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智慧-圣人不积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第八十一章

【参考译文】

得道的人从不积累,他越为别人付出,自己越富有,他越给予别人,自己越充足。
天道的原则是,让万物受益而不伤害,得道的人原则是,只是去做,而不争夺。

大约在一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重点解读最后四个字“为而不争”,今天要谈的是前面的内容:圣人不积。

看经典,不能只是聚焦于文字,就像看寓言一样,不能只是去想故事本身。《老子》八十一章,很多句子看上去似是而非。看到这一章,有朋友就跟我争论:“我觉得‘老子’逻辑太混乱了,什么给的越多,自己就越充足。”我说:“你要看背后的意思而不是吹毛求疵。” 朋友说:“你不是说老子很牛逼么?这么浅显的逻辑错误居然还说是经典!”我听了苦笑不得,于是给他讲了一个我听过的故事:

有一个烟民叫小明,有一次小明去楼道抽烟,没带火,于是找边上一个哥们儿借火。点着烟后,小明问:“哇,不错啊,zippo火机啊,防风的吧?”

“嗯,zippo火机都防风。”

“真的啊,我试试。”小明深吸一口气,吹向火机,火一下子就灭了,“这不防风啊!”

“防风,但不防傻逼。”哥们儿淡淡的说。

关于别人怎么看经典,老子也写过一段话来描述: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意思就是,根基不好的人听了,会哈哈大笑,如果他们不笑,不足以说明这是道。国内的经典如此,国外的经典也是如此。就像圣经上说:

别人打你的左脸你把右脸给他打,用爱来征服自己的私心,用爱来感化世界。

—— “马太福音”第五段

如果你生活中有这么一个人,你会不会觉得很傻?我听说一个故事:

有个人长得高大威猛,是个十分虔诚的基督教徒,一言一行都按照《圣经》上说的来做。

有个小地痞就欺负他,无故给了他左脸一耳光。这个人很恼火,但是他想:耶稣说了,有人打我左脸,要把右脸也给他打。

于是他对小地痞说,你打了我的左脸,这里是我的右脸。于是小地痞很开心地又是一个耳光打他右脸。这个人更恼火,但是自己送上去的啊,于是他忍了。这时小地痞又打了他左脸一耳光!

这个人忍不住了,三下两下把地痞放倒了,鲜血直流。小地痞很不服说,你为什么不听圣经的了?!

那个人说:我已经是按照圣经的做了,但圣经上没有告诉我你再次打我左脸,我应该怎么办。这时我就按照我自己的来,揍你一顿!

接着讲老子智慧。

圣人看上去都是矛盾的,老子也不例外。说的话也这么矛盾,怎么可能给别人越多,自己拥有越多呢?这个和我们理解的经济学原理不一样。我有10块钱,给出去5块了,就少5块,而不是越多。这么明显的问题老子当然知道,但物质不是老子要讲的内容,老子讲精神世界,讲内在世界。如果你从内在世界看,就很有道理了。

如果你是个钢琴家,你练习得越多,演奏的越多,你技巧越高,你对钢琴掌握就越多;如果你是舞蹈家,你跳得越多,也就会跳得越美;如果你是画家,你练习得越多,也会画得越好。我听说了个故事:

有人问正在画画的梵高:您画了那么多画,您觉得哪一副作品最好?

