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 钱穆的最后一课:中国人最大的信仰是“人由天生”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微信ID:ibookreview

『与99000位智慧型微友同路同行』


编者按:钱穆(1895.7.30-1990.8.30)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思想史》《中国经济史》等,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


今天是钱穆先生的诞辰纪念日,特选摘钱穆先生的最后一课为念。本文由香港能仁书院前院长叶龙整理,叶龙曾师从钱穆多年,详尽记录其堂上讲课,笔录经叶龙先生整理后又由钱穆先生删改润饰,我们一同品鉴。



我(即钱穆)近来悟到了一个人生的最高真理,是以前所未曾想到的,现在来告诉各位。


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虽然欧洲的英国、法国,和亚洲的中国,都是同一个“天”,但西洋各国与中国人看“天”却不相同。


人人都讲信仰,中国人最大的信仰是“普天之下,世界大同”。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天”所生的。我们的父母自何处来?父母亦都是“天”所生的。“天”是我们共同之父。我们同坐在一室中,仰首望出窗外,或是出屋外散步,都涵盖在共同的“天”之下,大家有一共同的根源,即同一个“天”。


中国人讲治国平天下,中国人讲平等,与西洋的不同。西洋人以为:“天生下人,法律之下,人人平等。”但与中国所讲的不同。我们中国人,人人均为“天”所生;父母亦为“天”所生。中国人常讲“天生”两个字。


“天、地、君、亲、师”为五伦。“天”与我们“人”也是一伦;我们“师生”亦是一伦;天人可合一。但西洋绝无“五伦”,最多只有“四伦”。西洋人说,“天生人”是特别的。造了亚当、夏娃到世上,繁殖了很多后裔,但只是讲信仰,却无证据。


中国人则不能没有信仰,人为“天”所生,即人为父母所生。父母又有父母,有家谱传下,可上溯至几千年,最高处则为“天生”。


“天生德于予”;“天命之谓性”。我们中国人通常称“生命”为“性命”。“生命”是指肉体之生;“性”字为“忄”旁,“性命”指精神之生。中国人一生,其“生命”即为“性命”。古人有谓“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性”是“天性”;“命”是“天命”;“人”是“天人”。大家同是“天生”的;大家同一父亲。父即上帝,即“天”是大家共同的父亲,即属同一本家。人人均有“天性”,即含有“人为天生”之意。人讲平等,没有比这更平等的了;人讲自由,我为上帝所亲生,还有什么比这更自由哩!


讲平等、讲博爱的境界,要算中国人讲得最高了。因为西洋人要用道理来讲博爱。中国人则不必。


“人生自天”,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宗教,亦为中华民族最高的教训。“天生民而立之君”,此为中国的最高宗教思想,亦为中国的最高宗教信仰。西洋人是没有的。英国人、法国人亦说“人由天生”。但西洋人是说“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政治之前,人人平等”;但中国人则直截了当地说“人天生是平等的”。故西洋人不及中国人说得那么圆融通透。


西洋人没有中国人所讲“天人合一”的信仰。人与人之间有交际,天与人之间有天人之际。正如司马迁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从古到今,没有不变的。欧洲人、非洲人、亚洲人……均为“天生”的。但天如何能生人?人如何生?西洋人讲不清楚。但我们中国,“天生民而立之君”,已很明显地表达了人是“天生”的道理了。


全世界任何一国家一种族的人都是“天生”的。人均是上帝所生,一律平等。中国人用“天生”两字极为普遍,极易明白。西洋人则不然。如将“天生”二字译成一百多种外国文字,亦仍然译不明,说不清。


诸位用一辈子光阴来研究一种学问——天文学。即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天”即吾人之父母,中国人最信仰“人为天生”的道理,此实为地道的中国文化。


我们应向普天下传讲,把中国三千年、四千年的传统文化一口气用一句话——“人由天生”的道理讲述出来。


后记:


钱师这两个小时的讲学,虽然间有重复的语句,但他的神采笑貌不减当年。记得二十八年前(一九六一年),宾四师在新亚时,应香港孟氏基金会之请,主持“中国历史研究法”专题讲座,一连八讲,每讲两小时。当时由笔者担任的记录还可追得上老师所讲的。但这一次记录似已有所不及;所记已遗其神髓,仅能存其形貌而已。但此次宾四师除了坐着讲,声音较前低沉以外,其浩浩荡荡如长河直泻般的思潮与敏捷的口才却比前并不逊色。但他毕竟是一位九十五岁的老人了,何以能发挥如此潜力?此无他,对中国历史文化存有一份浓厚的“温情与敬意”在支持着他,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钱师此篇讲学稿笔录后存箧已将一年。由于疏懒,未加整理。今夏由台北返港,感老师遽尔仙游,遂翻寻此稿,以其为老师最后一章讲学,此讲又为老师特别强调晚年重要之心得。爰加整理成篇,商请于执教中文大学哲学系逾二十年之唐端正兄,唐兄于此篇“天人合一”讲学稿,凭其记忆所及,认为与钱师当日所讲,大体符合,亦认为发表此稿,藉以纪念先师之最后遗言,弥足珍贵。此不但为钱穆宾四师最后一次讲学 ——一次正式退出杏坛后的讲学;亦为宾四师一生路程中最后一次参与正式的盛大庆典。爰加追记,以作悼念。(文/叶龙)


本文摘自《讲学札记》(后浪出版公司,2014年7月



《讲学札记》,钱穆讲授,叶龙记录整理。本书收录了钱穆先生百余条讲学札记,并由他生前亲自删改润饰,分为思想与学术、历史讲论、文学评述、为学与做人、人物点评等五大类,每则札记均为已出版钱氏着作中所未见,简短但发人深省。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5-08-23 08:39:08

[新一篇] 科普:打老虎是歷史悠久的民間活動

[舊一篇] 《天朝落日:中國二十王朝覆亡全景》后 记 书 评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