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与对策——“注册视听生”试点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自1995年以来,国家对“注册视听生”(以下简称“注册生”)教育颁发了若干指导性文件,就“注册生”教育的性质、任务、招生、办学机制、教学计划、教学和考试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定。这些规定给“注册视听生”教育设计了全新的模式,规范了其教育的理想轨道,要求试点循轨道运行。二年来的实践表明,根据开放教育、远距离教育和现代电化教育等理论设计的我国广播电视大学“注册视听生”教育模式,主体上是适用和成功的,实现了设计与实践的统一,反映主观与客观的一致,要坚持。但在局部上,在某些方面,也有不适应、不完善,设计与实践发生矛盾,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有反差,影响了“注册生”教育试点顺利开展。引起的因素复杂,要么是试点中缺乏经验,走了弯路;要么是诸方面对“注册生”教育认识上差异,造成行为的不和谐,不协调;要么各级电大本身办学条件的局限性形成困难;要么是对“注册生”教育设计的模式过于理想化,与我国目前国情现实相脱节等等。尽管已对发生的某些矛盾,及时相继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补充和完善,如考点允许延伸到县(市)级;允许电大系统自行组织考试,自考参与监督;改规定“不组班学习”为“不组成固定教学班学习”等,这些变革对“注册生”教育后来顺利试点,起着明显的推动作用。为了探索适应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大学“注册视听生”教育的道路,建立“注册生”教育科学、合理的办学模式,不断总结经验,统一认识,理顺关系,深化改革,健全“注册生”教育的办学机制,促进电大教育事业的发展,继承和发扬邓小平同志的遗志,办活、办好电大,是有益的。
      一、专业设置,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
  “注册生”教育的培养目标鲜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省份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然而目前已开出三个专业,加上1997年新开的,共五个专业,尤其如英语、法律专业,做到“三个面向”有局限性,专业面窄、针对性差。如福建省两年招“注册生”10098人,农村、边远地区人数很少,其中农村户口531人,占5%,从事农、林、牧、副、渔行业的仅40人,不足0.4%。
    1.拓宽专业面,加强针对性。
  为了给基层、农村、边远地区的四类人员:1.乡、镇、村政府机关、全民和集体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2.农村乡镇中小学教师;3.乡镇企业职工;4.青年农民和回乡中学毕业生等,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逐年增开如下若干类专业很有必要:
  A.行政管理类。如基层行政管理,基层行政文秘,基层经济经营管理,基层财务管理,基层计生管理,基层党团干部专修科等。
  B.师资类。如小学师范(文、理方向),农村学前教育,农村中学音乐、美术、体育专业等。
  C.农业类。种植,养殖,农、林、副产品运输、贮存与加工,农、副、土、特产品市场营销等。
  D.农村公共、公益事业类。如城乡土木建筑,乡镇土地管理,农村水电(含小水电),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家电维修与保养等。
    2.改造教学计划、合理设置课程。
  “注册生”教育各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设置,目前乃采用电大原来的一套,与培养应用型、技艺型、职业型的高等专门人才不适应,必须进行大量的修订和改造,以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适当减少公共课、基础课,做到能满足专业(技术)课所要求的“必须”和“足够”为度;增加专业课,专业课中多开出动手技能强的职业课和实践性课。理论课(含公共课)与专业课的比重尽可能向高等职业教育的1:1靠近。
      二、教材建设与“以自学为主,以学生为中心”
  建设适应于“以自学为主,以学生为中心”教材体系是“注册生”教育成功的重点和难点。
  目前,“注册生”教育的教材,含文字、视、听教材基本上是电大原来的体系。二学年四个学期开出必修课程计32门,其中26门教材与教学大纲同于原电大,3门采用原教材新大纲,3门新教材新大纲。大部分作为学生学习最基本的文字教材,仍然保留传统面授教材的诸多特征,体现学生以自学为主,自我学习、自我检查、自我练习、自我提高,无师自通的特色不够。而且,部分教材内容偏多、偏深,少量教材的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与命题相互脱节。这类教材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难度很大。
