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学科进步 努力实现全方位突破  ——二十年文艺理论与批评回眸(四)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新时期文艺理论与批评借改革开放、社会进步的东风,建筑在丰厚的创作实践之上,学术争鸣热烈,气氛民主,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呈现出全方位跃动的可喜局面。
  新时期文艺理论建设在“文革”造成的文化荒漠上起步,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彻底冲破教条主义的思想禁锢,对许多理论问题进行重新梳理和认识。“左”倾思潮的肆虐,使得马克思主义被教条化肢解。文艺理论和批评要么脱离具体的文艺实际,机械地在马克思主义的着作中寻找对文艺问题的现成答案;要么采用实用主义的态度,各取所需,为我所用,以经典作家的只言片语作为压倒争鸣对手的挡箭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结果是人为地在文艺领域设置了许多禁区。正本清源,恢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来面目,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当成科学而不是教条,不是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代替具体的文艺理论研究,而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思想方法当做文艺研究的指导思想,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彻底清除陈旧僵化的文艺观念。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讨论,把文艺从政治的附庸、从阶级斗争工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场讨论直接促成了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取代沿袭多年的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标志着文艺方针的重大转折。文艺在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文艺本质特征、真实性、典型化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等问题的讨论和争鸣,则澄清了一些基本的理论是非。人性和人道主义、文学主体性、文艺的商品属性和审美属性、人文精神、文艺理论与批评的现状和功能等方面的论争,更进一步深化了对于文艺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认识,实现了美学批评与政治批评和单一社会学批评的疏离,文艺理论与批评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
  文艺创作实践的多样,文艺观念的变革,促成了文艺理论与批评领域日趋扩展。在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中,文艺研究也由封闭走向开放。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许多研究成果都被引入文艺研究领域,极大地丰富着文艺学研究方法。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逻辑学、生理学、传播学、管理学、模糊数学、语言学等学科方法在文艺研究中被广泛运用,使得文艺学从单一的社会学批评方法发展成融心理学、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和结构学等为一体的多维复合的美学批评。由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介入而引发的“方法论热”,更是拓宽了文艺理论的研究视野。对具体文艺现象的研究不再是孤立地由现象到现象,在具体对象上死做文章,而是将之放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相互联系之中,既注重文艺与政治、经济、生活的相互联系,又关注文艺现象的复杂特征,从而提高了文艺研究的宏观性和综合性。这不仅意味着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的放大,而且意味着对文艺现象的历史的辩证的理解,意味着文艺理论研究走向多维开放的结构。多维开放的理论结构,构成了新时期文艺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方法多元共存的格局。
  理论研究中这种活跃氛围,直接促进了文艺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发展,成为新时期文艺理论与批评工作的重要成果。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与研究是一个全新领域。50年代,我们借鉴苏联文艺学理论,编写出版过文学概论和文学基本原理。改革开放之初,这些专着依然是我国大中专院校的标准教材。新时期经过短短10年左右的努力,许多重点大学都有了自己的文艺基础理论教材。中国社科院集中专家编着的新版《文学原理》,按“发展论” “作品论” “创作论”三个不同序列,建立起有分有合的文艺理论新体系,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基础理论研究、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研究也都从无到有,逐渐确立、完善起来,显示了较高的理论水准。《文艺美学》、《文学创作论》、《文艺思维学》、《文学理想论》、《文学意象论》、《文艺本体论》、《艺术与人类心理》、《审美心理描述》、《比较文学方法论》等一大批学术专着相继出版,结束了长期以来文艺理论封闭、停滞、贫乏的状态,表明了文艺理论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美国文论家韦勒克曾经断言,在20世纪,不仅有一股名副其实的批评的洪流向我们涌来,而且文艺批评已获得一种新的自我意识,在公众心目中有了比往昔高得多的地位。这或许较符合我国当代文论的发展实际。许多新的方法、新的视角、新的艺术观的大量涌现,不仅从观念形态上对习惯的既往理论提出了挑战,更在文艺思维方式的深层意义上产生着重大影响,使新时期文艺理论与批评展现出崭新风采。
  新时期文艺理论与创作并肩,和时代同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求真务实,不断在调整与探索中寻求自身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历史的要求相比,包括文艺理论在内的文化建设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还缺少更多的卓有建树的文艺理论着述,缺少博大精深的理论学派,更缺少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水准、与世界上重要理论派别相媲美的、有着我们自己“发明专利”的文艺理论体系。
  如何适应中国国情,大胆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艺理论成果,建设一种既符合中国文艺发展实际、又能顺利与世界文艺对话、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新体系,是摆在文艺理论界面前的一项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
  我们已经有了近80年的新文化积累, 有了近50 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的当代文艺积累,只要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文艺发展的经验,积极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有价值的文艺思想,在中西文论互为补充中融会贯通,我们就一定能够构建出崭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话语体系,让中国式的文艺理论走向世界。(全文完)
  
  
  
中国文化报0京③J1文艺理论云德19981998 作者:中国文化报0京③J1文艺理论云德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1:58:49

[新一篇] 真實的生機和虛構的尷尬  ——關于當代公仆文學創作的美學思考

[舊一篇] 矛盾與對策——“注冊視聽生”試點中若干問題的研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