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改革浪潮的冲击下,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入教师之心的今天,传统的授受式教学尤其是它的极端现象——满堂灌已经没有多大市场了,代之而起的是问答式教学,问答式教学成了现实课堂教学的主流。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或突破。这种进步或突破至少体现在以下三点:(1)教师主导行为由单纯的讲授变为设问、解答、指导等多种行为的综合,因而趋于合理和有效;(2)课堂信息传输由单向的教师面对学生讲授变成了双向的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这样就形成了反馈渠道,有利于效果诊断和教学调整;(3)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增多了,表达和表现的面加宽了,集体教学的资源和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发挥了。但是,由于传统的落后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习惯在教师的潜意识中继续发挥着消极作用,使得问答式教学上述功能和价值没有得到应有体现,甚至于徒有其双向交流的形式和热热闹闹的场面,却从根本上丢失了最核心的东西——启发的灵魂和思维的内涵。学生的大脑和手脚依然被一种变了形的框子束缚着,禁锢着,其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未得到基本的保证和发挥。
让我们从大量的课堂教学考察中,具体地分析一下问答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生地位严重不平等。教师扮演绝对权威和领导角色。唯师为尊,唯师为是。一切问题由教师设计和提出,一切答案由教师给出和裁定,学生只有应答和尊从。
2.学生活动处于被动状态。由教师提出的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就像一条牛鼻绳,牵着学生的思路,学生没有自主的选择,缺乏独立的思考,难以主动地发问。所思所想跳不出教师划定的框子。
3.问答的内容限于认知性问题。教师关注的只是单纯的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和应用,缺乏人文的关怀,哲理的启悟,潜能的诱发,生命的助长。说到底,还是符号知识教学。
4.问题的思维含量或智力价值不高。多是将课本的知识陈述转换成问题形式,答案就在书中,不过是对课本知识的变相复制。问题多是些是非问、描述问、肯否问等,很容易回答;因果问、探究问、做法问则很少,需要创造性思考的问题则更少。
5.学生被剥夺了问的权利。课堂教学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应该来自学生。因为只有它才能反映学生的需要和困惑。但在大多数课堂上,学生只有回答的义务,而没有提问的权利。在课堂上很少看到学生提出的设问、反问和质问,更少有面对教师说“不”的。这实质上是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6.答案是预设、惟一和定型的。由于是惟一的,只能求同不能求异;由于是定型的,只能作一种表述,不能换个样子;由于是预设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常常作出条件反射式的评价:与教师一致的立刻予以肯定或表扬,与教师相左的马上给予否定或批评,许多有新意有创见的回答竟引不起教师的些许注意而被忽略过去。这不仅直接挫伤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而且浪费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同样原因,即由于答案是预设的,使得教师的启发目标局限于引导学生快速向标准答案靠拢,这不仅大大压缩了思维过程,也压窄了思路宽度。
7.提问叫答的对象只是少部分人。有的教师只在举手的学生中选择回答者,这就使那些不想答、不愿答和不会答的懒惰者、消极者和困难者永远处在回答圈外;有的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尽快解决问题而专挑那些好学生来回答,因而打击了那些常举手又常不被叫答的学生积极性。
8.不间断的提问常常打断学生的学习思路,使之难以完整地和连贯地进行阅读和思考。学生无论是听教师讲还是独立阅读教材,都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过程,以便整体地和深入地进行思维加工。而频频地发问割裂了这种完整性。
9.在提问的使用量上,一种极端是满堂问,似乎一切问题都要由学生来解决才好,甚至从客观上看需要教师作精讲或详讲的地方,也转化成了对学生的问题只作些轻描淡写的处理,这实质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不负责任的做法。另一种极端是问得很少,该问的也不问。之所以穿插点提问,是为了给讲授作点缀,把提问变成了装饰品,本质上还是以注入为快事。
10.这种问答式的教学效果,是思维的平滑,理解的粗浅,问题解决的一般化,学习体验的单调、乏味,师生都没有感受到思维的快乐,都没有体验到身心力量的发挥和增长。
上述问题的存在应该说相当普遍,只不过体现在不同的教师身上有着多寡轻重之别罢了。我们认为,问答式教学理应成为启发式教学的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我们的教师只注意到了它的形式方面,而忽略了对它的内在精神的追求和研究,致使难以达到理性和理想的佳境。既然问答式教学已为广大教师所熟悉,那么,理所应当成为教学方法改革的现实起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最好只是理想的标志,更好才是现实的可能。把问答式教学向前推进一步——实质性变化的一步,应该成为现实教学改革最有意义的选择和目标。我们的对策和口号是,把问答式教学改造、提升为对话式教学!
