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创造 第十六章:如何被人喜爱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十六章:如何被人喜爱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讨人喜欢,更希望被人爱。我们也想使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有地位,有分量。受到重视,拥有可以谈心、能够甘苦与共的朋友。
市面上有许多报章杂志都曾告诉过我们如何才能使自己受人欢迎。他们告诉我们的方法是,要先使自己变得可爱些才会被人所喜爱,所以不要去顶撞别人,要对别人说他们想听的话,与同事相处要表现得世故点,回到家中要随和些。
但是请先想想自我创造的原则是怎么说的?它曾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一直在加强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那么你这样做的动机又是什么呢?是害怕如果表现了自我就不会受人喜爱。因此向世人说:“我知道自己不够好,所以想尽量表现出符合你们的期望的样子。”
要是你的行为都是基于此动机的话,就会使这种想法愈来愈根深蒂固。你也会更加害怕自己的确不符合要求。但可能还会发生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你可以使自己变得比从前更受人欢迎,但终了却觉得非常孤独。只是被人喜爱还不够,你必须觉得别人喜爱的是你真正的自我才可以。
很多有关这方面的书籍都忽略了这点,它们只是拼命地要你去研究别人喜欢的东西,然后给予他们,这么做,诚如自我创造原则说的,反而会使你不受人欢迎。
有位作家曾说过:“一个人若拥有很多书即表示此人不错,”一位少女受了这句话的影响,就想买一大堆书排满书架,因为有人曾对她说,每个好男人都喜欢比他更有知识水准的人-——所以她只好伪装有学问来吸引他。
不管她的目的是否达成——使男人更加喜欢她,但她却会因此而更不喜爱自己了,由于她的行为分明在告诉自己,她实在是配不上她想要的那种男人,即使那位男人会爱上她及她那栋装满书的房子,但她也不可能有被爱的感觉,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对方爱的是她呢?还是她伪装出来的面目。
类似的情形到处都可看见。我们常会为了讨好某人, 戴上某种面具,把真正的自我隐藏起来,假装自己很健谈啦,很肯助人啦,很有艺术眼光啦,或很忠于某个政党等。这样一来,即使对方待我们很好,我们又能够感觉到别人很欣赏自己吗?绝对不可能。因为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我们本来的面目,而且假如假面具戴的时间太久后——连我们都会忘了自己是谁呢!
如果你经常努力想使每个遇见你的人都喜欢你的话,你会更加迫切地需要被人喜爱,所以每次认识了陌生的朋友,你都会产生一股恼人的不安和焦虑,甚或发现见过几次的熟人没有对你表示赞许,你也会开始焦虑起来。
有时你太刻意去讨人欢心也会招致许多反效果,如果你极尽所能想使每个人对自己都喜爱的话,反会使自己变得一文不值、缺少个性,不会留给别人什么好印象?别人恐始还在背后偷偷骂你:“唉!那个人嘛!只知一味的讨人欢心!”
即使没这种情形发生,你也会一再地加深一种最糟的想法——没有人会喜欢你本来的样子。
我曾在一次宴会中听到一位男士跟一位小姐说:“昨晚约两点时,我无处可去,后来不知不觉地却到了一家市郊的夜总会。”说话的人我认识,他已近五十大关,最近才和他的太太离婚,和他说话的是个长得漂亮才二十出头的小姐。我记得这位先生是个稍带神经质,凡事必须三思而后行的商人,他根本就不可能发生“无处可去”或“不知不觉地来到某处”这种情形,所以他一定是在说谎。他认为年轻的小姐一定想过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生活,于是就把自己的生活描述成那个样子,即使这位小姐很明显地表示出,她不可能喜欢与他这种人相处(当然她没有表现出来,她可以感觉到他的行为并不实在),
他还是一直伪装自己。真的,我们若一再地表现虚假,到最后我们会无法确定别人是否喜欢我们的真面目。
想使自己被人喜欢的途径,应该是努力培养自己的特点,再以这些特质本身为出发点去好好的发展,不要只图接受别人的赞美。若你只是想借此而出名,你不但不会成功,而且根本得不到什么快乐!
