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兮其若海 心灵余书香  ——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阅读延伸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06)09-0109-(04)
  老子说:“澹兮其若海。”人要像大海一样深邃。深邃有两层含义:一是海纳百川,有广的美德;一是盈满丰富,有深的美感。只有深邃的智慧方能形成深广的大海,也只有专注的阅读才会有敏感的心灵。先哲的冥思启发我们:要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带上一层文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就必须让学生认识更广泛的作家作品,体会心灵的丰富和个性的舒张,让学生的精神在文学的殿堂里徜徉,让思想的“云彩”放飞。
  中小学语文教学二期课改新《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学生应“通过三年的语文学习,增加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并完善自己的人格”。
  显然,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还要求态度、情感、价值观、人格的培养熏陶。前者是显性的,直接体现在教材之中;后者则是隐性的,是活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材中发掘,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加以培养。“因为文学有助于塑造人格,提高修养,使他由自在的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人。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要控制的是过去语文课堂教学中过细的作品分析,节省出时间来扩大阅读,使学生有更广阔的阅读的天地。”[1]
  一、课外阅读延伸的思路与方向
  语文新课程将中小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放到了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初中生的阅读总量不少于405万字,高中生的阅读总量不少于555万字。这么大的阅读量仅仅靠学生在课堂上读课本、读补充阅读材料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在课外阅读大量的读物。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把语文课堂教学加以延伸,在学好课本知识并进一步扩大学生阅读量的具体做法上加以探讨和研究,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与个性专长,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要注意传授学生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法,组织开展与阅读有关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保持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通过由课内到课外的发散型的延伸,通过大量的精神食粮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语文教学应把握文学特性,注重情与美的熏陶与感染。在教学时要建立一套关注人性、情感、文化的新的阐释系统,让学生将作品内涵主体化为自身的情感、心灵的体验。这一过程,就是他们趋近文化、提高人格素质的过程,这是塑造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文学和道德文化修养的关键。
  二、课外阅读延伸的探究与实践
  1.以作品为原点,横向延伸,扩大课本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1)联系内容相关的作品扩展
  李白喜欢在月下饮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醉月,体现他浪漫与超脱;《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于是,李白式的痛苦,便有了穿越时空的永恒感。
  赏析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古今一轮月,千载寄情思。把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与热爱。然而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既伤悼“千古风流人物”,更感喟“早生华发”一事无成。“酹江月”的确反映出一种“人生如梦”的空漠情绪。“月”激发了诗人的灵感,苏轼笔下的月的意象也让学生在体味的同时,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的情怀。
  (2)联系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
  叶圣陶的《隔膜》描写在封建礼教的驯化下,人成为了礼教的载体,拱手作揖,麻木而无趣,客套而世故,没有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没有新鲜而活泼的生活内容,暴露了小市民在温文尔雅的礼节中对于生活的令人颤栗的冷漠。同样,鲁迅先生也深刻地关注过人与人之间的“隔膜”问题。他的一系列小说中的人物,如孔乙己、祥林嫂、夏瑜、闰土、狂人……都处于一种深深的“隔膜”之中。这些都有“隔膜”的影子。同题材的作品的延伸阅读比较,深挖了“隔膜”的社会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隔膜”对人心灵的压力。
