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随想录》 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知识分子的当代精神传统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随想录》是巴金先生晚年备受瞩目的最重要作品,自发表以来,各种研究和评论文章一直不断,这充分证明了它的思想活力和当代性,《细读〈随想录〉》着眼于《随想录》之于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汇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随想录》研究的最新成果。其主要内容有梳理《随想录》与“五四”新文学精神传统的关系;发掘《随想录》写作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关系;在新世纪的思想文化语境下,《随想录》的价值评估;探讨《随想录》对当代知识分子人格建构和社会文化建构的意义。

《随想录》是巴金晚年创作的一部杂文集,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
 
这本书是巴金一生的心血。他在晚年终于写下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如果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深刻反思,完成了最真实人格的塑造。
《随想录》收录巴金先生文革结束后创作的一百五十篇文章,分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共五集,统称随想录。
 
晚年的巴金在《随想录》一书中,以罕见的勇气“说真话”,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一座丰碑。他对过去的反思,他追求真理的精神也赢得了文化界的尊敬。从《随想录》里,人们又见到了那个熟悉的巴金,他开始独立思考而不再盲目听命,挣脱思想枷锁而不再畏首畏尾,直言中国过去“太不重视个人权利,缺乏民主与法制”,痛感“今天在我们社会里封建的流毒还很深,很广,家长作风还占优势。”集中批判“长官意志”。
 
