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江河》唤起上下五千年的热情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读者评论:


评论一:
这万古的江河

  两个多月,终于读完了许倬云的《万古江河》,深深服膺于许倬云先生倾注在这本传统文化普及读物中的学识。关于传统文化普及,大陆和台湾的文化界出翱诳阽都在不厌其烦地说。大陆这边可以看出一片泥沙俱下的态势来,《百家讲坛》自阎崇年与孔庆东起,定位于传统文化普及,提升国民素质。至易中天,仿佛已找到了自己的最佳位置。关于易中天的争议尚未尘埃落定之时,于丹又横空出世,一路讲来,令人大跌眼镜,票房反而一路飙升。此女讲完《论语》又讲《庄子》,毁完孔孟又毁老庄,其“摧枯拉朽”之势巍为壮观。本来影响力已日见脆弱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位传播学教授的嘴下,更加令人不忍卒听。前日在天涯网站看到一帮博士联合签名抵制于丹对《论语》和《庄子》的胡诌八扯,看去,倡议者是中山大学的徐晋如。此君一篇《缀石轩诗话》,可谓当代古文创作之典范,此事由其倡议,庶几可谓不谬。再看图书市场上的历史读物,《明朝的那些事儿》基本照译自《明史》,言辞无味了无新意;安意如的三本古诗词小书一路抄来驾轻就熟,被人指出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拜出版公司的宣传炒作所赐,销量倒是一路看好,这位二十郎当岁的小女生,即使在图书市场上的成绩让诸位文史大家们相形见绌,其学问积淀人品修养却终究不能与诸位大家相提并论。
  
  
  与大陆的七荤八素一片混乱相对照,台湾的一些文化普及工作倒是做得颇令人期待。前些日子,台湾商务印书馆推出“典范人物”系列丛书,为中外历史名人作传,作者皆为各相关学科中浸淫多年的优秀学人。关于这套丛书,编者在前面写得明白:乃秉承王云五先生遗愿。此言非虚,每年的北京书会上,台湾商务都将本社历年出版的图书书目做成一本小册子,从中可看出台湾商务多年苦心经营逐渐积累壮大起来的雄厚的出版资源,其中一套“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丛书”更是包罗万象,令人击节。此外,还有如近年与清华北大两家大学出版社合作的台湾“汉声文化”,多年来致力于发掘和保护中国文化,从中国的古建筑、年画,到传承至今的各地民俗,都有大量的出版物印行于世。年前在北京有幸见到汉声文化的总编吴美云女士,言及自己所做的工作,吴女士与其下属的一位助手犊诳诘了相似的话:“我们的工作也许更注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在此中取得经济效益的考虑反倒在其次了。”后来在《南方周末》上读到对《汉声》杂志的介绍,以及文中写到吴女士当年一点点地整理介绍传统文化的艰辛历程,乃知对于传统文化之保护与普及,实非易中天于丹等汲汲于富贵者或孔庆东之流的跳梁小丑所能为。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最初亦是由汉声文化公司策划出版的一本历史普及读物,在书的《后记》中,许倬云曾提及对吴美云女士的感谢,与此对应的,在与吴女士晤面时,她也曾说:“许倬云那本《万古江河》是被我逼着写出来的……”出版家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二)
  
  
   书的封面设计取自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黄河图》的一部分,滚滚大河一路东去,与作者在书中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一段文采飞扬的比喻相契合:
  
