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译文] 风雨交加,天色暗得像在黑夜一样,只有早晨的鸡还在不停地啼叫。
[出典] 春秋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注:
1、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2、注释:
凄凄:凄凉冷静。
喈喈( jiē):古读如:“唧”,“喈喈”犹“唧唧”。象声词,鸡呼伴的叫声。上两句是兴。它创造了一个孤寂悲凉的气氛,烘托出女子思念丈夫的凄苦心境。
既:终于,用在这里颇有“突然”的意味。君子:妻称丈夫。
云:语助词。胡:何,怎么。夷:平。指心情由焦虑到平静的变化。
潇潇(xiāo):形容风雨声猛烈而急促。
胶胶:古读如:“鸠”,胶胶:《广韵·五肴》引作“嘐嘐(交jiao)”象声词,鸡呼伴的叫声。
瘳( chōu):愈,病好了。这里指心情一下子变得愉快了,如陡然病愈。
晦:夜晚。这句说,风紧雨急,天色阴沉,就象夜晚。
3、译文1:
风吹雨打多凄凄, 雄鸡啼叫声不停。 既已见到意中人, 心中怎能不宁静 ! 风吹雨打多潇潇, 雄鸡啼叫声不停。 既已见到意中人, 心病怎能不治好! 风吹雨打天地昏, 雄鸡啼叫声不停。 既已见到意中人, 心中怎能不欢喜!
译文2:
风雨凄凄透寒意,鸡鸣声声天将亮。既见君子来相会,心情哪有不平静。
译文3:
风凄凄呀雨凄凄,窗外鸡鸣声声急。 风雨之时见到你,怎不心旷又神怡。
风潇潇呀雨潇潇,窗外鸡鸣声声绕。 风雨之时见到你,心病怎会不全消。
风雨交加昏天地,窗外鸡鸣声不息。 风雨之时见到你,心里怎能不欢喜。
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由于“小雅”中的笙诗六篇有目无辞,因此实际为305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为“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计40篇。《诗经》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大雅》、《小雅》之分。“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各个时代从各个地区搜集来的民间乐歌,由官方搜集和整理,并对作品进行过加工整理,制作乐歌。经过修改后,这些现存的《诗经》,语言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体,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大体一致。秦代曾经焚毁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诗经》易于记诵,所以到汉代又得到流传。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东汉以后,毛诗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文化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放到现在来说,诗经在交际应用方面虽然没有那么重要了,但对于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却依然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这首诗写妻子乍见到久别的丈夫时的喜悦心情。在一个风雨大作、天色阴沉的日子里,她的周围除听见鸡叫声外,一切是那么沉寂,那么悲凉。可怕的寂静使她更加怀念阔别的丈夫。谁能想到就在这当儿,丈夫忽然到家了,霎那间她的一切忧愁烦恼,化为乌有,真象大病霍然得到痊愈,高兴得叫她没法说。诗人在三章中用了夷,瘳、喜三个字,便把这个思妇一霎那间感情的起伏变化传达出来了。使我们不能不佩服这位无名诗人“善于言情,又善于即景以抒怀。”
5、这是一首风雨怀人的名作。在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早晨,这位苦苦怀人的女子,“既见君子”之时,那种喜出望外之情,真可谓溢于言表。难以形容,唯一唱三叹而长歌之。三章叠咏,诗境单纯。而艺术的辩证法恰恰在于愈单纯而愈丰富。从诗艺、诗旨看,《风雨》都具有丰富的艺术意蕴。
蕴涵性的顷刻,包前启后。在情境的选择上,诗篇不写未见之前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也不写相见之后载笑载言的欢聚之乐,而是重章渲染“既见”之时的喜出望外之情。而这一顷刻,正是最富于蕴涵性的顷刻。读者透过这位女子难以形容的望外之喜,既能想见她在“既见”之前,白日的“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和夜间的“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之情;也能想见在“既见”之后,夫妇间的“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和“维士与女,伊其相谑”的融融之乐。以少许胜多许,以顷刻蕴过程,这是构思的巧妙。
