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仲敬:「中国的走向是成本和决断的问题」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刘仲敬 现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在读博士,历史学者,网名:数卷残编。1996年毕业於华西医科大学,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公安局担任法医长达10年,於2012年在四川大学获得世界史硕士学位。译有大卫·休谟《英国史》,着有《民国纪事本末》。

以前,从教科书上得知鲁迅先生有一段弃医从文的经历,其思想挣扎的过程,无外乎认为那个时代手术刀难医麻木之心。如今,现实版有刘仲敬弃医从文的故事。

从英国史到华夏史

刘仲敬何许人也?

他曾在新疆拥有十年法医的经验;2012年获得四川大学世界史硕士学位;用文言文译大卫·休谟《英国史》;现为武汉大学历史系博士;写了半文半白的《民国纪事本末》,被着名历史学家许纪霖称为「奇书」;2014年9月出版新着《从华夏到中国》,视野看似更加开阔了。

要了解刘仲敬,须从《民国纪事本末》讲起,若用正统史学的眼光看,估计能挑出很多毛病,「够犀利,不够专业」,这样的评价也算是中肯了。若从史实与史实之辩来讨论,估计要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来结束。

「如果说,是《民国纪事本末》使我们初识刘仲敬;那麽,《从华夏到中国》将告诉我们:为什麽刘仲敬殚精竭虑的知识谱系,出版界只了解极小一部分;为什麽在高度同质化的中国社会,刘仲敬会异於大多数学人。」这是出版社对刘仲敬的赞赏。

至於为什麽刘仲敬的书会引起各界的热议,无非有三,首先他不是科班出身,埋头苦读,竟用文言文译出《英国史》,这已经了不起了,可见古文功底深厚,一个外行汉都如此深藏不露,也抛出了一种观点:那些正统史学家都在研究什麽了?其次,言语犀利,观点也新颖,用一段段史实引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让内行人士深感疑惑,这不是来抢饭碗嘛。最後,内容上的争议,中国不管哪个行业内部都有不同观点,甚至都在争论中。

「没有民主的世界秩序」

这位法医仁兄,从前拿起手术刀是为了追求破案真相,现在人们倒是希望他能够拿起这把「手术刀」挥向历史,重新解剖一下历史,看看哪里有病。虽然历史真相不可能还原,有时还会含糊其辞,但人们迫切希望这位法医能给我们呈上一部耐读的历史晚餐,而不是快餐。

记者从刘仲敬那里获知,此次晶报名人演讲周,他将和深圳的读者分享「国民共同体生成和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的演化」的研究心得。

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是不是讲民主的?它与中国未来成长有没有发生联系?

刘仲敬认为,正如尊重生命财产的感情普遍化,警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世界秩序意味着罗马以其单方面的决断对世界实施普遍正义。对於没有能力维持秩序的弱者而言,世界秩序意味着单方面的保护。对於没有能力生产价值的强者而言,世界秩序意味着律法对赤裸暴力的约束。也就是说,事实上没有所谓民主的世界秩序。

「中国不在世界体系之内。用中国传统的政治术语讲,她是羁縻之邦。羁縻之邦意味着出於现实政治的理由必须保留交涉机制,出於价值共同体的理由又必须排除在外。这种处境类似拿破仑三世在维多利亚女王和林肯之间的尴尬地位。前者认为他是篡位的暴民领袖,後者认为他是篡位的专制君主。」

这次讲的主题均涉及到他的新书《从华夏到中国》的内容,但如今国际关系风云变幻,中国的走向也值得思考,这些大的观点,跟普通人有什麽关系?「中国的走向显然不是热议的问题,而是成本和决断的问题。你必须首先解决『我是谁』的问题,然後才能解决走向的问题。羁縻之邦其实是一种相当舒适的地位,不需要太大成本就能维持。」刘仲敬如是说。


2013-07-23 10:23:47

[新一篇] 《從華夏到中國》:搭建歷史的認知圖景

[舊一篇] 劉仲敬:「四大文明古國」體系歪曲事實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