  与文字教材相配套的视听教材,一方面有部分课程还未有视听教材,另一方面已有视听教材的课程,在时数上、质量上、内容上,虽几经调整和改进,其总体上仍多、粗,应少而精,针对性不强,在重点、难点上起着文字教材的导学傍通的助学功能上,效果不显着。由于时数多,购置视听教材的费用增高,给办学单位或学生购置带来困难,视听教材的社会效益难以充分发挥。“注册生”教育急切呼唤如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的推广和应用。
  为了适应“注册生”教育的自学、助学需要,不少试点的地方电大在设计“教学包”工作上开始了有益的尝试,取得较好的作用。但也存在值得研究的问题。其一,“教学包”设计不规范,内容形式明显差异,内涵欠科学,含义不确切,品位、质量尚待提高;其二,各家自搞,尤其是必修课的辅导材料,其标准、参照物不统一,易对学生发生误导,各家都向试点省电大学生推荐征订发行,易造成增加学生负担和不必要的混乱;其三,各家单干,耗用人力、精力、财力大,效益差。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应发挥积极的作用,指导和组织全国电大力量,开展“教学包”的设计、研究十分紧迫和需要,必修课教学包应全国统一标准和规范,形式、内容、手段相同;统一搞,可博采众长、省钱省力、降低成本、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包”的社会效益和其它效益。对于选修课的“教学包”,也应提倡参照必修课教学包的规范,或单独搞,或几个兄弟省电大协作搞,或由中央电大牵头由全国电大协作来设计。
      三、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
  “注册生”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究竟是什么样的模式,才适应中国现有的国情,此命题的正确回答,应该说还需要探索和时间。在试点阶段,应鼓励解放思想,大胆试验,通过不懈地摸索和实践,研究和总结寻找一种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完全有别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适应开放、远距离和现代电化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不组班”或“不组成固定的教学班”学习是对传统全日制教育“组班”学习的改革或改进,对强调“注册生”教育“以自学为主,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而言,它是一种进步、革新和飞跃,若它是一种最理想或比较理想的模式,电大教育工作者为此目标去追求,努力实践,是应该的。不过从二年来的实践看,“注册生”教育组织形式完全实现“不组班”或“不固定组班”,在具体教学操作上,在保证教学质量上,在保持相对稳定性上,出现了不少具体的情况和需要进一步深究的课题。
  二年来,“注册生”教育的稳定性、巩固率和课程合格通过率不尽理想。福建1995年招生计4577人,目前继续参学有1900人,流失达58%,导至流失的原因是多种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反应,但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对其教学组织形式在理解和操作上捉摸不定。
  首先,“注册生”教育入学未经统考,学生文化素质总体相对偏低,程度参差不齐,悬殊大是共同特征,技校和职高毕业生最为明显,其占比重,以福建为例,约占四成,这类学生对很多课程,尤其是英语、数学相关课程,跟不上、看不懂、听不进、学不会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增加集中教学时数,不强化辅导课力度,这群体中,学习途中或者经过第一、二次考试后,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大量停学或失学增多。加强集中教学活动,又影响“以自学为主”,激化工学矛盾,增加教学成本费用。另外,也占四成左右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高中、中专毕业生,在集中教学活动中,教师讲多讲少,深讲浅讲,约占各半的学生对授课的接受能力,承受心理状态迥然不同,教师难以施教,也难以进行教学管理。
  其次,“注册生”教育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社会调查,各类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活动是不可缺少的。这类活动,既要以“自学”形式,“个人自行”完成,又要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这种两全其美的方法未找到时,必然导致放任自流、质量难以保证,最好的办法,还必须在一个教学单位组织中,集中组织,集中实施。
  再次,目前“注册生”教育提供的视听节目大约近800个学时,其中由中央电视台二套播出仅占少量,绝大多数课程视听节目要通过发行音像母带,或在教育卫星上播出,由于卫星接收手段限制和经费负担,以及播出时间与工作的冲突,大部分视听节目学生直接自收自录或自购来视听的比重太小,主要的视听节目,尤其是时数多的课程,是通过教学单位集中定时组织学生视听。而且,由于目前大部分基层电大的电化教学设备还不先进,还欠健全和完善的条件下,还不能普遍做到学生个人或群体在单位教学组织中,随机、随时、随意视听。