哀景写乐,倍增其情。每章首二句,都以风雨、鸡鸣起兴,这些兼有赋景意味的兴句,重笔描绘出一幅寒冷阴暗、鸡声四起的背景。当此之时,最易勾起离情别绪。赋景之句,也确成写情之语。风雨交加和夜不能寐之无聊;群鸡阵啼和怀人动荡之思;鸡守时而鸣与所期之人盼而不至,可谓契合无间,层层映衬。然而,正在这几乎绝望的凄风苦雨之时,怀人的女子竟意外地“既见”了久别的情郎;骤见之喜,欢欣之情,自可想见。而此时凄风苦雨中的群鸡乱鸣,也似成了煦风春雨时的群鸡欢唱了。这种情景反衬之法,恰如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董斋诗话》)。这一手法,确实不唯见诸《小雅·采薇》,而是《诗经》中诗人的常用之法。
炼词申意,循序有进。诗篇的结构是单纯的,三章叠咏;诗人的易词写景却是讲究的,它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的不同感受。凄凄,是女子对风雨寒凉的感觉;潇潇,则从听觉见出夜雨骤急;如夜的晦冥,又从视觉展现眼前景象。易词写景的这种微妙性,姚际恒《诗经通论》曾有精到的分析:“‘如晦’正写其明也。惟其明,故曰‘如晦’。惟其如晦,‘凄凄’、‘潇潇’时尚晦可知。”诗篇在易词申意的同时,对时态的运动和情态的发展,又有循序渐进的微妙表现。关于时态的渐进,姚氏说,“‘喈喈’为众声和,初鸣声尚微,但觉其众和耳。‘胶胶’,同声高大也。三号以后,天将晓,相续不已矣。”民间尚有“鸡鸣三遍天将明”之说;《风雨》的三章相叠,或许正是以此习惯规律为基础的。随着时态的发展,怀人女子“既见君子”时的心态也渐次有进。“云胡不夷”,以反诘句式,语气热烈,言其心情大悦;“云胡不瘳”,言积思之病,至此而愈,语气至深;末章“云胡不喜”,则喜悦之情,难以掩饰,以至大声疾呼了。天气由夜晦而至晨晦,鸡鸣由声微而至声高,情感的变化则由乍见惊疑而至确信高呼。方玉润说:“此诗人善于言情,又善于即景以抒怀,故为千秋绝调。”(《诗经原始》)实当此之谓。
象征意象,一诗多解。《风雨》的诗旨,今人或主“夫妻重逢”,或主“喜见情人”;联系诗境,前说更合情理。然而,汉代经生的“乱世思君”说,却在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毛诗序》曰:“《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郑笺申发之曰:“兴者,喻君子虽居乱世,不变改其节度。……鸡不为如晦而止不鸣。”这样,“风雨”便象征乱世,“鸡鸣”便象征君子不改其度,“君子”则由“夫君”之君变成为德高节贞之君子了。这虽属附会,却也有其文本依据。因为,“君子”,在《诗经》时代,可施诸可敬、可爱、可亲之人,含义不定。因此,把赋体的白描意象理解为比体的象征意象,就可能生发“乱世思君”的联想;而把“风雨如晦”的自然之景,理解为险恶的人生处境或动荡的社会环境,也符合审美规律。故后世许多士人君子,常以虽处“风雨如晦”之境,仍要“鸡鸣不已”自励。南朝梁简文帝《幽絷题壁自序》云:“梁正士兰陵萧纲,立身行己,终始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郭沫若创作于五四运动退潮期的《星空·归来》中也写道:“游子归来了,在这风雨如晦之晨,游子归来了!”从现代接受美学看,这种立足本文的审美再创造是无可非议的;而《毛序》的这一“附会”,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误读”。
6、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每句四字。三章诗的内容基本相同,皆以“风雨”为其背景:“风雨凄凄”、“风雨潇潇”、“风雨如晦”。“凄凄”,形容风雨凄寒;“潇潇”形容风雨急骤;“如晦”,形容昏天暗地如黑夜一般。由此可知,风雨不是在夜晚,而是在白天发生的。风雨交加之下,鸡群骚动,叫个不停。此景此境,孤独凄凉的女主人公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这就为接下来的“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作了氛围上的烘托。
“最难风雨故人来”,来人更何况是在心中久盼的夫君。各章的后两句诗,仅变换一个字;“夷”、“瘳”、“喜”。“夷”是愉快、喜悦的意思。“瘳”是病愈——已经见到久盼的心上人,心病怎能不全消。“喜”是欢喜。全诗三章,末句都用“云胡不”的反问句,突出强调了“既见君子”时的欢喜。当意中人到来时,女主人公不由得欣喜若狂。由此,我们想到,诗中的女主人公在未见君子之前,思念是有多么的痛苦、寂寞是有多么的难熬、期盼是有多么的强烈。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因此成为名句。人们用“风雨如晦”比喻社会黑暗、前途艰难, “鸡鸣不已”则比喻在如此黑暗的环境中,君子仍不改自己的气节。现代着名画家徐悲鸿于一九三七年春天,抗日战争爆发的前夕,作了一幅着名的中国画《风雨鸡鸣》。徐先生画了一只在暴风雨中,站在巨石之上,引吭高啼的公鸡,此画即取材于这首诗,象征画家盼望着志士仁人在民族危亡的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发出救亡的呐喊!使这幅画在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和创作方法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8、“风雨凄凄,鸡鸣喈喈”在这个寒冷的夜晚,给你准备了清粥小菜,为你端上一碗热汤。与你笑眼相映。这是我为你准备的家,这个家中只有你才是我的等待。
等待,是天亮花开,是繁星点点的夜空有一颗星星永远守护你,是朋友间相知相悉的风雅,是情人间相许的倾心。
我许你倾心,你许我什么?
