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 簡體 傳統 |
撰文|力瑾 来源|天涯博客 由于西风东渐,五四新文化运动旗手的推波助澜,致使我们的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日趋没落,时至今日,几乎没有多少中国人还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自从私塾教育退出历史舞台,中国传统文化便长期的退出了我们的学校教育,使得我们的新一代年轻人,几乎与中国传统文化隔绝了。现如今,许许多多的中国人都不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文化了。这也就难怪时下有不少人,在一个劲地鼓吹要取消中医这样的笑话。现在不是中医要不要取消的问题,而是我们国人理不理解中医,何时理解中医的问题。没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的支撑,国人的不理解中医,也算是在情理之中。现在的中国人,能够理解中医,那才叫是怪呢。只有明白“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文化”的国人,才能真正理解中医的伟大与渊博,才能真正将中医发扬光大,让其为民众造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那么,“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呢? 【1】修身文化。 中国的儒家经典《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而成为当时中国人的普遍信仰。道家经典《老子》中亦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由此可见,道家亦是强调修身的重要的。至于释家的佛,更是以因果报应学说,奠定了修身成佛的步骤。修身,成为儒释道各家的共同选择。因此,中国传统文化首先无疑是一种修身文化。离开了修身的实践,而谈什么中国传统文化,那无异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的滑稽可笑之事。 修身,就是修身养性,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个积极修身的人,一定不会是一个寡廉鲜耻的无恶不作之徒。而一个不注意修身的人,是很难成为一个有修养的有德之士的。修身与否,是决定一个人修养之高低的关键。 既然是修身,其最重要的是亲身实践。就是我们平常讲的“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离开了亲身实践,修身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套话、假话、大话。而这样的假大空套话盛行,正是我们今日社会的普遍现象。这足以说明,我们中国人已经离我们的修身传统文化有多遥有多远了,用十万八千里之遥来形容,恐怕一点也不为过吧。真是令人汗颜啊。 【2】内证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修身文化,由这修身而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是一种内证文化。内证是相对于外证来说的。现在我们讲的科学,是西方来的,这现代科学,讲究的是实验室实验,是一种向外发展、向外要证明证据的,因此是属于外证。而我们的传统文化,是讲究“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的修身文化,与向外发展、向外要证明证据的现代科学正好来了个相反,是向内发展、向内要证明证据的,因此是属于内证。 我们的传统文化,为什么要向内发展、向内要证明证据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六祖开悟的时候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我们的传统文化,原始的儒释道三家,讲的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研究的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相问题。而天人是合一的,意思就是天地宇宙是个大人身,人身是个小天地小宇宙。我们只要在人身上向内发展、向内要证明证据,弄清楚了人身这个小天地小宇宙是怎么回事,那么,外面的大天地宇宙也同时就掌握明白了。 现代科学,讲究的是实验室实验,事实上,我们传统文化的内证,同样是可以实验的。只不过,现代科学的外证是拿外面的东西作证据,我们传统文化的内证是拿自身当实验室,以自身内在的东西作证据。我们现代人,之所以不理解中医是怎么回事了,原因就在于现在的国人,都远离了修身文化,远离了内证方法,而没有办法再次发现看到人身上的阴阳、经络等内证内容了。而内证,恰恰指的是人通过修炼而具备内视反观的能力之后,自我验证阴阳、气血、经络、脏腑乃至天人相应真正含义的过程。 无论是儒释道哪一家,都是需要内证的。儒家的内圣外王,释家的成佛成菩萨,道家的得道成仙,无一不是内证的结果。如果一个圣佛仙,连第三只眼(天目)都没开,看不到阴阳、气脉、经络的话,还可能真的是圣佛仙吗?这岂不是成了大妄语?内证虽然不是成圣佛仙的目的,但内证无疑是成圣佛仙的一段必经之路,离开了内证,还真的成不了圣佛仙。 【3】道德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修身文化,而修身养性最重要的就是道德。这一点,完全可以从道家的经典《老子》,又名《道德经》上看出端倪来。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身而离开了道德,就如鱼儿离开了水,鸟儿离开了空气一样可怕。和现在的许多国人谈道德,几乎是一件奢侈的事。原因很简单,你一和他们谈道德,他们就会反问一句:道德值几个钱?道德多少钱一斤?在那些人眼里,道德完全是看不见的可有可无的东西。事实上,道跟德在过去,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完全是另一幅模样。道跟德,根本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完全可以是可见可摸的物质。那么,道跟德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物质呢?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就是那样一种恍惚之物,就是无极,只有道德高尚之人,通过内证才能够真正看到。而德,就是德一之气,就是先天真气,就是太极。 道德,根本不是我们现在这样理解的样子,以为做了一件好事就是有道德。这是道德的最低层次。道德,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命物质,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有道之恍惚之物,有德一之气的存在之故。我们的生命,一旦离开了道德真气的涵养,轻则会生病,重则会一命呜呼。我们古人之所以如此地强调以德治国,其深层次原因就在于此。 而如今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现状呢?现在的中国人,生活在一种怎样的社会环境中呢?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意思是,如果在盛德之世,人皆有仁义,仁义就看不出来,也就没有倡导仁义的必要。所以,一个崇尚道德品行的社会,同时也必然是一个风气颓废的社会,是一个道德濒现危机的社会。因此老子又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下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真正有道德的时候,是不强调道德的时候;而当强调道德的重要性的时候,已经是失道离德的时候了。我们现在,就生活在一个时刻感知道德的重要性,而早已失道离德的时代。不,我们生活的时代,不仅仅是失道离德,连后面的仁义礼智信几乎都要全部失去了。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用悲哀,不用唉声叹气。老子告诉我们:“反者道之动也”。意思是说,一切都是个圆圈,从终点转过去,就又是起点。当我们“不仅仅是失道离德,连后面的仁义礼智信几乎都要全部失去了”的时候,再转过去就转完一圈,就又是尊道贵德的起始阶段了。 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一种尊道贵德的道德文化。现在该到了我们回归传统的时候了,尊道贵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就要指日可待了。原因很简单,我们快转完一圈了——“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而后智,失智而后信——失信后就又回到了起点的道!
天涯观察 2015-08-23 08:47:5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