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出版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97(2003)04-0090-03
    出版学研究在中国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出版学在许多方面还需要完善。当前,深化出版学研究,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其一,明确学科理论基点;其二,拓宽出版学的研究视野;其三,完善出版学的研究方法。
      1 出版学的学科理论基点需要明确
    新的世纪,要深化出版学研究,首先应该明确其学科理论基点,使理论界和出版界对有关问题形成共识。出版学的学科理论基点很多,其中需要重点明确的是学科基本概念和学科研究对象。
      1.1 出版学的学科基本概念需要明确、规范
    明确学科基本概念是一门学科建立、发展的必要前提。“出版”、“编辑”等学科概念如果不明确,出版学的研究起点和研究范围就难以界定,这将从根本上影响出版学的学科自主性和未来走向。美国社会学家伯纳德·巴伯(Bernard Barber)曾指出,影响科学自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科学发展了高度概括化的概念体系。“科学之核心概念框架越高度发达,科学具有的独立性范围就越大。”[1]出版学的建立、发展也是如此,对出版专业领域的一些重要概念描述得越科学、越规范,出版学理论体系就越完善。
    伯纳德·巴伯还指出,科学概念要能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因为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概念体系决定着科学的发展路线。日本出版学者清水英夫认为:“妨碍出版学形成的最大原因就在于对‘何谓出版’等根本问题解释的困难性,而且由于传媒的不断发达,对于‘出版’的统一性把握就越发困难。”[2]随着社会的进步,实践中的出版概念一定会有相应的发展,如网络出版与电子出版扩展了出版概念的内涵。但是,一定时期的出版学研究者必须对理论层面的基本概念作出明确、规范的界定,而且对学科概念的界定要顺应时势的发展。以“出版”的概念为例,这一概念宜表述为:出版是指将知识信息产品经过加工后,以商品生产的形式大量复制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并使其广泛传播的过程[3]。这一概念表述不仅概括了出版活动的本质属性和构成要素,而且体现了新的经济、技术环境下出版活动的新内涵。
      1.2  出版学的研究对象需要形成较一致的认识
    科学研究的区分,要以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为依据。出版学研究对象应界定在本学科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即出版物商品的供求矛盾。这里所说的出版物商品的供求矛盾,不仅是指经济学意义上的供求矛盾,而且也指社会学、文化学、传播学层面上的供求矛盾。出版学是围绕出版物商品供求矛盾这一核心问题,研究出版活动中的经济、人文、社会现象,并探求蕴含于这些现象中的出版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将出版学研究对象界定在本学科领域中的核心问题,满足了以下要求:
    (1)从科学产生与发展的角度看,出版学研究对象要体现出版学理论的实践基础。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模式:原始科学→常规科学(形成模式)→反常→危机→科学革命(出现新模式)→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危机→……[4]出版学的发展正是遵循着这一模式进行的:出版学的产生、发展源于人类出版实践中的矛盾,而现实中的矛盾推动着出版学的思想理念与研究方法不断前进,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以科学史和文化史的眼光来看,出版学研究对象所体现的核心问题应决定着人类出版活动的产生、发展并贯穿其始终,而出版物供求矛盾正是推动出版业产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3)出版学研究对象要适应不断更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环境。在网络传播环境下,传播速度大大提高,成本大大降低。以往突出的出版物生产与流通的矛盾会居于很次要的地位。但出版物商品供求矛盾依然存在,即使作者绕开出版者、直接面向读者,知识信息供应一方的作者与知识信息需求一方的读者的社会关系依然存在。
    (4)出版学的研究对象反映了出版学的学科定位和发展走向。出版物供求矛盾,一方面反映了文化、信息的供应及传播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这意味着出版学可以借鉴传播学、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这一核心问题决定着出版活动还必然受经济规律的制约,这样,出版学还应借鉴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出版活动中的经济现象与经济关系。
      2 出版学的研究视野需要拓展
      2.1 中国出版学的研究视野不够开阔
    目前中国的出版学研究在各方面已取得了显着成果,但由于出版学的历史较短,出版学研究领域的国际交流和跨学科交流也有待加强,这导致出版学的研究视野不够开阔。主要体现在:
    (1)出版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应用研究上,对出版学的理论研究重视和投入不够。
    (2)对某一具体问题的研究,往往就事论事。如谈连锁经营只是站在书店的角度,而缺乏从出版社的角度和整个出版业的高度来进行探讨。
    (3)对某一现实的出版现象的研究,有时缺乏对其历史的研究,甚至存在割裂历史的情况。
