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价值观取向与建塑的思考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这在国外管理学界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他们认为,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和发展。一种适应形势、积极向上、并为企业员工所接受的价值观,可以给企业规定发展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员工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使员工把维护企业利益、促进企业发展看作自己的责任和有意义的事情,从而激励员工以高昂的士气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为此,国外的管理学家和企业家十分重视企业价值观的研究和建塑。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的巴斯卡和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阿索斯,对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进行了比较研究后,在《日本管理艺术》中提出了着名的“7S”理论,即一个企业的发展受战略、结构、制度、人员、技能、作风、最高目标这7个因素的影响。他们认为,这7个因素构成一个总体网络,忽视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影响管理的成效;在这7个因素中,前3个是硬件,后4个是软件,而其中“最高目标”即价值观是其他6个因素的粘合剂。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只有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特别是自己的价值观,其他因素才能发挥有效作用。关于这一点,国外的一些着名企业都用经营的成功给予了充分的证实。
  在我国,企业价值观对企业发展曾经起到过重要作用。50年代鞍钢的“孟泰精神”、60年代大庆的“铁人精神”等,都为企业提出了鲜明统一的价值观念,从而使企业员工明确目标,坚定信念,焕发出极大的劳动热情和主动性。但是,在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下,企业对上级有着很强的依赖,企业及其员工采取的是一种“唯上主义”的行为方式,这就严重束缚了企业的活力和个性,致使企业价值观不仅不普及,而且具有内向性、狭隘性和自发性的特点,因而其作用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局限。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企业在寻求生存和发展之路中,已经越来越意识到企业价值观的重要,许多企业正在努力建塑自己的价值观,并且,有些企业的价值观已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功能。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企业真正作为自主经营的实体投身于市场的时间较短,因而在企业价值观的取向、建塑以及充分发挥其作用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参考国外企业的价值观及其历史发展,对我国企业价值观及其建塑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这对于充分发挥企业价值观的作用,推动和促进我国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二
  在国外企业发展过程中,许多企业都曾提出具有本企业特点的、明确具体的价值观,虽然它们的表述各不相同,但概括起来可以归为三大类,如果进行动态的考察,也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
  1、最大利润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18世纪、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工业发达国家普遍盛行,现在有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仍然信奉和坚守这一观念。这种价值观的特点是把最大利润作为价值目标,企业的全部管理活动都必须服从最大利润这个要求,并以此作为评价经营管理好坏的唯一标准。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企业管理方式是专制式的、管理者把职工看成是“经济人”或“实利人”,因而完全用经济的办法,即奖励和惩罚来实施管理。这种价值观虽然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利润方面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在这种价值观念下会产生人们之间利益的冲突,因此很难在企业内部达到统一,常常造成价值观的分裂。
  2、委托管理价值观。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逐渐产生了委托管理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在企业规模较大,组织复杂,投资巨额而投资者分散,管理者受投资者的委托从事经营管理的条件下形成的。这种价值观将令人满意的利润加上其他集团的满意视为价值目标。即对投资者来说,要取得满意的利润;对员工来说,要取得满意的工资福利;对政府来说,要取得应得到的税收;对消费者来说,要取得物美价廉的商品。可见这种价值观的实质是不能只顾投资者取得最大利润,而要通过使各方面的人感到满意来保证企业的稳步发展,并以此作为衡量企业经营好坏的标准。因此,这种价值观开始提倡民主式的管理,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并开始把职工作为“社会人”对待,考虑到职工的多种需要。这种价值观与最大利润价值观相比,注意了企业内部的利益分配,容易达到企业内部的和谐统一。但还未能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3、生活──质量价值观。这是70年代形成的一种新型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的指导思想是从更大的范围和更长远的意义上来考虑价值目标,其特点是将企业的获利性与社会利益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即企业的价值目标不仅仅是获利,还应考虑对社会的贡献。因此,这种价值观主张对社会的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把为他人服务作为企业的最高目标,并强调关心企业员工的物质、精神生活、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重视他们的意见,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如松下幸之助曾说:基于它给社会提供的服务,一个企业才能很快自立。利润不是公司贪婪的表现,而是社会对企业服务所投的信任票。在这种观点指导下,松下公司确定的价值目标是:鼓励进步、增进社会福利、并致力于世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其价值观被概括为7种精神,即工业报国、光明正大、团结一致,奋斗向上、礼貌谦让、适应形势、感恩报德。分析国外较成功的企业可以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持有生活──质量价值观,很多寻求发展的企业也有意识地塑造这种价值观,这已成为当代企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