  (3)联系原着、全篇扩展
  阅读节选的作品,必须看到它们的不完整性,来龙去脉、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需要教师作补充,在介绍原书主要内容外,可以从教材延伸到原着,延伸到作品集。如从《蒹葭》《采薇》可延伸到阅读《诗经》作品;从《商鞅》的历史剧节选延伸到《史记·商君列传》,同学们了解了商鞅“虽有治国之法,却少处世之道”,比较了舞台上的商鞅与史书上的商鞅,还可组织同学排演课本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作者为支点,深入挖掘,加深课本容度,深化课文理解
  (1)联系作者的思想倾向、心灵历程
  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结晶,从题材、主题到表现方式、技巧,无不体现出作者独有的审美情趣和个性特点。学习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以介绍“新月派”的诗歌风格,欣赏《沙扬娜拉》《我不知道风》《偶然》,从《我所知道的康桥》《康桥再会罢》里体会徐志摩的精神依恋,见识他心中“最秀丽的一条水”,感受他浓得化不开的康桥情结。
  老舍这位“京味儿”作家一生中有42年是在北京度过。他最有影响的作品都是以北京为题材,描绘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展现丰富多彩的北京社会风情画。王朔在《我看老舍》中谈及老舍的优势,在于他对北京普通人生活的熟悉,兜里有大把现成的人物,不管这戏的立意在哪,他都能随时拿出一条胡同的全部人马帮忙把它扯圆。学习老舍的《想北平》时,怎能不去读读他透着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声音的《骆驼样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
  (2)联系作者的写作特点、人格风范
  为了让学生对名家的写作风格、语言特色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不妨指导学生阅读这些作家的相关作品,学完资中筠女士的《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后,可以重新阅读司马迁的《垓下之围》,他为项羽立本纪,把当朝开国皇帝手下败将写成悲壮的英雄。再来补充阅读司马迁的《李将军列传》,进一步了解他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刻画人物,以克制、含蓄的笔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强烈的爱憎。如此延伸阅读,同学们对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批判意识一定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三、课外阅读延伸的成效与反思
  课堂教学的阅读延伸不仅可以解决课堂上产生的不同层次的疑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思想,更能奠定语文学科在诸多学科中的砥柱、基础作用。
  1.课外阅读延伸的成效
  (1)文化层面的拓展与提升
  在语文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上,教师应把阅读的自主权交还学生,想尽一切办法让阅读成为学生扩大视野、提高认识、陶冶情操、提升人格修养的最佳途径。
  学习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时,学生不仅鉴赏了小说精巧构思和布局产生的结构艺术之美,更重要的是感受了小说主人公身上洋溢的人性之美。潦倒的画家贝尔曼画下最后一片叶子,鼓起琼珊获得重生的希望和勇气,常春藤的常绿不是奇迹,是赢得生命的胜利。同学们在感动之余,又阅读了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等作品,在学生充分品读他的一系列小说后,接着抛出“欧·亨利式的结尾”的话题,通过广泛阅读交流,同学们归纳出欧式“谜底式”结尾、“画龙点睛式”结尾、“戏剧式”结尾,感受作品出现的意想不到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从而体会含泪的微笑造成的独特艺术魅力。
  沉醉于文学之美的学生,纷纷要求扩大阅读,把兴趣投向了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其余两位,莫泊桑和契诃夫。我们推荐了被鲁迅誉为短篇小说的写法技巧典范的《项链》和《羊脂球》,擅讲故事的大师莫泊桑成为了学生的“最爱”。同样幽默讽刺的契诃夫小说,也为同学们津津乐道。为一个喷嚏惊恐而死的公务员;见风使舵,看人下菜的奥楚涅洛夫;晴天雨天都打伞,戴着眼镜,竖起领子的“套中人”。他用这种夸张的漫画式手法,使“内容比文字多得多”取得了强烈鲜明的艺术效果。
  在对一位作家系列作品的追踪阅读到多位风格接近的作家作品比较阅读过程中,同学们体会了欧·亨利的幽默、莫泊桑的感伤、契科夫的讽刺,确实在文学的殿堂里徜徉了一番。更有好学者,又拿起了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研究他充满俚语、滑稽、俏皮的描写和极夸张的幽默……
  我们欣喜地发现,在同类作家作品的横向比较阅读延伸实践中,既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的“文学味”,更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尊重学生学习的最初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艺术地激发学生新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文化层面得到最大程度的拓展与提升。