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从1978年12月1日写下第一篇《谈〈望乡〉》到1986年8月20日写完最后一篇即第一百五十篇《怀念胡风》(陆续以每三十篇编为一集,共出五集,依次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其间历时八年。写完这部全长四十二万字的散文巨着,对于年届八旬的巴金来说,不仅意味着工作的艰辛,它还更是一次老人对自己心灵的无情拷问,是一次伴随着内心巨大冲突而逐渐深入的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
巴金写《随想录》的出发点非常明确,就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反省,正如他在后来所写的《随想录》合订本新记中说的:“拿起笔来,尽管我接触各种题目,议论各样事情,我的思想却始终在一个圈子里打转,那就是所谓十年浩劫的‘文革’。……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难。”他在《随想录》中真实地记录了“文革”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如那儿篇非常感人的着名篇章《怀念萧珊》、《怀念老舍同志》等),揭示出“文革”的恶性威力和影响并未随着它的结束而消失(如《“毒草病”》等),他以噩梦中与鬼怪搏斗的场景不断向自己加以警醒,或者反复呼吁“建立一个‘文革’博物馆”(《“文革”博物馆》),来为世人留下这一民族灾难的见证。事实上整整一部《随想录》也正可以看作是巴金用纸和笔建立的一座个人的“文革”博物馆。
《随想录》的独特与深入之处,是其中对“文革”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巴金向内心追问的“忏悔意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很多“文革”的受害者那样,简单地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四人帮”,因而认为粉碎“四人帮”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巴金的反省包容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更大的忧虑。这一反省在《随想录》中并不是一下子就完成了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最初是在《一颗桃核的喜剧》中,巴金这样责问自己:“我常常这样想:我们不能单怪林彪,单怪‘四人帮’,我们也得责备自己!我们自己‘吃’那一套封建货色,林彪和‘四人帮’贩卖它们才会生意兴隆。不然,怎么随便一纸‘勒令’就能使人家破人亡呢?”接着,他又说起了令他一生都为之困扰的一件事,这就是他小时候在父亲的衙门里看到犯人挨了打还要向知县老爷谢恩的情景,这个儿时印象最早曾出现在他的第一部小说《灭亡》中,此时它再次浮现出来,成为贯穿《随想录》全书的总体意象。在以下篇章里,巴金不断反省自己的“文革”经历与奴隶意识的联系,他发现在“文革”初期他也曾像奴隶似的心甘情愿地低头认罪,主动改造思想,而在《十年一梦》中,他痛苦地喊出了这样的自谴:“奴隶,过去我总以为自己同这个字眼毫不相干,可是我明明做了十年的奴隶!……我就是‘奴在心者’,而且是死心塌地的精神奴隶。这个发现使我十分难过!我的心在挣扎,我感觉到奴隶哲学像铁链似地紧紧捆住我全身,我不是我自己。”
由这一痛苦的自白使《随想录》中的反省进一步深化下去,巴金以巨大的勇气来重新认识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于是在《怀念非英兄》中又有了一次这样的自我发现:“只有在反胡风和反右运动中,我写过这类不负责任的表态文章,说是划清界限,难道不就是‘下井投石’?”接下来的《怀念胡风》是他最后的也是最动感情的一篇随想,文中他详细剖析了自己在反胡风运动中为了明哲保身而不惜任意上纲写表态文章时的痛苦心情,此时的仟悔之情给他造成的内心伤痛已经无以排解,而使他感到恶心、耻辱。很显然,巴金在这里所仟悔的,已不仅是奴隶意识。所谓奴隶意识还是以相信自己有罪为前提,把自救的希望寄托于救世主,本质上是一种愚昧的表现。但巴金对他在50年代的一些行为的反思,则是挖掘到一个更深的思想层次上了:即在无约束的权威秩序统治下,他是为了保全自己而被迫牺牲正义和朋友,这就在事实上为无约束的权威秩序作了帮凶,而在这行为的背后,他原是明白是非的,所以他的良心也要为此而受到煎熬,结果就在愈加绝望的生存环境和身心交困的巨大痛苦中,他最终一点点地丧失了清醒的意志,放弃了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思想的自觉和能力,也根本违背了自己曾经奉为生命的自由精神和人文理想;这也正是他何以会在文革中变成精神奴隶的心理基础。
这不禁令人想到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塑造的“觉新性格”:一种在环境的压力下主动放弃个性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妥协的性格。这原本是巴金站在“五四”崇尚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立场上加以鞭挞的内容,他曾经是一个以“五四”精神为人生探索起点的现代知识分子,但经过了一场浩劫之后,才发现在自己身上也有着可怕的“觉新性格”,这是令他真正痛心疾首的事情。由此从《随想录》第七篇《“遵命文学”》中对自己在1965年参与批判柯灵的剧本《不夜城》的反省,到最后关于反胡风运动的忏侮,巴金艰难地完成了漫长的由浅及深的自我发现与清算。它的意义应该不仅在于巴金个人的反思,因为他所揭示的自己的心路历程,十分典型地反映出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一般所经历过的文化心态。特别是在50年代以后,整整一代知识分子悲剧的成因中,无疑是包含着他们逐步地在环境压力之下放弃了对权威秩序的批判和对“五四”精神传统的扞卫,这一放弃行为及随之而来的不断妥协。屈服于强势压力,最终在一代人的精神世界里打上了“觉新性格”的可耻的烙印。
 
巴金起初通过谈论创作自由的问题,反反复复地证明独立思想对于作家的重要性(如《“遵命文学”》、《“长官意志”》、《文学的作用》、《要不要制订“文艺法”》等篇),在后来几篇以“探索”为题的随想中,则明确地提出没有“独立思考”、“探索精神”的人跟机器人一样没有真正的生命力,而只有坚持“独立思考”的人才有资格享受自己的人生,通过表明对当时“伤痕文学”的支持态度,他还多次直接提到了作家的社会责任问题,对新一代作家的批判精神给以褒扬。从《随想录》的写作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巴金的“五四”现实战斗精神的逐步觉醒,他引用了赵丹的遗言:“对我,已经没什么可怕的了”。(《“没什么可怕的了”》)这种重新被点燃的勇气使他对各种现实社会问题保持着警醒和批判的态度,对存留在当代社会形态中的封建意识则加以毫不留情的揭露,尽管在心理上经过了义无反顾和心有余悸的交替消长,但最终他战胜了几十年不幸遭遇留在他心头的恐惧,在最后的几篇随想,如《官气》、《“文革”博物馆》、《二十年前》、《老化》、《怀念胡风》中,火山爆发式的社会激情又重新从他的笔端喷射出来,老人真正敞开了心胸,义无反顾,大声疾呼,以尖锐的社会性抨击完成了“五四”人格的再塑造。可以说,这部“遗嘱”一般沉重深刻的“忏悔录”,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找回了久已失落的社会良知,也以个人流血的灵魂诉说确立了知识分子的当代精神传统,这就是自觉继承“五四”新文化传统,自觉地成为现实社会的清醒的批判者,用现代文化来战胜社会上各种丑恶、落后和黑暗的事物。

