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就与问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矛盾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所取得的成就:
(1)区域倾斜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高涨。这表现在18年以来全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高于改革开放前30年的平均增长率,从1987年至1996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9.8%,为世界所罕见。而且还表现在绝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平均增长率也高于改革开放前的平均增长率。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正在由温饱迈向小康,目前全国部分城市和发达地区农村的居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农村贫困人口总人口的比例已由八十年代末的9%左右下降为不到6%,国民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2)区域倾斜政策促进了新的经济增长源的形成。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仅促成了全国经济的普遍高涨,而且促成和塑造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源和新兴工业基地——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和山东。这几个地区在改革开放前其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53~1978年,全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6.0%,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和山东的国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则分别为5.7%、5.3%、5.4%、5.6%、5.7%。1979—1990年,全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是8.4%,而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和山东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9%、11.5%、11.0%、10.5%、10.0%,改革开放后,这几个地区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不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一跃而居全国前几名。
(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现了出发点和目标的转换。改革开放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平衡工业布局;二是为了备战。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出发点和目标在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也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平衡工业布局转向推进现代化建设,由备战转向推进改革开放。
(4)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配合和促进了经济体制的改革,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沿海地区得以试点、实行和深化,减少了经济体制改革一下子在全国展开所带来的风险,并为改革的推行和深化创造了较好的经济环境。
(5)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配合和促进了对外开放,实现了从封闭式向开放式发展战略的转变,充分地发挥了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有效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出现的问题
虽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各个区域自身发展条件不同,加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一些体制因素和政策不完善等原因,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行,直接导致和加剧沿海和内地、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人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1994年东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由1993年的1.37∶0.93∶1,扩大为1.41∶0.95∶1(以西部地区为1)从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看,“八五”期间,东部沿海地区达16%左右,中西部地区为9%左右,两者差距为7个百分点。而“七五”期间,增长幅度差距仅为1.4个百分点。这一差异使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上升,由1990年的52.4%上升到1995年的62%以上,内地则由47.6%下降到38%以下。全国的592个贫困县,90%以上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由此就造成了中、西部地区资源、资金、人才向东流,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造成并将继续造成不利的影响,使区域差距拉大陷入“马太效应”恶性循环中。
(2)强化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趋势。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区域间同样的努力得不到同样收益的区域利益扭曲格局。在区域利益扭曲的情况下,加上价格体系的不合理,加工工业产品与能源、原材料产品价格的反差较大,势必使各地区在价高利大的加工工业领域中展开激烈竞争,促进并强化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造成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工业结构相似率分别高达93.5%和97.9%,产业结构的高度趋同,阻碍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降低了国民经济的综合效益,而且低水平的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重复生产,达不到应有的专业程度和规模,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质量。
(3)贸易封锁和资源争夺的现象形成并不断强化。非均衡区域经济发中形成的不平衡竞争环境,以及中央、地方、企业等经济主体间的权限划分不明确,一些地区在采取经济手段的同时,也采取违背商品经济的行政手段,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以免“肥水外流”,如通过行政命令阻止区域间资源和商品的流动,行政干预企业,与中央政府讨价还价,与其他地区横向攀比等,投资利益目标短期化,造成贸易封锁和资源争夺现象的出现。
(4)生产布局偏置与产业结构失衡并存。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投资和政策不分产业、部门全面向东倾斜,使得本应很好贯彻的农业能源、原材料和交通邮电等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倾斜的产业政策失去了应有的效用,结果使我国产业结构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得不到调整,农业缺乏后劲,能源、原材料、交通邮电等基础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
二、对策与措施: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完善
1.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与公平是经济政策的两大目标,是矛盾统一体,不能只追求一方面而舍弃另一方。中国的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过去的18年中,片面强调经济效率目标,忽视平衡目标,投资与政策一味向沿海地区倾斜,造成区域经济差距急剧拉大和区域利益关系严重扭曲,导致区域间严重的结构趋同和贸易摩擦,影响了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协调发展。
然而,今后的调整方向亦不能重蹈覆辙,另走极端,只重平衡轻效率,以牺牲全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宏观经济效益为代价,强制实现区域平衡,使我国经济发展绕过区域增长不平衡阶段,这种选择明显不利国家整体利益,而且在改革开放的前提下,也是不可能的,除非经济体制回到传统模式。唯一正确的选择是,调整和完善目前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注重效率目标和非均衡增长的同时,充分考虑我国复杂和独特的区域问题,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中求得“平衡”和“效率”、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统一,把东部地区的发展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以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以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支持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沿海与内地和东、中、西三大地带各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协调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要处理好区域倾斜与产业倾斜的矛盾。过去在执行非均衡发展战略时,顾此失彼,不分产业地均向东部倾斜,忽略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建设,由此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东西部差距的拉大。今后应实行区域政策产业化,产业政策区域化,从而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区域政策产业化,产业政策区域化。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和经济技术水平地区差异很大,必须把产业政策分解落实到相应区域,具体地说,就是沿海地区经济技术发达,但能源矿产资源贫乏,因此,高新技术产业要具体落实到东部沿海区域,在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和政策优惠上要向这一地区倾斜;同时,能源、原材料是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在这些产业的投资和政策上要落实到中西部区域;而农业、交通邮电的地区差异性较小,可由中央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落实到不同区域。
3.中央宏观调控要有力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适度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成长,然而,制定科学、规范的区域倾斜政策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了解各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及区域间的分工和合作的变化发展,而且更需要准确地把握政策倾斜的方向、力度及时间,并不断进行调整。这些都需要中央政府适时地制定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并能运用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切实贯彻执行,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今后采取的对策应是逐步增强中央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绝对量和相对量,保证宏观政策出台时能有强大的财政后盾支持,使宏观政策顺利贯彻到位。增强中央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省级经济要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的分工和竞争,并服从国家发展的全局需要,中央宏观调控要有力度,协调各区域经济的发展,以保障全国整体的利益和效率。
4.增强市场机制的引导。要完善我国的市场机制,包括两方面:一是合理的价格体系,二是发育良好的统一市场。东西部区域由于不合理的价格体系,造成西部地区低价“出口”能源、原材料到东部,并从东部高价“进口”加工产品,区域利益格局扭曲。为减少损失,西部盲目上马一些低效率、技术含量低的加工工业,导致东、西部工业结构趋同化,“大而全,小而全”,浪费资源,降低国民经济的质量。国家必须逐步解决资源产品与加工产品不合理的价格体系,东部应把生产主要转向高科技的最新产业,搞外向型经济,把国内市场大部分让给中西部地区,同时培育国内统一市场,避免行政封锁,公平竞争,让产品自由流通,减少交易成本。
西部地区应用市场机制的引导来带动经济的发展,改变过去落后的思想观念,增强商品意识,开发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深度加工工业,增加附加价值,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同时,也应改变以往的消极思想,积极向外扩展,将自己的优势产品输送到周边国家,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协作。
5.充分利用扩散效应,强化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互补的内在机制。东部在开发新产品和形成新产业的同时,必将不断“溢出”老产品和老产业,这些“溢出”的产品、产业在大多数情况下,在相对落后的地区仍有一定开发价值,这种由东往西扩散的继起性和递补性,必须辅之以恰当政策调控加以鼓励和疏导,这样,不仅可使落后地区的经济加快发展,也可使沿海地区的经济避免过度膨胀和结构老化,保持旺盛的经济活力,并进而促进国民经济总体效率的提高。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法学院)
(责任编辑:贺永泉)*
兰州学刊15-16,14F107城市经济、区域经济黄玉妹19971997 作者:兰州学刊15-16,14F107城市经济、区域经济黄玉妹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1: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