那么到底要充实那些特质呢? 下面我要提的八点,都是经过长期观察而得,效果惊人无比,它们与那些教你“如何帮助自己成功”的书籍里提到的不同,诸如要拥有好看的外表、迷人的风度、显赫的地位、有影响力的朋友。
这些东西除非你能很好的处理,否则将一无是处,况且别人也会从你应付这些事的态度来决定喜不喜欢你。我们都知道有许多人并不富有,也没有辉煌腾达的事业,但他们却比别人拥有更多亲密的朋友,到底这些人有什么令人喜爱之处呢?他们是有不管外界环境如何?都能使别人喜爱也们的特点。
这些特点就是我将要提出来的八点,它们不但能令你更加爱自己,也能使别人更喜欢你。
1。学习如何独处,这一点是我的建议中最有效的一招。 如果你和自己都不能好好相处的话,又怎能期盼别人会喜欢跟你在一起呢?反之,要是你很善于安排自己一个人要做什么事,别人会意识到你的强劲的力量的。
大多数人都害怕孤独。他们对自我创造原则一无所知,老认为自己从未孤单过,这样反易把事情弄槽。就象这句话:“我丈夫今晚不回来,我必需找一些事情来做。”说者愈是急于保卫自己免于孤独,愈易遭恐惧感的威胁。到底害怕什么呢?诚如有个人说的:“独处时觉得白己好渺小。"
害怕独处的心情还多少会侵犯到别人,例如你打电话给朋友,抓住他谈个没完,这样有时会打扰别人的自由。或者朋友很忙,你却赖在他那里不走;或者在团体里,你太注意自己,仿佛担心别人会忽视你或弃你不顾,于是老是要求他人施给你小惠,用以证实他们的确很喜欢你等。
许许多多的人确实都这么做过,结果他们只是更不喜欢自己罢了——因为与他人相处时,自己变得没什么重要性。不能独处的人常常让人觉得他很幼稚。
如果你能享受独处的时光,那么你去找别人时,就并不是出于你害怕独处带来的空虚感了。例如你邀请朋友共吃晚饭,那是因为你想看他,并不是你无法忍受独自用餐,你的朋友也会因此而觉得被你喜欢,而不只是被依赖。这样你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训练自己惯于独处吧!刚开始时,就象要改掉某个习惯一样,会有不安的感觉,那时你可以自问几个问题,如“为什么我老是希望电话铃响呢?”“我是不是对某个特别的交情担心?”“我对自己感到厌烦了吗?”然后试着想想看有什么事你能做的——如跟一个你关心的人讲讲话啦,或着手去做一件富有创造性的事物——来克服你的不安,但千万别认为,独处时一定要做点“有积极性”的事情来弥补你的怪异行为。你可以先试着在一个月之内花上一两个上午的时间独处,那么渐渐地你就能体会到独处的快乐。
2.使自己能把别人视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并欣赏这种个别差异。有人说,所谓取悦别人也就是被人取悦。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值得你去发掘、去尊敬、去羡慕。
有些人喜欢把别人分门别类,什么三十岁以下的人啦、三十岁以上的人啦、办公的人啦、工人啦、富人啦、男人、女人等等,其实还不都是一样,但是他们总认为只有其中的某些人才是他们的同类。
如果你也有这种想法,那无疑为自己带来两个问题:第一.你把自己局限在-个狭小的范围里,你说自己只喜欢某种类型的人,那么你与别的人在一起时,一定会有点紧张,而且,你可能会错过认识某个与你大异其趣的人。
第二,如果你只把某人归为某个类型,无法真正地看清楚他的特点在哪里,对方或许可以感觉出这一点而大起反感,甚至会想,你之所以喜欢他,好似与其个体无甚关系,而只是喜欢他所属的类别。