许我无限惊艳喜悦。
古人的风雅是印在底色里的,自然而真诚。不像现代人用太多的物质包裹自己,在化妆品堆积的下面见不到一颗真心。
别后,你是否,和我一样。因记得那些清淡时光里如花般的快乐而心意柔弱。爱销魂。思念更销魂!
今夜我想给远方的你写一封信,只有八个字: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9、一日晚上闲逛,偶遇一本古香古色的笔记本,那浓浓的书香气息让我一见就欣喜非常。翻开笔记里面的插图上竟然有这首诗的全文。一见我就好像见到了千年前的情人一般,心水灵动。我竟然非常深刻的理解了她唱这首情歌是的心情,就好像是我前世的心灵知己。原来读诗是要有这种境界的,如同品茶一般,要慢慢嘬饮,慢慢体会。让它慢慢与你的心灵契合,而不是一开始就只想搞明白它的意思,那样的话就失去了读它乐趣。诗经给人的感觉就像飞蓬草一样,在大自然的土壤里生命顽强而执着。总能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撩动你的心弦。而当你心意阑珊的时候它又静静不语。就好像某日晨起,窗外的茉莉花已开,清香扑鼻,满心自如和惊喜。喜欢诗经还因为它要表达的情感纯朴、自然、真实。读这首情诗的时候,可以穿过时光的长廊真实的看见:一个女子倚门而立,蹙眉遥望,翘首以待:我在等你。在这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你是否会风雨不改,如约前来。
夜色越来越暗,我的心也变得越来越焦急。你终于来了,未负初约,踏雨而来。青衫不变,如同那沾衣不湿,杏花如雨似的温雅君子。
虽然在你面前我依然保持了人淡如菊,心如水般的从容,但却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隐带娇羞,欲言又止,眼波流转的欣喜。我反复在心里写着“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10、“晚来天欲雪”,正是欲雪未雪之时;雪谁不爱看?而他偏不下来。这样你便不免于若有所待。那么你才明白“鸡鸣不已”的道理。鸡为什么叫?我们当然不知道,但它总是这样叫个不停,便觉得有点稀奇,这时你才知道如晦的影响之大。真要是四乡如墨,一盏明灯,夜生活的开始,也就进入另一个世界。偏是不到那时候,偏是又像到了。于是,一番不耐的心情,逼着你不由焦躁起来。这时一片灰色的空虚,一点失望的心情,忽然有人打着伞来了,诗云:“最难风雨故人来”,何况来的还不止是故人,他是君子,他乃是“有女怀春,吉士诱之”的吉士,并不是什么道学先生。那么能不喜吗?然则到底是因为君子不来,所以才觉得“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呢?还真是风雨沉沉,鸡老不停地在叫呢?这笔账我们没有法子替他算,诗人没有说明白的,我们自然更说不明白。然而诗只有四句,却因此有了不尽之意,
六朝的古都热闹依旧,那些携手的恋人在古老的城墙面前诉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对着秦淮河许下“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承诺……千年的期盼,千年的等待,终于对着身边的人敞开了心扉。
而我的这座小城,早就没有了先秦时的名声和繁华,即使被记起,人们记得它的也完全是一场又一场没完没了的争霸和战争。齐国出尽美女和英雄,也曾雄霸一时,却仍在几千年后被那些期盼飞黄腾达的子孙狠狠地抛在身后。
那首被我默念了无数遍的诗,到底无法传递我的思念与爱恋,秦淮河畔的他也是携了她的手,在夕阳中吐露爱恋的。那张洋溢着幸福的面孔,终于把我忘在了他曾经的城市。
那一年,曾写过八个字给他,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他不懂,莫名其妙的看我。如今,一晃七年,我已青了眉黛,黑了头发,依旧送他那八个字,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他还是不懂。其实不是他不懂,只是,对我,他无心。七年的等待和坚守,依然换不来他的正眼相对,细读此诗。
一个人默默写下,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12、孟子曰,“《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道德审判功能;司马迁作《史记》之目的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以看到历史有探寻社会、文明发展规律的作用。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时指出其目的在于“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我们可以看到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为现实提供借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