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

   [译文]  耳畔风声呼呼作响,浪花飞快退去,万里飞行入月宫,原本认识嫦娥的真体态。

   [出典]  南宋  刘克庄  《清平乐》

   注:

   1、《清平乐》刘克庄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蒙蒙。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2、注释:

     蟾:蟾蜍,这里指代月亮。

     姮娥:奔月之嫦娥。

     粉黛:妇女的装饰品。

     素面原无粉黛:嫦娥的面貌本来洁白,不搽脂粉。

     积气蒙蒙:层层云雾迷迷茫茫。

     桂树:此指月中桂树。

 

   3、译文:

     耳畔风声呼呼作响,浪花飞快退去,万里飞行入月宫,原本认识嫦娥的真面目,容貌洁白不施粉黛。

     我在月宫四处游览,俯看人间云雾迷蒙。醉后偶摇桂花树,人间便刮起阵阵凉风。

 

   4、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初名灼,师事真德秀。宁宗嘉定二年(1209)补将仕郎,调靖安簿,始更今名。江淮制置使李珏任为沿江制司准遣,随即知建阳县。因咏《落梅》诗得罪朝廷,闲废十年。后通判潮州,改吉州。理宗端平二年(1235)授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郎官,被免。后出知漳州,改袁州。淳佑三年(1243)授右侍郎官,再次被免。六年(1246),理宗以其"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官。景定三年(1262)授权工部尚书,升兼侍读。五年(1264)因眼疾离职。度宗咸淳四年(1268)特授龙图阁学士。第二年去世,谥文定。他晚年趋奉贾似道。谀词谄语,连章累牍,为人所讥。但他也曾仗义执言,抨击时弊,弹劾权臣。

    豪放常常与浪漫相伴,惟浪漫至极豪放才能动人心魄。刘克庄这首的《清平乐》极尽想象之能事,遨游月宫,心骛八极,颇有太白之风。

 

    5、刘克庄这首《清平乐》,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他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遨游月宫的情景。

    开头“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二句,是写万里飞行,前往月宫。“风高浪快”,形容飞行之速。“蟾背”点出月宫。《后汉书·天文志》刘昭注引张衡《灵宪浑仪》:“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是为蟾蜍。”后人就以蟾蜍为月的代称。

    “曾识姮娥真体态”,“曾”字好。意思是说,我原是从天上来的,与姮娥本来相识。这与苏轼《水调歌头》“多欲乘风归去””的“归”写得同妙。“素面原无粉黛”,暗用唐人“却嫌脂粉污颜色”诗意。这句是写月光皎洁,用美人的素面比月,形象性特强。

    下片写身到月宫。“俯看积气蒙蒙”句,用《列子·天瑞篇》故事:杞国有人担心天会掉下来,有人告诉他说:“天积气耳。”从“俯看积气蒙蒙”句,表示他离开人间已很遥远。

    末了“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二句,是全首词的命意所在。用“醉”字、“偶”字好。这里所描写的只是醉中偶然摇动月中的桂树,便对人间产生意外的好影响。这意思是说,一个人到了天上,一举一动都对人间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既可造福人间,也能贻害人间。

     北宋王令有一首《暑旱苦热》诗,末二句说:“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全诗都是费气力写的。刘克庄这首《清平乐》则写的轻松明快,与王令的《暑旱苦热》诗比较,用意相近而表现风格不同。

     刘克庄有不少作品表现忧国忧民思想,如:《运粮行》、《苦寒行》、《筑城行》等。他写租税、写征役,为民请命,都很沉痛。这首词“人间唤作凉风”,该也是流露作者对清平世界的向往。全首词虽然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却不是超尘出世的。他写身到月宫远离人间的时候,还是忘不了下界人民的炎热,希望为他们起一阵凉风。联系作者其他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可以说这首词也可能是寄托这种思想的,并不只是描写遨游月宫的幻想而已。(夏承焘)

 

    6、这是一首题材新颖、构思极富幻想的作品。诗人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人们心向往之的神仙世界。

