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余秋雨的24小时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肖春江的博客

 

一、他像奥巴马

玄奘有马队,李白有仆人,徐霞客有小书童,谢安有美女。余秋雨一个人,一个拉杆箱,没有墨镜保镖簇拥,没有穿开衩到大腿根的礼仪引路地到来。偌大北京T3,飘逸而至,总有事情让人略有感慨。

 

关于余秋雨的传说,不是神仙,就是江湖人等。传说加想象,我揣摹他的言谈举止,把孔子、庄子、屈原、曹操、竹林七贤、杜甫、李白、苏轼、王阳明、朱熹、顾炎武、李贽、洪迈、龚自珍、王国维、鲁迅,甚至是羽扇纶巾诸葛亮的形象,一一投射到余秋雨的身上,“估计”他和谁更接近----这有利于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式进行接待。但一旦谋面,我自己莞尔了。

 

他更像奥巴马。

 

奥巴马不老态龙钟,健康活力;满脸笑容,于人谦谦;口若悬河,纵横世事;重要的是,作为一个领军人物,他挽起袖子,并自然而然地用挽起袖子的方式,在庙堂和草地上,说change;同时为一个小学生写请假条。世上存在健康的言行自然而然的巅峰人物。第一印象,余秋雨如是。

 

二、的确有水平

此次陪同,是因余秋雨应承德市政府之邀,参加 “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避暑山庄文化研究与传播峰会”。25年前,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景》,令承德念念不忘,以诚相邀。三天两头给清华EMBA讲课的石述思,在余秋雨之后演讲。他的开场白就是“人生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在余秋雨大师后面演讲,人都跑了一半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锻炼。”这说明无论是普通的听众,还是当代活跃的知识分子,都对余秋雨认可。石述思尽管不完全是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但也是一个非常有见地非常有品味非常敢说话的公共知识分子。他如果觉得余秋雨可以,有说服力。

	  
	

	

余秋雨的演讲既有诗意,又是现实对历史的应对和应用。他说“康熙把避暑山庄的山光水色交给整个中国历史,在承德,给中国的历史打开了一个很大的窗口,同时开拓了中国历史生态空间。避暑山庄的兴建,以宏观生态史替代了宫廷兴旺史,让中国的山水,中国的生态,一下子走向一种少有的健康,也使承德交给所有游客一个健全的中国史观:中国历史曾经健康过。”

	  
	

	

他说,不要总说少数民族统治不好。有好的,在承德说这话,是有底气的。他说,不要让美国人总是通过看我们的电视剧得出中国皇家文化就是宫廷兴旺史、宫廷阴谋史的结论。避暑山庄证明,中国的皇帝,从身体到身智,都有健康的。这是多么好玩儿、又多么动人的论述。这是我见到的对承德避暑山庄最富创新意义的定义和当代功能解读。当然,由此,我也问过他对“张艺谋《红高梁》以国人之丑媚洋人之脸”的看法,他的态度非常明确,支持张。

	

 

三、长者之风

我应该在此改一下对余秋雨的称呼。当下,先生、师傅让位,“老师”这个词儿现在性价比最高。同时,余秋雨说过,他不喜欢把ABC领导,亲切地叫成BC领导。因为这除了太伪,就是自我意淫。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只有A4打印纸的质量那么大,搞那么亲热做嘛?

那我就称余秋雨为余老师吧。

在避暑山庄,我住余老师的隔壁。“君住长江头(上海是尾,呵呵),我住长江尾”,现在是邻居,让我想起“人,诗意地安居”这句话。因此,我没有夜深人静凿壁求光,这太破坏意境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住之。如今之之,又是在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在据说拥有一千多种花草树木,夜间抬头繁星,满嗅丁香;晨起布谷引吭、绿野仙踪的万树园,真是enjoy myself!

 

是一壁之邻,不是一墙之隔。在我“确认”了余老师不是危襟正坐(比“和蔼可亲”贴切)后,我不会错失良机,不耻上问。除了请教,求证,还有天然的动机,想听听“大家”对某问题的看法。既然余老师说说话就把鞋子脱掉双腿一挽像个女模特地斜坐我身边,既然余老师放弃大餐拉着我偷跑出来一人一碗面条地午餐,我也就没有包袱地 “忘我”了。

 

和余老师交谈,我不承认我是无知者无畏,但余老师可以这么想。因为我多少有点违背孔子一系列“非礼勿N”的主张。大礼不辞小让吧,大人不见小人怪。当然,我也不可能是近则不逊。聊了很多。天上地下,前世今生,没有计划,漫游。应该谈了100多个话题。有马兰拉面,杨振宁的爱情,李白为何对老杜不热情,四十更惑,怀柔的英译笑话,长城新测无趣,央视的青歌赛还搞不搞,赵本山上不上春晚,周立波是否适合北方水土,韩寒如何,人是鲨鱼变的,爱情为什么喜欢发生在有水的地方,读完40页张爱玲会疯,等等,当然更多是关于文化、政治、教育等的“严肃”话题。真可以成为一本很好的书。叫“余秋雨看人类”?