由问答式到对话式,蕴含着深刻的观念变化以及由之派生出的教学行为、方式等一系列变化。其现实的意义还在于,对话式教学不是对问答式教学的完全否定,而是在批判中继承,在改革中提升,既脱胎于问答式又超越于问答式。因而有利于我们的教师在自己原有的教学行为和方式的基础上革故鼎新拾级而上,迈上新台阶,跃上新境界。那么,从问答式到对话式,其观念的转变、形式的改造和行为的提升,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对话式教学以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为基本前提,体现着平等对话和民主协商精神。教师更多地扮演顾问和伙伴的角色。教师要从居高临下的强势位置上走下来,走到与学生平起平坐平等交流的关系中来。平等,既是人格地位的平等,也是学术思想的平等和真理面前的平等。民主,既体现在教学决策上,也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还体现在问题结论上。这种平等与民主本来具有法定性和规则性。但要在课堂上加以落实,则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思想和行为。教师能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不仅决定着对话式教学的水平,也同时决定着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状态。
2.对话式教学的提问以启发思考为灵魂。提问只是启发的形式,并不是启发的本质。现实教学中有不少提问如“是不是”、“是什么”、“对不对”、“怎么样”等问法并不带多少启发性,而有些意蕴丰富的事例、典型行为的示范和言简意赅的讲述等也可能具有启发性。所以关键在于实质的体现。提问的启发性在于能引起或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问题的价值或水平在于由启发所带来的思维空间包括其向度、宽度、深度等状态如何。给学生带来的思维空间越广阔越自由,其思维的成果便会越丰硕,智力的价值便会越可观。当然,提问必然受到问题定向和时间等条件限制,不可能一味地扩展时空。但至少要在可能的情况下给学生一个较大的思维空间,以放飞他们的思想精灵。
3.对话式教学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最高目的。以往的问答式教学是以接受现成的既定的书本知识为主要目的的,问题的设计多从如何使学生准确理解、正确回答去考虑,追求着惟一的定型的答法和答案,实际上是用问答形式复制课本知识。它当然有合理有效的一面,但不利的一面也是明显的,即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把学生局囿于唯书为是,唯师为尊,唯权威为上的文化氛围里,使他们只能或只习惯于适应和继承,无法或不想去超越和创新。对话式教学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质疑,在求同的基础上去求异,在继承的同时去创新。因此要设计出开放性多维性问题,要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提出创见。
4.对话式教学既注意引导学生向书本学习间接知识,又注重直接经验的获得、人际交往的体验和学习情境的感悟。要让学生在民主协商的氛围中,在平等交流的对话中体验人格的尊严、真理的力量、交往的乐趣和人性的美好。教师要开掘教材深处的文化底蕴,要向学生倾注具有时代精神的人文关怀,要尽可能地去丰富和拓展课堂的精神生活。
5.对话式教学主张先学后教,先思后问,先问后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保证学习过程的充分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先学后教,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基础和潜力,使教学安排如同赞科夫所说“走在学生发展前面”。先思后问,就是让学生针对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先行作出思考,思之不得再向别人发问。先问后讲,就是要求教师先通过问题摸底或问题启发,了解学生的现状与可能,在学生实在解决不了、非要教师讲才行的时候才去讲解。
6.对话式教学不满足于一问一答式的简单对话,要求找出既符合目标任务又同为师生所感兴趣的话题,或提炼出值得作深度探究的教学专题。围绕一两个话题或专题,经过充分的独立学习和思考之后,在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展开畅所欲言的平等对话和信息交流,要求凡发言者都不得重复别人的观点,而是力争拿出独到的东西,这样便充分发挥了集体思维的效能,最大限度地开掘和利用了集体资源和智慧,使每个人都从中获得大量的启示和教益。如果教师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去体验、感悟交往中的情趣,善于指导、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态度和习惯,那么,这种教学对话所带给学生的益处将会更多更大。
7.对话式教学一改教师问、学生答单向输出模式而为师生间、同学间的多向互问互答方式,特别注意把学生由被动受问者转变为主动发问者,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主意愿和自我发现的积极表达者。它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发问的时间和条件,并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捕捉问题、凝炼问题和表述问题,逐步提高发问的质量和水平。要鼓励学生不但善于生疑和问疑,还要善于怀疑和质疑,勇于提出与教材或教师不同的看法来。教师须放开肚量和眼光,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和争论,不要武断地判定是非,轻易地否定学生。
8.对话式教学因其民主性和平等性,因其充分尊重学生意愿、选择和现实条件,而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既有积极性又有可能性地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对话当中来,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较充分地表现自己、发展自己,能把对话话题展开得更全面更深入,把问题解决的思路或方案拓展得更广更新,把自身存在的学习问题暴露得更具体细微,其结果是教学效果和效率大大提高,是面向全体之宗旨实现得更好。反映在提问叫答上,则力求一堂课不重复叫某一学生,而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发言机会。假使上一堂课漏掉一些人,则必须在下一堂课给找回来,从而在整体过程中保持发言的均衡性和普遍性。
9.对话式教学要求把答案的惟一性、标准性和封闭性同多样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统一起来,尤其在后者上多下功夫。它要求教师,第一,要精心设计面向实际、面向生活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去作发散、逆向、求异、创新的思维;第二,要破除预设性、固定化答案的框框束缚,增强对学生回答反应的敏感性,善于捕捉带有创新因素的回答信息,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要特别注意容忍与自己意见不同的观点或思路,给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气氛。
10.对话式教学是师生间、同学间多边互动的合作式教学。这种合作,除了体现为平等对话的精神和相互问答的形式外,还有其他种种方式可利用。比如对话中的教师讲授、示范和指导等,只要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把问题导向创造性解决,则无可不用者。这样既可避免问问答答的单调和乏味,又能从本质上体现教学形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实现整体优化和综合效应。
综上所述,从问答式教学到对话式教学,首先需要教学观念发生深刻转变,其次要在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有了问答式教学实践经验作基础,又明确了对话式与问答式的区别和联系,相信经过一番改造,大多数教师一定能从问答式教学跃升到对话式教学的新境界上去。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3G3中小学教育贾荣固20012001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大体可以概括为问答式,它是对传统讲授式的突破。但它本身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加以改造和提升。提升的标的就是对话式教学。本文列举了现实问答式教学中的10点缺陷,阐释了对话式教学应注意的10点要旨。问答式教学/对话式教学/教学模式大连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贾荣固 (1947-),男,大连教育学院中学教研部高级教师 作者:《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3G3中小学教育贾荣固20012001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大体可以概括为问答式,它是对传统讲授式的突破。但它本身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加以改造和提升。提升的标的就是对话式教学。本文列举了现实问答式教学中的10点缺陷,阐释了对话式教学应注意的10点要旨。问答式教学/对话式教学/教学模式
网载 2013-09-10 20: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