 

 




随想录
作 者 巴金 类 别 历史政治 制 作 SXS

书籍简介

巴金走了,这是他最后留给我们的着作,这部书里,老人用一世纪的人生经验,以说真话、说心里话的真诚态度,审视历史,剖析自身,以最直白的语言,把他一生追求完美,追寻进步的理想,还有他和同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们的人生际遇,最真实地呈现给我们,他痛苦的回忆,深刻的反思,不仅揭露极左思想给那个时代带来的荒谬的罪恶,也勇敢地反思着自己曾经的人格扭曲……
  中国有五千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数不胜数的优秀文字作品传诸于世,但自明清严酷的文字狱,更经以言论治罪,以思想治罪,甚至以莫须有的腹诽治罪年代的洗礼,肯说真话,敢说真话的文字,实是少之又少了,因此,一部《随想录》,更显难得和可贵。

 
 
 
    
没有神
一合订本新记
总序
随想录
 
  我常常这样想:我们不能单怪林彪,单怪“四人帮”,我们也得责备自己!我们自己“吃”那一套封建货色,林彪和“四人帮”贩卖它们才会生意兴隆。不然,怎么随便一纸“勒令”就能使人家破人亡呢?不然怎么在某一个时期我们会一天几次高声“敬祝”林彪和江青“身体永远健康”呢?   ——《一颗桃核的喜剧》
001 谈《望乡》
002 再谈《望乡》
003 多印几本西方文学名着
004 结婚
005 怀念萧珊
006 毒草病
007 遵命文学
008 长官意志
009 文学的作用
010 把心交给读者
011 一颗桃核的喜剧
012 关于丽尼同志
013 三次画像
014 “五四”运动六十周年
015 小人、大人、长官
016 再访巴黎
017 诺· 利斯特 先生
018 在尼斯
019 重来马赛
020 里昂
021 沙多——吉里
     
022 友谊的海洋
023 中国人
024 人民友谊的事业
025 中岛健藏先生
026 观察人
027 要不要制定“文艺法”
028 绝不会忘记
029 纪念雪峰
030 靳以逝世二十周年
  《随想录》后记
     
探索集
 
    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我几十年来探索的就是这个问题。我的作品便是一份一份的“思想汇报”。它们都是我在生活中找到的答案。我不能说我的答案是正确的,但它们是严肃的。我看到什么,我理解什么,我如实地写了出来。  ——《再谈探索》
031 “豪言壮语”
032 小骗子
033 悼方之同志
034 怀念老舍同志
035 大镜子
036 小狗包弟
037 探索
038 再谈探索
039 探索之三
040 探索之四
041 友谊
042 春蚕
043 怀念烈文
044 访问广岛
045 灌输和宣传(探索之五)
046 发烧
047 思想复杂
048 世界语
049 说真话
050 《人到中年》
051 再论说真话
052 写真话
053 腹地
054 再说小骗子
055 赵丹同志
056 没什么可怕的了
057 究竟属于谁
058 作家
059 长崎的梦
060 说梦
附录: 我和文学
  《探索集》后记
真话集
 
