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江苏射阳实验小学 张素英 王治国)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和想象等心理现象。其中思维是最重要的,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但是,人的思维不是一开始就十分完善的。思维是在实践活动中经过训练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必须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又有其特殊性。就是说,它必须与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结合起来。即在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进行思维训练。其根本原因有两个:第一,人的认识、人的思维发展,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制约的,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我们在教学时进行思维训练,目的在于适应新的时代的要求。我们岂能允许离开这个目标?第二,学习语文有其特殊规律,离开了教材,离开了字、词、句、篇去搞另一套思维训练,就不是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了。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凭借教材进行的。因此,我们的思维训练就要有助于学生突破教材难点;掌握教材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探索学习语文的规律。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造就未来社会需要的一代新人呢?笔者就实践中的三点体会就教于同仁。
      一、归类比较,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表现在一个人在思维过程中能够全面地看问题,着眼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从多方面去分析研究,找出问题的本质。现今教材内容精,范围广,容量大。就以第六册教材为例:全册教材共30篇课文。其中有记述革命老前辈故事的;也有描写国内外儿童生活的;有历史人物,也有当代英雄;有以写人记事为主的,也有写景物的;有记叙文、说明文,也有童话、民间故事、古诗。儿童在课堂上吸收了内容多、范围广的知识,激发了求知欲。课堂外,他们更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广泛阅读了课外书籍。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就阅读了《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中国童话故事》、《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画册等。还有的同学开始读《中国通史》。大容量、广范围的阅读为开阔儿童的视野提供了有利条件,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归类,使之系统化,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程度的提高。这就犹如众多的射线,它们源于一点,却又朝着各自的方向。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它能使学生明确地掌握概念,进行判断,它是确定事物彼此之间的同异和关系的一种思维方式。
  比较对认识现实有着重要作用。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拿不同的事物来相互比较,才能对这个事物有比较充分的多方面的认识。教学上也是如此。例如:教《颐和园》一课后,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一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并将这两篇课文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这两篇课文都是写景的文章,但具体内容不同。小兴安岭是一望无际的大森林,作者重点描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树木的变化,表达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颐和园则是一座公园,作者着重介绍颐和园的古建筑,从而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赞美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思想感情,两课在写法上也不同。《美丽的小兴安岭》按时间顺序写,《颐和园》则按空间位置的变换写。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掌握了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进而懂得了描写事物要抓住特点的道理。
  又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后,学生联系曾经学习过的《视死如归》、《朱德同志二三事》、《列宁小时候的故事》等课文进行比较,不仅认识了人的美好品质,热爱祖国、刻苦学习,艰苦朴素、勇敢坚强、以身作则、助人为乐……还知道了只有通过具体事例写人,才能充分表达人的精神品质。
  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归类比较,教师必须首先将教材归类,注意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时,才能瞻前顾后,引导学生比较、归类、找出异同。学生在阅读中分析、比较、概括。找到了规律,他们就能多角度地认识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分析综合,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思考问题时遵循逻辑的规律,提出问题明确而不含糊,推理合乎逻辑规则,论证问题时条理清楚,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这是一种高级的思维品质,需要许多条件,如知识水平、理论水平,更需要较长期的培养和锻炼。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积累知识不是目的,应教会他们学会迁移知识、运用知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因而,教给学生分析、综合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或个别特性的过程。综合是把组成部分或个别特性组合为整体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是统一思维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中,都是既需要分析,也需要综合的,阅读教学同样如此。学生读懂一篇文章,要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回到整体。这是阅读活动中的一个分析、综合过程。要教会学生从整体出发,把文章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了解内容之间、内容与中心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达到加深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可分为三个基本步骤:1.初读,从整体入手,了解文章概况;2.细读,重点学习,深入理解;3.熟读,全面消化,总结提高。
  例如:教学《颐和园》这篇课文时,初读课文,学生已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美丽景色,得到的初步印象是: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但仅得到这样的印象是不够的,认识是表面的、肤浅的,还应当再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初步印象涉及到两点:一是颐和园“大”,二是颐和园“美”,课文是怎么具体说明这两点的呢?我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仔细阅读课文第2段“长廊”。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学生发现课文这部分主要写了两点:长廊和长廊的环境。写长廊主要写它的长和长廊上的画。写“长”,说明颐和园之大;写“画”突出长廊之美,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敏和智慧,进而说明颐和园的美。这样,学生开始产生的“大”和“美”的印象得到了落实,并由此进一步认识到长廊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能的结晶。接着,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己阅读了课文的其余部分“万寿山”、“昆明湖”。理解了课文各部分的逻辑联系,对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深化促进了对词句的理解。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这一部分,学生把握了其在课文中的地位后,就能较好地理解词句,他们不仅把握了句子间的联系,还知道了课文用“3里长”、“207间”等具体数字说明长廊之长,用“红”、“绿”、“五彩”等表示颜色的词体现美,用“人物、花草、风景”、“间间不同”表现画面内容丰富,突出长廊之美。这样,词句的理解又帮助学生进一步落实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学生认识了内容与中心思想的关系,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较高层次。
  又如:教《视死如归》一课,可以重点让学生分析研究王若飞讲的几句话,透过语言现象,体会王若飞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崇高气节,把握内容与中心的逻辑关系。教《大海的歌》,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每部分内容,把握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阅读教学中常使用分析综合的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深化对课文的认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还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时间一长,学生逐渐熟悉了这种方法,就能把它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三、严格训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大量的阅读,广阔的知识,为学生深刻认识事物打下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深化又促进了思维敏捷性的发展。
  记得阅读教学刚开始时,教师往往要铺垫好几个比较具体的问题,学生才能概括出一篇不长的课文的主要内容。后来,教师逐渐减少问题,直至最后只提一个问题:课文主要写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理解能力的提高,学生逐步摸索到了阅读的一般规律,他们的思维敏捷了。读上一遍,大都能够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得出初步印象。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认真思考,认真听同学的发言,迅速反应、补充、完善。经过这样循环往复的训练,学生回答问题的速度快了,正确率高了。作文时,他们也能根据作文要求,稍加思索,就能迅速组织材料,一气呵成,然后再作修改。课外,他们还能对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事情敏捷地作出反应。
  世界在飞速发展,今天的教育应该是未来的教育。未来最需要的建设者:一要看问题有一定的视广度;二要具备思考问题遵循规律,判断问题明确而不含糊,合乎逻辑规则,论证问题条理清楚这一高效的思维品质;三要反应迅速,思维敏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此,我们每位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应该立足主阵地,注重多研究,在培养孩子们思维的广阔性、逻辑性、敏捷性诸方面多下功夫,多倾心血,做“带兵”的强将,做好新一代人才成长的阶梯。
  
  
  
学科教育京17-19G39小学各科教学张素英/王治国19961996 作者:学科教育京17-19G39小学各科教学张素英/王治国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0:53:37

[新一篇] 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

[舊一篇] 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