  (2)理性思考的延伸与回归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习它,主要不是进行知识系统的构建,而是一个能力构建的过程,是一个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
  学习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废墟》,那优美的语言、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强烈地吸引了学生。为了让学生对“废墟”这一话题有一个更为理性的认识、更为全面了解和把握,我们组织学生分别以“古罗马角斗场、柬埔寨吴哥窟、庞贝古城、圆明园的故事”为研究课题,探讨“废墟”的历史经历和现实意义,学生制作课件,交流发言,有效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整合了其他学科,使历史、人文、地理和语文的学习融会贯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鲁迅先生曾提出过一个悲剧的着名命题:“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废墟”是否是有价值的东西?借助课文《废墟》,我们又从中西方文化对废墟认知的不同态度,延伸至悲剧性意识的差异研究,在向同学们了介绍元代四大悲剧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后,布置同学阅读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欧里辟得斯的《美狄亚》,对这一话题做进一步的延伸与探究。
  在阅读交流课上,有人说,古希腊盛行“命运悲剧”,认为人生的悲哀和痛苦,是由神支配的,无论普罗米修斯还是俄狄浦斯,他们谁都无法逃避命运的安排。马上有人接着说,探索人与命运的神话中,最震撼心灵的莫过于俄狄浦斯的故事。他对命运的反抗是人类试图摆脱神的支配的最初努力,他的悲剧性结局又向人们揭示了人类从必然走向自由是一个多么艰难的历程。
  在谈及《窦娥冤》中窦娥蒙冤受屈而死后,父亲窦天章作为皇帝所派的“廉访吏”,重翻卷宗,平反昭雪,安排一个对皇帝、清官充满幻想的喜剧结尾。《赵氏孤儿》屠岸贾为灭赵氏孤儿,竟然要杀掉全国的婴儿,程婴毅然献出自己的幼子而保住了孤儿,这本是大悲剧的素材,然而最后又成了君恩浩荡、孤儿复仇的圆满结局。大家困惑于中国悲剧为何要加上美丽的结尾。
  大家讨论后达成共识:造成中国悲剧不悲的原因是,中国文化崇尚长寿、永生、美满以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不喜欢大毁灭、大悲痛,所以,中国悲剧必然要加上喜剧的结尾。另外,中华民族相信“善恶有报”的现世因果报应,在人们的心中,坏人一定要受到惩罚,故而作家也就顺应这种情感了。还有,封建统治者不会允许大悲大痛的结局,如果明君惩治不了暴官、青天不能主持正义,那么,皇帝还是无限英明的吗?朝廷、官府还能保持无限神圣的形象吗?
  在这节语文课上,运用以作品为原点,横向延伸的阅读指导,大大扩充了课本内容,更拓宽了学生视野。尤为可喜的是,通过这样的训练,有不少学生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课堂已是学生畅所欲言、情感交融的场所。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个性品读、自主探究、合理想象时思维在与文本的碰撞中激发出睿智火花。广泛的阅读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理性思考有了更大的延伸与拓展。
  2.课外阅读延伸实践后的反思
  当然,在课外阅读延伸的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不少困惑和期盼改进的地方。
  首先,课外阅读延伸无论从作家还是作品的角度扩展,阅读量都极其庞大,而学生学习时间甚为紧张,如何将弓弦拉满,更科学合理地运用有限的时间,使阅读得以保证,还需进一步规划、思考。
  其次,可供阅读拓展的材料极其丰富、庞杂。如何在烟波浩瀚的文山书海中,选择最具价值的读本?看来教师“教”之前,要根据学生“学”的需要做好充足准备。
  最后,在对阅读材料的解读、理解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独特感受见解,引导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储备,多角度、多层次地体悟文本所涵盖的意义。不能只顾自己的喜好来强加学生,影响他们的独立思考。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
  阅读是自由的,个性化的私人化的空间,它可以容纳你的心灵。阅读不仅有着想象力,更有着创造力。在阅读中,我们的心灵羽翼丰满。在阅读中,我们突破自我,飞越腾升。让我们的语文课摈弃“微言大义”式的阅读分析,在课外阅读延伸的实践中领略那份审美、欣赏、感动、震撼、启智的欣喜。
  收稿日期:2006-05-26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109~112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刘芸20072007
刘芸(1975-),女,江西南昌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研究。上海 200050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109~112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刘芸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0:52:31

[新一篇] 漫談歌劇音樂創作

[舊一篇] 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說明文教學的效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