无能,散漫腐败,似已至不可救药之境”。他所能想到的只是“重振道德,恢复礼教,而后乃能言戡乱建国也”。

      194877,蒋介石反思了以往政治和用人方面的弊端:“一、未注意从制度上政策上奠立根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盖政治只可有远见,不可施奇谋。只有使之渐进,而决无捷径可循也。二、培养领导人才,未得其法,以致不能新陈代谢,致有无才寡力,而又未获启发,及至用人之时,又欲顾及其有才能而无资望,或有资望而无才能,摩擦纠纷,皆由此起。”蒋介石决心“今后应一面破格用人,一面从根本上培养党政军与社会之新生力量。”

       710,蒋介石又继续考虑整饬将领与干部之道:“一、对将领如何使之革除以往畏匪与腐化恶习。二、对党政干部如何使之化除过去成见与敌对仇视心理,恢复革命朝气,提高其奋斗精神,团结一致,同心一德,以反共剿匪为惟一目标,以民主集权制为共同信条。合则留,不合则去,勿再因循泄沓,拖泥带水,以败坏我党革命之纪律也。”

       818,蒋介石再次研究失败之原因与今后改正之道:

   “其失败原因:

    一、将领精神丧失,军队腐败。

    二、政治教育不清,组织绝无,因之考核监督更谈不上。

    三、经理制度不良,军费无从核实,因之将领吃饷贪污。

    四、力行哲学不讲,一切法令皆不能实施,等于具文。

    至于今后之改正:

    一、提高力行与负责知耻之精神。

    二、加强政治教育之方法。

    三、特别加强军官团之组织训练。

    四、改革经理制度与核实员额及收支。”

      1949331,蒋介石对失败的重要原因作了彻底检讨,拟成条目,以便反省与改革:

   “(甲)外交失败为最大之近因;

    (乙)军事教育与高等教育之失败为其最大之基因;

    (丙)党内分裂,纪律扫地,组织崩溃,为革命失败之总因;

    (丁)经济金融政策之失败,实为军事崩溃之总因;

    (戊)民主宪政之时期与制度以及国民大会代表等之选举,以动摇剿匪之基本,此实与剿匪反共政策背道而驰也。

    (已)社会经济政策与民主主义尚未实行,此乃惟一之致命伤也。”

      可见,蒋介石对于国民党失败的原因,认识还算深刻,敢于直面问题。但是,对于自己的检讨,蒋介石却只是蜻蜓点水,不愿深究,只说自己用人不当,识人不察,迁就环境,不知自主,政治上未能把握时机等等。身为最高领袖,他理应主动承担最主要的责任,但是他却很反感别人对他的指责:“凡一切失败之责任,皆推至元首一身,……几乎领袖之一举一动,一言一令,皆认为错误,皆以为越权,皆指为误国。”他还认为其他人不体恤其苦心,却批评他“独揽一切”,“使各主管不能尽职,谓军政失机,咎由于此”。何应钦、白崇禧等人将军事失利归咎于蒋介石直接指挥部队所致,他非常愤慨,认为他们是“诿过卸责,妄加诬蔑”,他为自己辩解,“惟因前方将领迳电请示,余身为统帅,不得不批覆督导,以示激励,焉得即指为越级指挥耶?”他不承认自己专制独裁的错误,就连儿子蒋经国“以诸葛武侯治蜀,事无巨细为谏”,他也听不进去。他顽固地以“文武干部,多成官僚,生活泄沓,工作敷衍”和“人心动荡,险象四伏”为理由,坚持“党、政固不能不亲自督导,而军事尤不能不负责主持”。有这样的认识,蒋介石又怎么可能真心改正呢?

       总之,国民党失败的症结,“实在内部,而不在外敌”。中国历史告诉蒋介石,“历代亡国之原因,并不在于敌寇外患之强大,而实在于内部之分崩离析所致”。蒋介石和国民党失败的教训,的确发人深省,值得后人深刻反思,引以为戒。


网载 2012-08-05 10:55:45

[新一篇] 蔣介石——(十三)眾叛親離

[舊一篇] 蔣介石(十五)——老蔣為何痛罵馬歇爾為“小人、賤丈夫、馬下兒”(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