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柳斌同志在《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一文中指出:“基础教育要实现‘两全’,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是要转向素质教育。”当前,在基础教育中,各学科教学都围绕着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应地提出了本学科所承担的素质要求。学科教学只有切实地落实本学科的要求。完成本学科所承担的素质教育的任务,才可能使各学科互相渗透形成综合效益,最终才可实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本文试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确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地发展
  应试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单一的,即把目标定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上,强化的是选拔意识,淡化了德育、美育、体育和普及意识。素质教育则相反,其教学目标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全面、活泼地成长,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的目标应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去设置,变单一化为多元化,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确立多元化的语文教学目标,具体来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凸现德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基础教育中,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凸现德育功能,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一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智能的同时,要充分地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地有机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智能的训练,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科学思想和科学作风的教育,等等,使学生从小逐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2.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中心目标是进行语文素质教育,即全面地、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走出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文学分析课、语文常识课等的误区,扎扎实实地加强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逐步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能通过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自我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并为将来进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3.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对人的修养起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文章,这些文章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机地渗透审美教育,使学生或对美好、纯洁事物向往和追求;或对祖国美丽的山川景物、人物的崇高品质和坚贞精神赞叹不已;或对好人悲惨的命运、不幸的遭遇泣不成声;或对腐朽、丑恶的东西怒不可遏……使学生受到美的魅力的熏陶、感染和启迪,提高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理想。
  4.加强非智力因素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推孟在《天才的发生学研究》一书中指出:在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两类人之间差别最大的人格因素包括取得最后成果的坚持力、自信力、克服自卑的能力和责任心。这里所讲的“人格因素”即心理素质,可见心理素质对一个人的事业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因此,在重视智力因素教育的同时,要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动机、习惯、意志、情感、自信心、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完整的人格。
  5.减轻课业负担,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教师要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魄和体能。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脑、眼、耳、口、手并用,在身心的整体活动中协调其身体器官的和谐发展,以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
   益
  素质教育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课堂教学的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在思想品德、知识、智能和身心健康的发展方向、规格和水平。因此,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一经确立,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方法和手段就成为关键所在。
  1.更新教育观念,面向每一个学生。
  国外有学者作过统计,在有作为的科学家、发明家中,小时候智力特别突出的只占5%,而表现一般的占95%,因此,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经过老师的悉心栽培和自身的奋发努力,都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师要改变以往眼中只有几个“尖子”学生的观念,增强普及意识,根据学生的独特个性、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等客观差异,努力发现他们各自的优点和长处,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他们的人格,挖掘他们各自的潜能,在每一个学生不同的起点上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亲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就可以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当教与学两方面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益。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时,首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为主要方法的陈旧模式,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有机统一,通过导、学、思、练等主要教学环节,做到精讲导学、精讲巧练,或以读代讲、以练代讲,等等;并通过创设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以求得教与学和谐共振的最佳效益。
  其次,要注意课堂教学的调控和信息反馈。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往往经历由不平衡到平衡,又由平衡变为不平衡,经过教师的再次调控又趋于平衡,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循环往复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实现有效控制,即随机调节课堂教学节奏,保证教与学的和谐进行和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并注意保持信息的多向交流和多向反馈,及时了解教与学的实际情况,以保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节奏等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益。
  3.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最优化,教法研究要由教师如何教懂、教会学生转移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知识掌握(学会)与智能发展(会学)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授与学生知识,还应授与学习规律、学习方法,即把强化学法指导作为课堂教学结构的要素之一,将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指导科学化、系列化,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获取信息,使学生从传统的“学会”变成“会学”,从而在根本上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在教学中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学法上因人而异,具体指导,使全体学生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地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优化教学手段,拓宽信息传递的渠道,提高传递的质和量,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小学教学参考南宁1-2G39小学各科教学余维文19971997 作者:小学教学参考南宁1-2G39小学各科教学余维文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0:53:37

[新一篇] 語文教學 畫竹必先成竹于胸——淺談語文課教學設計

[舊一篇] 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實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