  综上所述,以上各类教学活动,欲想以分散、自学、自助的形式完成,又要保证教学质量,在操作上很困难。为了保证这些教学活动的正常、有效、健康地开展,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益,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和固定地点的教学组织形式,来开展集中性的教学活动,这个组织形式,无论名称叫什么,是“班”,是“辅导点”、“学习站”、“教学中心”,还有什么,并不重要。这个组织形式以地域、片区、专业、单位、系统,或其它来划定,要根据不同地方、不同情况来决定,划齐归一很难。
  实际上,各试点省(市)电大,在“注册生”教育基层组织形式很多,它们在组织集中教学活动的时间和手段上,差别不小,各有千秋。哪一种相对较好,利多弊少,更适应、更体现开放、远距离和现代电化教育特点和中国的国情、省情、地情,要待“注册生”教育试点工作从“必然王国”走进“自由王国”之日,方可见庐山真面目,
      四、办学机制和开放性办学
  决定“注册生”教育在具有开放的、远距离的和现代化为主要特征的广播电视大学中试行是明智选择、开明之举。要使“注册生”教育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必须有两个前提,第一,保证其教育质量,达到国家同类高等教育的水平和指标。第二,保证电大教育三大主要特征不被异化。欲达到此目的,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办学机制。
  这个机制应该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各项政策指导和有效监督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优势,调动各级电大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办学。“注册生”教育办学和管理机制,要遵循教育和教学的客观规律。保证学校内部“教、学、考”有机紧密联系和完整性,要保证电大开放,远距离办学系统网络操作运行机动灵活,对教学和教学管理中的信息和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快捷、灵敏反应。
  开办时,国家教委决定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统一领导和调控下,广播电视大学和自考组织机构共同参与,此措施对保证“注册生”教育健康地开展,提高“注册生”教育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过去,今天,明天都需加以坚持。三者如何参与各自的任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准确的、合理的、科学的分工,建立既符合教学规律,又利于相互监督制约的办学运行机制,会促进“注册生”教育的顺利健康地开展。试点初始,各自责权利不合理也是正常的,经过实践,被证明为不合理、不科学的部分,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完善不适应的机制,也势在必行,强靠“磨合”,则易导致破坏和失控。
  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广播电视大学“注册生”教育的宏观政策,规范电大如何招生、办学、办考?怎么保证质量?怎么监督评估?在试点阶段及时总结经验,健全完善制度,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从领导角度保证“注册生”教育试点的顺利进行。这二年中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始终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注册生”教学和办考之间关系是急需理顺的。“注册生”教育不是自考的组成部分,它是适应电大教育开放性办学新的一种办学形式。教考分离是保证教育质量很好的办法之一,近廿年来,电大、自考及不少普通高等学校都相继采用了这种办法。在以上三类教育中,中央电大与地方电大,自考与主考学校,高校与其二级院系之间,教考达到了分离,但没有分家,这种教考分离又不分家机制,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又保证了不违背教学的客观规律。目前“注册生”教育办考办学绝对分离又分家状态,使诸多矛盾解决的难度大大增加。