  纵观国外企业价值观的演化发展,应该说其演变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与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若对这种演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价值观的发展在价值取向及建塑方面发生了三个较变。
  第一、由把个人价值观作为企业价值观向将群体价值观作为企业价值观转变。最大利润价值观基本上是企业主或投资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试图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的个人价值观的反映,尽管企业获取了最大利润后,员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但这种价值观考虑问题的基点是企业主个人,实质是把个人的价值观作为企业的价值观。而委托管理价值观,则不仅考虑投资者的利益,还要考虑其他集团或个人的利益,即尽可能使企业群体在价值观念上达成一致,并作为整个企业的价值观。这一转变体现了人在企业中地位的提高,也保证了企业群体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使之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第二,由内向封闭的企业价值观向外向开放的企业价值观转变。最大利润价值观完全是从本企业出发,只考虑本企业获取最大利润,因而其价值观是内向封闭的;委托管理价值观已开始突破本企业的界限,考虑到了政府及消费者方面,这是由内向封闭向外向开放的过渡;生活──质量价值观则是在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考虑本企业的利益,因此是一种外向开放的价值观。这一转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它保证了企业在现代完善的市场经济中能够稳固立足并不断发展。
  第三,由注重眼前利益的企业价值观向注重长远利益的企业价值观转变。最大利润价值观要求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围绕最大利润展开,其只注重眼前利益的“短视”性是显而易见的;委托管理价值观从利益分配的角度主张使各方面人感到满意,体现了对眼前利益的舍弃而保证长远利益;生活──质量价值观则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统筹考虑,强调为社会和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主张关心和满足员工的多种需要,这完全是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的价值观。这一转变虽然可能暂时在一定程度上丧失某些利益,但却增强了企业长期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综上所述,国外企业价值观随着社会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通过对其演变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至少可以得出两个值得借鉴的结论:(1)企业价值观的取向不能只看到企业的眼前利益,而应立足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自身,而应与社会利益联系起来考虑。(2)企业价值观建塑的关键不在于价值观的提出,而在于这种价值观念被全体员工所接受,使之真正成为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
   三
  从总体看,目前我国企业价值观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认为,就我国企业的具体实际来说,在价值观的建塑上除了普及率较低、分布不平衡这个一般性的问题外,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在价值观念取向上,存在以产值和利润指标作为企业价值观目标的问题。企业价值观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价值观念,它集中体现在企业的目标上。企业建塑自己价值观的目的,是要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即通过特定的价值观念调节和控制人们的情绪、兴趣、意志和态度,指导人们的活动,规范人们的行为,为人们提供追寻的意义,并激励人们为实现有意义的目标而不懈努力。所以,价值观的目标应该是崇高的,真正体现出企业存在价值和意义的。但是,在我国随着强调以经济的手段管理经济,有些企业直接以产值、利润、效益等财务目标作为价值观的目标,似乎工作的价值就在于完成产值、达到利润指标、提高企业效益,这种价值观有些类似于西方的最大利润价值观。然而,这样的目标实际是降低了企业价值观的价值和功能。诚然,一个企业应该设立并力求达到财务目标,但企业存在的真正价值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尤其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更应坚持这种价值目标。从二者关系看,追求企业真正的目标,一定会带来财务上的成功;而单纯追求财务目标,则很难实现企业的真正价值,并且从长远看,是种下了企业危机的种子。一方面,商品社会和市场机制可称为货币表决,社会决定它的选票(货币)投给谁,而投票的标准是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所以,如果企业只注重财务目标,以短期行为投身市场,甚至以假劣商品谋取利润,尽管暂时可能获利,但最终结果必定是在市场竞争中落选,被社会所淘汰。另一方面,财务目标会导致功利心态,滋生拜金主义,致使人们生产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局限。一个崇高的目标,人们可以为之献身,而财务目标绝难达到如此激励效果。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太空与国防事业部的员工,在参加阿波罗计划时,废寝忘食地工作,全心全意地献身于该计划,绝不是财务目标的激励,而是为实现把人类送上月球这一崇高的目标。我国科工委的大批人员几十年勤奋工作在中国西北大沙漠里,也不是用财务目标和个人私利所能激励起来的。因此,我国某些企业的价值观在取向上有一个调整问题,应该把西方企业价值观的演变作为前车之鉴,真正建立起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能够使企业和社会振兴发展的价值观。