  上片写乘风飞奔月宫。“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骑在蟾蜍背上,乘风破浪,飞行万里,前往月宫。我国古代神话,月亮里有一座华丽的宫殿,住着仙女嫦娥。作者幻想遨游天上,亲临前往。这种丰富的想象,确能引人神往。“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我曾看到过嫦娥真正的模样,白净的脸上没有一点儿脂粉的痕迹。“曾识”二字,用词奇巧,写明自己原与嫦娥相识。“体态”一词,准确生动,嫦娥翩翩起舞的英姿宛如目前。并以美人的“素面”来比皎洁的月色,形象极为鲜明,画面极为淡雅。

  下片写身到月宫,关心民生疾苦。“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蒙蒙。”我纵游珠光灿烂、银碧辉煌的月宫,低头一看:层层云雾,一片迷茫。“身游”、“俯看”四字,恰切地表达了作者居高纵目、俯视人间的情景。以“银阙珠宫”形容月宫建筑的华丽,恰到好处。用“蒙蒙”来描绘云雾弥漫的情状,体物传神。这两句写在月宫浏览,与上片起首两句写飞奔月宫照应,明针暗线,浑然天成。接着,以生花的妙笔,一下与世间的疾苦挂起勾来:“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我在月宫中喝得大醉,蒙胧之中偶尔摇了摇枝叶扶疏的桂树,习习的凉风从天而降,人间大声称赞。“醉”、“偶”二字,平中见奇,将在月中无意识地摇桂树的情景生动地描述了出来。“偶摇桂树”与生发凉风,本来是两码事,而作者巧妙地把两者联系起来,写出其必然性,并对人间产生良好的影响。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身居月宫而心忧人世的思想感情。

 

    7、今夜,我看着窗外一轮淡光澄黄的月亮镶嵌在蓝得发紫的夜空中,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亲近,因为我知道那将是我们中国人要征服的下一站。蓦然想起刘克庄的那首《清平乐》词: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蒙蒙。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那是一种多么豪迈与浪漫的情怀!然我现在已经不羡慕了。中国人飞天梦化为现实的时刻。

   8、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蒙蒙。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这是宋朝诗人,被世人称为“后村居士”———刘可庄所作,描写了月宫中的美丽景色和深居在月宫中的仙子嫦娥的容貌。《嫦娥奔月》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嫦娥吞下长生不老药后,升天了。如今,这个民间故事中的奇妙情景已成现实。在人类登上月球后,中国的科学家创造了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
前不久,有我国航天学家经研究之后,终于创造出万世瞩目的“嫦娥1号”,今天,它已经围绕着月亮在太空中飞行了一段时间,状况十分良好,成为太空中一颗令我们中国人感到骄傲的人造卫星!我国的科学技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9、新月如眉,残月如钩,皓皓满月,像金镜玉盘,在地上仰望着这千古依存的月亮,人们因着自己的情绪,把唯一的月亮铺画得五彩缤纷。可是,你是否想过,在月亮上俯视地球,那又将是怎么样的呢?诗鬼"李贺和词人刘克庄便展开其大胆而奇特的想象,展示月视地球的奇观和由此而生的奇感。
  其一
  李贺《梦天》
  老兔寒蝉泣天色,六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其二
  刘克庄《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
  曾识 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阕珠宫,俯看积气蒙蒙。
  醉里偶摇桂树。
  人间唤作凉风。
  于是我们的咏月诗歌,无论是情感的还是实质的,都从时间和空间立体地呈现出月的奇美来了。

 