  
  “假如用河流为比喻,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如黄河、长江……两个水域分别在中国的北部和中南部,界定了两个地理环境,呈现了自己的文化特色……黄河带给中国肥沃的土壤,也挟来一次又一次的洪患劫难。中国人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也积聚了文化的创造力。因此本书封面以黄河为象征。只是长江水系,支流复杂,多姿多采,也许更近似文化长河的变化景象。长江源自巴颜喀喇山下的涓涓细流,先流向西南的深谷,袭夺金沙江,再流入四川接纳沱江、岷江、嘉陵江,汇集了藏边甘青的灵水,始成洪流。从此,大江东流,在冲破大巴山的拦阻时,奔腾叫啸,两岸峰高及天,神女雾掩,巫峡云遮,藤萝垂碧,滩险水急。江水又东,出峡之势,直泻千里,奔入湖广丘陵湖泊,于是浩荡奔放,始成大器。江水又东,一路收容湘资沅澧,以及赣江、清江带来的南方雨流和汉水带来的中原黄土,更有雍容广大的气象:星沉平野,月上东山,远树近山,江渚沙洲,美不胜收。自此东下,江水浩瀚,日月出入其中,隔岸但见山影。过了南京,遂与海通,广陵夜潮,石城汐止。江海相拒相迎,进退之间,或则江水积淀成洲,拦江截流;或则江流冲刷,裂岸崩石。终于大江倾泻入海……”
  
  
  与这段话相对应的,作者在正文中也采取了相同的叙述模式,从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进行观照,大致分为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初期发展,东亚的中国,亚洲的中国,最后是世界的中国。行文中不仅对于中国文化的起源发展娓娓道来,且时刻关注当时中国处在世界上的地位,进行横向的比较,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定位,如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流域古代文化之比较,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之比较,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国之比较,明代中国与哈部诳诠堡王朝时期的西班牙之比较等,通过比较研究,道出了哪些是历史的共相,哪些是自己的殊相。老子说,知人为之智,自知为之明。所谓知己知彼,没有可作为参考的比较,即不易有真正的自知之明。由此,似亦可证作者在前言中所写到的:“本书目的,除学术兴趣外,也不辞冒天下之大不韪,拟对国民自大心态的偏差,尽规劝谏诤的努力。”
  
  
  语言的平实如话通俗易懂,是此书一大特色,所谓“真佛只说家常话”。在图书编辑的推荐语和作者的前言中都曾写道:这是写给当代中国人的历史读本。行文中无一处直接引用历史文献,皆明白如话,偶尔也会看到作者笔锋一转处的幽默。在写到孔子时代的蔬果栽培时,作者列举了当时食用植物的种类,写道: “此中野生作物,种类颇多,大致均为主食的补充,不是主要植物。但是农业栽培食粮不足时,采集的食物可能占了相当比率。首阳山上的采薇人,不是只有伯夷叔齐!”当时看到这段,不由掩卷大笑。
  
  
  此书另一特色,便是其叙述重点,“在文化内容方面,本书将于日常文化、人群心态及社会思想多所注意,尤其注意一般小民百姓的生活起居及心灵关怀。”“今日读史的读者,不同于旧时,在这平民的时代,大率接受过高中教育以上者,都可能对历史有兴趣。他们关心的事,当为由自身投射于过去,希望了解自己何自来,现在的生活方式何自来。”淡化了以往以政治史为纲的通史中的朝代更迭国家兴亡,没有了帝王将相圣贤名流们的“嘉言懿行”,道出的是我们的祖先曾经生活在其中,我们仍然生活在其中并将带着祖先们的痕迹永远生活下去的一些日常琐碎:商周的青铜文化从何而来,古代的老百姓吃些什么、穿着如何,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有何异同,民间组织中从祆教明教到白莲教天地会青红帮直至太平天国义和团,是怎样影响着普通百姓的生活,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统统在这位着作等身的学者笔下向人们展现出来。从学术意义上来讲,也许,这部书亦可算是填补通史着作的一个空白了。万古江河——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江水河水滚滚逝去,浪花不仅淘尽了英雄,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百姓。所以,许倬云先生在序言的最后写道:“万古江河,昼夜不止。谨以此书,向千百代的祖先,献上敬礼!”