我认识一位医生,他非常痛苦地跟我说他的未婚妻只愿嫁给医生,即使在他们还没认识前,她好几年来也一直只与医生约会,他跟我说她是:“只想与某种类型的人结婚,而不是跟某人结婚。”他也把这句话转告其未婚妻。
想不到她却回答: “当医生才是真有成就。”
这医生说:“我也知道当医生是有成就,我十五年前就拿到医学位,不过我总希望你喜欢的是我本人,不只是我的职业。”
这点倒令我们想起英国戏剧家王尔德的一本书来,内容叙述有位少女只想嫁给名叫尔内斯特的男人,这样对于那些她所认识的年轻人,不管他们的名字够还是不够格,都不是什么愉快的事。
尽量训练自己别使你的朋友觉得你在把他们归成某类人,别把人擅自加个名称,例如把别人叫做悲观者或平凡之辈、或与你同型、与你异类等。
例如有个男人总是喜欢讲他遇到的女人有多大年纪及人家漂不漂亮。他愈是这么做,就愈使自己认为年轻和漂亮实在太重要了——连带地也使他觉得自己老了。所以一些不喜欢他老把别人看成某一类型的人很可能就此开始疏远他。
因此,你应该找出认识的人身上有何特别与人不同之处,也许你会喜欢他们,也许不喜欢他们。但是如果你喜欢的话,至少你喜欢的是他们本身啊!
3培养享受生活的乐趣。有位女人曾对我说她是个好妈妈,但我不如此认为,只因为她对生活采取的态皮似乎欠妥。例如她天天去陆泳,但不能享受跳入水中戏水的快乐;她常常打网球,但却不怎么喜欢;与朋友玩牌也是三心二意的,更不喜欢与人聚会,或去旅游。她只是一味地为孩子操劳。生活实在太刻板了。相对地,她的孩子虽然爱她,却有意逃避她。所以,若你不做点自己高兴做的事,
你不但自己快乐不起来,而且别人也会不喜欢你。
那么要怎么样才能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呢?首先你要静下心来,花点时间享受一下你在做的事。尽量使自己融入周围的环境中,如果你只是站在外围观望,不但会觉得自己没什么重要,而且正在发生的事好象也没什么意义。不要放弃追求新的经验,在体会过后还要大大地庆祝一番,并试着使相同的经验再度发生,对于新的活动别畏缩不前,以免得不到该得的快乐。
4.避免愤世嫉俗,凡事不抱讥讽、怀疑的态度也能令你快乐不少。不然的话,你很可能就会以为每个人纯粹都在为自己打算,你更不相信这世界上有真诚、宽大的人了。喜欢愤世嫉俗的人实在不易相处,如果你跟他说你在谈恋爱了,或再回学校搞研究等,他都不会相信,反而大加侮蔑你,给你泼冷水。
愤世嫉俗不只不为别人喜欢,甚至也会使你不再爱自己了。此种态度之养成,多半是因你在某处失败了而找个理由来弥补。例如你对婚姻不忠实,却推说异性都是为了要获得他们得到的东西而活;你在商业上不能坚持操守,却硬说这世界本来就是个自相残杀的地方,根本没有老实人。
愤世嫉俗非但会使你的行为脱离正轨,更糟的是,你还会用它来掩饰自己的过错。如果你每次都对外在的一切嗤之以鼻,你就会更相信所有的人——包括你自己——做什么事都会令人失望。其实你大可不必这样,反而应该试着去认清每个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并让自己表现出对任何事都充满着希望的态度。
你不要再对自己或朋友表现得太过苛责了。你愈是不那么做,就愈不会东挑剔西挑剔,也不至于再伤害到那些根本不需要你去批评他的人。正如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的:
“如果你满怀希望,赶快将它传染给我吧!但是如果你心中存疑,就留在你那边吧!我自己已经够多了!”