    10、 在没有火箭,没有飞船时,人们觉得具有神力的人可以凭空而起,驾着云头就能潇潇洒洒飞到天上。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上,有一女子飞向月亮,衣袂飘飘,被人们释为嫦娥。未来几年,中国即将开始探月试验,据说探测器名字即取为“嫦娥”,这真是古老神话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中国人就是这样一个颇具想象和联想力的民族,尽管重于实干,但不乏浪漫色彩。中国古人衣服是丝绸的,一升空便随风飘舞起来,我想这是从荡秋千的情景中受到的启发吧。无论是麻姑、嫦娥,还是八仙中的何仙姑,不管是传到中国后入乡随俗的佛教菩萨、飞天,还是土生土长的道教诸神,在升天时都有一种特殊的服饰之美。
    欧洲神话中天使后背长有两个翅膀,太阳神阿波罗、雅典城保护神雅典娜都长着硕大的羽毛双翅,爱神丘比特及其他小天使们也有着可爱的小翅膀。相比之下,西方人说起来浪漫,其实更偏于写实;而中国人虽然内敛,但更富于幻想,更有一种诗意的美,更能够将文学的延伸和美术的虚幻融为一体。中国人实际上很能想,这从对天衣的描述和刻画上就可以看出来。
    李白在《古风》中写道:“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诗人依据传说描述说,在那西岳华山上的莲花峰,峰上有宫,宫前有池,池生千叶莲,那位名叫“明星”的仙女,即“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空”(《太平广记》卷五十九)。仙女洁白的手拿着莲花,凌空步虚,飞升太空。身穿虹霓般美丽的衣裳,披着宽而长的华美飘带。诗人想象仙女“明星”邀请他登上了云台峰,拜见了神仙卫叔卿,恍忽之间与神仙一起驾着鸿雁飞入高空……多么入神的想象。李贺更是在《梦天》中想象与天上的玉女在洒满桂香的月宫小路上相遇:“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玉女身上系着用不同形状玉块组穿成的玉,走路时因玉块互相撞击发出鸾鸟鸣叫般悦耳的声音。刘克庄在《清平乐》词中写道:“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吴道子的壁画创作,被人们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飞动”。
    我们能说中国人不浪漫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3月08日 第七版)

    11、黄昏,暖暖的夕阳穿过窗棂,洒在橡木地板上,凉风送来若有若无的桂花香,这是深秋的味道吧?我的眉目隐在重重阴影之下,这是个能让人安心的位置,哭泣,或是微笑,无人知晓……
  越来越喜欢夜了,尽管寂寞常常来敲我的门,失眠、噩梦,习惯了夜半起身,观星、听风、赏蛙鸣……自得其乐。
  一个人的中秋夜,我光脚踩在冰凉的地面上,夜游、赏月,逛遍整个园子,今夜,有多少失眠的人,和我一道,翘首观明月?
  凉,是走过草尖的露珠,是凝结的霜华?
  今夜,嫦娥见到同样落寞的我,会不会因而对我青眼,折一枝月桂赠我?那么我又会不会为此而不再迷茫,摆脱这水深火热的境地?
  忆起多年前,几位同窗学子斗文,以刘克庄的《五月十五夜玩月》为题,作文。那时,少年不知愁滋味,大家写的,多半是爱情故事——那时,豆蔻年华,又怎懂得爱情,总是种种臆想罢了!

     刘克庄——《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
    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府看积气蒙蒙。
    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12、今日的我,仍是不懂爱情。只是想来,嫦娥这般脱俗的人物,心中怎容得下别人?高处不胜寒,她会不会后悔当年的奔月之举,会不会后悔今日的寂寞……往事已随清风去,最终只能在广寒宫夜夜长叹,与那捣药的玉兔诉衷肠,可叹那玉兔,懂与不懂?
  寂寞成疾,只能一味沉溺了。不知那月中桂子,是否能缓解这寂寞之疾?
  去留无意,是留恋人间烟火的暖,还是广寒宫里的清冷?
  我从未如此靠近你,在这个寂寞的夜里,你不是睥睨人间的高傲女神,我也不是暗自伤怀的落寞女子,我们只是这世上孤独的行者,失意的女子,彼此温暖。
  世人总说“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代表了谁的心?
  看月亮,一昔成环,昔昔长成玦。愚昧的人们呀,莫要让爱情蒙蔽了你的眼睛,要知道,那月儿阴晴不定,正如那爱情莫测变化,朝云暮雪,要多少眼泪和艰辛,才能换一份相濡以沫的爱情?
  我俩声声长叹,你是为了舍弃的爱情,悔不能,舍不得;我呢?爱不了,得不到,终是不明了。
  是失去的失意,还是从未得到的落寞?
  
  夜,无眠,听,雨打芭蕉,声声到天明……
  你会不会记得,曾经有这样一个夜晚,我们相对叹息,促膝长谈?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5:58

[新一篇]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舊一篇]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