“我正在画的这一副画,因为我现在比以前懂得了更多。”梵高说,“我的下一副画会比这一副更好,你知道为什么。”

如果你给予得越少,得到的也越少。如果你不演奏钢琴,你就失去了所有音乐。

得道的人是不积累的,这个很形象。我们都要赚钱存钱,最好能存成亿万富翁,这是在积累;我们买房子,买车子,买很多的家居,买很多的衣服,这些都是在积累。这些积累看上去是归我们所有,但实际上呢?实际上很多人被这些物质所束缚。我们说佛陀、耶稣是得道的人,你看看他们从来不积累,没有自己的房子,没有自己的积蓄,但他们也就从来不用为这些发愁。有增就有减,有减就有穷尽的一天,没有积累,就没有消减,也就没有穷尽的一天。没有,不代表他缺,反而是拥有了所有。说得有点矛盾吧。给你讲两个例子。

上次加措活佛来到杭州,很多信徒请他吃饭,还有个信徒把自己的别墅安排给他住。我当时就在想,一个僧人,没有自己的住所,所以他可以住任何地方。如果他有一套房子,这套房子反而束缚住了他,什么物业费,水电费,家具装修等很麻烦。佛陀就是这样教导其弟子的:圣人不积。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说有个小姑娘,成绩一般,经过调查发现班上所有同学都很喜欢她:

妈妈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

正在织围巾的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妈妈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

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不是说这个姑娘就是圣人,但她的心态就很有圣人的心态。她不积累,也不争,但她获得了更多。这不正是:既以为人己愈有么?

现在很多人创业,我也在创业。创过业的人都知道,最关键的不是商业模式或战略,而是团队。有了好的团队,再烂的商业模式,都会被摸索出一条可行的路。但好的团队如何建立起来?财聚人才,财散人聚。就像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自己只留有8%的股份,其他的股份全部分出去了。到了现在,虽然只有8%,但马云已经成为了中国首富。这不正是既以与人己愈多么?

中国汉字有很多词值得琢磨,“舍得”就是如此。舍得,基本意思是:愿意付出,不吝啬,形容一个人比较大方。如果你更深一层理解: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无论你想获得什么,你想想你要付出什么。上次看见星云大师解读“舍得”,让我很认同!星云大师说:舍得,以舍为得。这种以舍为得舍就是得,正是“圣人不积”的意思。让我想起我老爸经常跟我说的:“吃亏是福。”

想起一句俗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很多人的理解是,做了好事的人,以后会有好报,做了坏事的人,以后会有恶报。但现实生活中好像不是如此,有不少做善事的人,好像越来越苦,有不少做坏事的人,好像越来越逍遥。其实,从修行的角度看,善报恶报,不是在以后,而是在当下。做善事,本身就是善报。作恶事,本身就是恶报。并不是以后再报,当下即是。当下的情绪,当下的感受,当下造成的结果,已经是善报或者恶报了。这部分不理解没关系,也不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

有人问:讲了这么多,道理是明白了,有哪些是可以指导我们的?

每次想到这样的问题,我都很无奈地摇头。现在大部分人习惯了简单,直接,不愿意自己去思考。如果说《老子》是一个苹果,我写《老子智慧》只是把苹果切两刀,方便大家看见果肉,然后自己吃。不同的人切的刀法不一样,所以会有不同的解读。如果希望品尝苹果的滋味,还是需要自己吃。但很多人习惯吃别人嚼碎了的苹果,也正是因为如此,道理懂了一大箩筐,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若真想增长智慧,必须要有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圣人不积,可以如何指导我们?生活,情绪,工作,管理,创业,社会…….我不说了,自己想吧。


【七哥闲谈】

文章中提到的《老子智慧-为而不争》你可以在微信【taobaoguijiaoqi】后台回复224查看,如果你想看更多的《老子智慧》系列文章,可以在微信taobaoguijiaoqi后台直接回复“老子智慧”查看。

昨天张德芬老师的微信公众号【tefenchangpublic】推荐了我之前写的文章《耍猴》,有不少张德芬老师的粉丝过来了,向大家问声好:)。“张德芬”的公众号上,每天都会推送一两篇心灵治愈系的文章,我也经常看,鬼友们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关注啊。



鬼脚七 2015-08-23 08:48:35

[新一篇] 拉里·佩奇的偉大歸來,一篇兩萬字長文講述谷歌史詩

[舊一篇] 【思享】儒臣張之洞為什么看不起袁世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