 

这是一种完全自由放松下的余秋雨话语,甚至面对很多敏感的话题,余老师也是不加思索地直言。他点评了众多人、事。这些言论,放在当下媒体环境,绝对都是爆炸性的。你想象不到,只有我听到了。我是保密局的,尽管民主可能比和谐更好,我还是选择和谐,不告诉任何人。余老师真是一个有“长者风”的可爱的之士:连这么没劲儿的事儿,他都搭理你,和你娓娓,像是促膝。夫复何言?

 

余老师说起他小时没钱也要借钱买单的往事,称最欣赏这“长者风”。我有温润如玉的感觉。所以和余老师聊天,是“梨花院落融融月,柳絮荷塘淡淡风”。诗人韩东说他登上大雁塔,发现关于大雁塔的歌颂,全是忽悠。我见余老师,却不是这个感觉。怪谁呢,怪大雁塔没有泰山高?

 

四、明白人

余老师是一个优雅的智者。智者是什么,是能把聪明用优雅的方式表现到位的人。中国当代文人,终于出了一个优雅形象的典范。文章信口雌黄易,思想锥心坦白难。完整的知识和具体的实践,以及健全的人格和体格,形成了优雅。中国的文人,不狂即狷,不独即伪,不偏即庸,不媚即愤,不怨即哀,给人的形象,都是智商和情商不平衡,在某些方面提不起裤子。综合人格难以保证品质。

 

这是一个焦虑代替羞耻的时代。余老师多次说,一定要难得糊涂。长者之风和难得糊涂,在心态的确立上,是相同的。我的理解,向俗点说,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创新的思想见解以及畅销书着作等身----不是简单着作等身的后面,余老师是一个想明白、活明白了的人。活明白了,才能做到余老师不喜欢的8字北京精神。余老师不上网,不用手机。这是难得糊涂实例。所以他才有庄子从容的“逍遥游”。我不为长者讳,余老师是一个德智体美育全面发展的人。可以肯定地说,即使现在世界再浮躁,“高帅富”仍然比不上德智体。

 

有人说余老师是“伪人”。我的近距离观察,不是。他是一个率性的人。他的言谈,特别是台下,显示人性本质的时刻,他直截了当,坦诚有加。小人常戚戚,君子坦荡荡。看不出来,他有一点戚戚。他喜欢王阳明,他内心深处,仍是典型的中国文人古典情怀。但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人生有了最通透的体察:有顺其自然的自信,也当然有不和尔等一般见识的会心。这样,才不装神弄鬼,才不架子哄哄。余秋雨,被神化过,但不是神仙,只是一个观世音的人。

 

五、 现场抵达

余老师让人明白,真正的独到的正经的文化,仍然有强大的市场力量。正经的作品,也能既符合市场经济,又进行深刻的人文关怀。不一定非得怪力乱神。这才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和文人。不过,说起《盗墓者笔记》,余老师虽说没看过,却不排斥这种有想像力的东东。

我问了余老师的写作方式和写作效率。他说他是纯手写。顺口又说“纯手写”可以成为推广他的着作的一个卖点。他是一个高产的作家,但他自认为写作效率并不高。能保证高产的原因,是积累。“过日子就是一种积累”。不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余老师说他最大的风格,就是文章是现场抵达和静夜沉思的产物。学者必须抵达现场,才能有对文化、历史的同感、同情;所以才有眉清目秀的探索发现的新知,和不畏风吹雨打的时代立场和担当。李白也抵达现场,但他静夜用在了思乡和对影成三人之中,所以尽管有好东西,但他活得很累。

 

余老师喜欢北京,居大于闹市。我说大隐于市,他否;说是为了方便朋友。但刘禹锡的“斯是陋室”破了。陋巷、箪食、瓢饮就更过时了。他的拉杆箱,是“新秀丽”牌的,他知道。这个牌子太适合了,听上去就有旅行的味道和讲学带来的欢乐。文化苦旅,破了。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一切的一切,最后文本说话。但大师之派,君临天下,不是在书里,不是在碑文里,不是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在演讲台上,他才是。一句话,王国维说的,境界到了。

 

 

 


肖春江 2012-06-21 00:31:33

[新一篇] 祝成科技李建忠:我的互聯網信仰

[舊一篇] 我所理解的生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