    (4)一些研究者的视野受到国别、地域的限制,对全球出版业和出版学的发展趋势缺乏认识。
    (5)有些研究者仍将研究视野局限在以往出版专业分工背景下的“小出版”概念层面,这将影响学科的深入发展。
    (6)受现实环境影响,对出版经济学、出版管理学、现代出版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远不如编辑学活跃,出版学研究的各方面发展不平衡。
      2.2 出版学研究应从多方面拓展研究视野
    (1)出版学研究中应建立系统论思维。系统论适于解决各种复杂的、多因素的系统问题。出版业是一个开放的非平衡的动态系统,具有系统的一般属性,出版学应用系统理论具有可行性。出版学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不仅应将系统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而且应形成一种系统思维,拓展研究视野。例如:对某一环节、某一地域的出版现象进行研究时,应多着眼于整个出版系统来考察,多和出版系统中的其他相关子系统联系起来思考;在对出版业做整体考察时,应重视对其赖以存在的经济、政治、文化大环境的考察。
    (2)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积极借鉴国外出版研究的成果和方法。日本、韩国是较早进行出版学研究的国家。欧美国家的出版学理论研究则正处于起步阶段,欧美的出版学在研究内容上集中于市场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偏重于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中国的出版学研究界应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积极借鉴国外的出版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不断深化中国的出版学研究。
    (3)积极开展比较出版学的研究。比较出版学研究是对跨国家、跨文化的出版实践与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版活动的普遍规律。开展比较出版学的研究,可以拓展出版学的研究视野,为出版学研究开辟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
    (4)将出版学研究视野拓展到“大出版”概念层面,处理好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关系。出版学应以“大出版”概念作为其研究的逻辑起点,并在确定编辑学和出版学的关系时,对二者进行层次对等的概念对应,而不应以广义的编辑概念去对应狭义的出版概念。如果进行同层次的概念对应,编辑学应是出版学的分支学科。将出版学的研究视野拓展到“大出版”的概念层面,并不意味着要以出版学取代编辑学或者否认编辑学的研究成果。编辑学在出版学体系之内有其相对独立性,编辑学的深入发展是对出版学理论体系的充实。
    (5)积极进行跨学科借鉴,加强对新兴研究点的研究。出版学应积极进行跨学科借鉴,借鉴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传播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同时,要引进成熟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进新的技术内涵,加强对新兴研究点的研究。如当前应加强的新兴研究点,就有出版经济学、网络出版学、版权贸易学,等等。以出版经济学的研究为例,借鉴经济学的有关原理、方法来建立出版经济学,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出版经济学在1986年已由经济学家于光远提出,国外已有Economics of Book Publishing(图书出版经济学)和Economics of Micro-publishing(微观出版经济学)的提法,但出版经济学在我国还未得到深入研究。一些经济学家已注意到出版业的一些特性,并有独到的论述。如经济学家张五常,分析了出版行业四个需求与供应的层面(即出版商与印刷商之间、出版商与发行商(批发商)之间、发行商与零售商之间、零售商与消费者之间四个层面),指出这四个层面均存在多个竞争者,这种竞争现象与平均成本因量增而不断下降的逻辑有冲突,不断下降的平均成本曲线在出版行业并不存在,碗形的平均成本曲线在出版业中容易成立[5]。需要指出的,出版学跨学科借鉴的重点应是成熟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相关原理,借鉴时要深入全面地理解被借鉴的理论和方法,切忌盲目照搬、无创新的移植。
      3 出版学的研究方法需要完善
      3.1 出版学研究应加强不同研究方法的互补
    (1)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互补。出版学研究对象来源于实践,出版学研究在一定层面上需要对现实与历史进行描述、归纳。但出版学决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它需要对实践进行理论思考,运用特定的研究方法,使出版知识系统化、理论化。出版学既要对宏观出版现象作整体的把握,也要对微观具体的出版活动进行理性分析,要通过采用解释性研究方法,回答“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指导并推动出版实践。
