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应该看到,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还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四重四轻的现象,即:重“教”轻“学”的现象,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重“知识”轻“能力”和重“模仿”轻“创造”的现象。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教学观念还需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还需不断改进,教学研究的领域还需不断拓宽,教师的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为从根本上完成素质教育赋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必须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引向深入。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想法,与同行进行商榷。
一、从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来看,在全面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任务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数学教学的手段,而且是数学教育的目标。一方面学生要想牢固的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另一方面,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解释外界事物,热心于解决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持久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数学学习习惯主要包括认真听讲的习惯,勤于思索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自觉检验的习惯等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一种良好的习惯都是学习和训练的结果,在童年期最容易形成,一旦形成,终身受益,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
数学思想方法是进行数学思维活动所表现出的思想与方法,它反映人类智慧发展中形成的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基本观点和基本规律,既包括形式逻辑的思想方法,又包括辩证逻辑的思想方法。与小学数学内容有关的思想方法主要包括集合思想、对应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统计思想和空间观念等。与小学数学学习有关的思想方法主要有观察与操作、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分类与化归、归纳与类比、联系与转化等。除此以外,还有具体的解题方法。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与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技能的形成构成了数学能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
二、从小学数学教育的对象看,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适应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能够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不同特点,找到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与提高
每个人都具有祈求成功,避免失败的天性。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使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适应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能够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这是小学数学教学十分艰巨的任务。教师要研究每一位后进生的知识基础及观察、记忆和思维的特点,坚持在全体学生操作、练习时,有针对性的辅导后进生,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为他们获得新的成功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要发挥优等生的特长,在全班教学、小组讨论和个别教学时,鼓励他们在帮助后进生的过程中,得到自我发展,达到“帮学相长”的目的。同时,课堂教学要低起点、小坡度、快节奏,使后进生能跟上学习的步伐。每一小节、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要及时过关,及时补救,做到“段段清”。
在练习的设计上,包括新授前的练习,新授中的练习,以及新授后的巩固练习,要形式多样,提高训练的目的性。一是切实抓好基本练习,帮助全体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达到教材的基本要求;二是重视变式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属性;三是加强综合练习,使大部分学生能深刻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四是指导用好思考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三、从数学教学的过程看,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就要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为主动的获取数学知识;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模式
从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看,我们认为不是教师同学生的矛盾,也不是教与学的矛盾,而是学生同教材的矛盾。课堂教学是把教材中所体现出的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头脑里的认识结构的过程,数学教师是实现这种转化的中介环节。教要为学服务,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材结构特征,而且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一种民主、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奋发向上,使学生“乐学”;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强化主体意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强化主体意识,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模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动脑筋想问题,摸规律,运用启发式在“引”字上狠下功夫。
启发式教学并不是指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指符合儿童认识活动规律性的教学全过程。凡是那种能够全面调动儿童智力活动积极性的,使他们依靠自己的已知,来主动地探索、扩展新知和解决某种问题的教学过程都是启发式教学。华中师大的姜乐仁教授认为数学启发式的教学体系,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即,三为主、两结合、一核心。三为主:一是指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地探究学习;二是要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思维,教给学法,善于引导而不包办代替;三是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教、辅、学的主要依据,充分发挥教材的综合功能。两结合:一是指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二是以课内教学为主与课外学习活动为辅相结合。一核心:是指以启迪思维,培养和发展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
2.要让学生都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我们的教学活动是让少数人参与还是让全体学生参与,是在同一层次上参与还是在不同层次上参与,是被动参与还是主动参与。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克服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少数学生学习,多数学生陪坐的倾向,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真正做到四动四会。即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脑、动口、动手、动笔,每一个学生都会听、会想、会说、会做。
应该提出,一节课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不得少于2/3,群体活动(全班操作、小组研讨、笔写作业、阅读教材等学习活动)的时间不得少于10分。教师要做到:能让学生动口的地方一定让学生去说,能让学生动手的地方一定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动笔之处一定要安排学生去写,能让学生动脑的地方教师绝不包办代替。
3.逐步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并能比较完整的叙述思考过程。
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述能力,既是人际交往的需要,又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需要。对于学习的迁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多数学生的“说理”能力还是相当弱的,需要我们下大力量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述能力要坚持不懈,一要精心设计,二要反复训练,三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语言要科学准确,浅显易懂。在信息交往的方式上,提倡多通道的信息交往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都有表答自己意见的机会。要有指名说,同桌互听互说;也要有小组讨论,自言自语。注意启发表扬,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意见。
4.重视过程教学,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为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
学生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然后应用这些结论去机械的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还是主动的获取数学知识,创造性的应用这些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数学教学观。
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中,教师要适当控制无关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重复数学家做过的工作,在儿童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主动的形成数学概念、发现数学规律营造必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真切的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5.深入研究,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学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程序。
当前,在新授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如北京市崇文区小学数学教研室提出的“激情引趣、指导探索、尝试讨论、反馈调节、置疑概括、巩固发展”的六环节教学模式在全国已经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占50%以上教学时间的练习课和复习课还研究的很少。因此,在继续进行新授课教学模式研究的情况下,要加强对练习课和复习课(包括思维训练课)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四、在加强“软件”建设的同时,要积极地加强“硬件”的建设,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加普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刚刚结束的全国小学数学评优活动的一个最显着的特点,是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课堂,除投影幻灯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学软件的设计,富有儿童情趣,形象直观,增强了教学过程中的动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计算机进入课堂,已不是梦寐以求的幻想。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这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五、切实抓好数学活动课和数学课外活动
数学活动课或者数学课外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北京市顺义县开展数学课外活动的经验看,在一部分学生中,蕴含着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极大潜力。在数学教育中,要打破班级的界限,本着自愿的原则,积极地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或者上好数学活动课,因材施教,使一些具有数学气质的学生能够有突出的发展。
认真做好以上几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就会出现新的局面,就会使课堂教学的气氛活跃起来,稳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为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京1~2G39小学各科教学朱滇生19981998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朱滇生 作者:中小学数学:小学版京1~2G39小学各科教学朱滇生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0: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