  全国电大教育系统办学办考的机制已运行十八年之久,积累了不少丰富的经验,对电大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形成有效宏观调控机制,如果在此机制基础上,再吸收自考和其它普通高校教考分离中的长处,加以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升级为国家考试,“注册生”教育的办学办考,实行严格教考分离,利用电大教育这套机制也切实可行。各级自考机构对电大“注册生”教育办考,代表国家,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实行公开、全面、有效的监督。国家自考办对中央电大“注册生”教育的考试大纲、命题、试卷印刷进行督查,对全国电大“注册生”考试过程开展巡查;地方自考办对各省(市)级电大“注册生”教育考试及评卷过程开展全面检查监督。各级电大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自考组织规定严格办考,严肃治考,发挥自己特长优势。千方百计保证教育质量,并主动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接受自考的监督。三者之间形成合理的、和谐的、有效的实施与制约和监督机制,试点过程中,发生偏差,或重大违规,造成重大影响时,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必要的行政干予,暂时停止试点,责令改进,或取消试点资格等。
  这样的“注册生”教育办学办考机制,可能更合理、更好些,也符合国家倡导政府机关改变职能、改变工作作风的改革精神,也符合给高等学校充分办学自主权精神。有利于避免和克服目前“注册生”教育试点中,“三国六方”机构重叠,政出多门,效率低、矛盾多、遇到问题反应迟钝,办学办考严重脱节,“注册生”教育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管理难以继续的被动局面。
      五、生源配置流动
  “注册生”教育试点,在成人高等教育生源总体有限的状况下,对生源配置及其流向,已在整个成人高等教育范围内,包含自考及电大内部各层次教育,发生了影响,正出现的某些新情况,引起社会各方面关注。由于试点时间不长,影响深度、广度还待观察。为了电大各层次各规格教育协调发展,研究分析“注册生”教育与电大现行入学统招教育之间生源配置的流动,是有意义的。
  1995年前,福建电大每年成人高考报名数在万人以上,年年上线考生数大大超过招生计划数。1996年成人高招这种“生源充足爆满”景象不再有,锐减了3000多人,这年首次未完成统招计划,1997年,成人高考报电大考生数才到8222人,比1995年下降25%。其因为何?对电大是好事还是坏事,众说不一。
  初步研究分析,“注册生”教育在我省开展对电大内部各规格层次生源重新配置和流动的影响不可忽视。表面看,此长彼消,电大教育学生总数没有减少,不必“杞人忧天”。但深层剖析,有值得重视的方面。二年来,“注册生”教育学生的注册率、课程合格率、巩固率,远远低于电大成人统招的学生,电大办学的社会总效益的综合指标下降了。再分析“注册生”的学历分布情况,他们中有40%是高中、中专毕业生。本可通过成人高招入电大学习,由于“注册生”免试入学,便选择了“注册生”教育,然而目前“注册生”教育具体困难和矛盾,使他们按时成才的欲望受挫,他们中大多数若经成人高招入电大学习,在三年内或稍多一点时间就能毕业,但通过“注册生”教育学习毕业可能要延缓2—3年,甚至更长时间,对他们多数人是欲速而不达,对电大教育是办学总体效益下降。
  此外引出一个课题,在“注册生”教育试点阶段是否存在电大教育各规格各层次教育之间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办学总体社会效益的问题,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使电大不同生源对象正确认识不同规格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正确选择适宜自己情况,加速成才的教育规格,参加学习。如引导高中文化程度高的考生参加成人高招入电大学习,疏导高中文化程度相对低的考生参加“注册生”教育,做到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也有利于因才适教,总体上提高电大教育的办学社会效益。
      六、关于学分与学分沟通
  “注册生”教育实行彻底学分制,从理论上看,是高度的开放。学生在八年学分有效期内,怎么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具有很大的机动灵活的选择余地。何时学什么?学几门?考几门?连续学还是间断学?学生均因人、因地、因时、因事等具体不同情况而变化,自由选择,这是最理想的开放办学模式之一,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但实际上,由于目前“注册生”教育,暂不能做到“不组班”学习,还要在一个“不固定”的,甚至是“相对固定”的教学组织形式中接受集中性教学活动,这儿就有一个教学管理问题,有一个集中教学活动经费支出的合理使用问题,为了达到有效的教学和教学管理,为了最节约和不亏空支出,学生随机、随时、随意、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课程、门数的“自由度”受限。目前多数试点省份电大基层教学组织迫不得已采用了全科注册、多科注册,全年度注册。彻底学分制实际上打了折扣,仍然脱不开电大原来学年学分制的影子,在试点阶段,机制不健全,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体系未建立起来的过渡阶段、这种情况可能还要维持下去。