    (2)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互补。出版学研究中应处理好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的关系,使两种方法范式各有所用、各展所长。思辨方法来自人文科学思辨的研究传统,它以概念为思辨的起点,是一种哲学式的思辨,如逻辑方法等。目前在出版学研究的某些领域,如编辑学理论研究,是侧重于思辨方法的。出版学研究仅仅依靠思辨方法是不够的,要对实践进行科学指导,必须大量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操作事实是实证研究的特点,实证研究主要依靠收集和整理事实,经过科学分析得出结论。目前出版学研究中运用实证方法取得的成果较多。但是,目前以调查为主的出版实证研究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凋查形式雷同,调查方法单一;其二,调查较注重“量”的积累,缺少“质”的深入研究;其三,书业调查中无意义问题屡见不鲜,深层地为业界决策者服务的问题少;其四,调查数据缺少检验和印证,有些书业调查在操作上不够规范,降低了调查的可信度。这些问题都亟需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互补。出版学研究中需要处理好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种方法的关系。定性研究主要研究事物的性质及其发展方向,定量研究是对事物的度进行精确的数量分析。定性方法适用于对一些难以量化的问题进行研究,它比定量研究更容易发现理论和形成有意义的假设,如对读者购书行为和出版物传播效果的研究等等。定量研究则有助于人们更精确地把握事物的全貌和发展过程。通常出版学的研究,是在掌握情况和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思维对事物和现象作出定性分析。但是,定性研究只能使人们的认识停留在质的基础层面,而要深入认识出版现象,还必须使用定量研究方法,揭示出版现象中的数量关系,使研究成果更加完善。例如:在图书市场研究中,可运用定性方法对市场进行细分,进行分类市场研究;而进行市场销售预测和市场信息研究时,则需要运用数理统计的定量方法。
      3.2 出版学研究方法的改进方向
    首先,应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使出版学研究得以深化。要重视并运用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系统研究、历史分析、思辨推理、定量研究等方法。
    其次,要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合的研究方法,并要注意研究方法操作上的规范性。
    再次,出版学要吸收新的技术方法,研究者要密切关注新兴的互联网研究方法。例如:出版学研究中可采用网站(页)问卷调查方法(给调查对象发一份E-mail,邮件中有与调查问卷的超级链接,只要点击链接,浏览器就会打开问卷,调查结果会自动进入数据库,便于快速处理)、电子邮件调查方法(将问卷直接发到被访者的电子邮箱,类似于传统的邮寄问卷调查),等等。
    第四,在研究方法的采用上,要更多地考虑出版业的实情,使研究更图书情报知识武汉90~92Z1出版工作吴yūn@20042004出版学研究要深化,需要解决以下几个主要问题:明确学科理论基点;从多方面拓宽出版学的研究视野,积极进行跨学科借鉴;完善出版学的研究方法。出版学/学科基点/研究视野/研究方法集团化建设越往前推进、出版改革越深入,我们遇到的困难越大、问题越尖锐,甚至感到难以逾越。然而,我们遇到的这些困难和问题在我国其他行业的改革中早已出现,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成功的尝试和探索,如果我们能放开视野,从更宽的社会背景下来探讨这些问题,也许更容易抓住本质,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从国有企业改革的视角来探讨集团化建设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阎凤桥叶ANALYSIS the CORE COMPETENCE of PUBLISHING ENTERPRISES
  QI Hong-liang
  (Qinghai People Publishing House,Xining 810001,China)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of books is an inevitable question in reality.It is the focus of all the publishing organizations that how they can survive the competition.By exploring the root of core competence and the nature of publishing business,this essay puts forward that the developing capability of subject is the core competence of publishing enterprise.吴yūn@①,男,1980年生,硕士研究生,发文2篇。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 作者:图书情报知识武汉90~92Z1出版工作吴yūn@20042004出版学研究要深化,需要解决以下几个主要问题:明确学科理论基点;从多方面拓宽出版学的研究视野,积极进行跨学科借鉴;完善出版学的研究方法。出版学/学科基点/研究视野/研究方法集团化建设越往前推进、出版改革越深入,我们遇到的困难越大、问题越尖锐,甚至感到难以逾越。然而,我们遇到的这些困难和问题在我国其他行业的改革中早已出现,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成功的尝试和探索,如果我们能放开视野,从更宽的社会背景下来探讨这些问题,也许更容易抓住本质,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从国有企业改革的视角来探讨集团化建设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阎凤桥

网载 2013-09-10 21:33:56

[新一篇] 關于漢藏語語法比較研究的一些理論方法問題

[舊一篇] 關于現階段增加農民收入的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