========================

评论二:
不废江河万古流

  我是从新京报的书评上得知此书的。书评上大意是说,此书以文化的变迁作为断代的根据,迥异于当下的一些断代史。我想这多少是一种新意所以才决定买来看看。
  
  初看前几节,我颇有些失望。那些论述中国史前文明的段落,在我这个史学门外汉看来,似乎与传统的论述并无多大差异。
  
  本以为不过如此了,但偏偏我又多翻了几页,才发现此书真是大有不同。
  
  举例说来,当谈到清末的乡绅文化时,许先生谈到了近代知识分子与传统读书人的不同:传统中国的八股取士,造就了很多有功名而无官运的知识分子,这些人在当时条件下只能返回故乡,在地方扮演乡绅或相似角色。这种角色虽然不见得是对这些读书人的公平,但客观上却使得当地的文化水平得以保持,当地的文化延续和社会发展也有所保证。然而近代以来,传统的读书人为有现代思想的读书人取代,他们学成之后不再返回故土,而是越来越集中到沿海大城市。这种向城市的集中虽然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但客观上制造乃至加剧了内地与沿海的差距。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但是许先生的这种大胆阐释实在不能不让我佩服。与所谓的按文化划分历史相比,我更加为这样有趣的论述所吸引。同样的,能够出乎意料的论述,以上只是一例,要想指导更多,还是应该仔细阅读此书。
  
  此外,我觉得这本书实在是可深可浅的着作。喜欢研究的人多少可以得到些启发;而对于面对高考的文科生来说,此书也实在有些用处:以话题为中心的论述方式,多少可以弥补以时间为轴线的论述之不足。对于增强对历史的综合把握能力,此书是大有裨益的。

==============================

评论三:

  从社会学的角度写历史啊,那时感觉要写成这样一本书,得看多少书啊,每一条结论,仿佛都是看了许多书以后得出来的,而这样的结论真是有数十万条.
  
  曾经很想知道古代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这本书估计是最能满足好奇心的了.除了那些小说以外.
  
  后来看了有资料,才知许教授手足不便的,且阅书无穷.
  他是那种自己人.
  
  他对口口时期的教育与其它方面的评价,在我看来是很新鲜的,因为从没见过这样总括性的一些.不知他对历史的分析是基于什么理论,还是仅从自己的资料出发概括而得.
  
  对唐宋诸时期作一个概括的审视,相对容易些,因为隔了千百年的时空,那些主要的东西经过沉淀已浮现现来,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表明了某些特别的方面是根本所在.
  
  可是看口口就不一样了,也许许先生隔着大洋彼岸,比我们身处其中的人更有一种纵深的眼光,在国外能更鲜明地从某种对比中感受到口口时期的某些特质吧.
  
  关于口口时期的教育是要重看的.为什么在那个时期,几近国破家亡,而有真知灼见的人却层出不穷?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应该怎么改?还有当时的小学教育几乎是洋学堂以及众多私塾,为什么也培育出了那么多学子名人?
  
  如果国家的现状不能改,制度只能在框架下面微变,那么怎么样的教育能够使学生学到做人与做事及知识呢?
  
  这些有待于从历史的沿革中发现.许先生在书里就提倡,改革不要完全抛开传统,许多好的东西正是从传统中来的.这话有道理.要变革制度容易,变革人心就难了.从传统中继承的东西,相对外来的东西易为大家所接受.
  
  清朝时期的学校只注重背书写八股文不好,难道唐朝时候人们以诗竞才也不好吗?春秋时代弟子跟从老师学做人做事也不好吗?现代教育理念与此也是部分相通的.其实,只要给人以相对宽松的环境与关键有效的指导,人都是学得好的.我们国家的问题是人太多了.
  
  所以这本书中有关教育的部分,以后可以重看.
[ 此贴被koodoo在2007-10-16 16:22重新编辑 ]
 
图片:《万古江河》.jpg

网载 2014-07-13 22:49:01

[新一篇] 許倬云 萬古江河 以江河流域的擴大比喻文化的進展

[舊一篇] 民國中學生作文選 作文的真實風貌與豐富內涵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