5.当你与某人,在某个你认为很重要的事件上,有了不同的看法,要勇敢地提出你的异议来。这样你才会觉得自己有独立的主见,也能让别人了解你是有见地有强烈感觉的人。别人才会因此而喜欢你。
6.培养能为别人设身处地着想的能力。这样会使你的生活更加多采多姿,更能与别人的生活相沟通,也使你变得更可爱。
有些人就是一点也不能替别人着想,他们一再地冒犯别人而丝毫不觉得不好意思,等到对方生气时,还大感莫名其妙呢!
你必须先想想自己在某种情况下会有什么感觉,然后才能体会别人在类似的境遇中会怎样。例如,你的太太生病时,你会觉得自己非常的无助,然后当另一个朋友告诉你,当他的太太要接受外科手术时,他简直无法令自己安下心来,那时你就可以了解其内心的感觉了。所以,你愈能深切的体会自己的经历,你就愈能同情别人的感受。
只要别人愿意的话,你可以多多鼓励他们讲述自己的生活及感受,并试着去体验其经验,你愈这么做,就愈会觉得这种事做起来轻而易举相当自然,你也会发现自己跟他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不少。
7.学着替你的朋友喝彩。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每个人都会去同情别人的悲伤,但是唯有天使才能分享他人的快乐。”
你应该努力去使自己分享他人的快乐。到底是什么事情令你无法为别人的成功而快乐呢?是出于嫉妒心?还是你暗自在害怕着什么吧!如果是的话,你就不能算是很够朋友了,而且你对自己也会缺乏信心及安全感。如果你不能分享朋友的成就,势必更加害怕自己不如他好,或担心他有天会弃你而去。有些父母无法分享孩子的成就,以至于破坏了亲子间的感情,他把孩子逐渐增加的独立感视为威胁,而抱怨说:“他们不再需要我们了,我们对他们而言,已不是很重要的了。”
你愈是吝于赞美别人,或是很狡猾地恶意去毁谤你的朋友的成就.你与朋友间的交情就愈糟,因此,心中不存什么恐惧, 你才能泰然地去分享他人之成功.这对你及你的朋友来讲.都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8.要切记自我创造原则所告诉你的生活方式。前曾说过,你的个性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因此你可以选出自己想要的类型,你能影响白己的生活,同时,别人也可以影响他的生活, 你不必视自己为受者,当然也不必把别人看成一样的受害者。每个人都有自我创造之能力,你应该重视自己的这份能力,而且也得重视别人的这份能力。
或许你还会想到其他更好的特质而想充实之,不管是什么,用行为表现来吧;而且不能只在跟你喜爱的人在一起时才表现。
例如你平常与人见面时习惯迟到,但你的恋人要求你要准时,因而凡是与恋人约会时,你都会准时到达,而与别人碰面照常迟到不误。你这种行为只表示你想留给她好的印象,而不是真心想改过,这种作法不会给你带来快乐,也不会给你什么力量,反使你成为取悦于人的奴隶罢了。
你会为了体贴别人,而要自己准时点这种想法不错,但一定要做到不管跟谁约会都一律不迟到才行,否则就不必多此一举,不但不能算是体贴,而且最多只能称做温顺罢了。
不要认为取悦他人才会受人喜欢,应该先好好地充实本身的优点。你才会觉得别人是喜欢你的长处。
假设你吧对朋友的忠诚视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如你先答
应帮某个朋友搬家,后来又有另外一位非常有钱的朋友邀你到他的新游艇上度假一个礼拜的假,若你答应后者之请,也玩很愉快,但你会发觉自己不象以前那么尊重自己。
要是你拒绝去度假而遵守诺言,你会更尊敬自己,并觉得自己赢得了别人的喜爱。
光是被人喜欢还不够,应该是去做一些自己觉得很自然,又乐于做的事情,然后才能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而真正的被人喜爱。不然的话,即使别人怎么喜欢你,你也体会不到那种愉快,且会认为,他们觉得你怎么样也无关紧要了。


独眼易龙编辑 2013-08-26 14:45:19

[新一篇] 自我創造 第十五章:如何表達你的愛

[舊一篇] 自我創造 第十七章:如何表現自我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