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 簡體 傳統 |
夏伟(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主任):洛克菲勒整个家族的慈善文化是怎么持续下去的,为什么你们到了第五代还在继续做慈善呢? 欧文笛(洛克菲勒第五代成员):我们每年有两次的家庭聚会,大概有270多个人,我们有很多的家族成员,而且很多人都做慈善机构工作,这样的工作我们都团结一起。 我们的家族总是教育我们说我们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很多关爱,我们有责任利用我们的财富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 夏伟:资先生写过一本关于慈善的书,你对于美国的文化也非常的了解,你现在觉得中国社会的慈善文化和现在美国社会的慈善文化有什么样的区别? 资中筠(中国社会科学院原美国所所长):这里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我觉得人性是共同的,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是非常古老的传统。全世界不管是什么民族,自从有了贫富差距之后,这种情况之下,慈善事业是非常非常古老的。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是特有的,我觉得美国当时有这样一个情况,就是财富的集中非常非常快,就在20世纪初期的时候,在洛克菲勒还有一些大企业家起家的时候,那些大财团产生了。这种情况下花钱就变成了一个问题,这么多钱怎么花法?你要不在你活着的时候把他好好做科学的分配和处理的话,你要贻害你的子孙,而且会贻害这个社会。 另外这个社会这个贫富悬殊越来越大,这一点好处都没有。所以要想出一个比较好的怎么样子分配以前的办法,这是美国对于科学的使用,变慈善为广义的公益,这批人有一个很好的贡献。 但是我觉得美国幸运的是,这一批大财团,他引领的是一个捐赠的风气,他们不是引领一个过非常奢侈的生活的风气,所以从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我管他叫做捐赠文化:有钱怎么办?捐给社会。捐给谁?看谁需要就捐给谁。 中国这方面正在开始,现在有一批有觉悟的企业家已经在做,但是还有很多所谓暴发户还在追求非常奢侈的生活。所谓富二代,他不是想要自立,就是想花继承来的钱。这种风气比起美国来在社会风气上就差。 夏伟:任先生,你是不是觉得一个企业家富裕起来之后,就开始问生活跟他们的生命有什么意义。除了做一个阔人,还有别的什么可以做的,给他们生活带来一些意义的? 任志强(阿拉善SEE会长):在中国过去财富是一个象征,很长时间内,很多人都在这个过程中被误解了。过去都是平均分配的,后来开始允许一部分先富起来,这就发生变化。有些人是通过自己劳动致富,有的人是通过其他的方法,贪污腐败或者是利用资源权力去获得致富了。在中国形成贫富差别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个极大的分歧,是不是仇富。 但是我们看到NGO组织的逐渐出现就发生了一个巨大变化,更多企业家开始把钱投入到NGO组织,所以比的时候不是比我是不是实业产生中比你获得更多的财富,而是比我在实际的捐助中是不是比你捐助了更多钱,这是巨大的变化。 为什么企业家会这样?就是他看到了社会的贫富差别以及社会不公引起的社会争论,就是想证明,仇富是不对的,就用捐助的办法来寻求人生额外的价值。很多人岁数已经很大了,自己的产业已经做的很好了,但是他们停下来的时候,退下来的时候,很多没有退下来的时候首先想到就是如何把自己的精力和财富用于到创造社会公平和推动社会进步上去。 我觉得中国在允许NGO组织出现以后,越来越多的开始实现了一些正面的影响。像资老师说的,我们没有美国这种文化,但是我们现在开始建立了这样一种传统。 在阿拉善的体系中,我们更多希望招有更多富二代进入。现在已经有七、八十位是80后、甚至90后的人开始加入我们阿拉善中,其中有80后自己独立创业形成第一代的,也有第二代的继承人。 我们已经开始有很多第二代的人开始把更多钱用于公益上,他们的父母可能没有加入。他们作为第二代已经开始重视或者是更希望通过这样的慈善活动证明自己,这是一个价值观变化的过程。中国应该说还是在转型过程中,在慢慢的寻找如何来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夏伟:你觉得这种价值是不是一种普遍价值?而不是从某一个社会,或者某一个文化来的? 任志强:是普遍的。从人性发展过程中,都会被相互感染。而在NGO组织中我们发现,它变成了一种信仰,所有企业家,不仅仅是捐钱,还要付出劳动,付出时间,付出智力,用更高效的办法去把这些钱用好。比如阿拉善活动,都是自费的,不能花基金里的钱,这是一个很严格的纪律。这种公益活动和捐助,完全是一种信仰。如果你没有热情,你不相信它的话,你不会努力去做的。这就是差别。 夏伟:资先生,你觉得现在中国的民间社会跟公益慈善是发展到什么地方? 资中筠:这个很难说,但是我可以这样说,回头看十年我们中国社会的变化,应该说并不使人非常乐观,有很多方面越变越坏,有很多方面有进步,有很多方面有退步。但是发展的比较好的一块就是NGO这块。 我就觉得希望还是在民间组织的发展,刚才我说了公益事业可以改变社会风气,使得财富到底往哪个方向投,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另外在精神上,我是人性的双重论者,人性有很多恶的方面,也有非常善的方面,就看你怎么引导。在某种环境里,恶的一面就可以大大的发作,比如像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你就不能够想象这些女孩子啊学生啊,能把老师打死。但是在某种情况之下,人就可以互相感染就越来越把善的方面发展出来,就可以对社会的进步有所改善,有所贡献。 我也不是说一切公益慈善事业就能够起这么大的作用,整个改天换地,也不至于这样。但是当大家越来越多的人考虑到各自的社会责任的时候,特别是企业家因为他掌握财富,他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他们如果再团结起来做一件事情,像阿拉善一样,就会起很大的作用。 现在的阻力不在企业家本身,而在于制度、法规还是有很多限制。也就是说,想做好事做不成。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阻力。 【欢迎关注】中美对话(微信号:chinausdialogue)是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的中文微信公号,跨太平洋奉送中美两边的独家干货。利用遍布全球的地缘优势,广泛撷取与中美相关的学术探讨、思想盛宴、文艺活动和社会生活等各种精彩篇章, 实现高品质交流。 -------
腾讯思享会 2015-08-23 08:41:0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