    我已经成了一个虔诚的信徒,忽然发现一切符咒都是随意编造,我不能靠谎言过日子,必须动动自己的脑筋。眼睛逐渐睁大,背上的包袱也就逐渐减轻。我不再惶恐,不再害怕,不再有有罪的感觉。脑子活动了,思想多起来了,我想起给捣毁了的杭州的岳飞庙和跪在岳坟前的四个铁像,我仿佛见到了新的光明。那不就是用“莫须有”罪名害人的人的下场吗?  ——《怀念丰先生》
061 三谈骗子
062 我和读者
063 怀念矛盾同志
064 现代文学资料馆
065 怀念方令孺大姐
066 《序跋集》序
067 怀念丰先生
068 《序跋集》再序
069 十年一梦
070 致《十月》
071 《序跋集》跋
072 怀念鲁迅先生
073 鹰的歌
074 《怀念集》序
075 小端端
076 怀念马宗融大哥
077 《随想录》日译本序
078 《小街》
079 三论讲真话
080 《靳以选集》序
081 怀念满涛同志
082 说真话之四
083 未来(说真话之五)
084 解剖自己
085 西湖
086 思路
087 人言可畏
088 上海文艺出版社三十年
089 三访巴黎
090 知识分子
  真话集后记
病中集
 
    在病床上反复回想十年的“非人生活”,我不断地责备自己:只有盲目崇拜才可以把人变成“牛”,主要的责任还是在我自己。不用说,今天还有人想做“看牛人”,但是我决不再做“牛”了。  ——《病中(三)》
091 干扰
092 再说现代文学馆
093 修改教科书的事件
094 一篇序文
095 一封回信
096 愿化泥土
097 病中(一)
098 汉字改革
099 病中(二)
100 "掏一把出来"
101 病中(三)
102 我的哥哥李尧林
103 怀念一位教育家
104 "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
105 谈版权
106 又到西湖
107 为新《新文学大系》作序
108 我的"仓库"
109 怀念均正兄
110 我的名字
111 我的日记
112 《茅盾谈话录》
113 病中(四)
114 我的噩梦
115 "深刻的教育"
116 关于《复活》
117 病中(五)
118 我的老家
119 买卖婚姻
120 再忆萧珊
附录: 答井上靖先生
  后记
无题集
 
    这宪法是全体代表投票通过的,其中也有我的一票。投票通过宪法之前全国人民多次讨论它,多次修改它;宪法公布之后又普遍地宣传它。说是“根本大法”,可是到了它应当发生作用的时候,我们却又找不到它了,仿佛它根本就不存在,或者不中用,连几张大字报也比不上。  ——《二十年前》
121 访日归来
122 幸福
123 为旧版作序
124 人道主义
125 "紧箍咒"
126 "创作自由"
127 "再认识托尔斯泰?"
128 再说端端
129 "寻找理想"
130 "从心所欲"
131 卖真货
132 再说知识分子
133 再说创作自由
134 全集自序
135 四谈骗子
136 答卫缙云
137 可怕的现实主义
138 衙内
139 “牛棚”
140 纪念
141 我与开明
142 我的责任编辑
143 样板戏
144 官气
145 “文革”博物馆
146 二十年前
147 怀念叶非英兄
148 三说端端
149 老化
150 怀念胡风
附录: 我们为什么写作
  后记
  致树基(代跋)
附录
     巴金本人就是一部“不朽的书”。即使在卧榻6年期间口不能言,在很大程度上只具象征意义,我们依然可以感觉到他亲切的存在,因为“他还在,灯亮着”。 如今斯人已逝,灯已熄灭,可思想光芒依旧,我们并不孤独。
 
巴金谢幕,大师远行
怨望和愿望:巴金身后二三事
《随想录》塑造了忏悔的“我”
《随想录》就不如《思痛录》?
不断更新我们的解读
《随想录》背后的《随想录》
读后

http://www.saohua.com/shuku/sxl/

 


巴金 2013-08-20 08:47:00

[新一篇] 近距離看美國 IV --如彗星劃過夜空 今夜沒有星辰

[舊一篇] 張正隆的《雪白血紅》為什么成為禁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