  “注册生”教育的课程学分与现行自考,现行电大各类高等专科教育课程学分互相沟通,或单方面沟通,是进一步搞活“注册生”、自考和电大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远期目标,应达到三种教育课程学分完全互通,近期目标能否做到自考与“注册生”教育双向沟通,电大教育课程学分单向沟通,承认自考和“注册生”教育课程学分。国家教委协同自考和中央电大为以上学分沟通制定有关政策和实施细则,是一件相当有意义的事情。
      七、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考试
  “注册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丰富,其中非常重要一环。必须把握课程的考试质量。保证考试各个环节,如考试大纲和命题的制作,试卷印刷,运输保管,考试组织,考场规范,考风考纪,评卷与试卷质量分析等等,严格按国家级考试运行操作。电大教育系统在这个实施考试质量的保障体系中起主体作用。
  当前,“注册生”教育考点设置延伸到县级电大,对发展“注册生”教育,实现“三个面向”,服务学生的宗旨是一项好的措施。但对考试组织工作,保证正常考试秩序也增加了难度,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电大对“注册生”教育的考试组织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严肃性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方面要狠抓开放办学,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造和提供优质、良好、便捷的教学服务,使教师教好,使学生学好。另一方面更要花气力,竭尽全力保证考试工作质量控制体系完整性、权威性、纪律性。各级电大在“注册生”教育的考试工作中,真正落实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自考和电大各方领导和有关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强化监控;在考试各环节采取严密、严格措施,特别是试卷保密保管,考场监考配备和素质的训练,要格外精心操作;必须做到每个考场(点)至少有一个上级电大或自考机构派出巡视或监督人员到场,协助指导检查考试工作;对考试中发生的问题,要认真及时纠正,对违法乱纪,考风败坏,严重失职,严重包庇纵容违纪等恶劣行为,要按有关规定,甚至党纪国法,严肃处理,决不手软。
      八、规范办学经费
  “注册生”教育实行收费上学制度,办学单位采取以学养学办法,不增加国家负担,是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精神的。有关部门就此收费问题规定了一些原则性意见。据试点两年来的初步调查了解,在收费办学中,由于缺少具体实施细则,出现了以下若干情况:
  如,收费标准科学性和依据论证不充分,随意性大,形成了全国收费标准差异过大,高的每科平均199元,低的100元,相差一倍。其二,收费形式多样,在时间上,按学年收、按学期收均有。在形式上,有全科收、多科收、单科收,以学分收等。其三,收费名目繁多,不规范,如“学费类”就有业余学费、全脱产学费、文科学费、理科学费、外语学费、组班学费、不组班学费;“注册类”有一次性注册费、注册费、注册建档费等;考试类有考试费、再考试费;还有其它如教学辅导费、管理费、报名费等;其四,多方收费、多方分配使用不合理,很多地方收费入不敷出,基层教学经费无法保证,加重了学生经济负担。
  收费问题对顺利开展“注册生”教育试点工作尤为重要,政策性强,社会反应敏感。国家有关部门在调研基础上,对其收费标准,项目名称、用途及有关部门的分配进行规范,让收费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在全国统一规范限度内,允许各地方据实地具体情况,上下浮动,其浮动不能超过界限。
  “注册生”教育试点是国家政府行为,教育主管部门、自考组织机构、各类政府开办的电视台(站)、有线电视台(站),都是政府职能机构,对“注册生”教育试点的指导,必要的监督、检查、评估、视听教学节目播出都属政府的本职工作,其经费开支应在列入政府行政业务预算内。对招生资格审查、考试巡视、质量评估、课程的播出,及其一些必要的日常管理应避免重复收费。收取的“注册生”教育的各类收费应全部用于各级电大,特别是保证基层电大,健全完善办学条件,维持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支出。
中国电大教育京31~35G5成人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翁秀霖19981998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作者:中国电大教育京31~35G5成人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翁秀霖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1:58:50

[新一篇] 著眼學科進步 努力實現全方位突破  ——二十年文藝理論與批評回眸(四)

[舊一篇] 矛盾和對應互補都是對立統一的形式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