  第二、在价值观建塑上,存在缺乏群众基础及系统建设的问题。企业价值观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必须成为绝大多数员工共有的价值观。所以,企业价值观的形成有赖于员工价值观的确立。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对事物认可的态度有三种表现形成:一是服从,即由于外部的某种作用而表现出的被动性态度和行为;二是认同,即自愿同意并接受某种观点的行为,但这时主体对认同对象的意义并未达到真正了解;三是内化,即在深刻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将某种态度完全纳入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成为了自己的思想,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对待企业提倡的价值观,员工心理接受程度往往是处于上述三种状态并存的情况,所谓建塑企业的价值观,关键就是使企业的价值观内化为员工自己的价值观,而要如此就必须进行系统建设,即不能停留于一般倡导和宣传,必须要从管理体制、领导作风、规章制度、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开展与之相应的深入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建塑起企业的价值观。但是,目前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中,价值观的建塑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也没有把这项工作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来建设。在确定企业价值观时,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也没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企业价值观提出后,也没能通过系统建设使之内化为员工的价值观,常常是体制上不适应,制度上不配套,教育上不得力,因此,所谓企业的价值观实际上并没有成为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仅仅是由企业领导者提出的、对员工并未发生作用的标语和口号,这样的企业价值观是绝不能发挥其应有功能的。当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有只注重有形的、硬件的方面,而忽视无形的、软件方面的倾向。这曾经是美国企业走过的道路,也正是美国人在比较了与日本企业管理的差别后得出的深刻教训。在企业价值观的建塑问题上,我们也应借鉴国外的经验。根据松下幸之助的观点,一个企业建塑自己的价值观,形成员工的一种信仰,是比获利更为重要的。因而松下公司对员工进行两种不同的培训:一种是技能培训;另一种更为基本的是关于价值观的培训。在松下公司,员工经常要就企业价值观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讨论。松下在管理中,十分注重价值观的贯彻,人们会经常听到松下的至理名言:如果你犯了一次诚实的错误,公司会宽恕你。但是你若离开了公司的基本原则,你将受到严厉的惩罚。松下是日本第一家有公司歌曲和价值准则的企业,公司的一名高级管理人员说:这在西方人看来可能是愚蠢的,但每天早晨八点钟时,全日本有八万七千人朗诵公司的价值准则,并在一起唱公司歌曲,我们已经融为一体了。可见,企业价值观作用的源泉,在于深厚的群众基础,而要使其内化为员工的价值意识,则必须致力于系统的建设。
   四
  建塑高水平、高格调的社会主义企业价值观,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每一个企业都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确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的建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从多方面、通过多途径来进行,而且要处理好员工主人翁地位与责任义务、无私奉献与物质利益、权威与民主、企业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等一系列关系。由于企业的性质不同,内部具体情况以及发展的方向不同,因此在建塑企业价值观中不可能有适合所有企业的固定模式。但是,一般来说,企业在确定自己价值观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崇高性原则。即在确定企业价值观的目标时,应该把企业放在社会之中,从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使目标能够反映出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以及企业在社会中的价值。也就是说,应使企业价值观的目标是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崇高目标,而不是仅局限于企业自身的一种狭隘目标。
  第二,个性化原则。即所确定的企业价值观,应该反映出本企业的特点,具有本企业的特色,应尽可能结合企业的性质将价值目标定的具体明确。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性质、特点及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来确定价值观,使之具有鲜明的个性激励员工为实现这种价值而努力工作。
  第三,可行性原则。即确定企业价值观要根据企业实际,将目标制定的切实可行,应该是通过员工的努力能够达到和实现的。企业价值观应该是崇高的而又不脱离企业实际,是艰巨的但经过努力又能够实现,这样的价值观才能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企业价值观的确立除了应遵循上述原则外,在建塑过程中还应努力实现三个统一。
  第一,要把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起来。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勤劳、节俭、诚实、奉献历来是为人称颂的美德和处世的价值观念,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些民族精神的精华,并在新形势下赋予其新的内涵。同时,建塑企业的价值观也必须借鉴外国的经验,积极吸取开拓、进取、创新、竞争等新观念。只有把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才能建塑起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时代发展的企业价值观。
  第二,要把企业共同价值观与职工个人价值观统一起来。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人翁,企业的价值观应该是职工自我价值观的升华。所以,在建塑企业价值观时应自觉地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统一。并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完善和个人价值观的调整使二者高度统一起来。
  第三,要把企业价值观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要把企业价值观的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指导,并以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致程度作为企业价值观建设的标准。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企业价值观建设才能健康顺利地发展。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科学系)
  〔责任编辑:激文〕
  
  
  
学术交流哈尔滨49~52F31工业企业管理吴云/龚福麒/刘国良19951995 作者:学术交流哈尔滨49~52F31工业企业管理吴云/龚福麒/刘国良19951995

网载 2013-09-10 21:29:05

[新一篇] 關于中國證券市場的幾個認識問題

[舊一篇] 關于企業法人財產權的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